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鍾芳蓉被北大錄取:不是草根逆襲,而是順理成章

2020-09-05 京譽課堂

9月1日是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的日子,來自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將在今天來到北大,開始她的大學生活。剛剛過去的暑假,對於鍾芳蓉來說可謂是異常熱鬧,這一切都要從她的高考填報說起。

高考成績公布後,鍾芳蓉便決定報考北京大學考古系。

消息一出,網友們圍繞「高考676分報考考古冷門專業」,「湖南文科第四名成績浪費」等話題展開了瘋狂討論!面對質疑,鍾芳蓉一句:「我喜歡就好」也讓眾多網友紛紛為這個有理想的女孩點讚。事情過去了這麼久,圍繞留守女孩鍾芳蓉的話題依然熱度不減,鍾芳蓉身上的這種目標清晰、活在當下,不患得患失,不對未知的結果過多操心與焦慮的超然心態,實在難得。有網友評價說:「很沉穩,不像18歲,我28都達不到這種沉穩。冷靜淡定,眼神堅毅,內心強大,有主見。」但細究不難發現,鍾芳蓉所展現出的特質並非只是一種偶然,與她的家庭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在她父母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尊重孩子選擇,並給予支持

鍾芳蓉8個月時,父母就離開家外出打工,每年春節回家才能見一次面。作為一名留守兒童內心最大的傷就是與父母的分離,雖然不在身邊但她的父母總是能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

當她考的不那麼好的時候父母會鼓勵她:「盡力就好」!就是這樣的教育,讓鍾芳蓉和她的父母之間建立起了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關係。鍾芳蓉的父母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卻給予了她最珍貴的寬容與信任。這樣的家庭氛圍給足了孩子自我思考,自我教育的時間。

鍾芳蓉接受專訪提起父母

相對於父母的決定,孩子們更能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孩子比較小,父母可以嘗試,與孩子進行溝通,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利害關係都說清楚,讓孩子自己來選擇,並且告訴孩子選擇了就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做一件事情前會想清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

急功近利,質樸的愛是最好的支持

相較於現在無處不在的功利性教育與攀比的浮躁氣息,鍾芳蓉父母選擇的是:「平和淡定,不急功近利,給孩子最質樸的愛與支持。」

當父母發現鍾芳蓉有讀書的天賦時,毫不猶豫地支持她,送她到當地不錯的私立寄宿學校讀書,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父鍾芳蓉的父母也沒有太大的物質期望,認為&34;,不貪婪不浮躁不焦慮,沒有虛榮與攀比。

鍾芳蓉母親談及女兒報考北大考古系

當得知女兒考出這樣的好成績時,媽媽的反應是&34;也許就是因為父母的質樸與不急功近利,才培養出同樣不功利、不浮躁的女兒。從鍾芳蓉報考的選擇來看,在她的眼中沒有&34;的概念,只有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理想。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主流觀念往往是很多家長的選擇,但這也造成了次大背景下孩子們的千篇一律,家長在滿足自己「私慾」的同時也忽略了孩子的個性化教育。郭德綱在教育徒弟時曾說:「一個猴一個栓法」,孩子們本就是不同的,在教育時還應根據孩子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

獨立思考,擁有專注的品質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馬拉松,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每個人都到不了別人的終點,只能到達自己的終點,這需要長期堅定地專注於自己的跑道和方向。

鍾芳蓉擁有這樣的專注品質,從她平常的學習表現中就可以發現。平時遇到無法解決的困惑,她的做法是:心事寫在日記裡,把精力專注在學習上。因為專注和寧靜,可以讓自己內心阻力最小,做事的效率最高。在談到自己的學習經驗時,鍾芳蓉說,從小看很多書,看得快,寫得快。這種&34;不斷地為她騰出更多的時間,由此帶來的長期累積效應,是她成為學霸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別人問到:「你覺得學習這個專業能堅持下去嗎?」鍾芳蓉的回答是:「我覺得能,我對一件事情就算我不喜歡,我也能做下去,我喜歡的話我會堅持得更久,我覺得每一次挖掘都是發現,都是驚喜。」

孩子的專注能力並非朝夕可以養成,在平時學習時,杜絕一切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物,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養成習慣。同時,在平時家長要增加與孩子的溝通,每個階段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小目標」,讓孩子們知道努力的意義。

