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不「剎車」帶「手機」確保地面通信

2020-12-22 瀟湘晨報

張玉花

科技人員在戶外調試應答機設備。

嫦娥五號任務中,攜帶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的返回器對任務成敗至關重要。嫦娥五號探測器再入返回設計繼承了飛行試驗器的設計,任務的再入航程與飛行試驗器基本一致,但裝有月壤的樣品容器重量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為此,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設計師們創新提出了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整個再入返回過程就是讓返回器先高速進入大氣層,再藉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後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昨天接受採訪時介紹,嫦娥五號返回過程同樣面臨各種挑戰。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通訊員 段遜 王玓瑭

不「剎車」為節省燃料

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已經進行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這是嫦娥五號返回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只有對接成功,月球樣品才能轉移到返回器中。由於距離達到38萬公裡,地控人員無法利用衛星對其進行幹預,它們的交互對接只能依靠自己控制。

如今,嫦娥五號已經進入此次任務的最後一個階段,即再入返回回收階段。簡單來說,嫦娥五號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後,軌道器進行規避機動,返回器則要經歷慣性滑行、地球大氣層再入、回收著陸三個步驟完成最後的降落。返回器首先以第二宇宙速度衝向地球,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重新跳出大氣層,再以第一宇宙速度進行降落,最終返回器打開降落傘,降落在預定地點。

張玉花介紹,當返回器帶著樣品返回的時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返回器可以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公裡/秒。如果繼續以這樣的速度返回地球,返回器和樣品要承受高溫和過載等多重挑戰。所以為了保證它們的安全,嫦娥五號將採用半彈道跳躍的再入方式返回地面。實際上早在2014年,我國曾成功完成了探月工程三期的再入返回飛行試驗,該實驗作為嫦娥五號任務的開路先鋒,為嫦娥五號的順利返回奠定了技術基礎。但對嫦娥五號任務而言,返回途中也將面對很多新的挑戰。

張玉花告訴記者,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的這次回程和出發的時候有所不同,不會實行近地制動,也就是不減速,直接拋出返回器,以11.2公裡/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衝向大氣層。嫦娥五號去程時有近月制動環節,快到月球時採用發動機反向噴射原理減速,也就是「踩剎車」,這樣月球引力就能捕獲嫦娥五號,使其進入環月軌道,繞著月球飛行。當然,如果嫦娥五號返回器返回地球也用這種方式,自然是最保險的。但那樣一來,在發射階段嫦娥五號勢必就要攜帶更多的燃料,而且還要帶回來用於近地制動使用,那樣嫦娥五號的自重就不止8.2噸了。要知道,這次任務為了給嫦娥五號減重,科研人員可是花了大力氣的。

張玉花表示,嫦娥五號採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地球,可以節省很多燃料,但其風險和挑戰也會增加不少。這種方法實際上有點像「打水漂」。當返回器躍出大氣層到達一定高度後,由於地球引力作用,返回器會以自由落體方式重回大氣層,等返回器的速度減到第一宇宙速度後,其回程所面臨的過載和高溫等挑戰就會小一些。

但採用這種返回方式對地面的控制技術要求非常高。必須精準地控制進入地球大氣層的角度,如果角度過大,返回器就飄不起來,就好比「打水漂」時,石子角度如果過大就會一頭扎入水底,起不到「打水漂」的效果,一旦返回器速度過快,其危險不言而喻;而如果進入的角度過小,返回器有可能就「漂」遠了。

為「嫦娥」配備「手機」

因為嫦娥五號的返回之路挑戰重重,所以在這次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九院(下稱九院)為嫦娥五號「量身定做」了一批高質量電子元器件,將為嫦娥五號的返程途中提供保障。

九院13所雷射導航公司和時代光電公司為「嫦五」飛天提供了慣性組合器件。雷射導航公司的CEPK系列雷射慣組在探測器月面著陸、月面起飛、交會對接、攜帶樣本高速載入返回地球等各項操作提供實時、連續的姿態速度位置信息;時代光電公司的兩臺光纖慣組分別安裝於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和返回器中。其中,著陸上升組合體光纖慣組主要用於測量載體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全程參與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起飛及月球臨近空間的交會對接任務;返回器光纖慣組用於測量載體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全程參與返回器高速再入地球大氣時的慣導解算,助力返回器的精準落地和回收,為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提供了堅實保障。

