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醫院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多項科技獎

2020-12-15 澎湃新聞

近期,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頒獎典禮召開,我院胡鴻毅教授領銜項目「清腸栓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理論創新和機制研究」榮獲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我院劉新泉主任醫師領銜項目「秦皮滴眼液治療乾眼症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榮獲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我院陳偉教授領銜編寫著作《難治性心血管病的診療與實踐》榮獲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學術著作獎)三等獎,我院王佑華主任醫師領銜項目「心血管疾病斑馬魚模型體系構建及中醫藥防治作用的研究」榮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項目名稱:清腸栓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理論創新和機制研究

主要完成人:胡鴻毅、林江、龔雨萍、袁建業、唐志鵬、郝微微、孫博雲、王師英、朱凌宇、費曉燕、李凱、盧璐、溫紅珠、卞慧

項目簡介:

該成果屬於中醫內科學應用基礎研究。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累及結直腸黏膜的慢性、復發性免疫性疾病,是炎症性腸病的主要類型之一。近10年來,UC在我國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UC病程冗長,反覆發作並容易發展成結直腸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難治性疾病之一,不僅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也給社會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

本項目秉承「海派丁氏內科—黃文東脾胃流派」學術思想,將「內病外治」理論創新性融入中醫藥防治UC的臨床實踐,研製了國內首個治療UC的中藥栓劑——清腸栓。歷經三代人、三十餘年持續努力,不斷揭示中藥栓劑防治UC的特色優勢和作用機理,並對中醫傳統理法的科學基礎進行了深入挖掘,其顯著的臨床效果在國內消化領域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為確立中醫藥在防治UC中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本項目創新中醫藥防治UC的理論學說,明確提出「瘀毒」是UC發病的關鍵因素;在國內首創中藥栓劑——清腸栓用於UC防治;基於長期跟蹤研究揭示中藥為主方案防治UC的臨床特點;發現了"腸絡瘀邪熱毒"相互作用以及清腸栓作用的現代生物學機制。

本項目獲得國家及省部級項目資助15項,成立傳承創新研究平臺3個,出版著作10部,發表學術論文229篇,其中SCI收錄15篇,主要國內期刊收錄140篇,他引1270次。清腸栓為主防治UC特色理法方藥體系日漸成熟,也為「行血則便膿自愈」等經典理論提供了現代研究依據。

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項目名稱:秦皮滴眼液治療乾眼症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

主要完成人:劉新泉、董志國、周昕、張殷建、江丹、楊銘、王大虎、胡錦東、蘇晶、朱華英

項目簡介:

本項目研究屬中醫眼科領域,為緊缺中醫臨床專科。

秦皮滴眼液是滬上著名中醫眼科專家範新孚教授基於「熱為火,赤脈貫經」的學術理論,通過多年臨床實踐所創立的經驗方,是龍華醫院的自製製劑,臨床應用50餘年,療效可靠。

本項目率先進行了秦皮滴眼液的中藥藥劑學研究,證實了秦皮滴眼液是安全、有效和穩定的製劑,為進一步申請中藥新藥提供了藥理學基礎。基於秦皮清熱明目作用,創新性提出了針對乾眼的秦皮清熱明目外治方法。基於炎症及角膜淋巴管新生與乾眼存在相關性,揭示了秦皮滴眼液調控炎症因子,抑制角膜淋巴管新生,改善乾眼的相關分子調控機理和潛力。以兔乾眼動物模型為研究對象,初步發現秦皮滴眼液可降低淚液中IL-1α、IL-1β和TNF-α的表達,降低ERK1/2、p38MAPK信號通路下遊磷酸化水平從而抑制乾眼症的進展。

在本項目基礎上,項目組成員發表相關論文54篇,其中SCI論文5篇,成功申報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在內省部級課題10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自製製劑批件1項,主編主譯著作10部,參編14部,2013年「範氏眼科療法」成功申報第四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13年鄒菊生第三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申報成功,獲上海市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培養研究生12名,高年資中醫眼科專科進修醫師10名,課題組成員入選上海市青年醫師培養資助計劃1人,入選上海市高級中西醫結合人才計劃1人。秦皮滴眼液和瞼板腺擠壓器在10家醫院廣泛應用,產生較大學術影響,得到學術界肯定和認可。

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學術著作獎 三等獎

項目名稱:《難治性心血管病的診療與實踐》

主要完成人:陳偉、何建成

項目簡介:

本項目屬於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領域,著作主要介紹了臨床難以治療的14種心血管病的病因、發病機理、症狀表現、中西醫臨床診斷思維程序、治療原則、中醫藥辨證論治和研究進展等。