一個孩子不會堅持,缺乏耐心,是因為他心中的雜念太多,零散的欲望太多,漸漸迷失了自己。當生活漸漸地被那些外界強加的功利填滿的時候,一個人是沒有時間和意識去好好地探索自己的內心。

鍾芳蓉的事例也引起了京譽君對於教育的思考,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提倡對孩子的陪伴與關愛,但從結果來看仿佛並不理想。現在很多孩子缺乏耐心,不能堅持大多是因為心中雜念太多,思想太少,而這些往往是來自於父母的過多期望。

孩子在父母的「私慾」中漸漸迷失自己,當孩子的生活漸漸被外界的複雜信息填滿的時候,便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時間去好好探索自己的內心,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回歸自己的內心,最簡單、質樸的教育才是最偉大的!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每一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作為家長你如何看待留守女孩鍾芳蓉的成功,又如何看待她父母對於她的教育?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與京譽君一起探討新時代下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留守女孩」鍾芳蓉考上北大:不是逆襲,是順理成章
    據媒體報導,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考上北大考古專業,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人們比較集中的關注點是,她作為留守女孩能高分考入最高學府,是一個貧寒學子逆襲的典型案例。她一定吃了不少苦頭,一定有很多勵志的故事,一定有超常的天賦。這一切皆因為「留守女孩」這個標籤。凡是帶過留守兒童的老師都知道,這些孩子是最難教的。他們因為長期缺少父母關愛,又被爺爺奶奶過分寵溺放縱,人格上帶有一些缺失,或自卑,或自閉,或暴力,或頑劣,很難與人溝通,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 "留守女孩"鍾芳蓉考上北大:她的"幸運"可以複製嗎?
    還記得高考放榜時因為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登上熱搜的鐘芳蓉嗎?據媒體報導,鍾芳蓉家住湖南耒陽,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一年幾乎只能見一次面,是典型的留守女孩。很多網友認為,鍾芳蓉能以高分考入最高學府是非常勵志的,稱得上是最強逆襲!
  • 留守女童逆襲成北大學霸,一夜爆紅的鐘芳蓉,上演真實版<變形計>
    這世間,有努力的人,有具備天賦的人,因此年年考上名校的人並不少;不過,今年這位名為鍾芳蓉的女孩,考上北大後卻牢牢吸引著群眾們的視線。2020年對於眾人是不友好的一年,尤其是對於將要高考的高三生們。湖南小鎮姑娘鍾芳蓉也是如此,她考了676分,斬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名次。這個分數,是進入名校的敲門磚,當然包括北京大學。她確實也對北大心之所向,最後選擇報考考古系,並順利收到錄取通知書。
  • 留守女孩鍾芳蓉逆襲上北大:農村家庭教育的縮影
    鍾芳蓉,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小女孩,在 2020年卻引起來廣大人民的關注。2020年7月,鍾芳蓉以676分高考成績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考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留守兒童,從小和父母接觸就很少,感情自然疏遠。但是生在農村,家境貧寒,為了生活,為了孩子的學費,當父母的再不捨得,也只能背起行囊,遠走他鄉,掙錢養家。鍾芳蓉的媽媽,接受採訪時抽泣著說:「也可以等到孩子三歲再走,但終究還是要走,因為打工是必須得路,沒有選擇。」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只有努力掙錢,把孩子供出來,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 不忘初心 篤定前行 ,留守女孩鍾芳蓉的湖南精神
    「先天不足」,任然頑強地向上生長——湖南耒陽18歲「留守女孩」鍾芳蓉,用這些詞描述她再形象不過,考高成績揭榜她以676分的優異成績,靠出全省文科第四名,因為喜愛填報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多次登上「熱搜榜」,最近更是收到了多家考古所和博物館寄來的禮物,被網友親切稱為「考古圈的團寵」。
  •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考古界為其撐腰成團寵
    在剛結束不久的高考中,留守女孩鍾芳蓉火了,她在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好成績,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鍾芳蓉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大的關注,首先在於其「留守女孩」的標籤。02報考考古專業如果說鍾芳蓉第一次引起轟動是因為她留守女孩的身份,那麼第二次引起轟動,便是她在取得高分的情況下,選擇了一個冷門專業——北大考古博學院。
  •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踏上進京列車,明日到北京大學報到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汪暢)高考總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 ,即將到北大考古專業報到。31日,鍾芳蓉的父親鍾元位告訴新京報記者,女兒將與一名同樣被北大錄取的高中同學一同前往北京。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成績。
  • 湖南一留守女孩鍾芳蓉成為考古圈的「團寵」這是什麼情況?
