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在全球遭遇疫情考驗的當下,除了經濟外,眾多青少年在生活、學習中產生的心理壓力也被進一步放大,一系列墜樓等不幸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解決青少兒心理問題刻不容緩。體育教育賽道領跑者動因體育呼籲家長以及各界,加強對青少兒的心理疏導,以運動為突破口,通過加強鍛鍊,幫助青少兒全面提升心理素質,成為優秀、陽光的動能少年。
在體育教育領域沉澱9年,動因體育發現,運動鍛鍊不僅能夠幫助青少兒強健體魄,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他們養成獨立的思維意識,增強抗壓能力、自信心等綜合素質,而讓孩子走出家門,加強運動鍛鍊,則有助於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北京體育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毛志雄教授也表示:體育運動對於焦慮及負面情緒確實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鍛鍊可誘發積極的思維和情感,對抑鬱、焦慮以及困惑等消極心境具有很強的抵抗作用。
面對疫情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以動因體育為代表的體育教育機構迅速創新教學模式,圍繞線上教學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新型課程,先後上線線上運動課、在線直播課等,有效緩解了疫情期間,廣大學員無處釋放的精力。
但是,後疫情時代,關注青少兒心理健康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通過科學、合理的運動幫助青少兒心理健康「復位」才是重中之重。動因體育打造的「訓賽結合」模式,能讓眾多青少兒在張弛有度的訓練中保持高度的緊張感,有效提高注意力與克服重重困難的決心;而緊張、激烈的比賽,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通過組隊、配合,不斷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另一方面,比賽帶來的壓力,以及不斷失敗與成功的體驗,則有助於他們在提升身體素質以及技術水平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抗壓性,提升心理穩定性,增強心理韌性與自信心。
對此,動因體育認為,適度的比賽能夠讓青少兒及時發現自身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學會自我調整、加壓,學會自我觀察與批評,提升自知能力及不斷克服困難的毅力,讓他們在面對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時,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並減緩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然,幫助青少兒加強心智與體魄鍛鍊的雙向提升,僅有社會機構的參與是遠遠不夠的,家長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疫情原因,學校延遲開學、線下教學機構暫停營業……長期居家使得眾多孩子出現煩躁、緊張、焦慮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基於此,動因體育及時推出線上運動課程,眾多父母也積極響應,與孩子共同運動,有效增強了親子關係,為青少兒心理健康「復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各地運動場所的陸續開放,雖然有效減緩了眾多青少兒因疫情帶來的眾多壓力,但是,動因體育對於青少兒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保護,卻不會就此止步。2020年下半年,延長孩子運動時間,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魄,磨練心智,讓孩子真正因運動而強大,是動因體育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