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容器:基本原理、分類及電性能

2020-12-25 騰訊網

當前,儲能系統在不同領域內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比較典型的領域如電動交通工具、電力系統等領域。在這種背景下,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儲能技術,具有功率密度高、免維護、壽命長等優異性能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關注的熱點。近幾年來,超級電容器技術進步較快,尤其在學術界不斷有新的技術突破見諸報導,在學術界支撐下,產業界在生產製造和應用端也取得了較大進展。

對此,儲能聯盟研究部對超級電容器研究現狀和應用情況進行了追蹤,並根據市場應用情況,對超級電容器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分析。

儲能聯盟將分兩期與大家分享超級電容器的相關情況,本文為您詳細介紹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原理及分類以及超級電容器電化學性能。

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原理及分類

本小節主要對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機理進行介紹,在超級電容器中能量主要存儲與電極與電解質界面中,這種儲能方式儲能機理與使用的電極材料有很大關係,當一種超級電容器的兩個電極使用了不同種類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對產品儲能機理進行綜合分析將不能全面理解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基於此,本節將首先對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進行簡單介紹;然後對不同電極-電解質界面儲能機制進行闡述,並根據電極及電解液不同對超級電容器進行分類,並介紹超級電容器一些電性能特徵。

一、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

如圖1所示,超級電容容器主要由集流體、電極、電解質以及隔膜等幾部分組成,其中隔膜的作用和電池中隔膜的作用相同,將兩電極隔離開,防止電極間短路,允許離子通過。超級電容器儲能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電解質和電解液之間界面上電荷分離形成的雙電層電容來貯存電能。

圖1:超級電容器結構及工作原理示意圖

二、能量存儲機制

用於超級電容器電極和電解液製造生產的材料較多,為了深入的理解超級電容器能量存儲機制,並對超級電容器的性能進行優化,通常需要利用循環伏安曲線和恆流放電兩種實驗來表徵不同超級電容器電極性能。圖2給出了不同能量存儲機制下,超級電容器電極循環伏安及恆流放電曲線,其中a、c分別表示雙電層電容、贗電容儲存機制下,超級電容器電極的循環伏安曲線及恆流放電曲線;b、d分別表示法拉第電容儲存機制下,超級電容器電極的循環伏安曲線及恆流放電曲線。

圖2:不同儲存機制下雙電層電容循環伏安曲線及恆流放電曲線

1.雙電層電容儲存機制

雙電層效應是正、負電荷分離,分別在電極-電解質界面積累而形成。是活性碳、碳纖維、碳氈等碳材料超級電容器能量存儲的主要機制。雙電層效應的形成,主要是由電極表面高能導帶電子增加或者減少,引起界面側電解質溶液中正負電荷移動,用以平衡電極表面高能導帶電子變化帶來的電荷不平衡而形成。

考慮到電極表面電荷密度,取決於外加電壓,雙電層電容因電壓不同而不同,雙電層電容中電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電極表面,且通常是陰陽離子的吸附與脫附行為。雙電層電容的循環伏安曲線呈現矩形形狀如圖2(a)所示,這類材料的恆流放電曲線呈線性關係,如圖2(c)所示。

雙電層效應發生在電子導體和離子導體界面,幾乎所有的電化學儲能系統都存在該現象。然而,在電解槽、燃料電池、電池中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副反應,不被看作為主要能量存儲機制。相反,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正是基於該效應,這就要求超級電容器在設計和研發過程中要儘量最大化該效應。

2. 贗電容儲存機制

贗電容也稱法拉第準電容,是在電極表面或體相中的二維或準二維空間上,電活性物質進行欠電位沉積,發生高度可逆的化學吸附,脫附或氧化,還原反應,產生和電極充電電位有關的電容。是金屬氧化物、金屬碳化物、導電聚合物超級電容器能量存儲的主要機制,儘管這些反應與電池中反應很相似,兩者電荷都經過了雙電層電容,不同的是贗電容的形成更多的是由特殊的熱力學行為導致的。贗電容的循環伏安曲線、恆流放電曲線與雙電層電容相似。與雙電層電容不同的是,贗電容能量密度較高,但受限於電化學反應動力學以及反應的不可逆性,導致贗電容的充放電功率、循環壽命都比雙電層電容要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活性官能團的存在,大部分超級電容器電極都存在著贗電容,比如,由石墨烯等納米材料組成的雙電層電容電化學響應,主要是由碳材料缺陷引起的氧化還原反應形成。

3.法拉第反應儲存機制

這種存儲機制主要是基於電極中金屬陽離子的氧化還原反應,通常伴隨著金屬陽離子的氧化還原反應,金屬陽離子在電極材料提相中的脫出和嵌入,引起電子在材料中的得失,進而儲存能量。主要包括材料相轉變或合金化反應兩種方式。這些電極在充放電時會出現平臺電壓,該電壓對應循環伏安曲線中的氧化還原峰電壓,如圖2(b)、2(d)所示。法拉第電容與另外兩種電容相比,存儲能量更高,一般為雙電層電容的10-100倍。

