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知識與技能】掌握牛頓第二定律並會進行計算;知道力的單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牛頓第二定律。
【難點】對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向學生提問:上節課的實驗結論,小車的加速度與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這個結論是否具有普遍試用性呢?從而引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牛頓第二定律
①教師向學生講述:大量的實驗和觀察到的事實得到同樣的結論,由此總結出一般性的規律也就是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大小跟質量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②組織學生合作探究牛頂第二定律的表達式,學生可以寫出:或
教師給出,k為比例係數
③教師向學生提問,為什麼加速度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學生回答根據定義和矢量關係。進一步提問用速度定義加速度時的方向?學生得到,加速度與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④向學生提問,為什麼做自由落體的物體的加速度和質量無關?學生得出重力加速度。
(二)力的單位。(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①給學生講述牛頓第二定律出現的時間以及當時的基本物理量,向學生提問,k可以取什麼數?學生得到k可以取任意值。當k取1,有。
②講述:1Kg的物體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產生1m/s2的加速度,此時的力,叫做「一個單位的力」。向學生提問力的單位,學生得出:Kg.m/s2。順勢給出單位「N」
環節三:鞏固提高
給出例題,一個物體,質量2Kg,受到互成120°角的兩個力F1和F2的作用,此外沒有其他力。這兩個力的大小都是10N,這個物體產生的加速度?
向學生提問此時對力怎麼處理?學生討論後得出,此時作用力為合力,可以根據力的合成和分解,進行計算。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總結。
作業:對科學漫步進行探討。
四、板書設計(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中公講師解析
相關推薦:
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問題分析方法
教招物理筆試:小船渡河模型和斜拉船模型
談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
機車啟動知多少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