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因體育:我國青少年近視率超50%,從小養成運動習慣受益一生

2020-12-17 大眾生活報

2020年10月8日,我們迎來一年一度的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今年世界視覺日的主題為希望之光(Hope In Sight.)。數據顯示,我國近視人數已超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超過50%。近視在我國越來越「大眾化」,缺少戶外活動、整體防控意識低等因素被眼科專家認為是導致近視高發的主要因素。動因體育建議家長提高對孩子的體育鍛鍊培養,養成從小運動的習慣,幫助孩子改善視力,增強身體體質。

我國青少年近視率超50%

與2019年相比,疫情期間,我國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且呈低齡化趨勢。 「近視」一詞已自帶流量,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視防控」刻不容緩。

近視病因複雜,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醫學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癒手段,因此只有從預防和控制著手,減少近視的發生。

根據散瞳驗光後的等效球鏡度數,近視可以分為低、中、高三個不同的程度,根據近視病程進展和病理變化又可分為單純性近視和病理性近視。高度近視(近視600度以上)往往伴隨著病理性近視,誘發多種不可逆的眼底病變,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傷害,近視防控最重要的就是預防成為高度近視。

政策出臺:加強學生體育教育

除青少年近視率外,兒童的肥胖率也同樣讓人揪心。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我國3至6歲幼兒的肥胖和超重率已經超過30%。青少年身體素質問題亟待解決。

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進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9月22日,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

同一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會上介紹,學校體育必須做到教會、勤練和常賽,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但是體育課作業必須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

「體育課和語文、數學、外語課一樣,體育課上教會了健康知識,教會了基本運動技能,教會了專項運動技能,不練習是掌握不了的。語文要布置作業,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王登峰表示。

短短兩天時間內,從總書記到教育、體育行政部門,都對學校的體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關心關愛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又一舉措。

體育作為從小學到大學各學段都必修的「大學科」課程,不僅肩負著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強身健體重任,更是與德、智、美、勞一道共同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為青少年健康而幸福人生奠基的「生命教育」課程。

體育鍛鍊預防青少兒近視

體育鍛鍊(特別是球類運動)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並且對已近視者(尤其是假性近視者)的視力水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如網球、羽毛球等小球運動,球類的運動速度快、方向變化多,需要參與者的眼睛密切注視球類的運動軌跡以做出正確判斷,對眼睛屈光度的調節、睫狀肌的收縮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鍛鍊作用,有效預防了視力水平的下降。

在動因體育看來,如果不能長期堅持鍛鍊,體育鍛鍊在防控近視中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家長們不僅要從小引導青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體育鍛鍊,更要培養他們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鍊的生活習慣,這才是保護視力的關鍵所在。

動因體育自2011年成立至今,有著近10年的體育教育沉澱,其堅持「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教學創新的方式,幫助孩子在身體與心理上因運動而強大。目前,動因體育設有籃球、羽毛球、網球等課程,近日還推出了小籃球、外教籃球等細分品類,並憑藉其多年教學經驗形成的「教、學、練、測、評」的全場景教學閉環。以有趣、專業的教學方式幫助孩子培養運動興趣愛好,讓孩子從而愛上運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無論是教育部門、學校還是家長,對體育的認知在不斷加強,動因體育希望孩子能將體育鍛鍊變成一項生活習慣,培養良好的體育鍛鍊意識,幫助孩子遠離近視,加強身心健康,讓孩子真正因運動而強大。