往往一些表現出法拉第效應的電極材料如Ni(OH)2或者類似的電池性質的電極材料,在許多文獻中被認為是贗電容型材料,給讀者帶來一定困惑。儘管這類材料擁有更高的儲能能量密度,受限於材料離子固相擴散,高功率充放電性能遠遠差於贗電容材料。

三、超級電容器分類

關於超級電容器分類標準比較多,本文主要介紹兩種分類方法,第一種按照電極材料存儲能量機制不同進行分類,第二種按照電解質不同進行分類。

1. 依據儲能機制不同進行分類

按照儲能機理不同,可以將超級電容器分為對稱性超級電容器、非對稱性超級電容器和混合型超級電容器,三類超級電容器性能見表1。

2.依據電解質不同進行分類

按電解質類型常規地可以分為水性電解質和有機電解質類型,其中水性電解質,包括1.酸性電解質,多採用36%的H2SO4水溶液作為電解質,2.鹼性電解質,通常採用KOH、NaOH等強鹼作為電解質,水作為溶劑,3.中性電解質,通常採用KCl、NaCl等鹽作為電解質,水作為溶劑,多用於氧化錳電極材料的電解液;有機電解質通常採用LiClO4為典型代表的鋰鹽、TEABF4作為典型代表的季胺鹽等作為電解質,有機溶劑如PC、ACN、GBL、THL等有機溶劑作為溶劑,電解質在溶劑中接近飽和溶解度。另外還包括固態電解質,隨著鋰離子電池固態電解質不斷突破,該類電解質已經成為超級電容器電解質領域研究熱點。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性能

本小節將簡單探討超級電容器電性能,期望通過分析來揭示引發超級電容器一些特殊現象的原因,並分析這些現象對電容器性能的影響,下文也會討論針對不同應用領域要求,該如何正確的選擇與之匹配的超級電容器。

一、 電壓與容量的關係

容量可變是超級電容器的特性之一,雖然這一特性不是超級電容器最為關鍵的性能。但當SC是能源系統的一部分時,需要考慮它。這是由於整個電壓範圍內的超級電容器的容量變化在額定容量的15%到20%之間,這在能源系統中大多數設計中是不可忽視的。超級電容器的電容可以通過公式(1)進行測量。公式將存儲在雙電層之間的電荷與電壓聯繫在一起,表明存儲在雙電層之間的電荷量與電壓成正比,隨著電壓增大,雙電層附近電荷分布密度將變高。

(1)

U為電壓,Q為電荷

除了電壓對超級電容器電容有影響外,環境溫度也會影響超級電容器電容。儘管超級電容器有較寬的工作溫度範圍,但是較寬溫度變化會對超級電容器的電容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為儲能工具的一部分,在設計系統時,應充分考慮環境溫度對超級電容器電容的影響。溫度主要通過影響雙電層兩側陰陽離子布朗運動,而影響超級電容器的電容,一般而言,溫度對不同離子布朗運動影響不同,意味著當溫度升高時,不同的陰陽離子布朗運動速度增差距較大,將減小電容器電容。有研究報導認為當溫度變化1℃時,超級電容器電容將變化0.1%,表明當超級電容器工作溫度變化80℃時,產生有8%的容量變化。儘管溫度變化對超級電容器電容影響較小,但在系統設計時也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二、電極表面電荷分布規律

通常超級電容器在設計過程中已經了考慮電極孔隙大小與電解質大小的匹配性。需要指出的時,超級電容器電解質溶劑通常由極性分子組成,如水分子、乙腈等,這些極性分子將於離子產生溶劑化反應,結合為更大的比較穩定的單元。當電極孔隙直徑小於自由化離子的直徑時,溶劑化的離子和自由離子將不能通過該孔,不會對雙電層電容產生影響;當孔大於溶劑化離子時,溶劑化離子將通過孔;孔隙介於離子和溶劑化離子直徑時自由離子將通過孔隙,溶劑化的離子將去溶劑化後,形成自由離子進入孔內部,這一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後兩種孔的存在都會影響雙電層電荷分布。電荷分布與電容快速充放電速率以及壽命有一定關係,

研究發現,正是由於這種溶劑化現象的存在使得超級電容器不能在高功率狀態下,實現滿充滿放。有報導稱認為,常用的電容器中去溶極化離子和溶極化離子約佔20%電極表面面積。

三、歐姆極化

充放電過程中,超級電容器中離子和電子將發生移動。一方面,由於電子運動產生焦耳熱,把電子動能轉化為熱能通過導體散失,另一方面,離子在電解質的運動過程中會與其它離子摩擦產生熱量被散失,克服這兩種能量耗散所需要電壓與運輸離子或電流成比例,把這種現象稱為超級電容器歐姆極化現象。