而九院539廠共為嫦娥五號探測器配備了27臺配套產品和9個FPGA配置項,具體來說,該廠為上升器配套了上升器X頻段測控子系統,為探測器返回器配套了S頻段應答機,為探測器軌道器配套了軌道器X頻段應答機。這些產品有力地幫助「嫦五」實現了各種工作模式下的衛星與探測器之間的測控通信,助力實現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月面起飛、首次在月球軌道上實現無人對接。其中,返回器S頻段應答機作為「嫦五」採樣返迴路上的唯一測控通信工具,為「嫦五」採集月面土壤後再入返回地球保駕護航,指引探測器回家,相當於為嫦娥五號配備了一部「手機」。應答機主管設計師王文偉介紹,此次應答機產品體積、重量、功耗等關鍵指標遙遙領先於國內同類產品,與常規的低軌衛星測控產品相比,靈敏度提高了100倍。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副總設計師解讀「嫦五」回程:回家路上不「剎車」 帶「手機」確保...
    原標題:副總設計師解讀「嫦五」回程:回家路上不「剎車」 帶「手機」確保地面通信   嫦娥五號任務中,攜帶
  • 高速路上撞野豬,能否帶回家吃?網友:小心坐牢!
    近日車主在回家路上,途徑G15 瀋海高速蒼南路段時,路邊突然竄出了一個黑影。當車主反應過來的時候,汽車已經撞上了黑影。車主匆忙下車後發現居然撞上的是一頭野豬!好在現在並無人員傷亡。
  • 回家路上難避免的這些路況,你需要注意這些...
    上坡過彎用低檔位,保證隨時可以提升的加速效果,下坡過彎時用過上坡彎路時,一般採用2擋或3擋,並且配合連續輕度剎車來控制車速。不管是上坡還是下坡轉彎,大力猛踩剎車和急打方向都會導致車輛失控。長途行駛,隧道很常見,有的隧道照明效果比較昏暗,還有些隧道會有積水,所以進入隧道一定要開啟大燈,確保看清路面的同時也讓對向和後車看清自己車的位置,避免事故發生。
  • 回家路上,安全陪伴
    回家了!回家了!臨近期末,各科目都井然有序的進行中,考完今天最後一科,就開啟了愉快的寒假了,想必大傢伙兒都買好了回家的車票,早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也不知所措了哇?但是嘮叨的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 推著嬰兒車帶寶寶遛彎、不系安全帶、忘踩剎車,家長長心了
    經常忘踩剎車很多家長在外出推著嬰兒車,把嬰兒車停一邊的時候都會下意識覺得,時間短啟動剎車麻煩而不踩剎車,很多嬰兒車事故都是因為未踩剎車造成的,所以嬰兒車停放的時候一定要橫放且務必踩剎車,不論地面是否光滑,請家長們長點心好嗎!
  • 回家過年的路上,遇到這些「馬路殺手」要小心
    今日話題:回家過年的路上,遇到這些「馬路殺手」要小心年關將至,一年一度的春運正在上演,很多人提到搶票就頭大,但好在汽車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很多人都可以選擇自駕的方式回家過年,當然自駕回家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安全,但其實我們都難免會碰到傳說中的馬路殺手
  • 江西要求公開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監測信息 通管局:確保群眾放心
    所以寫進去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確保通訊設施建設能夠實施到位,經過檢測的基站可以建設;第二是確保讓群眾放心使用,不要有擔心的心理。   還有一個聽起來不但不那麼「常識」、反而有點出乎我們意料的知識。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職業病研究中心趙金垣教授在做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節目時介紹,反而是基站越密集、距離基站越近,你受到的輻射水平越低。
  • 中國移動丁海煜:衛星與地面通信互補大於競爭,相向而行是大勢所趨
    丁海煜強調:「衛星通信與地面通信互補大於競爭,星地相向而行是大勢所趨。」「當前推動衛星與地面系統融合正當時: 從5G時期開始融合,到6G中進行升級演進。」立體式發展:探索空天地「SHAFT「技術體系丁海煜進一步指出星地融合網絡面臨的挑戰,具體包括系統通信體制環境適配,寬帶衛星終端難以手持,衛星通信載荷如何運營等問題。
  • 汽車剎車片,剎車原理介紹
    一套良好有效率的剎車系統必須能提供穩定、足夠、可控制的剎車力,並且具有良好的液壓傳遞及散熱能力,以確保駕駛人從剎車踏板所施的力能充分有效的傳到總泵及各分泵,及避免高熱所導致的液壓失效及剎車衰退。車子上的剎車系統分為碟式和鼓式兩大類,但是除了成本上的優勢外,鼓式剎車的效率遠比不上碟式剎車。
  • 汽車的剎車踏板應用了什麼原理
    剎車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來自摩擦,利用剎車片與剎車碟(鼓)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將車輛行進的動能轉換成摩擦後的熱能,將車子停下來。一套良好有效率的剎車系統必須能提供穩定、足夠、可控制的剎車力,並且具有良好的液壓傳遞及散熱能力,以確保駕駛人從剎車踏板所施的力能充分有效的傳到總泵及各分泵,及避免高熱所導致的液壓失效及剎車衰退。
