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 製成超級電容器電極
(原標題: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 製成更好的超級電容器電極)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正在使用3D列印,為超級電容器開發具有每單位表面積電荷存儲最高的電極。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
-
研究人員將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提升10
超級電容器幾乎可以立即充電,並在需要時釋放大量電量。如果它們可以容納更多能量,它們可以完全消除電動汽車的致命弱點-充電時間慢。現在,中國和英國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存儲每體積比以前超級電容器多10倍的能量。
-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出新概念微型超級電容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吳忠帥團隊和傅強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器件組裝新方法,將平面圖案化微電極包裹在化學交聯的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基水凝膠電解質中,成功構建出一種無基底、無固定形狀的新概念微型超級電容器。
-
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生成可伸展微型超級電容器到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自動充電的,可伸縮的系統用於可穿戴的健康檢測和診斷器件中該研究的主要成果:在3D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中紮根ZnP納米片的複合電極;複合電極呈現出優異的離子/導電性和長期穩定性;複合電極的可伸展結構促使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Niu等人最早報導了將碳納米管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研究工作,他們採用催化熱解法將烴類製成多壁碳納米管薄膜電極,在質量分數為38%的H2SO4電解液中以及在0.001~100Hz的不同頻率下,比電容達到50~110F/g,其功率密度超過了8kW/kg。但是,自由生長的碳納米管形態各異、取向雜亂,甚至夾雜伴生有非晶態碳,難以純化,這就提高了其實際應用的難度。
-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
碳材料因其良好的充放電穩定性而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也是目前唯一工業化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目前,研究廣泛的為碳材料。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有碳材料(如活性炭、活性炭纖維、碳納米管、炭氣凝膠及石墨烯等)。目前超級電容器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納米管、石墨烯和柔性基底材料。1.
-
金屬化紙張能被製成柔性、可摺疊的超級電容器
如果電池是能量儲存世界的馬拉松跑者,那麼超級電容器則可被比喻成短跑運動員:超級電容器更適用於短期儲存高能量的應用中,但長期來說電池是更好的選擇。現在來自喬治亞理工大學和韓國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超級電容器,旨在使其能以更長的時間存儲更多的能量。這種超級電容器是由金屬化的紙張製成的。
-
浙江超容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布局千億級超級電容器市場
浙江超容主營大功率超級電容器及超導電極材料。主要產品包括:主要產品包括:3C柱狀類超級電容器、工業碟狀類超級電容器、工程集組類超級電容器、石墨烯複合電極材料、石墨烯增強導電劑、石墨烯量子點技術等。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的儲能裝置,在消費類電子、電動汽車、軌道交通、電力系統、便攜設備、軍工設備等領域的應用逐漸興起,在中國市場上獲得的認知度明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將超級電容器納入其中,也有助於引導社會資源投向這一領域。
-
超級電容器或將引領下一代電池革命
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新型的具有遠超傳統電容器電容,以及超高儲能密度的電容器。通過在兩個隔離的極板上儲存相反電荷,超級電容器可以儲存大量的能量。與傳統電容器不同,超級電容器不再使用固態電介質,而是使用靜電雙電層電容和電化學贗電容。
-
可拉伸微型超級電容器,可用於可穿戴設備供電
目前可穿戴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使用的電池或超級電容器存在能量密度低和可拉伸性有限的問題。作為電池的替代品,微型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設備,可以補充或替代可穿戴設備中的鋰離子電池。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體積小、功率密度高、快速充放電的能力。
-
科普短文,超級電容器與普通電容器的區別,走進科技前沿
基於電解電容器在充放電方面的優勢,人們於是大膽設想當電解電容器容量足夠大,存儲的電能足夠多,就可以充當電池儲存電能,這就是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又被稱為電化學電容,雙電層電容器、法拉電容等,特殊的構造實現了超大電容量,能儲存大量的電荷,一般容量在0.1F到1000F。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 金屬性1T MoS2雖然具有較好的超級電容器性能(質量比電容350-400 F/g, 體積比電容400-700 F/cm3),但是熱力學亞穩相、製備較為困難、且電導率偏低,僅為10 100 S/cm。另外, MoS2納米片之間易堆棧,是目前大多數二硫化鉬基超級電容器質量比電容或體積比電容都較低的原因。1T和2H MoS2在負極化下分別表現出14.9 F/cm2和1.39 F/cm2的固有電容值。
-
新版「龜兔故事」,就在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之間
另一個很好的使用案例是電能質量——即使是電能質量幾微秒的微小擾動,如果沒有超級電容器來保護設備、基礎設施和電網,也會造成數千萬元的損失。 隨著技術的進步,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已成為互補技術:電池提供長期能源,而超級電容器提供快速反應和高功率。所以有人說,超級電容器加電池是電氣化的未來。
-
超級電容器:基本原理、分類及電性能
儲能聯盟將分兩期與大家分享超級電容器的相關情況,本文為您詳細介紹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原理及分類以及超級電容器電化學性能。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原理及分類本小節主要對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機理進行介紹,在超級電容器中能量主要存儲與電極與電解質界面中,這種儲能方式儲能機理與使用的電極材料有很大關係,當一種超級電容器的兩個電極使用了不同種類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對產品儲能機理進行綜合分析將不能全面理解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基於此,本節將首先對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進行簡單介紹
-
印度開發出可穿戴且耐洗滌的超級電容器
新華社新德裡5月31日電 印度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體積小、可穿戴的超級電容器,它可用在衣物上,為一些小型電子器件提供電能,還能經受彎曲、洗滌等狀況的考驗。印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在棉紗上均勻塗上碳納米管,從而將本來絕緣的棉紗變成導體,他們還用聚乙烯醇和氫氧化鉀等物質製成只有150微米厚的固體電解質膜,然後用這些物品製成微小的超級電容器。據介紹,在1平方釐米的區域內能容納數百個這種超級電容器。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一維石墨烯卷不僅繼承了石墨烯的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時也具有一維材料的諸多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特點。另外,與表面無縫的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卷在埠和邊緣處呈開口狀,更有利於電解液的滲透和離子的遷移。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一維石墨烯卷繼承了石墨烯優異的電學性能,具有一維材料的一些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此外,與表面無縫的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卷在埠和邊緣處呈開口狀,這更有利於電解液的滲透和離子的遷移。石墨烯卷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以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成果簡介 鋅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ZHSC)結合了高能Zn離子電池和大功率超級電容器的優勢,近年來已成為有前途的儲能設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ZHSC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圖文導讀 圖1、鋅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組成和部分電化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