通常溫度變化對電子和離子影響相反,對於固態電極而言,當溫度升高時,固態分子中原子振動更為劇烈將產生較大的焦耳熱,而對於離子來講,溫度升高,加快分子運動,降低黏度,有利於降低離子運動產生能量損耗。研究表明離子運動受溫度影響更為顯著,表明,當溫度升高時有利於降低超級電容器能量損耗。

與其它電化學儲能技術相比,歐姆極化對超級電容器的影響較小。由於超級電容器典型的運用場景為高功率,這一應用情形需要注意兩方面,一方面超級電容歐姆極化會引起電壓顯著變化,進而影響效率,由於超級電容器最為顯著的特點是效率較高,那麼歐姆極化可以作為一個重要指標,來判斷產品性能;另一方面,在使用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因溫度過高產生危險,產品設計時需要進行良好的熱管理。

四、自放電

自放電高是超級電容器的主要缺點之一,極大的限制了超級電容器的應用。在實際中產品能量保持時間較短,有研究者發現,擱置2h容量損失率高達36%。超級電容器容量損失主要由於超級電容中離子穿過電解質膜形成的漏點流引起,超級電容器自放電率與存儲時間成線性關係。研究者通過電極包覆來降低超級電容器的自放電性能,但犧牲了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

來源: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作者:孟海星

相關焦點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
    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電極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金屬氧化物以及有機聚合物,其中金屬氧化物和有機聚合物材料循環穩定性差),它對超級電容器的性能起著關鍵性作用,研發具有優異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究中最核心的課題。碳材料由於其高的比表面積(1000~2000 m2.g-1)、高導電率、電化學穩定性和開放的孔結構等滿足了高電化學雙電層電容的要求。
  • 電容器的常見分類
    電容器的基本結構十分簡單,它是由兩塊平行金屬極板以及極板之間的絕緣電介質組成。電容器極板上每單位電壓能夠存儲的電荷數量稱為電容器的電容,通常用大寫字母C標示。電容器每單位電壓能夠存儲的電荷越多,那麼其容量越大,即:C = Q/V。電容的基本單位是法拉(F)。
  • 成會明院士談超級電容器性能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成會明院士、新南威爾斯大學王大偉副教授和天津大學楊全紅教授等學者澄清了目前關於量化超級電容器性能指標存在的問題 什麼指標對評估超級電容器的性能很重要? 1 從歷史角度上看,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一直基於質量來評估的(F g–1或Wh kg–1)。這是評估超級電容器性能的最基本和最重要指標。
  • 超級電容器參數測試與特性研究
    的電氣原理,構建一種符合其工作特性的精確電路模型。而超級電容器因為具有可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綠色環保、功率密度高、可逆性好、工作溫度範圍寬、具有良好的低溫使用性能和安全性等優點,世界各國學者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5]。超級電容器的綜合性能更是遠遠優於充電電池和普通電容器,能很好地適用於備用電源系統,並已在交通、電力、工業生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超級電容器釋放「超級能量」
    原來,超級電容器配合蓄電池應用於內燃發動機電啟動系統,能有效保護蓄電池,延長其壽命,減小其配備容量。尤其是在低溫和虧電的情況下,蓄電池的放電能力明顯下降,會造成裝甲車輛啟動緩慢甚至無法啟動,大大降低了戰場機動能力和反應速度。而超級電容器的工作溫度範圍大,-40℃以上氣溫條件下放電特性基本不變,仍可保持大電流放電特性,從而保證了電啟動系統的正常供電,使戰車一次性「激活」成功。
  • 電容器分類與特點
    >名稱:聚苯乙烯電容符號:CB電容量:10p--1u額定電壓:100V--30KV主要特點:穩定,低損耗,體積較大應用:對穩定性和損耗要求較高的電路名稱:聚丙烯電容符號:CBB電容量:1000p--10u額定電壓:63--2000V主要特點:性能與聚苯相似但體積小,穩定性略差應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雲母電容
  • 超級電容器的主要應用領域
    通常超級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配合使用,二者完美結合形成了性能穩定、節能環保的動力汽車電源,可用於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解決的是汽車充電儲能和為汽車提供持久動力的問題,超級電容器的使命則是為汽車啟動、加速時提供大功率輔助動力,在汽車制動或怠速運行時收集並儲存能量。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當活性炭比表面積高達3000m2/g時,也只能獲得相對較小的比電容(<11μF/cm2),小於活性炭雙電層比電容理論值(15~25μF/cm2),這表明並非所有的孔結構都具備有效的電荷積累。  雖然比表面積是雙電層電容器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但孔分布、孔的形狀和結構、導電率和表面官能化修飾等也會影響活性炭材料的電化學性能。
