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容器釋放「超級能量」

2020-12-15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搶佔太空空間、爭奪「制天權」,已成為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重要一環。要建立強有力的防天系統,離不開精準高能的空間武器,如以高功率脈衝雷射武器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等。這些武器具有驚人的威力,對打贏未來「天戰」不可或缺。

超級電容器,作為高功率脈衝雷射武器中最重要的供能部件,是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可在很短時間內爆發出巨大能量。在裝甲車輛、艦艇、航天飛行器等需要較大脈衝放電功率的武器裝備及設備上,它均有廣泛的應用,在未來戰場上的作用不能小覷。

與第二代化學電池組成「黃金搭檔」

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新一代武器裝備的戰場電力供應必不可少,這就對儲能裝置的功能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得到廣泛應用的儲能裝置是鉛酸蓄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等第二代化學電池,這些電池為單兵裝備供電系統、戰車混合電傳動系統提供能量。但是,它們有自身的「短板」,如輸出功率密度較小、充電速度慢、循環壽命較短,等等。這些「短板」,在冰天雪地(溫度過低,低功率電池無法有效「喚醒」裝備)、平原開闊地帶(無掩體,武器裝備一旦「拋錨」,需要儘快完成充電)以及重度潮溼地段(電池易受腐蝕而失效)等特定戰場環境下,會讓裝備「掉鏈子」,從而使作戰效果大打折扣。

為了避免因電池的「短板」導致裝備在複雜多變的戰場上「掉鏈子」,超級電容器在研究人員的攻關下應運而生。

它是一種與電池相似但又有一定程度差別的第三代物理式儲能裝置。不同於電池,其在充電、放電時不發生化學反應,電能的儲存或釋放是通過靜電場建立的快速物理過程,沒有受到像電池一樣複雜耗時的化學反應限制。因此,超級電容器的比功率可達化學電池的數百倍,能在很短時間內形成幾百安到幾千安的電流,從而在極低的溫度下瞬間「激活」裝備。

同時,由於超級電容器充電、放電是物理過程,可以用大電流充電,在幾十秒鐘到幾分鐘內即可完成,能節省寶貴的戰場時間,避免戰車等裝備成為「活靶子」。

超級電容器除了具有高比功率和充電速度快的特性外,在循環使用壽命上也高出化學電池至少百倍,能充電、放電上百萬次,可大大節省開支。

根據以上特性,超級電容器可與化學電池形成有效互補,通過適當的單元設計,使它們功能多樣化,成為信息化戰場的「黃金搭檔」。

一些極端條件下的引擎啟動,就是這對黃金搭檔「合作共贏」的生動範例:它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堪稱戰場裝備的「能量雙雄」。為什麼這樣講?原來,超級電容器配合蓄電池應用於內燃發動機電啟動系統,能有效保護蓄電池,延長其壽命,減小其配備容量。尤其是在低溫和虧電的情況下,蓄電池的放電能力明顯下降,會造成裝甲車輛啟動緩慢甚至無法啟動,大大降低了戰場機動能力和反應速度。而超級電容器的工作溫度範圍大,-40℃以上氣溫條件下放電特性基本不變,仍可保持大電流放電特性,從而保證了電啟動系統的正常供電,使戰車一次性「激活」成功。

堪稱眾多軍用裝備的「能量核心」

如果說超級電容器配合化學電池在陸地戰車混合電啟動系統中的使用僅僅算是「打助攻」,那麼應用在潛艇、艦用電磁炮、高功率束能武器電源等運行功率較大的武器裝備系統上,其表現堪稱「一枝獨秀」。

