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餘只紅嘴鷗滇池越冬 22萬平方米「新家」建成

2020-12-22 央視新聞

每年冬天,雲南昆明的滇池都會迎來大批越冬的紅嘴鷗,成為冬季特有的景觀。據昆明市鳥類協會統計,目前,來這裡越冬的紅嘴鷗數量已達3萬多隻。而今年,這些前來的鳥兒,又多了一個「新家」可以棲息落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從1985年開始,每年的10月份到來年3月份,數萬隻紅嘴鷗就會從北方來到昆明滇池邊越冬,白天在滇池邊嬉戲,晚上就在滇池周邊的森林和溼地內休憩。12月19日,位於滇池北部的草海區域,一個佔地22萬平方米的溼地建設已經完成,紅嘴鷗又多了一個棲息之處 。

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溼地建設通過驗收,目前每天有20多名工作人員在溼地進行管護工作,對新栽苗木進行澆灌、及時發現和處置病蟲害,確保苗木成長。截至目前,滇池周邊已經完成包括溼地、環湖生態林帶等方面的湖濱生態建設5.4萬畝。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長 李應書:到目前為止,我們滇池湖濱的植物共有290種,較2012年增加了49種。鳥類是達到了138種,較2012年增加了23種。

滇池溼地建設施工單位負責人 陳思勝:現在綠化面積佔到了96%,整個灌木有8600多棵,主要是淨化了周邊的雨水,對入滇池這一塊的水質有著很大的改善。

滇池地處長江、珠江、紅河三大水系分水嶺地帶,是長江上遊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昆明市民的「母親湖」。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滇池卻成為我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為了治理滇池,昆明市政府採取了退塘、退田、退房、退人的措施,在滇池的演化歷史進程中首次實現了「湖進人退」,經過多年治理,目前滇池水質已恢復至四類。