  • 電容器原理- -電容器充放電過程的奧妙
    電容器原理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9998.htm  電容器,英文名稱為capacitor,簡寫為C,是一種以電場形式存儲能量的無源器件,幾乎存在於所有的電子電路中,可以起到隔直流通交流、耦合、旁路、濾波、調諧等多種作用。
  • 科普短文,超級電容器與普通電容器的區別,走進科技前沿
    基於電解電容器在充放電方面的優勢,人們於是大膽設想當電解電容器容量足夠大,存儲的電能足夠多,就可以充當電池儲存電能,這就是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又被稱為電化學電容,雙電層電容器、法拉電容等,特殊的構造實現了超大電容量,能儲存大量的電荷,一般容量在0.1F到1000F。
  • 氧缺陷對超級電容器金屬氧化物電化學性能的影響:最近的進展與挑戰
    第一作者:Zhang Xiyue;Liu Xiaoqing;Zeng Yinxiang;Tong, Yexiang等通訊作者:Yuefei Zhang第一作者單位:中山大學原文連結: 10.1002/smtd.201900823編譯:朱珠 雲南大學 材料與能源學院摘要具有多個活性位點的金屬氧化物(MOs)被認為是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 電容器的分類和命名規則及標誌方法詳解
    普通電容器分為固定電容器、半可調電容器(微調電容器)、可變電容器。 一.固定電容器:指一經製成後,其電容量不能再改變的電容器。 1.電容的分類:電容一般按電介質來分類。 1)紙介電容器:一般容量在幾十皮法(pF)到零點幾微法(uF),耐壓有250V、400V、630V等,容量誤差一般為:±5%,±10%,±20%。
  • 超級電容工作原理、特性及應用
    本文將從超級電容工作原理和特點、選擇及其大功率特性應用進行解析,讓大家更加了解超級電容。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317.htm  超級電容工作原理和特點  超級電容是一種電容量很大的電容器。
  • 一文圖解電容器原理和作用
    這就是電容器的基本原理。不過,由電子部件組成的電容器不是靠摩擦,而是靠施加電壓使其帶電(充電)。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稱作靜電容量。電極面積越大或電極間距離越短,則靜電容量越大。另外,根據電極板間的絕緣體(空氣或電介質等)性質不同,靜電容量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用來表示這種關係的是相對電容率。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 金屬性1T MoS2雖然具有較好的超級電容器性能(質量比電容350-400 F/g, 體積比電容400-700 F/cm3),但是熱力學亞穩相、製備較為困難、且電導率偏低,僅為10 100 S/cm。另外, MoS2納米片之間易堆棧,是目前大多數二硫化鉬基超級電容器質量比電容或體積比電容都較低的原因。1T和2H MoS2在負極化下分別表現出14.9 F/cm2和1.39 F/cm2的固有電容值。
  • 超級電容器 -- 風機變槳系統的更優選擇
    上海2015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風機用電動變槳系統有兩種儲能系統:一種採用超級電容器,另一種採用電池。電池對許多應用而言是一種有效的儲能裝置,變槳系統起初也廣泛採用電池做為儲能裝置。但在超級電容器出現並開始應用到風機變槳後,它獨到的優勢便體現得淋漓盡致。
  • 新版「龜兔故事」,就在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之間
    汽車在啟動、加速和制動的時候,用超級電容器吸放能量節能很多。電動車應用超級電容器不僅是用其能量密度,其快充快放性能也很有用。」 網友D 「目前來講,超級電容和鋰電結合是最可能快速實施的思路。一旦技術成熟,則成本問題應該不大。」
  • JES綜述論文:摻雜型三維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超級電容器應用
    2、綜述了非金屬元素單摻雜、雙摻雜和三摻雜三維石墨烯的設計理論和超級電容器性能提升的機理,如調節電子結構、促進電子遷移、增加材料的潤溼性、引入贗電容等。超級電容器具有對電化學過程響應快、壽命長、功率密度高等優點,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儲能器件。功能化納米結構碳材料備受關注,成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儲能的關鍵電極材料。在各種結構中,異原子摻雜的三維石墨烯材料具有獨特的優勢。
  • 印度開發出可穿戴且耐洗滌的超級電容器
    新華社新德裡5月31日電 印度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體積小、可穿戴的超級電容器,它可用在衣物上,為一些小型電子器件提供電能,還能經受彎曲、洗滌等狀況的考驗。印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在棉紗上均勻塗上碳納米管,從而將本來絕緣的棉紗變成導體,他們還用聚乙烯醇和氫氧化鉀等物質製成只有150微米厚的固體電解質膜,然後用這些物品製成微小的超級電容器。據介紹,在1平方釐米的區域內能容納數百個這種超級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