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5000億提速 規模增長下的產業小鎮和長租公寓

2020-12-18 觀點地產網

觀點地產網 2017年只剩下兩個月,平均每月合同銷售金額為484.77億元的碧桂園,離5000億的年度目標只剩下152.3億的距離。

11月6日,碧桂園發布公布宣布,今年前10月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4847.7億元,同比增加43.99%;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531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0.14%。

銷售規模上,碧桂園繼續拋離萬科和恆大,後兩者前十月的銷售成績分別為4329億元和4223.4億元。

根據碧桂園此前公布的數據,1-9月份實現的合同銷售金額為4281.7億元。按此計算,10月份銷售金額566億元,為本年度單月第二高。按照目前的銷售節奏,碧桂園實現提升後的銷售目標5000億元已是毫無懸念。

有接近碧桂園的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碧桂園將針對年度銷售目標釋放公告,具體調不調目標,是否會提高,提高多少,以公告信息為準。

銷售提速與小鎮

無論是年初定下的4000億年度銷售目標,還是8月22日宣布再加1000億,外界均指這兩個目標過於保守。在8月下旬舉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碧桂園總裁及執行董事莫斌回應稱:「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老是認為我們5000億目標太過保守。」

2017年10月份,碧桂園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66億元,是繼3、4月份後單月合同銷售金額第三次突破500億大關,亦是今年前10個月第二高的單月紀錄。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統計,1-9月份,碧桂園的月度合同銷售金額分別為486億、386.6億、634億、535億、400.6億、447億、449.9億、468億和475億元,平均每月484.77億元。

以調整後的5000億年度銷售目標計算,2017年剩下的兩個月裡,碧桂園每月只需完成76.17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即可輕鬆過關。

實際上,在8月份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莫斌早已表示:「5000億我們說出來就一定能夠做到,不排除會比5000億做得更好一些。」

觀點地產新媒體詢問碧桂園是否將第二次上調年度銷售目標,接近碧桂園的人士透露,碧桂園將針對年度銷售目標釋放公告,具體調不調目標,是否會提高,提高多少,以公告信息為準。

與銷售規模增長相對應的是碧桂園的土儲,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的統計,10月份碧桂園繼續在全國範圍內「攻城略地」,月內僅公開市場獲取的土地就有22宗左右,布局的城市主要包括廣州、順德、南通、蘇州、合肥等一二線及周邊熱點城市,支出金額達207.63億元。

今年以來,碧桂園還在產業小鎮方面密集發聲。5月17日,碧桂園投資300億元的首個科技小鎮項目,在惠州市潼湖生態智慧區破土動工,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罕見現身,為該項目站臺。此後,碧桂園在產業小鎮方面頻頻加碼。

10月份,碧桂園以底價6.4億元的價格競得順德新城創智城片區兩宗地塊,總面積達11.8萬平方米。出讓條件顯示,上述地塊未來將建設成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主導方向的科技小鎮,且不得建設成套住宅或公寓等住宅或類住宅設施。

除在公開市場拿地,碧桂園同時通過合作加碼產業地產。10月12日,碧桂園與沃特瑪創新聯盟籤訂「共建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華南區域大數據運營中心協議」,投資額達320億元,雙方將在佛山合作建立大數據運營中心,並同步建設動力電池、新材料等五大研究院,引入新能源汽車高端研發、創新運營等業態。

三年百萬長租公寓

除了產業小鎮方面,10月份以來,碧桂園在長租公寓布局也非常搶眼。

10月13日,武漢確定了第一批26家國有、混合所有制和民營企業參與住房租賃試點,首批被納入住房租賃試點的三個項目包括江岸區青島路天橙公寓一期、二期和香港路871-873號改建項目,在參與試點的民營企業中,就包括了碧桂園。

10月25日,碧桂園上海長租項目獲得江蘇銀行2500萬元融資,成為整個集團長租項目融資第一單。

其後於10月30日,碧桂園集團與中信銀行在北京籤約,中信銀行將在未來三年為碧桂園在長租住宅領域提供300億元保障性基金。同時整合中信集團各類金融資源,為碧桂園集團在長租住宅方面提供「定製式」「一攬子」「一站式」的綜合化金融服務,滿足其在長租住宅領域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緊接著,碧桂園等11家房企與中國建設銀行籤署住房租賃戰略合作協議,據此,碧桂園向建行長租平臺提供房源,建行則為碧桂園提供針對企業、項目和消費者的三重金融服務。

接近碧桂園的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碧桂園已成立長租事業部,將在三年內鎖定100萬套房源,目前已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等一二線城市布局15個項目。

上海和深圳則有望成為碧桂園長租公寓首先對外亮相的城市。據10月23日消息,自今年年初成立上海區域長租公寓事業部後,碧桂園旗下的首家長租公寓將於近期亮相上海。2018年一季度將開出上海寶山店和南翔店,3年內計劃在上海開出1萬間房。

