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理科學習經驗(物理篇17—牛頓運動學定律續)

2020-12-11 白駒載夢

先給出上期例題詳解,看看你做對了嗎?

【例一】正確答案:B

物理篇16【例一】詳解

分析:遇到導出某一單位的基本表示,記住抓住這一單位的定義式、決定式等基本公式,選用的基本公式或許不同,但是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如上圖所示的兩種方法。

此類題目考察很全面,幾乎涉及了電壓、電場、做功、加速度、電流等所有的基本公式,注意這是一道很經典的題目,各位可以自行多次推導,看看還有沒有更多的途徑。

【例二】正確答案:物塊速度先增大後減小,方向向左;加速度方向向右先減小後反向增大。

物理篇16【例二】詳解

分析:我們說過,牛頓運動學定律是受力與運動的結合,所以要分析此類題目,明確運動的過程和階段非常重要!

以本題為例,第一階段,物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隨傳送帶向左移動,此時彈簧形變,但目前彈力<摩擦力,此時可以得出等式:Ff—FT=ma,因為彈簧形變逐漸增大,故彈力逐漸增大,得加速度減小,此時物塊向左做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註: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運動,事實上速度還在增大,只是增大的趨勢在減小,因為加速度在減小,這一點容易混淆注意理解);

當第一階段加速度減小到零時,第二階段開始,此時意味著彈簧的形變使彈力已經增大到了一定程度,既彈力>摩擦力,得出等式:FT—Ff=ma,由等式得:彈力增大,則加速度反向增大,既沿著彈力的方向增大,此時,物塊向左做加速度增大的變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減為零;

綜上所述:物塊速度先增大後減小,方向向左;加速度方向向右先減小後反向增大。

【注意】題示條件中有一條「滑塊始終未與皮帶達到共速」,意思是說滑塊不可能被傳送帶拉走,因為有彈簧的限制,繼續往後研究滑塊的運動狀態可能會比較複雜,因為涉及到彈簧形變超出了範圍會損壞彈簧,導致彈力無法確認,因此題目只要求研究「彈簧形變從自然長度第一次達到最長的過程」,這一點舉一反三需注意,可見物理題目出題還是非常嚴謹的!可以聯想這個運動的過程和情形。

在傳送帶上工作的檢疫犬

下面給出本期例題,詳解下期揭曉。

【例一】一小車上有一個固定的水平橫杆,左邊有一輕杆與豎直方向呈&角與橫杆固定,下端連接一小鐵球,橫杆右邊用一根細線吊一質量相等的小鐵球,當小車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細線保持與豎直方向呈α角,若&>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例一】圖示

A.輕杆與小球的彈力方向與輕繩平行

B. 輕杆對小鐵球的彈力方向沿著輕杆向上

C.輕杆對小球的彈力方向既不與細繩平行,也不沿著輕杆方向

D.小車勻速運動時&=α

提示:對小球的受力分析上圖已經給出,結合運動學仔細思考。

【例二】當光滑斜面固定於水平面,滑塊A、B疊放後一起衝上斜面,且始終相對靜止,A上表面水平,則在斜面上運動時,B的受力為?

【例二】示意圖

提示:本題不能算是一道完整的題目,但是涉及到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學定律很全面,旨在幫助同學更加熟練地結合起來思考問題。

本期的分享就到這這裡,下期計劃為大家歸納展示一個重要模型——傳送帶模型,大家敬請期待!有疑問評論區見

加油年輕人!