本著作從臨床工作者最關心、最想了解的臨床重點和難點入手,系統論述了常見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其中尤其突出了難治性因素的分析、思維程序的建立和治療措施的選擇。中醫對難治性心血管病的臨證心法為本著作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他書籍未見到的。其中對這類疾病之所以難治特有的病因病機分析和辨證論治對於中醫從業者的臨床實踐有非常好的實踐指導意義。

本著作資料詳實豐富,言語簡潔明了,表述通俗易懂,全書不僅注重理論的深度與廣度,更注重臨床上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著作充分發揮了中醫藥學術繼承和中西醫結合的特色,是一部兼具理論內涵和實踐經驗的臨床專著。其中難治因素的分析、臨床思維程序、治療策略的選擇,中醫的臨證心法為本書一大特色,充分體現了中西醫結合診療的優勢,這也正是臨床醫生最關注、最想了解和最不易掌握的內容。

本著作相較於國內外同類著作,主要突出了「難治性因素的分析」和「中醫藥臨證心法」兩大特色。其中,不僅體現了現代醫學的診療規範和研究進展,同時還對祖國傳統醫學的相關理論與實踐經驗進行了深入的挖掘與提練。它是一本兼具理論內涵和實踐經驗的臨床使用專著,對臨床從業者有很高的實用指導價值,也是目前比較獨有的一本中西醫結合臨床專著。

本書出版發行以來,受到了臨床醫生的歡迎和推崇,特別是長期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的人員。對於臨床年輕醫生整合臨床思維,提高臨床技能均有切實的幫助,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

2020年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項目名稱:心血管疾病斑馬魚模型體系構建及中醫藥防治作用的研究

主要完成人:王佑華、李銘源、王旭、符德玉、劉萍、李強、鄧兵、周端、趙慧、樊華、石亞楠、彭瓏萍、董藝丹

項目簡介:

從傳統醫藥中尋找防治疾病藥物引人關注,但中藥活性成分複雜、作用靶點多樣,亟需模型篩選與研究技術方法的創新。新型模式生物斑馬魚特色明顯,但既往缺少在心血管疾病中醫藥防治方面的系統研究。基於對斑馬魚模式生物特性的認識:

本項目首次構建了轉基因斑馬魚模型Tg(myl7:tetOn;tre:tnnt2a;tnnt2a-/-),並用Tet-One四環素誘導表達系統誘導tnnt2a回補表達挽救,表型接近於人類擴心病。應用此模型體系觀察了中藥擴心方及其主要成分的幹預作用,發現擴心方改善兩種tnnt2a突變斑馬魚模型生存率,其機制可能與改善能量代謝、氧化應激系統、減少凋亡相關基因的表達有關,開闢了擴張型心肌病中醫藥防治研究的新路徑。

應用正常健康轉基因斑馬魚及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抑制劑誘導血管損傷轉基因斑馬魚兩種血管新生模型,結合血管內皮細胞、小動物心梗血管新生模型驗證等構成調節血管新生模型體系,系統篩選、研究了益氣、活血、理氣、養血等中藥組分/成分的心血管保護作用,構建有效促/抗血管新生的化合物庫,為後續研究提供了借鑑。新合成丹參素衍生物ADTM,發現其鈣電流阻滯、促血管新生、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機制。

研究螢光化合物在斑馬魚心血管的分布,篩選出多種富集的化合物,構建斑馬魚心血管螢光標記技術體系。基於此:1)系統研究了化學誘導斑馬魚心臟損傷、心律失常及毒性,探討其損傷表型及機制差異,評估其造模可行性;2)篩選發現大量中藥成分對化學誘導心臟損傷、心臟毒性的保護作用,深化了相關研究的認識;3)構建斑馬魚高脂、炎症模型體系,發現若干中藥的調脂抗炎作用。