在牽手建行之後,碧桂園曾表示,與建行合作的長租項目預計將很快在深圳面世。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建行的租房平臺「CCB建融家園」APP發現,位於龍崗區的碧桂園榮匯家園已上架,顯示「即將開業」。

相關焦點

  • 碧桂園長租公寓「BIG+碧家國際社區」亮相廈門
    廈門區域400+長租公寓,蓄勢待發打造標杆租房產品  BIG+碧家國際社區廈門雲厝裡店位於廈門島內思明區臨近曾厝垵風情街,借勢曾厝垵強勁的人文歷史和旅遊產業,結合青年白領留廈剛需  碧桂園長租公寓公司總經理楊鵬在開業儀式上表示:「為響應黨的十九大精神中「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售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碧桂園大力進軍租賃市場,以26年造城經驗為依託
  • 長租公寓品牌商大盤點:誰是未來的超級獨角獸?
    作為中國規模領先、品類齊全的長租公寓品牌及青年居住社區,截至2018年3月,自如已進入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天津、廣州、武漢9座城市,為超過25萬業主委託管理50萬間房源,累計服務120萬租客(自如客),管理資產規模超過6000億。
  • 長租公寓「紅與黑」
    自如CEO熊林曾透露,公司在2018年年末管理的房源數量將提升到80萬間,而自如2016年、2017年房屋管理規模僅為25萬間、50萬間,同比增幅巨大;蛋殼公寓目前在全國8個城市管理17萬間公寓,而兩年前僅為5000間。長租公寓快速擴張的背後得益於資本市場的支持,據本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長租公寓主要通過股權融資、租金貸以及ABS融資等方式獲得資金。
  • 魔方公寓CEO談:長租公寓需要品牌,更需要盈利
    長租公寓即帶有裝修和品牌管理的公寓,通常由資本方租下物業並進行標準化裝修後,以公寓品牌對外出租的租房形式。活動中,魔方公寓最新推出3.0產品,並首推長租公寓行業裡七天無理由退房的服務,許下「只要住客不滿意,我們立即配合免押金退房」的承諾。
  • 魔方公寓CEO柳佳:長租公寓需要盈利,不盈利是「耍流氓」
    所謂長租公寓,就是帶有裝修和品牌管理的公寓,通常由資本方租下物業,標準化裝修配備之後以公寓品牌對外出租,類似規模化的「二房東」。伴隨著消費升級加速、「租購併舉」、「租售同權」等逐步落地,租賃行業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 碧桂園長租品牌BIG+碧家國際社區首入蘇州
    BIG+碧家國際社區吳江海關店近日正式開業,這是碧桂園旗下長租公寓品牌首入蘇州,同時,這也代表了碧桂園開啟了城市租住新旅程。2018年,碧桂園蘇州區域著力打造的BIG+碧家國際社區吳江海關店,積極促成了整治工作的階段性成功。管理層應該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團隊去做,碧家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碧桂園通過長租產品將租售並舉政策落實到經營中,藉助過去造城經驗和規模優勢,充分發揮質量、速度、成本、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成功打造了這一高品質青年公寓範本。
  • 長租公寓誰與爭鋒 碧桂園「BIG+碧家國際社區大寧店」亮相滬上
    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29日電(達利敏) 9月28日,碧桂園滬蘇區域的首個長租公寓項目--碧家國際社區上海大寧公園店正式開業
  • 房屋租賃市場觀察(五):碧桂園碧家國際社區,後來者欲造「城」
    醞釀良久,巨頭碧桂園(02007)終於掀開其長租公寓品牌的面紗。12月20日,碧桂園正式發布長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國際社區」,並宣布未來三年要提供100萬套租賃房源,打造「長租城市」。對於炙手可熱的房屋租賃市場而言,碧桂園是位「後來者」,卻頗有「居上」的雄心。
  • 長租公寓玩家高價圈房 散租市場一房難求
    談房源、拼規模、比量級幾乎成了各家大型房企發布長租公寓規劃時的必要環節。2017年12月,碧桂園正式發布長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國際社區」,並設下了3年100萬套的目標。此外,萬科泊寓宣布年內要突破10萬套,旭輝旗下領寓國際提出5年目標20萬套,佳兆業寓享空間則要在3年內拓展10萬套……僅記者統計的15家房企的未來戰略規劃目標總和已近200萬套。