潛艇電力綜合推進涉及發電、輸電、變電、推進和儲能等關鍵步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以前的電傳動中,為推進系統供電的動力電站和為潛艇設備供電的電力電站,是分開的兩套系統。假設是低速巡航,用不了那麼大的功率,動力電站只能低速運行,很不划算。電力綜合推進系統則把動力電站和電力電站作為一個整體,低速巡航可以讓大功率的動力電站滿負荷運轉,同時為推進電機和潛艇設備供電,關掉電力電站,以達到「物盡其用」、降低成本的效果。因為潛艇對綜合電力推進的要求很高,超級電容器模組可以作為電力綜合推進系統的應急電源補充,在系統平時正常運轉過程中,收集電能儲存起來,起到蓄電池的作用。在應急狀態下,當電力供應不足無法帶動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轉時,可以利用超級電容器瞬間充電、放電的特點,將儲存的電能瞬間釋放出來,為電力系統提供大功率補充電源,使整個系統迅速恢復進入正常運行狀態,大大增強戰時反應能力,提升戰鬥力。

在作戰武器系統方面,超級電容器也常帶「主角光環」,在一些高精尖武器裝備中地位重要。電磁炮也叫脈衝電源電磁炮,是應用電磁加速技術發射彈丸的一種純電能武器。軌道式電磁炮發射原型由兩條平行的導軌組成,彈丸夾在接入電源的導軌之間。電流經一導軌流向彈丸,再流向另一導軌產生強磁場,磁場與電流相互作用,會形成強大的洛侖茲力推動彈丸,使其達到很高的速度。在此基礎上,將上千個電容器並接在軌道上,形成超級電容器,瞬間釋放電容器儲存的電能,即可獲得巨大電流和驚人的電磁推力。如果將電磁炮作為直接火力支援武器,配備超級電容器共同安裝在作戰艦艇上,將大大提升艦艇的毀傷能力,有助於提前「鎖定勝局」。

與此同時,作為高功率脈衝電源,超級電容器也可用於定向能武器電源系統。定向能武器又叫「束能武器」,是利用各種束能生成強大殺傷力的武器,因其被發射能量的載體不同,可以分為雷射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這些武器系統共同的特點是:束能傳播速度可接近光束,一旦指向目標發射即可命中,做到「指哪兒打哪兒」;束能能量集中且巨大,輸出功率可達幾百至幾千千瓦,擊中目標後能使之毀壞或熔化;束能聚集細密,又來得很突然,敵方難以發現其來自何處,從而根本來不及迴避或對抗,可做到「殺敵於無形」。

世界多國競相攀登「能量高峰」

正是因為超級電容器有出色表現,所以受到眾多國家的青睞。未來信息化甚至智能化戰場環境的複雜性、多樣性,對超級電容器的容量、尺寸以及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加速了各國研製性能更強勁超級電容器的步伐,用於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從而贏得戰爭的主動權。

當前,世界上超級電容器的民用產品技術已日趨成熟,但在軍用產品技術方面,各國都諱莫如深,通常通過定製或將工業產品經過升級改造後用於軍事裝備。美國的AVX公司推出宇航級「卑金屬」電極、電介質多層陶瓷超級電容器,這些電子器件展現出和那些「貴金屬」(如金、銀、鉑等)電極超級電容器同樣的電容電壓特性,並以更小的體積提供更高的電容值,可減小電路板空間和器件總重量。他們計劃將其應用於有人和無人飛行器以及軌道衛星的能源供應。美國的Evans公司則開發出一種大型超級電容器,工作電壓為120伏,存儲的能量超過35千焦,功率高於20千瓦,可用作機載雷射武器的緻密型超高功率脈衝電源。

為了滿足軍事需要,韓國LS Mtron公司與軍方合作生產了一系列不同型號的超級電容器,將其應用於燃料及電池電動無人戰車、智能戰場機器人等軍事領域,為戰場無人化提供技術和裝備支持。日本的NCC公司也在致力於研發新型大容量電氣超級電容器,並在其中引入新結構的導電高分子,這樣可減輕電容器的質量和體積,提升功率密度。該公司計劃與美國開展軍事項目合作,進一步挖掘其在大功率輸出軍事武器上的潛力。

