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強化體育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2020-12-13 光明時評

  作者:李海晗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會議指出,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強身健體、提升身體素質,從青少年時期就應該開始。然而,近年來各省市的青少年體質監測顯示,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和肥胖率居高不下,「小胖墩」「豆芽菜」「小眼鏡」的比例不斷升高,中國青少年體質狀況不容樂觀。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而體育教育是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基礎,對學生提升社交能力、塑造拼搏精神、健全人格品質等方面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體育教育,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推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就表示:「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鍊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也明確提出了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要求,並通過了相關文件。接下來,無論從頂層設計還是基層實踐來看,體育教育的地位都應該發生積極的變化。

  強化體育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於促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教育部多次下發文件,強調要提高體育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比例,比如規定學生每天應有不少於一小時的鍛鍊時間,並要求「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藉口佔用體育課時」。隨著體教融合的深化,全社會也在逐步形成共識,更加重視體育教育、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重文化學習而輕體育鍛鍊,仍然是我國學校教育的常態。

  因為疫情影響,體育補課需要提上日程。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說,整個社會的體育補課更是刻不容緩。接下來,必須更加重視教育和體育的融合問題,繼續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進一步完善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學校場地建設,讓適合不同年齡段特點的體育項目在學校得到時間保證,讓學生通過體育鍛鍊強化運動意識、培養運動興趣、掌握運動技能、感受和傳承體育精神,使青少年從小養成運動鍛鍊的習慣。

  「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青年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也包括身體健康、體魄強壯、體育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值得長期倡導和踐行。只有把青少年身心健康擺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讓青少年體魄強壯起來、身體健康起來,實現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的協調發展,我們的民族才更加有希望,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彭勃興盛。(李海晗)

[ 責編:劉冰雅 ]

相關焦點

  • 體育總局、教育部:8方面37項措施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司長王立偉和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有關情況。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強化學校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於促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健康中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 六組關鍵詞解讀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郝帥)近日,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 培養學生積極向上體育精神 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近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立項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討會在北師大出版集團召開。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趙憲志表示,我國足球運動的群眾基礎深厚,但在世界範圍的競技體育賽事中和亞洲、歐洲等其他足球強國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次課題的立項以校園足球信息化應用為切實抓手,希望從人才培養開始夯實根基、填補空白,為推進素質教育整體發展不斷探索創新。
  • 六組關鍵詞讀懂《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
    近日,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司長王立偉,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本文通過六組關鍵詞,對本次解讀進行梳理。
  • ...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經國務院同意,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充分發揮黨委領導和政府主導作用,深化具有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錘鍊意志、健全人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深化體育綜合改革 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建立多維綜合評價 強化運動健康意識 集團內建立了覆蓋體育學科評價、體質健康、綜合素質、個體發展和班級建設等多個緯度的綜合評價體系。以上海市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測試作為切入點,從體育教師教學質量(體育課教學)和學生體育學習(學習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來構建有助於學生體育素養提升的綜合評價體系。
  • 兩部門:8方面37項措施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等介紹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有關情況。李建明介紹,《意見》的起草過程就是體育和教育融合的過程,雙方高點站位、立足長遠,明確了「深化具有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任務,並在過程中把握了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大局意識,破除部門思維,摒棄部門立場,以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和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優化設計路徑,強化自身改革,推動融合發展。
  •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在上海發布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戴琪)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等體質問題愈發嚴重,體育與教育分離使得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多地淪為紙上談兵,逐年攀升的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正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已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發布
    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等體質問題愈發嚴重,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已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如何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如何將國家的政策引導落實為可規劃、可實施、易操作的具體舉措,使體育成為惠及每一位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資源?
  •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
    圖說: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發布會舉行 呂安琪 李振東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王蔚)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
  • 為促進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行動方案》正式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 璇 王燁捷)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12月12日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成立,發布《新時代體育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點)》的同時,著重推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全國的學校、家庭、社區以及有關部門提供了一套系統完整且兼具操作性的體育健康促進實施策略。
  • 青少年體質健康成重點關注,動因體育倡導重視體育教育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相繼發布,為中國教育改革掀起了一波新的高潮。動因體育在長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發現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一定的動作技術對於孩子這些指標的提升起到的至關重要作用,尤其「投擲」對於孩子上身力量、視力以及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於是在體育教育項目中推出籃球培優、羽毛球培優、網球培優課程。而每個孩子在身體動作發展及語言發展上也有不同的需求,於是動因體育在教學項目上又繼續精細化,推出小籃球、外教籃球。
  • NBA中國與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攜手助力體育與青少年發展
    中國日報12月20日電 NBA中國將攜手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開展運動和體育產業領域的課題研究項目。本次研究項目旨在關注青少年在體育運動中領導力的養成,促進青少年的素質培養和健康成長,助力體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 丹勳青少年健康教育專項基金關愛青少年健康光明行走進鐵力市
    丹勳青少年健康教育專項基金關愛青少年健康光明行走進鐵力市 發布日期:2019.01.14 來源: 鐵力市政府辦 1月12日,由丹勳青少年教育基金會發起的「愛心眼罩」捐贈儀式在鐵力市一中舉行,丹勳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丹勳青少年健康教育專項基金工作委員會主任孫洪濤一行為鐵力市學生捐贈了
  • 教育部接連出臺政策,青少年體育教育培訓或成藍海?
    為了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健康安全,教育部發布了多個政策促進青少年體育活動的發展,確保青少年能夠得到較為完善的體育鍛鍊。引導各級各類幼兒園廣泛開展幼兒足球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7日,教育部在《關於出臺剛性措施強化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完善青少年體育鍛鍊保障措施。
  • 柳江區:特色體育助力學校健康發展
    近年來,柳江區教育局結合柳江區優質生源流失和教育發展實際,重視學校特色體育工作,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實施素質教育為切入點,通過規範體育常規、強化教育科研和創新課堂思路,進一步豐富校園課上課下活動、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並打造了一批校園特色體育品牌,走出了一條具有柳江校園特色體育的健康發展之路。
  • 如何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贛州這樣做!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學生抗挫能力,培育堅強品格,豐富精神世界,提升綜合素養,做到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人格健全,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2月28日,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
  • ...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解讀《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王鏡宇、林德韌)《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1日正式發布。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對這份文件進行了解讀。狹義的青少年體育,則是為培養競技運動員所做的、圍繞一部分青少年的、帶有專業或強化性質的訓練和比賽,面向的是少數人。王登峰認為,以前培養運動員是體育部門的事,而學校體育只剩下增強體質這個單一目標,沒有形成學會、勤練、常賽的完整體系,課程標準和評估也不完善。
  • 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原標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青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健康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事關億萬家庭的福祉,是每一個人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的根基。開展體育活動,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