    湖南女孩鍾芳蓉收到樊錦詩先生贈予的口述自傳後,激動的她連夜回信:「很慶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響下確定自己的興趣並堅定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讓我的成長有了更多的力量……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考古界團寵」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已經漫步在北大校園
    祝你學業有成高考總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 ,前幾天她與一名同樣被北大錄取的高中同學,一起前往北京大學報名了她提前已經把行李全部郵寄到北京,所以鍾芳蓉路途中隨行的行李不是很多。到北京後,她在北京工作的舅舅到火車站接的她們,並且當晚她住在舅舅家裡。
  • 玩手機看小說也不耽誤上北大,留守女孩鍾芳蓉是怎麼做到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今年有很多準大學生備受關注,「考古界團寵」鍾芳蓉就是其中一個。北大錄取通知書寄到時,央視就派出記者前去鍾芳蓉的學校進行採訪,了解留守學霸的成長經歷,解鎖學霸秘籍。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留守女孩今日收到錄取通知書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汪暢)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總分676分,因報考相對「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而引發關注。8月27日,鍾芳蓉的父親告訴新京報記者,鍾芳蓉已經於今天上午收到北大考古系的錄取通知書,「收到最高學府的錄取通知書,當然很高興很開心。」
  •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 留守女孩鍾芳蓉個人資料照片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受到千萬網友祝福。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影響,她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以後想讀研深造做研究。鍾芳蓉說,弟弟把她當成偶像,見到誰都要說「我姐好厲害」。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沒「錢途」?未必吧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不僅引發網友熱議,也驚動了整個考古圈。鍾芳蓉今年考出676分好成績,填報了北大考古專業。對於這一選擇,部分網友覺得可惜,認為「這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也有網友擔心女孩家庭收入,認為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了,還不選個熱門的,為什麼選考古這樣一個沒「錢」途的專業?高考填報志願,原本是考生的個人選擇;能夠進入北大,原本是眾多考生的夢想。
  • 鍾芳蓉——考上北大報考考古專業的留守女孩
    其中一位留守女孩備受關注。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成績為對於未來的就業,鍾芳蓉也有考慮,希望將來當一名老師或是在博物館工作。01我們有選擇的權利鍾芳蓉之所以最終會選擇北大的考古專業——袁枚祝福鍾芳蓉,祝福每一個努力的人,祝福每一個有夢想的人。
  •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北大考古惹爭議?不怕,雅典大學喊你免費留學
    日前,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高考數學146分、語文130分、外語133分、文綜267分,總分676分。她是文科全省第4名,卻選擇北大考古專業,頓時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一時間網絡眾說紛紜。有的人說考古專業屬於冷門專業,不好找工作,有的人說,支持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的選擇,人就得幹自己喜歡的事才好!面對這樣的議論,我們的主人公鍾芳蓉卻回覆說,對於「錢」途如何,我有自己的想法。
  • 湖南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農村小夥上清華前工地搬磚,讓你感動嗎?
    一、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作為湖南人,我是對湖南農村是了解的。這就是寒門學子勵志的典型,是留守孩子學習的榜樣。成績出來後,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這是對鍾芳蓉的鼓勵,讓大家知道了這個自強自律的留守女孩。
  • 湖南文科第4名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母親:她孩子不會是留守兒童
    湖南高考文科第4名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母親:她孩子以後不會是留守兒童來源:綜合央視新聞網、新華社@央視新聞 新浪微博>【】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契珩 ,回憶高考查分那天,「還在睡午覺,不急,該出的分總會出」。
  • 留守女孩鍾芳蓉,比就讀北大考古系更自豪的是,她成了弟弟的偶像
    近日,湖南耒陽的一位留守女孩鍾芳蓉被廣為人知,她以高考676分的成績被清華北大兩高校爭搶,50位老師乘坐9輛車連夜趕到芳蓉家報喜,喜慶的煙花爆竹更是震天地響。據芳蓉爸爸介紹,芳蓉1歲時便被留守在了家裡,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
  • 留守女孩逆襲考出676分,清北兩校上門搶人,自律的人生才更自由
    繼史上最慘的高考狀元白湘菱後,留守兒童鍾芳蓉備受關注,因為她這次高考成績考了676分,在湖南中文科成績排名第四。以往都是高考狀元才受到關注,怎麼這次排名第四的關注度也這麼高呢?因為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留守兒童。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來源:湖南民生網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