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攻略 發表於 2019-11-14 16:25:19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製造術的深度融合促進了製造業的發展,並讓智能製造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智能製造不僅促進了傳統製造業的改革,也讓智能家居變的更有意義。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數據,以中國4億家庭數量計算,2018年平均每個家庭智能家居設備數量大約0.9臺,到2022年,平均每個家庭的智能設備數量將升至2.8臺,到2025年,平均每個家庭預計將擁有6.8臺智能家居設備。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智能家居將最終邁入全智能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時間呈現碎片化趨勢,這些都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影響,顯然,新一代消費群體傾向於追求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智能家居熱度水漲船高。
到2025年,智能家居將成為主流
依託於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發展,家電市場上各種智能產品層出不窮,很多人認為,未來智能家居產品普及將成為大勢所趨。的確,物聯網發展已勢不可擋,2019年,5G賦能,帶來的網絡傳輸速度的提升,不僅為8K流媒體內容、AR/VR內容以及更多新興內容服務帶來更多可能性,相比4G,5G的可靠性、低延遲、大寬帶、安全性,也為構建「智慧」家庭應用場景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進一步成就家庭「萬物互聯」。
不可否認,中國經濟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的市場消費觀念逐漸形成,讓人們對智能家居的需求日益強烈。針對目前我國的智能家居發展狀況,或許智能家居產業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但相信未來會有無限的發展空間。隨著家電智能化升級成為產品迭代的增長點,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會去主動思考、探索,積極做出改變,讓家居環境更「智能」,推動智能家居的發展。未來,隨著智能設備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智能家電普及率提升,到2025年,智能家居將成為主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2025年,智能家居將實現互聯互通
展望2025年,智能家居的終端產品將在網絡傳感、數字應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更好地獲取和理解用戶需求,甚至能夠自主學習用戶過往習慣,為用戶帶來更懂、更貼心的使用體驗。想像2025年的智能家電產品,將能夠通過靈敏豐富的傳感技術進行數據採集,準確分析出用戶習慣、了解用戶需求,並依次實現自動化運行;同時依託於大數據分析,還能夠根據用戶行為習慣自行調整設備參數以及與其他設備建立聯動狀態。
例如,清晨,隨著鬧鐘的響起,窗簾緩緩打開,音樂自動響起,電飯煲自動開啟煮粥模式;辛苦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到家,隨著智能門鎖開啟後,客廳的智能照明接收到聯動信號後隨之打開,智能空調自動開啟並調節至最適宜的溫度,然後通過對用戶生活習慣的精準分析,自動打開智能電視、智能熱水器,關閉窗簾等等。
到了2025年,隨著智能家電單品的優化、完善,未來的家,智能家電互聯互通將是重要趨勢,它將通過打破產品、平臺、場景,實現全方位互聯互通,實現從單品智能到場景智能的跨越,集家電控制、照明控制、防盜報警、環境監測等多種服務於一體。想像一下,未來的智能家電不再是獨立運行的,不同品牌的產品也可以通過同一個互聯平臺相互連接,實現從雲端到用戶端的統一管理。
例如,會有更多智能家電接入同一個語音平臺控制系統,用戶能夠根據語音交互控制不同互聯平臺下的智能家電產品,實現家電產品的智能一體化管理,而家電產品交互方式也會逐漸從單一屏幕觸摸式發展到與語音和視覺相結合的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多種交互方式。
到2025年,智能家居將更有意義
真正的智能家居,不是簡單的讓產品智能化,也不是把控制家電的方式從原來的遙控器、面板移到智慧型手機APP上去操作,而是要建立在互聯互通、自動化運作的基礎上。未來的智能家居不僅要實現集成控制、遠程控制、場景控制、定時控制、智慧聯動、安全防範,還要會「自我學習」、「自我優化」,以服務為支撐,化「被動」為「主動」。
如果生活中,智能感知的家電產品能夠不通過人,自動根據環境做出適當反應,也就是做到了「產品聯動、服務主動」,這樣的智能家居才有意義。
相信到2025年,智能化的深入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舒適、更便捷。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