  • 汽車ABS在路滑的路面時,踩剎車感覺剎車顛這是不是正常?
    裝有ABS輔助剎車制動裝置的汽車,在路滑的路面上踩剎車時,會感覺剎車有較大「坑坑」的響聲,好像車有點顛,並剎車踏板踩不動,剎車距離明顯變長,好像剎不住車了,這是正常的現象。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同在的,在特定的情況下,只是需要利還是需要弊的選擇問題,ABS剎車的取捨也是這個道理。
  • 手機到底該不該帶手機殼?
    現在手機成為人們隨身攜帶必不可少的東西,可以說你每天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用手機,在上班路上、吃飯、在衛生間蹲坑、睡覺前你都在玩手機,所以對於自己手機的保護必不可少,現在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不經摔,看起來帶個手機殼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現在總有些人勸你手機要裸奔,說裸奔手感好,但
  • 通信行程卡APP公眾號手機號快速查詢入口!
    查詢由用戶主動發起,可用手機軟體(微信、支付寶等)掃碼接入查詢頁面,或微信小程序搜索「通信行程卡」進入小程序,輸入手機號碼並點擊獲取驗證碼,驗證成功後點擊查詢,即可返回查詢結果。另外,由於服務使用的是基站數據,為了確保通信連續、實現覆蓋無盲區,行政區劃交界處的兩地基站信號可能會交叉覆蓋,造成結果的偏差,使用時可結合其他證明做相應調整。查詢結果頁會使用綠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種顏色進行標記,規則會按實際情況進行實時調整。
  • 摩託車剎車,你所不知道的小細節
    4、幹地剎車比溼地剎車更快速:解釋:乾燥的路面比有水的路面剎車快,因為,水會在輪胎和地面之間形成一層水膜,而水膜會降低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多說一句,溼地胎比幹地胎多了很多槽,(排水槽)就是為了排水。 6、請最好不要嘗試點剎車:解釋:點剎車對車子的要求比較高,同樣,對車手的要求也比較高,當然,可以嘗試,但是,點剎車對於公路車來說意義不大。 7、請最好不要在彎道中剎車:解釋:在彎道中,輪胎對於地面的附著力已經很小了,稍微用力的剎車都會造成側滑,摔車。
  • 路上救下一隻流浪小奶狗,女孩帶回家裡後,小傢伙很不安分
    路上救下一隻流浪小奶狗,女孩帶回家裡後,小傢伙很不安分。前幾天,在外面吃飯,回來的路上看到了在路上奔跑的狗,當時好像有點髒,走著走著聽到了狗的慘叫,回頭一看,有個路人抓著狗的脖子,然後,我不喜歡牽著流浪的狗,把它扔進了垃圾桶,拍了拍手,回過頭就走了,感覺和輕鬆的事情沒有關係,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 中國移動丁海煜:衛星與地面通信互補大於競爭
    用戶對5G網絡提出更高要求,5G能力需不斷增強、疊加、融合;與此同時,衛星產業加速升級,高通量衛星通信「初露頭角」。在今天舉行的「5G+空天融合網絡技術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所長丁海煜表示,衛星和地面5G屬於國家新基建的兩大信息基礎設施,兩者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
  • 澳大利亞通信部門出新規:允許飛機上用手機
    民航資源網2010年7月30日消息:在澳大利亞通信監管部門的最新規定出臺以後,澳大利亞人將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目前航班上禁止使用手機,因為手機信號可能會干擾飛機的導航設備。但新技術將改變這一切。
  • 【科普百科】ABS剎車到底有什麼用?
    駕車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例如突然出現的障礙物,路邊跑出來的小動物,為了避免碰撞,就得急剎車了,可是剎車踩得太急,輪胎有可能會抱死,滾動摩擦變成了滑動摩擦,接下來就是車輛側滑失控。所以有經驗的老司機會採取頻繁大力點剎車的方式,這樣輪胎每次在與地面變為滑動摩擦前,都會重新刷新與地面的摩擦力,輪胎就不容易打滑,車輪也不會抱死了。
  • 系好安全帶!回家路上讓爸媽放心
    對於駕車或乘坐公交車出行的人們來說,「系安全帶」是一個重要的安全保障。最近,各地交管部門加大了對車輛使用安全帶情況的檢查力度,檢查發現,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的現象還真不少。近日,湖南郴州高速交警在京港澳高速蘇仙服務區對司乘人員佩戴安全帶情況進行抽查。
  • 飛行員與地面人員溝通標準用語和信號
    背對飛機發動機的機務不知道飛機已經開始滑出,也沒有聽見發動機推力變大所帶來的噪音(頭戴耳機),結果被右側發動機強大的氣流吸入發動機,當場死亡。而協助人員正好看見這一幕,立即趴在地上,躲過一劫。  近年來,我國不少航空公司都出現過滑行前飛行員不與地面機務人員說「good bye」,導致滑行時帶著機務「遛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