本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4項斑馬魚中醫藥相關省部級以上課題資助;發表論文30篇(SCI收錄13篇,總IF 46.548);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項、授權2項;培養碩博士12名;系統構建了心血管疾病斑馬魚模型體系及中醫藥防治研究平臺,拓展了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研究思路方法,在全國多家醫療機構推廣使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龍華醫院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多項科技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龍華醫院榮獲5項2020年度上海中醫藥科技獎
    我院劉勝教授領銜項目「顧氏外科清消法治療肉芽腫性乳腺炎的臨床研究及診療規範形成」榮獲上海中醫藥科技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吳銀根教授領銜項目「祛邪扶正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應用和作用機制」、陳偉教授領銜項目「中醫藥治療膿毒症的理論、基礎與臨床探究」、壽偉臻主任醫師領銜項目「胸部術後針刺結合穴位敷貼鎮痛臨床效應觀察及治療方案建立」分獲上海中醫藥科技獎(科技成果獎)二等獎,王立芳主任醫師領銜項目「補腎生髓法防治腫瘤化療骨髓抑制的應用與推廣
  • 龍華醫院發布「現代冥想輔助國際新冠疫情防控」英文專輯
    現任上海市醫學會會長、上海市醫師協會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師協會手外科學分會會長。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上海市衛生局局長;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2004-2010),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2009-2012)。
  • 上海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今揭曉!嶽陽醫院榮獲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
    > 12月13日,第八屆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會員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暨第七次理事會在上海醫學會召開。
  • 【市中醫|微訊】我院王小平教授團隊榮獲2020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
    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承辦的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於2020年12月3日至6日在湖北省武漢市隆重召開。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是一次凝聚中西醫結合智慧的學術盛宴,得到中國政府的有力支持和世界各國醫學工作者的高度讚譽。本次大會以「中西醫結合抗擊疫情,守正創新開創未來」為主題,大會邀請了中西醫結合相關領域兩院院士、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如鍾南山院士、陳美香院士等參會,大會同時頒發「2020年度步長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
  • 龍華醫院榮獲2020年上海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2項
    龍華醫院榮獲2020年上海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2項 2020-12-14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省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針灸學會全省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大會審議通過了雲南省中醫藥學會第八屆理事會、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雲南省針灸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財務報告以及章程修改草案、新的會費收繳標準。20日下午,雲南省中醫藥學會、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雲南省針灸學會分別召開換屆選舉會議,選舉產生了各學會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以及秘書長;選舉產生了監事會、監事會監事、監事長。
  • 【喜訊】龍華醫院徐振曄教授領銜項目榮獲2019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
    12月27日上午,2019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在廣東珠海召開,該獎項是經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的,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的醫學領域重要獎項之一
  •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紀要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2009年9月27日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保健部會議室召開。來自深圳市各醫療單位的100多名婦產科、中醫科專家及醫生們參加了大會。深圳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委託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婦產科專業委員會的籌備工作。
  •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
    2020年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結合男科高峰論壇會議紀要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結合男科高峰論壇於2020年9月4-5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主辦,本次會議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其中青年論壇線下92人,線上2500餘人參與;周六高峰論壇線下195人,線上5800餘人參與。
  • 深圳:建設市級中西醫結合醫院
    2020年 2020年3月31日,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出生證」獲準籤發,標誌著深圳首家公立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正式誕生!(標準版)、中國卒中學會綜合卒中中心、國家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
  • 【曙光·新聞】我院在2020年上海中醫藥科技獎收穫兩項獎項
    12月18日,由上海市中醫藥學會舉辦的2020年度第十一屆上海中醫藥科技獎勵大會暨上海市中醫藥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曙光醫院舉行。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會長 胡鴻毅教授做工作報告並致歡迎辭。我院黨委書記馬俊堅及獲獎代表參會。
  • 中西醫結合推動學科建設發展 ——記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與...
    2020年12月4日至5日,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與整形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與整形專業委員會、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燒傷&醫療美容科承辦。
  • 寬街榮耀|腫瘤科榮獲「2020年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二...
    近日,2020年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在武漢舉辦的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進行了頒獎儀式,我院腫瘤科王笑民教授團隊的「益腎調肝通絡法改善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相關骨關節症狀的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二等獎。
  •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榮獲上海市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一等獎、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中國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三等獎等。專家介紹心胸外科學科帶頭人:周嘉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領軍人才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醫師協會心胸外科專委會主委,中國針灸學會針刺麻醉分會副主委,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副主委。
  • 安德普泰亮相2019全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會
    2019年3月29日,在江蘇江陰舉辦了第四屆全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年會開幕式,大會活動主要圍繞皮膚病領域學術的交流和發展。
  • 立冬品秋實,滬上匯鴻儒 ——2020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隆重開幕
    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胡鴻毅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及秘書長呂文良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原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顧問、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黃光英教授;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凌昌全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顧問俞瑾教授;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鍾海忠院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俞超芹教授;
  • 中華中醫藥學會獲得「2020年度全國學會科普工作優秀單位」稱號
    中華中醫藥學會獲得「2020年度全國學會科普工作優秀單位」稱號 2020-12-28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分會抗疫紀實】抗擊疫情,中華中醫藥學會各分會在行動(一)
    為落實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的要求,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救治新冠肺炎中的特色與優勢,並考慮孕婦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組織專家制定了《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專家建議(試行)》,供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臨床診療時參考使用。
  • 【學會通知】第四屆長三角脾胃病學術論壇暨浙江省中醫藥學會2019...
    現將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會議內容(一)大會報告1.人工智慧與消化內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林 江2.基於腸道微生態探討腸道菌群在中醫藥發展中的運用和思考南京中醫藥大學 孫志廣3.難治性反流性食管炎中醫治療的對策與要點
  • 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甲狀腺病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會議...
    11月15日,由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承辦、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和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李乃卿名醫傳承工作站協辦的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甲狀腺病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會議在北京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