編輯:賀賀

相關焦點

  • 青少兒近視引社會關注,動因體育建議孩子多增加體育鍛鍊
    數據顯示,我國近視人數已超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超過50%。近視在我國越來越"大眾化",缺少戶外活動、整體防控意識低等因素被眼科專家認為是導致近視高發的主要因素。動因體育建議家長提高對孩子的體育鍛鍊培養,養成從小運動的習慣,幫助孩子改善視力,增強身體體質。
  • 青少年體質健康成重點關注,動因體育倡導重視體育教育
    實際上,為促進大眾運動水平,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體育鍛鍊需要量的指南或類似的綱要性文件。動因體育在長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發現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一定的動作技術對於孩子這些指標的提升起到的至關重要作用,尤其「投擲」對於孩子上身力量、視力以及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於是在體育教育項目中推出籃球培優、羽毛球培優、網球培優課程。而每個孩子在身體動作發展及語言發展上也有不同的需求,於是動因體育在教學項目上又繼續精細化,推出小籃球、外教籃球。
  • 動因體育小籃球:改變成人比賽的規則以適合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規律
    小籃球,大理想,目標是培養青少兒的身心全方面健康動因體育從籃球培訓班起家,經過九年的深耕,目前已經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服務用戶數量超百萬,在青少兒體育教育領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此次動因體育小籃球課,也是基於動因體育多年體育教學經驗推出。在動因體育看來,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必須要從小就要培養。
  • 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發布 動因體育賽事系統也將首次亮相
    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是動因體育打造的「訓、測、賽」教學模式中的最後一環,是以賽事為核心的賽練結合、多維跟蹤養成式、精英籃球4vs4全國大型賽事。據介紹,動因體育籃球教學研發組專家在近十年的教學累積中,經長期調研發現:4vs4半場籃球賽更適合當下中國青少兒籃球比賽強度,經過科學系統化的訓練,可在比賽的常規時間內,激發小球員的運動潛力,提高對籃球運動的理解,更好的參與其中。
  • 動因體育解決家長們的疑惑:3-17歲孩子如何科學參與運動?
    由於這個時期孩子的骨骼還未完全硬化,所以家長還要監督孩子養成正確的站姿、坐姿,預防或糾正彎腰駝背。每次活動時間最好控制在30分鐘以內,每天保證運動1~2 次即可。有條件的話,可以參與一些集體運動,如羽毛球、籃球等。家長們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定期與孩子一起打球,鍛鍊的同時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如果時間不允許,參加動因體育少兒籃球、羽毛球、網球課程,也是不錯的選擇。
  • 動因體育:「中考體育將達語數外同分值」,為體育競技儲備全能人才
    在動因體育看來,這對於體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引導方向。近十年的體育教育經驗讓動因體育很早就明白,孩子的體育教育不能只以體育競技為主,更要注重青少年的成長發育以及身心的全面健康,通過體育教育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意見》的發布,更是證明了,動因體育一直以來堅持的方向是正確的。
  • 動因體育發揮體育教育特長,培養更多綜合素質過硬的動能少年
    在動因體育看來,這對於體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引導方向。近十年的體育教育經驗讓動因體育很早就明白,孩子的體育教育不能只以體育競技為主,更要注重青少年的成長發育以及身心的全面健康,通過體育教育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意見》的發布,更是證明了,動因體育一直以來堅持的方向是正確的。
  • 動因體育,讓孩子在運動中收穫快樂童年
    青少年運動不足或過度對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響。世衛建議青少年每周應運動最少 7 小時。瑞士洛桑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每周運動 14 小時最有益,獲最高的健康評分。少做運動或每周「狂躁」運動超過17. 5 小時,都會令評分下降。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未必能處理過度運動訓練帶來的壓力,隨時引發傷員及焦慮情緒,反而增加健康風險。
  • 動因體育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一生記憶,不止勝負!
    11月3日,動因體育召開「一生記憶,不止勝負」——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線上發布會。這是繼動因體育陸續推出動因小籃球、動因外教籃球細分項目後,動因體育的又一新動向。這也是國內首個養成式青少兒賽練結合的產品及動因體育賽事系統的首次正式亮相。
