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20-12-22 中國科學院

  電極的材料選擇及巧妙的結構設計對構建高性能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具有重要意義。三維導電網絡對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夠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繼承了石墨烯優異的電學性能,具有一維材料的一些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此外,與表面無縫的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卷在埠和邊緣處呈開口狀,這更有利於電解液的滲透和離子的遷移。石墨烯卷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以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此,利用石墨烯卷作為導電骨架原位負載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不僅能夠避免納米顆粒因團聚而導致的活性物質利用受限問題,而且為解決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體系存在的電子傳輸能力差以及因體積效應而導致的結構和界面穩定性欠佳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A05組基於此前發展出的超彈性碳氣凝膠製備方法(Small, 15 (13): 1804779, 2019),合成一種自支撐還原氧化石墨烯卷;將石墨烯卷網絡與硫複合,構建出具有高容量和長循環鋰硫電池(Chinese Physics B, 27 (6): 068101, 2018)。近日,該組博士生陳鵬輝在中科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解思深和研究員周維亞的指導下,與該組高級工程師王豔春、博士生李少青、博士肖卓建和陳輝亮等人,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石墨烯卷網絡在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應用。

  研究人員通過將離子與石墨烯片層進行靜電吸附,並結合冰晶模板法和冷凍乾燥技術,設計並製備出一種在三維互連石墨烯卷導電網絡上原位生長MnO納米顆粒的超高倍率自支撐儲鋰負極;通過調控氧化石墨烯濃度,實現了產物中石墨烯由一維卷狀向二維片層狀的轉變(圖1)。通過結合電化學測試和結構表徵,系統研究了不同微結構與儲鋰反應動力學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由一維石墨烯卷構建的網際網路比由二維石墨烯片層構成的微結構具有更強的電子/離子轉移動力學,從而表現出更佳的倍率性能和更高的循環穩定性(圖2)。此外,石墨烯卷作為骨架材料,與MnO納米顆粒通過Mn-O-C化學鍵緊密結合,在構建多種結構單元搭建多級微結構的同時,能夠有效保證金屬氧化物在嵌/脫鋰過程中結構和界面的穩定性,電極在1000次循環後,仍能夠維持原有的多級結構。基於這種網際網路結構的自支撐負極展示出快速、持久的儲鋰能力,具有在20 A g-1下比容量為203 mAh g-1的超高倍率性能,以及在2 A g-1下循環1000次後比容量為759 mAh g-1的長循環穩定性。基於此高倍率-高容量特性的自支撐負極構建的鋰離子電容器在功率密度為139.2 W kg-1時,具有達179.3 Wh kg-1的能量密度;得益於電極材料良好的結構穩定性,鋰離子電容器在5 A g-1下循環5000周的容量保持率為80.8%(圖3)。該研究採用的製備方法可為其他具有電子/離子電導率較低、因體積變化大而導致結構和界面不穩定等普遍問題的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的設計與改進提供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tu anchoring MnO nanoparticles on self-supported 3D interconnected graphene scroll framework: A fast kinetics boosted ultrahigh-rate anode for Li-ion capacitor為題,發表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等的支持。

  論文連結 

  圖1.(a-d)基於不同GO濃度的樣品的SEM圖像。(a,a1)0.25 mg mL-1,(b,b1)0.5 mg mL-1,(c,c1)0.75 mg mL-1和(d,d1)1.0 mg mL-1;(e)0.25MnO/3DGS樣品中負載MnO納米顆粒的石墨烯卷的SEM圖像;(f-h)0.25MnO/3DGS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TEM圖像;(i) HAADF-STEM圖像及對應區域的面掃描元素分布圖

  圖2.0.25MnO/3DGS自支撐電極在0.1 mV s-1掃速下的CV曲線(a)和0.1 A g-1電流密度下的充放電曲線(b);不同電極的倍率性能(c)、Nyquist曲線(d)和0.5 A g-1電流密度下的循環性能對比(e);(f)0.25MnO/3DGS和1.0MnO/3DGS的綜合電化學性能比較;(g)0.25MnO/3DGS在2 A g-1下的長循環性能及該樣品的離子和電子轉移示意圖(h)

  圖3.0.25MnO/3DGS//AC鋰離子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a)不同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b)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充放電曲線;(c)根據充放電曲線計算的比電容;(d)5 A g-1下的長期循環穩定性;(e)基於0.25MnO/3DGS//AC的鋰離子電容器與文獻報導的其它MnO基鋰離子電容器的Ragone圖比較