從一些軍事強國的發展看,超級電容器在電力綜合推進系統中的應用已較為成熟,但在以雷射武器為代表的脈衝功率技術的應用上,仍存在工作電壓低、內電阻較大的問題。

近年來,全球眾多國家都在致力於提升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和降低內阻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超級電容器的高能化和小型化,束能武器的發展將會突飛猛進,雷射槍、雷射炮將會得到普及,「星球大戰」或將不僅僅存在於科幻電影中了。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將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提升10
    超級電容器幾乎可以立即充電,並在需要時釋放大量電量。如果它們可以容納更多能量,它們可以完全消除電動汽車的致命弱點-充電時間慢。現在,中國和英國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存儲每體積比以前超級電容器多10倍的能量。
  • 超級電容器的主要應用領域
    超級電容器在汽車減速、下坡、剎車時可快速回收並存儲能量,將汽車在運行時產生的多餘的不規則的動力安全轉化為電池的充電能源,保護電池的安全穩定運行;啟動或加速時,先由電池將能量轉移入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可在短時間內提供所需的峰值能量。   在國內涉足新能源汽車的廠商中,已有眾多廠商選擇了超級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配合的技術路線。
  • 蘭博基尼和麻省理工學院將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提高一倍
    合作夥伴Automobili Lamborghini和麻省理工學院在超級電容器技術方面的進展有望使這種儲能和釋放能量的方法更加適用於快速的義大利混合動力超級跑車。蘭博基尼認為,與目前的最新技術相比,該專利技術使電容器的能量密度增加了一倍。
  • 利用共價有機框架(COFs)提高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新型儲能裝置,既有電容器快速充放電的特性,又有電池的儲能特性。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製造的一種多孔有機材料可以顯著改善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存儲和輸送。超級電容器使用的技術與可充電電池中使用的可逆化學反應有很大不同。
  • 超級電容器參數測試與特性研究
    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儲能元件,隨著其製造成本的降低和能量密度的提高,在儲能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超級電容器正是發展前景良好的電力儲能元件,市場上已有多家超級電容器生產廠家[6];由於製造工藝水平、材料等不同,成品的性能存在一定差異,通過測試可更好掌握其充放電特性並準確使用。
  • 新版「龜兔故事」,就在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之間
    我們將超級電容與電池對比一下,可以看到以下結果: 上面已經說過,與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有幾個方面的優勢,不同之處在於,超級電容器是在電場中儲存能量,而不是像電池那樣在化學反應中儲存能量。這也是壽命差異的原因——在沒有維護的情況下,超級電容器可以工作15年以上。
  • 科普短文,超級電容器與普通電容器的區別,走進科技前沿
    基於電解電容器在充放電方面的優勢,人們於是大膽設想當電解電容器容量足夠大,存儲的電能足夠多,就可以充當電池儲存電能,這就是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又被稱為電化學電容,雙電層電容器、法拉電容等,特殊的構造實現了超大電容量,能儲存大量的電荷,一般容量在0.1F到1000F。
  • 超級電容器:基本原理、分類及電性能
    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原理及分類本小節主要對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機理進行介紹,在超級電容器中能量主要存儲與電極與電解質界面中,這種儲能方式儲能機理與使用的電極材料有很大關係,當一種超級電容器的兩個電極使用了不同種類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對產品儲能機理進行綜合分析將不能全面理解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基於此,本節將首先對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進行簡單介紹
  • 超級電容的特性!哪些情景會應用到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的特性!哪些情景會應用到超級電容器? 如果你需要一個器件,具有大功率特性,還需一定能量驅動用電器,長期免維護,在寬的溫度範圍內使用,特別是零下三四十度對安全性要求比較嚴格的場合,是時候選擇一款合適的超級電容。