  • 動因體育,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青少年運動不足或過度對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響。世衛建議青少年每周應運動最少7小時。瑞士洛桑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每周運動14小時最有益,獲最高的健康評分。少做運動或每周「狂躁」運動超過17.5小時,都會令評分下降。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未必能處理過度運動訓練帶來的壓力,隨時引發傷員及焦慮情緒,反而增加健康風險。
  • 動因體育:用熱愛之心,為青少年打造活力滿滿的運動平臺
    (原標題:動因體育:用熱愛之心,為青少年打造活力滿滿的運動平臺)
  • 動因體育線上課登陸學習強國,為中考「100分」助力
    近日,動因體育線上運動課正式登陸學習強國app,用戶只要打開學習強國app電視臺欄目,選擇「看教育」頻道,(或在搜索欄搜動因體育)就可以看到並學習動因體育全部線上運動課程。  動因體育的線上運動課程是其根據多年的教學研究,結合孩子各個年齡段的心智認知水平以及身體素質發育特徵,科學制定而成。
  • 動因體育小籃球課正式上線,專業培訓助力兒童「因運動而強大」
    而為了貫徹落實"關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精神,進一步推動中國籃球協會倡導的"小籃球"運動,實現廣大籃球少年的"小籃球 大夢想",動因體育小籃球課正式上線。實際上,相比於西班牙最早於1970年召開第一屆世界小籃球委員會、1972年舉行第一屆國際小籃球錦標賽,中國小籃球的歷史更加悠久,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天津就有過非正規的小籃球活動,而到了50年代末期,哈爾濱等城市已經有了較為正規的小籃球運動;到了1973年,國家還出臺了小籃球競賽規則。
  • 8.8北京體育消費節成功舉辦,動因體育積極參與共促體育行業發展
    作為我國第12個全民健身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紀念日,今年8月8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節點。動因體育積極響應北京市體育局號召,攜手旗下體育場館深度參與到首屆「8.8北京體育消費節」當中,在8月8日當天為廣大體育愛好者及消費節中「線上訂」活動們參與者提供免費的健身體驗場地,激發消費者的運動熱情,讓更多北京市民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共同促進中國體育行業健康發展。
  • 動因BIG4火熱開啟,做意氣風發的動能少年
    這一次,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是參照國際籃聯最近修訂規則,同時結合首次正式亮相的動因體育賽事系統,為動能少年們帶來的一場大型賽事盛宴。一直以來,動因體育都以「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為教學理念,精細化教學內容,標準化教學方式,打造「訓、賽、測」教學閉環,此次推出的動因BIG4就是教學閉環中的其中一環,也是動因體育賽事服務的新升級。
  • 寒暑假為什麼家長選擇讓孩子加入動因體育特訓營
    說到假期,很多歐美的國家都有讓孩子增加社會實踐或是外出遊玩的習慣,孩子們對假期也是非常期待的。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未來可以成為佼佼者,因此連每個假期的時間都不會放過。但其實假期應該讓孩子享受並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就像參加過動因體育封閉營的小學員們,就收穫了一場令人難忘的成長記憶。為什麼家長都選擇讓孩子加入動因體育特訓營呢?就拿最近的2018暑期特訓封閉營來說,這是動因體育特別針對6-17歲青少年暑期學習、生活場景推出的全日制、封閉式體育訓練營。
  • 動因體育樹體育教育教學標杆,助力深化體教融合發展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經國家同意,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於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作為體教融合領域的一份重磅文件,《意見》從8個方面對深化體教融合提出了要求,並針對多年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諸多針對性的措施,為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改變學校體育面貌、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動因少兒直播運動課,打造專屬於孩子的新運動空間
    今年伊始,因疫情緣故,針對眾多青少兒不能出門、身體素質下降等問題,動因體育先後上線了線上運動課、技能闖關、超動力在線「陪」訓營等多種在線產品和課程,在OMO的發展戰略上愈加紮實穩固,而動因體育即將上線的「動因少兒直播運動課」將是對此模式的進一步探索。
  • 動因體育2020騰訊中國好老師之名師直播秀即將開始
    來源標題:動因體育2020騰訊中國好老師之名師直播秀即將開始 受2020騰訊中國好老師之名師直播秀邀請,動因體育主題課程《一節課帶你感受少兒籃球的魅力》即將於8月11日16:50開始,屆時可通過騰訊教育頻道入口處進入中國好老師直播課堂
  • 【光明網評】強化體育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會議指出,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強身健體、提升身體素質,從青少年時期就應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