相關焦點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三維導電網絡對於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不僅繼承了石墨烯的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時也具有一維材料的諸多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特點。
  • 科學家發表石墨烯和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和應用前景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
  • 3D無序陽離子骨架實現鋰離子電池穩定氧變價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依託中國散裂中子源在鋰離子電池材料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鋰離子電池因其各方面的優勢,已經被作為儲能領域的首選技術。不斷提升其能量密度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相關於單位質量正極材料脫嵌鋰的數量。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12月22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由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室楊學明院士、張東輝、孫志剛研究員等撰寫的論文Dynamical Resonances Accessible Only by ReagentVibrational Excitation in the F+HD →HF+D Reaction(F+HD→HF+D反應中只能通過反應物振動激發探測的反應共振態)發表於12月20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Science. 2013, 342
  • 南開大學:三維交聯石墨烯基蜂窩狀碳複合材料,用於鋰離子電池
    2、研究了3DGraphene對BDT鋰離子存儲性能的多重影響成果簡介 由於鋰離子電池的環保,高比容量,低成本和靈活性,有機陰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課題組在Carbon期刊發表名為「A 3D cross-linked graphene-based honeycomb carbon 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confinement effect of organic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論文,研究通過將電化學活性
  • 石墨烯電池的原理是什麼?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中的應用
    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中的應用   石墨烯直接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石墨烯直接儲鋰的優點:1) 高比容量:鋰離子在石墨烯中具有非化學計量比的嵌入−脫嵌,比容量可達700~2000 mAh/g;2) 高充放電速率:多層石墨烯材料的層間距離要明顯大於石墨的層間距,更有利於鋰離子的快速嵌入和脫嵌。
  • 瞄準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 正泰石墨烯技術應用獲重大進展
    浙江在線9月10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白麗媛) 9日上午,在杭州舉行的正泰Grabat石墨烯技術應用(中國)發布會,發布了石墨烯技術應用的多個解決方案,意味著備受業界關注的石墨烯技術取得了新的進展,也意味著正泰在新能源領域有了重大突破的可能。  石墨烯是最薄、最強韌、導電導熱性最好的納米材料。
  • 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進展
    (1 江西師範大學物理系)(2 浙江理工大學物理系)摘要 文章綜述了第一性原理計算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模擬與設計方面的研究進展.電極材料的研究包括電極材料的電子結構和電子導電性的研究,嵌鋰電位、鋰離子輸運特性、嵌鋰過程中局部結構弛豫與相變以及材料表面特性研究等方面,第一性原理計算在上述諸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這些理論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人們加深對材料性能與機理的理解
  • 可循環使用3萬次以上 碳世紀發布石墨烯鋰離子5號充電電池
    中新網2月22日電 日前,中國最早從事石墨烯技術研發的北京碳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召開石墨烯鋰離子五號充電電池烯儲霸王產品發布會,該款電池是中國首款石墨烯鋰離子五號充電電池
  •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超級電容器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類介於傳統電容器與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目前研究開發的化學儲能體系主要包括:鹼錳電池、鋅銀電池、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
  • 石墨烯平面超級電容器製成
    近日,中科院大化所和中科院金屬所合作製備出了具有疊層結構的二維黑磷烯與石墨烯複合微電極。該電極可直接轉移到柔性基底作為平面超級電容器,在離子液體中顯示出優異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機械柔韌性。   研究人員利用高導電的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容量的黑磷烯納米片為電極材料,在平行交叉模板協助下,通過簡單的一步過濾法構築出具有疊層結構、高導電石墨烯/黑磷烯圖案化的複合微電極。該電極應用於平面型超級電容器,在離子液體中表現出較高工作電壓和能量密度。   此外,在高度彎曲狀態下,該電容器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 中科院金屬所在電化學電容器儲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新華網瀋陽2月21日電(記者王瑩)電化學電容器具有可快速充電、工作溫度範圍寬、安全性能高等優點,可用作大功率電源,在混合電動汽車、備用電源、可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電化學電容器相比於電池其能量密度較低,即單位體積內儲存的能量低,限制了其更廣泛的應用。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及香港大學合作,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在線發表題為「可調層間距、高效孔利用石墨烯薄膜的電化學電容儲能研究」論文,在提高電化學電容器體積能量密度方面取得新進展。
  • 最新石墨烯綜述:石墨烯材料亞臨界水熱/溶劑熱處理法的最新進展
    水熱釜示意圖及水熱釜中水溫與壓力關係曲線3.石墨烯材料的亞臨界水熱/溶劑熱處理法3.1 石墨烯片/石墨烯帶過去溶劑熱法曾用有機溶劑進行反應,如以四氯化碳作為碳源與鉀金屬反應得到碳納米片;此外還有研究人員使用二茂鐵和二硫化碳在800℃下得到了花朵狀的碳片。儘管這些片層結構有類似石墨烯的特徵,研究人員不認為它們是石墨烯片。
  • 石墨烯複合聚氨酯泡沫應用研究進展
    石墨烯複合聚氨酯泡沫應用研究進展
  • 技術|SnO2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本文綜述了從零維到三維納米結構SnO2及與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複合材料的研究進展,並對其應用前景做出了展望。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工作溫度範圍寬、環境友好等諸多優點[1],已成功地成為可攜式電子設備的主要動力源。同樣在載運工具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2-3],負極材料的優化對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總體性能有著較大作用。SnO2由於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儲量豐富,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負極材料之一。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鋰電聯盟會長 發表於 2021-01-06 14:34:23 第一部分:前言統鋰離子電池的有機液態電解質在高溫下極易起火,造成電池熱失控,具有較大安全隱患;同時,由於金屬鋰負極在電解液中極易產生枝晶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
  • 多孔單晶扭曲表面增強乙烷脫氫研究獲進展
    多孔單晶晶格結構清晰、化學組分精準、終止表面明確,可構築連續高度扭曲活性表面及精細結構,對於研究各類實際催化反應中的表面結構及催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重點專項、國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中國科學院潔淨能源聯合基金和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B等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重點實驗室謝奎課題組通過晶格重構策略生長出了2 cm尺寸具有三維連通孔道結構的介孔Nb4N5和MoN單晶,精準控制了晶面取向,並在扭曲表面上構築了清晰的不飽和活性位點包括Nb-N1/5、Nb-N2
  • 廣汽石墨烯電池年底將走向實車量產測試,充電速度堪比加油
    打開APP 廣汽石墨烯電池年底將走向實車量產測試,充電速度堪比加油 陳馳 發表於 2020-12-16 10:35:17 近日,廣汽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互動平臺表示,目前石墨烯電池研發工作在持續進行中,預計今年底將此項技術走向實車量產測試,最終能否實現量產仍需等待實車驗證結果。後續將會根據項目進展發布相關信息。 廣汽集團還表示,石墨烯電池研發工作具體原理是將三維結構石墨烯作為添加劑添加進電池的正負極,改善電池充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