相關焦點

  • 每天一個理科秘籍(物理篇16—牛頓運動定律)
    今天我們進入牛頓運動定律的學習,開始真正將運動學與力學結合。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注】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屬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無關;注意區分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與慣性是有區別的;這一點選擇題總愛考察。
  • 高考物理牛頓第二定律及其應用
    高考物理牛頓第二定律及其應用歸納知識點一牛頓第二定律、單位制1.牛頓第二定律(3)導出單位由基本量根據物理關係推導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2.解決兩類基本問題的方法以加速度為「橋梁」,由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體邏輯關係如下: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21屆高三第一次聯考 預備更新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典型例題總結,一份全搞定!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是力學知識的核心內容,也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將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知識結合可推導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將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結合,可研究天體運動規律;此外,牛頓運動定律在電磁學,熱學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因此,牛頓運動定律實際上幾乎貫穿了經典物理學的全部內容。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從古希臘發展至今,經典力學(即牛頓力學)已然成為物理的基礎,幾乎貫穿整個物理知識體系。力學的研究方法,解題思路對於我們學習其他知識都有積極的影響。力學粗略的可以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部分,靜力學研究物體的平衡,運動學只研究物體怎樣運動,動力學則討論的是物體的運動和受力的關係。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這是中學物理知識「骨架」與「網絡」, 若不能透徹理解慎選理科!
    所謂的「物理規律」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聯繫的物理概念之間制約關係的反映,是自然界物質運行變化和發展所遵守的客觀規律!如果經過努力依然不能透徹理解這些規律,那麼物理學習肯定舉步維艱,這樣的同學是不太適合學習理科的。
  • 開局一個牛頓和若干定律,如何一統力學江湖?
    假設你生活在牛頓那個時代,你要如何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規律開宗立派,創建一個完整的力學體系?這篇文章我們來嘗試復盤一下牛頓一統力學江湖的過程。牛頓出生於1642年,我們先來大致了解一下時代背景。既然人能往前走,那麼肯定就有一個向前的力作用在人身上,那麼這個力從哪裡來的?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了牛頓第三定律出現的原因:人往後蹬地面,地面就會給你一個向前的摩擦力;人穿著滑輪鞋推一下牆,自己就會朝著牆相反的方向後退,那也是因為你給了牆一個向牆裡的推力,那麼牆也會給你一個向外的推力,這個推力讓你運動起來了。
  • 【物理必修第一冊】3.3 牛頓第三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精品課)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及應用(上)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及應用(
  •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牛頓第一定律》選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1節,本節主要內容是牛頓第一定律的發現史和慣性定律。本節是在學生初中已經學習過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再次詳細的學習。牛頓三大定律是聯繫運動學和力學之間的紐帶,而第一定律又是牛頓定律的基礎,所以對本節課的理解至關重要。
  • 2020高考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三、牛頓第二定律的適用範圍牛頓運動定律只適用於解決宏觀物體的低速運動問題,它是經典力學的基礎。所以作為其中之一的牛頓第二定律也同樣如此,只在慣性系中才成立。四、牛頓第二定律的常規應用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有利於解決兩類問題:1.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知識與技能】掌握牛頓第二定律並會進行計算;知道力的單位。【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 高考:什麼是牛頓定律?牛頓定律該怎麼簡單理解?這裡有答案!
    著眼於眼前,不要沉迷於玩樂,不要沉迷於學習進步沒有別人大的痛苦中,進步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足夠的量變才會有質變,沉迷於痛苦不會改變什麼。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還附帶一個力學的單位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專心,所以專業。一.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①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 【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1.認識牛頓第一定律。2.認識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能用物體的慣性解釋生活和自然中的有關現象。1.通過實驗,探究並確認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2.經歷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科學推理過程。2.能通過生活經驗和大量事實認識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 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基礎+拓展
    要回答以上問題,就涉及到今天需要輸出的知識點了:牛頓第一定律。在《物理》八下第七章中我們對力、彈力、重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等力學知識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而牛頓運動定律第一次闡明了力和運動關係,是經典力學的基礎,確立了力和慣性的科學概念地位,也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 【面試備考】物理牛頓定律試講稿(1.2)
    【選自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各位評委老師好(鞠躬)我是應聘高中物理的3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課題是《牛頓第一定律》,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一、導入新課教師講述:愛因斯坦曾把一代代科學家探索自然奧秘的努力,比做福爾摩斯偵探小說中警員破案的過程。在偵探故事中,有時候明顯可見的線索反而把人們引到錯誤的判斷上去。也就是說,光憑經驗做判斷常常是靠不住的。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趣味Scratch青少兒編程開啟一個新的篇章模塊: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目的是讓大家在學習編程的同時,能融入趣味物理學現象,編程的同時學習物理知識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範圍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範圍 2013-01-17 16:3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中物理 | 4.5牛頓第三定律詳解
    表達式   F=-F一對相互作用力一對平衡力作用對象兩個物體同一個物體作用時間兩個力同時產生,變化,消失,同生共死一個力的產生,變化,消失不一定影響另一個力。力的性質一定是同性質的力不一定是同性質的力力的大小關係大小相等大小相等力的方向關係方向相反且共線方向相反且共線轉換研究對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應用:轉換研究對象法是A物體作為研究對象無法求結果時,可以選與A相互作用的B物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求解的方法,該方法往往用到牛頓第三定律
  • 【高中物理】高中必修一牛頓運動定律考點及知識點大匯總,乾貨必轉
    ✿5.牛頓第二定律:a=F/m。✿6.牛頓第二定律具有「四性」:矢量性、瞬時性、同體性、獨立性。(2)分解加速度求解受力問題分析物體受力,建立直角坐標系,將加速度a分解為ax和ay,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x=max,Fy=may求解。 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 關鍵是分析瞬時狀態前後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
  • 高考物理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4)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