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五金機電產業集聚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和共享發展,南皮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責、科技創新、市場運作」的模式,依託龍頭企業,加大政府支持引導力度,推動了由配件到部件再到整機研發製造的突破性跨越,實現了五金機電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加強政府引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隨著新一輪工業規劃以及京津冀一體政策的穩步實施,促進縣域主導產業提檔升級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南皮縣委、縣政府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不斷完善政策引導機制,先後出臺了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政府質量獎評選和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對企業加強科技研發、技術創新、質量管理給予補貼獎勵。
加強省級經濟開發區平臺建設,形成以經濟開發區為主,烏馬營工業園、城東工業園、付莊工業園和多個重點工業村為載體的「一區三園加重點」的發展格局,各園區配套設施完備,均實現通水、通電、通道路等「九通一平」,承載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截至目前,全縣五金機電生產企業達3900餘家,配套企業260家,整個產業從業人員6.8萬人,2019年整個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04.3億元,佔全縣經濟總量的60%。全縣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有1200餘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企業90家,高新技術企業3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17家。
加強龍頭帶動,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用共贏理念為產業鏈、供應鏈「賦能」「以大帶小」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利用惠邦機電、中糧裝備製造、鐵路器材等產業鏈內龍頭企業技術優勢,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生產,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推動全產業鏈貫通,帶動衝壓行業發展。目前全縣模具生產製造企業達300餘家,比重佔到整個製造業的8%,年產值8億元;鈑金行業佔到整個五金機電產業的10%左右;焊接行業約為整個產業的2%。這些行業的發展拉動了一批小微企業的迅猛發展:紙箱廠、印刷包裝、裝飾裝潢等配套包裝企業72家;工具機設備銷售企業30家;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電鍍及表面處理企業3家;銅材、鋁材、不鏽鋼、黑鋼板材等材料經營門店360餘家,年銷量達100萬噸;物流配送企業15家,為全縣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各類資源保障。
加強創新驅動,推進產業集群發展。針對經濟形勢「新常態」,南皮縣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縣財政每年增加100萬元的產業提升基金用於企業在轉型升級、研發創新、產品開發、兩化融合、智能製造、創名牌等方面的支持。以惠邦機電公司為依託,建立「南皮縣產學研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該中心整合了社會服務資源,實現了政府、企業以及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無縫對接,本著邊建設邊服務的原則,已為全縣企業開展人員培訓、技術支持、創業輔導、科技成果推介、人才引進等各類服務。2014至2020年10月,先後成功舉辦了七屆「中國·南皮產學研合作對接洽談會」。通過連續舉辦這項活動,加強了企業與科研院所的聯繫,促成了益民五金、惠邦機電、深海電氣、渤海防爆、鐵路器材、江津五金等30多家重點企業與北京理工、西安交大、河北科大、天津工大、北京工大、上海電科等國內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對接與合作。近年來,南皮縣五金機電企業採取產學研合作、自主培育研發團隊、全面提升管理模式推進了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批智能科技生產線不斷出現。
加強平臺搭建,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引導企業加強與同行企業聯繫,依託惠邦機電有限公司、南風汽車設備集團、中糧裝備製造(南皮)有限公司、鐵路器材有限公司等在五金衝壓件、客車暖風設備、榨油機成套設備、鐵路信號器材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加強與同行企業聯繫,編制發布特定產品參數,指導產業發展,為企業搭建國際舞臺。以「開放、創新、協調、共贏」為主題的中國(南皮)五金機電博覽會暨中國·南皮產學研合作對接洽談會順利舉行,為南皮乃至全國五金機電產業發展搭建了一個貿易共商、科技共建、資源共享、合作洽談的國際化「大舞臺」。博覽會展覽內容涵蓋汽車零部件、五金零部件、五金工具、機電產品、機械設備、焊接設備等眾多領域,展位約400餘個。南皮本地重點、知名企業210餘家和外地企業150餘家參展。本屆洽談會有15家高校的4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127家企業參加對接,達成籤約項目8個,金額1.6億元。
【來源:滄州市科技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