  • 楊梅也能拿來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溫大教授做到了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能夠快速儲存和釋放能量的儲能器件,其輸出功率是一般蓄電池的數十倍,充電時間以秒、分鐘為單位,同時相對於鋰電池而言實用壽命更長,將它與蓄電池組合起來,就會成為一個兼有高比功率輸出的貯能系統。據介紹,該實驗採用簡單製備Fe2O3/FeS修飾N,S-共摻雜層狀多孔碳材料的方法,以生物質楊梅為前驅,通過調控楊梅與硫酸鐵之間的水熱反應,可以控制其微觀結構及組成。
  • 石墨烯平面超級電容器製成
    該電極可直接轉移到柔性基底作為平面超級電容器,在離子液體中顯示出優異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機械柔韌性。   研究人員利用高導電的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容量的黑磷烯納米片為電極材料,在平行交叉模板協助下,通過簡單的一步過濾法構築出具有疊層結構、高導電石墨烯/黑磷烯圖案化的複合微電極。該電極應用於平面型超級電容器,在離子液體中表現出較高工作電壓和能量密度。
  • 超級電容器 -- 風機變槳系統的更優選擇
    上海2015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風機用電動變槳系統有兩種儲能系統:一種採用超級電容器,另一種採用電池。電池對許多應用而言是一種有效的儲能裝置,變槳系統起初也廣泛採用電池做為儲能裝置。但在超級電容器出現並開始應用到風機變槳後,它獨到的優勢便體現得淋漓盡致。
  • 浙江超容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布局千億級超級電容器市場
    浙江超容主營大功率超級電容器及超導電極材料。主要產品包括:主要產品包括:3C柱狀類超級電容器、工業碟狀類超級電容器、工程集組類超級電容器、石墨烯複合電極材料、石墨烯增強導電劑、石墨烯量子點技術等。而石墨烯超級電容器是一種特殊的電容器,擁有異常高的導電性和大表面積,在能量儲存和釋放的過程中比同類產品更具優越性,具有充放電時間短、循環壽命長、反覆充放電數十萬次等特性。在市場與政策的雙重驅動下,預計超級電容器的市場潛力可達千億級別。其中2017 年全球儲能市場規模已超 486 億美金,增長率高達 36.8%。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兼有二次電池能量密度高和常規電容器功率密度大的優點;此外,超級電容器還具有對環境無汙染、效率高、循環壽命長、使用溫度範圍寬、安全性高等特點,在電動汽車、新能源發電、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超級電容器的串聯技術,提升儲能系統可靠性,應用價值高
    串聯超級電容器組的電容電壓不均衡是目前超級電容器儲能應用的一大難題,實現串聯超級電容器的電壓均衡可以延長超級電容器的使用壽命,增加儲存能量,提高儲能系統的可靠性,因此實現這個目標可以使超級電容器的應用取得重大性地突破。
  • 金屬化紙張能被製成柔性、可摺疊的超級電容器
    如果電池是能量儲存世界的馬拉松跑者,那麼超級電容器則可被比喻成短跑運動員:超級電容器更適用於短期儲存高能量的應用中,但長期來說電池是更好的選擇。現在來自喬治亞理工大學和韓國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超級電容器,旨在使其能以更長的時間存儲更多的能量。這種超級電容器是由金屬化的紙張製成的。
  • 就備份應用而言,超級電容器可能是優於電池的選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7830.htm與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能提供更大的峰值功率,具有更小的外形尺寸,在更寬的工作溫度範圍內具有更長的充電周期壽命,還具有更低的等效串聯電阻 (ESR),可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與標準陶瓷、鉭或電解質電容器相比,超級電容器以類似的外形尺寸和重量,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
  • 新材料讓超級電容器容量最高提升10倍
    城市裡開的電動大巴車、基站使用的備用電源,還有大型儲電站、坦克、裝甲車等軍工設備都離不開超級電容器。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夏暉教授課題組發現一種新材料,可以讓超級電容器的電容量提高5-10倍。該研究成果新近發表在頂級期刊《先進材料》上。
  • 成會明院士談超級電容器性能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成會明院士、新南威爾斯大學王大偉副教授和天津大學楊全紅教授等學者澄清了目前關於量化超級電容器性能指標存在的問題 什麼指標對評估超級電容器的性能很重要? 1 從歷史角度上看,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一直基於質量來評估的(F g–1或Wh kg–1)。這是評估超級電容器性能的最基本和最重要指標。
  • 可拉伸微型超級電容器,可用於可穿戴設備供電
    目前可穿戴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使用的電池或超級電容器存在能量密度低和可拉伸性有限的問題。作為電池的替代品,微型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設備,可以補充或替代可穿戴設備中的鋰離子電池。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體積小、功率密度高、快速充放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