(編輯 孫煜祁)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少年報丨」紅嘴鷗 滇池的風景線
    十二月,這是一個平安的月份;十二月,這是一個難熬的月份;十二月,也是一年之中的尾聲;十二月,還是預告著新一年開啟的前奏。 十二月的滇池,與往常相比,也是另一番情景。早晨,太陽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滇池的一天從這裡開始。陽光柔和、溫暖地照在水上,水面閃著粼粼波光,清澈見底,能清楚看見水裡的萍藻、遊魚。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你看到過幾種?
    紅嘴鷗大部隊歸來,昆明2020年觀鷗季開啟了。因為紅嘴鷗紅紅的喙,昆明人對它最熟悉。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
  • 溼地公園成"美麗深圳"新名片 每年10萬餘只候鳥在深越冬
    10萬餘只候鳥在深平安越冬清晨,迎著朝陽,深圳市觀鳥協會副秘書長張高峰和團隊沿著深圳灣畔的岸線,開始新一期鳥類調查。「每年都有10萬餘只候鳥來深圳越冬,截至目前,深圳灣海域還有約2000隻候鳥,主要是從澳大利亞返程歇腳的鷺鷗類、鴴鷸類。
  • 昆明兩次對紅嘴鷗開展抽樣檢測 未發現其攜帶新冠病毒
    自1985年以來,紅嘴鷗每年如約而至,從未間斷,近幾年每年維持在4萬隻左右,2020年入冬以來到昆的紅嘴鷗約有4.1萬隻,紅嘴鷗已成為昆明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一張靚麗的名片。1月6日,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召開。發布會上,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宇明針對紅嘴鷗的保護情況進行了介紹。組織採購紅嘴鷗補充飼料及投餵工作高宇明介紹,昆明按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紅嘴鷗補充飼料》標準,每年招標採購鷗糧30噸。
  • 當「老朋友」中華龍舟賽和紅嘴鷗一起來滇池 昆明人這麼說
    掌上春城訊11月10日上午9點半,2018中華龍舟大賽(昆明·滇池站)在草海正式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54支代表隊開始了他們勇攀「滇」峰的高原角逐。對於昆明人來說,「龍舟賽」已經是一位「老朋友」了,去年的中華龍舟賽和世界龍舟錦標賽吸引近20萬市民來到草海大堤上圍觀,而今年和龍舟賽一起來的,還有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昆明市民:「長槍短炮」小板凳已就位去年和老伴兒一起來看龍舟的李復文老爺爺,今年特地帶上了3歲的小孫女一起來。
  • 餵完紅嘴鷗可就近洗手,兩座中式復古洗手臺亮相雲南昆明海埂大壩
    眼下正是春城的觀鷗季,成千上萬隻紅嘴鷗從千裡之外的西伯利亞飛抵昆明,不少市民和遊客紛紛前往海埂大壩觀鷗、餵鷗。以往,市民朋友餵食完紅嘴鷗後只能到大壩附近的公廁洗手,現在,高配置、高顏值的洗手臺能就近滿足人們「勤洗手」的需求。
  • 滇池溼地公園,昆明人周末的後花園,一個真正鳥語花香的童話世界
    昆明滇池溼地公園,又名「撈魚河溼地公園」,是昆明市政府打造環滇池生態圈的一個重要的溫地公園。溼地公園門口就是花的海洋,幾萬株怒放的鬱金香首先映入眼帘,瞬間點燃每一位遊客拿出相機和手機拍照的激情。溼地公園雖然無需門票,但是景色卻異常漂亮。在這裡可以看到浩瀚的滇池,水中的植物,林蔭小道,一切都是那麼的美,那麼的讓人心曠神怡。
  • 昆明最低調公園即將走紅,第一批紅嘴鷗已經靠岸,就在民族村旁邊
    從每年十月到下一個四月初,數萬隻紅嘴鷗成為昆明最亮眼的風景,據說今年是紅嘴鷗第36個返回昆明過冬的日子,這個城市還特別設立了餵食點,每天兩次餵紅嘴鷗,而且紅嘴鷗的到來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您知道昆明哪裡是觀賞紅嘴鷗的最佳去處嗎?
  • 遊覽滇池海埂公園,翠湖餵食紅嘴鷗,西山觸摸千仞峭壁上的龍門
    昆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沿湖風光綺麗,鮮花常年不謝,草木四季長青,享有「春城」的美譽。滇池,在昆明市西南。暢遊滇池登臨西山,觀山望海,可從龍門上小石林乘纜車直下海埂,從纜車上俯視滇池,千重波濤,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西邊是山的美景,西山龍門就建在斷層崖上。
  • 四川新聞 | 德陽:數百隻候鳥飛到旌湖越冬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冬季,大批到旌湖越冬的候鳥已經成了德陽的城市名片德陽市民 卞女士:現在德陽的環境 一天比一天好,大家都在這來觀賞這個紅嘴鷗目前來到旌湖越冬的鳥兒已達500隻左右,包括斑嘴鴨、赤頸鴨、紅嘴鷗、鳳頭潛鴨等多個種類。其中,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青頭潛鴨已是連續第五個年頭到旌湖越冬。
  • 昆明滇池旁這座公園已有600多年,180字對聯為天下之最
    冬季到昆明,可以看到紅嘴鷗。這些紅嘴鷗不遠萬裡從西伯利亞飛來昆明越冬,在市區的許多公園裡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滇池旁邊的大觀公園就是一處不錯的觀鳥勝地。大觀公園因大觀樓而得名,大觀樓始建於清朝,也是我國名樓之一。大觀公園的歷史就比較久了,始建於明朝洪武元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 紅嘴鷗連續36年飛越雲南過冬 春城昆明迎來觀鷗餵食季
    七彩雲南昆明12月28日訊(簡南俊)時下,西伯利亞紅嘴鷗成群結隊飛越昆明過冬,春城昆明迎來觀鷗餵食季。作為雲南的「老朋友」,紅嘴鷗已連續36年飛越昆明過冬。每當海鷗歸來之時,翠湖、海埂大壩、大觀樓等區域成為「餵鷗打卡」熱門之地。西伯利亞紅嘴鷗飛往昆明過冬,人鷗和諧共處,其樂融融。
  • 重慶累計建成標準廠房2500萬平方米 入駐企業4000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看客戶端12月18日11時2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今(18)日,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召開全市標準廠房建設現場交流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會上獲悉,自2006年啟動標準廠房建設以來,重慶累計建成標準廠房250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4000家。
  • 紅嘴鷗飛到綦河棲息 為綦江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
    「紅嘴鷗飛到綦江了!」最近幾天,綦江市民驚喜地發現,綦江城區沱灣大橋附近的綦河邊飛來一群紅嘴鷗,在綦河兩岸紛飛覓食,一夜之間為綦江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也刷爆了當地居民的朋友圈。在碧波蕩漾的綦河邊,數百隻紅嘴鷗時而上下翻飛,時而駐足棲息;又或巡遊飛舞,在江面上激起串串水花……大批市民聞訊而來,觀看紅嘴鷗,並投餵帶來的麵包、餅乾等,熱情地招待這群「特殊的客人」。
  • 從海鷗到「雲候鳥人群」,滇池到底有何吸引力?
    波光粼粼的滇池邊上,海鷗漫天飛舞。一位遊客嘴裡含著麵包微仰著頭,當海鷗叼走麵包瞬間,形成一幅和諧動人的「天使之吻」,這段唯美的畫面在抖音上,獲得32W+的贊。滇池畔餵海鷗幾乎是所有遊客都偏愛的事情,當成千上萬隻紅嘴鷗在藍天下與滇池約會時,只見銀翅紛飛,上下盤旋飛舞。這時候的滇池,美得攝人心魂。
  • 滇池一湖清水還復來 昆明:你更宜居啦
    「十三五」期間,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認真謀劃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各項工作,滇池保護治理全面提速、取得新突破,實現了「一湖清水還復來」。在「十三五」收官之際,本報推出「滇池保護治理取得新突破系列報導」,全面系統回顧滇池保護治理「十三五」成績,展示「四個治滇」成效,鼓舞全市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續寫滇池保護治理更加輝煌的篇章。滇池全湖水質持續向好,逐漸煥發昔日神採。
  • 重慶一正在建設的公園,佔地4萬餘平方米,預計明年建成開放
    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這個公園在10月底的時候開工建設,總的佔地在4萬餘平方米,預計明年就可以建成開放,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在設計規劃上也是獨具特色,不僅融入了百年的開埠文化,還有著很多現代的元素,和很多的遺址公園比起來,這個公園會更加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