  • 5億美元打造長租公寓投資平臺,FUNLIVE為何這麼做?
    FUNLIVE方隅自2018年與基匯資本旗下管理基金共同成立長租公寓投資平臺後,2020年再次成立5億美元長租公寓投資平臺,致力於通過「資本管理+連鎖經營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助力中國長租公寓市場的增長、也進一步擴大其在這一領域的投資。
  •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長租公寓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政府銀行...
    據統計,我國涉足長租公寓的企業數量已逾千家,擁有的房屋數量約200萬間。從長租公寓市場的全國布局來看,主要集中於一線城市。具體來看,上海、北京、廣東的佔比分別為28.57%、27.14%、12.14%。據統計,2018年,我國住房租賃市場服務人數超2億人次,由於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房地產、酒店、地產中介均布局長租公寓市場。
  • 房企2017年銷售業績快速增長 碧桂園銷售額5508億奪冠
    碧桂園攜富士康39億元競得增城兩商住用地 將打造科技小鎮1月15日,碧桂園聯手富士康以總價39億競得廣州增城教育城朱村街鳳崗村相鄰的兩宗商住混合用地,總建築面積約45.7萬平方米,折合樓面價8534元/平,將打造8k面板產業為核心的科技小鎮。
  • 長租公寓從神壇跌落:租賃運營商被約談 房企忙剝離
    從2017-2018年來看,一線城市長租公寓新開門店比率高達35%。經過前幾年的運營和試錯,企業盲目進入和規模擴張所帶來的問題逐漸爆發,部分企業無法按時支付房東租金、拖欠供應商欠款等兌付出現困難。這一年,龍湖冠寓運營房間為1.5萬間,2018年底,運營房間達到5.3萬間,整體出租率50.1%,而這兩年,龍湖總共虧損了2.34億。朗詩長租公寓2017年獲得1.5萬間房源,收入0.08億元,虧損0.44億元;2018年規模達到了4萬多間,收入為1.25億元,虧損卻擴大到1.9億元。加起來,朗詩兩年時間在長租公寓領域虧損超過2億元。
  • 新派公寓王戈宏:長租公寓要堅持長期價值主義
    我們很辛苦在做,所以現在很多公寓出問題,大家在罵,媒體在鞭打。我覺得應該感激所有的人,感謝那些奠定了中國有長租公寓和租賃產業,這個產業無論是失敗和成功,因為阿里巴巴、騰訊包括所有人成功都是很多人失敗的前提下成功的。所以這是第一個理解。
  • 陽光城深圳首個長租公寓遭變賣?地產系長租業務發生怎樣的驚天轉變
    一入公寓深似海 2016年,地產系開始陸續進軍長租公寓,相比那時候的長租行業內大部分租賃企業和機構來說,而那時候在很多地產系高管的眼中,認為長租公寓是一件非常簡單的生意,滿懷著一腔熱血。 擁有龐大資金儲備的一些地產系便開始重金砸向租賃業務板塊,企圖在這「億萬級」的市場佔據一方天地,當時碧桂園更是打出了「3年100萬套長租公寓」的口號,今天再看,似乎也只剩下口號了。
  • 碧桂園首個長租公寓 BIG+碧家 落戶上海
    碧桂園首個長租公寓 BIG+碧家 落戶上海
  • FUNLIVE方隅成立長租公寓投資平臺
    FUNLIVE方隅宣布已正式籤署協議,成立5億美元長租公寓投資平臺,用於收購、開發和運營中國核心城市高質量的長租公寓項目。此基金首期規模為2.3億美元,投資者包括著名的中東主權基金、Proprium Capital Partners(Proprium)及中駿集團控股有限公司(Stock Code: 1966. HK,「China SCE Group」)。
  • 深業中城由租再轉售 長租公寓現理性「斷舍離」?
    9月24日晚,深業中城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關於深業中城住宅營銷信息的嚴正聲明》,裡面提及,根據市場變化和集團戰略升級,靈活並及時調整經營計劃,預計將本項目住宅投入市場銷售。要知道,聲明中提及的住宅項目,正是此前深業集團宣布的不出售,僅作為長租公寓入市的項目。
  • 長租公寓的反思:未來市場會是什麼樣?當下如何實現自我造血?
    說到對長租公寓這個行業的看法,V領地青年社區CEO周君強將它比作「過沼澤地」。「當某長租公寓企業一旦形成規模,那麼接下來的路就像是在過沼澤地。你需要快速穿過沼澤跑到對岸,在血沒有流盡之前把商業模型做出來。」周君強解釋道:穿越沼澤即儘快提高銷售額,實現盈利。
  • 群雄圍獵的長租公寓,城家靠什麼實現小步快跑?
    短短一年時間,隨著房企的輪番入局,長租公寓市場成為新的資本賽道。先是華潤置地在六月初推出了長租公寓品牌「有巢」,預計在23座城市開設4萬間長租公寓;此外包括萬科、碧桂園、恆大、龍湖、旭輝、招商蛇口和中駿等手握巨資的規模房企蜂擁而至,希望早早佔領頭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