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的意義是什麼

2020-12-13 電子發燒友

智能製造的意義是什麼

發表於 2019-04-22 08:38:55

2019年4月17日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的迅速發展,數位化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經濟的各個環節,推動了新消費時代的到來。個性化、定製化的消費觀越來越普遍,重塑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也對供給端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敏捷反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製造業的智能升級迫在眉睫。

畢馬威中國聯合阿里研究院共同發布《從工具革命到決策革命—通向智能製造的轉型之路》(以下簡稱「報告」), 深入討論智能製造的基礎與內涵。報告以「數據+算力+算法」這一大技術體系為核心,從產業鏈的視角詳細闡述了科技對製造業五大生產環節的全面提升和重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智能製造的四條賦能路徑,全面解讀智能製造帶來的「工具+決策」兩個維度的革命性機遇。

報告首先分析了「數據+算力+算法」這一智能製造的核心技術體系的構成。首先,數據是智能經濟的基礎,是智能製造的核心生產資料。其次,以雲計算、邊緣計算為代表的算力的快速發展為處理海量數據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以人工智慧、機理模型為代表的算法技術幫助智能製造發現規律並提供智能決策支持。最後,以5G等為代表的現代通訊網絡將三大要素緊密聯繫起來,讓它們協同作業,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報告分別從需求洞察、研發、採購、生產、營銷和售後等五大產業鏈環節詳細闡述了「數據+算力+算法」這一技術集群對製造業生產環節的賦能重構。報告認為,與傳統製造體系相比,智能製造生產體系的優勢主要表現為:消費者洞察從間接到直接,研發環節由串行到並行,採購環節實現自動化、低庫存化和社會化,生產環節全面智能化,和無所不在的智能銷售和售後服務。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當前,智能經濟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問題 。中國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智能+』概念,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製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畢馬威一直積極推動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並結合我們多年來積累的豐富行業經驗,幫助製造業企業利用數字科技提升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報告通過深入研究,並結合淘工廠、恆逸石化、中信雲等企業案例,總結了智能製造的四條賦能路徑及其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價值:1.規模化供給解決定製化需求,實現長尾重構;2.精準捕捉用戶需求,快速推出新品,實現敏捷響應;3.工業大腦結合行業洞見,重構人機邊界,實現智能決策;4.工業互聯、雲中臺助力大型集團構建高度協同的智能製造生態體系。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表示:「智能製造的意義,就在於如何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不確定性:讓正確的數據、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自動傳遞給正確的人和機器,以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優化。阿里巴巴將過去20年內沉澱的多元商業場景及相應的數位化能力與雲計算等服務充分融合,形成了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秉承『開放、分享、透明、責任』的發展理念,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將向社會全方位地開放自身全球領先的技術積累、蓬勃發展的廣闊市場、成熟高效的運營經驗等。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將積極響應和貫徹落實國家『智能+』的發展戰略,與各界合作夥伴一道,為消費端和供給端架起一座數位化能力遷移之橋,探索一條數位化全面轉型之路,進而助力經濟社會的智能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此外,報告還從經濟進步和企業發展的角度審視了智能製造的意義。智能製造顛覆了傳統產業幾百年來賴以生存的「傳統工具+經驗決策」的發展模式,掀起了在工具和決策兩個維度上的深層次革命。工具革命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決策革命則通過人工智慧等手段優化決策的準確性、及時性、科學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生產。「隨著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創新的作用愈發凸顯,製造業企業必須加緊實現智能化轉型,發展先進位造業。」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表示,「為此,企業必須建立具有前瞻性的、以價值為導向的、跨部門的智能製造發展戰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奪得先機!」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對產業發展的有什麼顛覆性意義?
    智能製造是什麼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加快邁向數位化、智能化時代,智能製造對製造業競爭力的影響越來越大。智能製造就是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泛在感知條件下的信息化製造。智能製造技術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互動、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製造過程和製造裝備智能化,是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裝備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 智能製造的定義及實現智能製造的意義
    智能製造是什麼國內對「智能製造」的定義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中,智能製造定義為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位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
  • 智能製造讓智能家居更有意義
    打開APP 智能製造讓智能家居更有意義 家電攻略 發表於 2019-11-14 16:25:19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製造術的深度融合促進了製造業的發展,並讓智能製造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 5G對於智能製造有什麼樣的意義
    5G應用已經成了熱門話題,如「5G+AR/VR」、「5G+車聯網」、還有重量級熱點「5G+智能製造」。那麼「5G+智能製造」是什麼概念,5G對於智能製造有什麼樣的意義? 各個國家都這麼重視,那麼什麼是智能製造? 廣義上智能製造是具有信息感知獲取、智能判斷決策、自動執行等功能的先進位造過程及系統與模式的總稱。
  • 對上海智能製造的意義為何如此不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希望復星集團圍繞FFT項目,繼續擴大和深耕智能製造系統集成業務,力爭三年內全球總收入突破百億元,為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推動智能製造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對於這一項目上海為何如此重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FFT。
  • 智能製造工程師是做什麼的_智能製造工程師要學什麼
    打開APP 智能製造工程師是做什麼的_智能製造工程師要學什麼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3 14:37:56 根據分布系統的同構特徵,在智能製造系統的一種局域實現形式基礎上,實際也反映了基於Internet的全球製造網絡環境下智能製造系統的實現模式。   分布式網絡化:   智能製造系統的本質特徵是個體製造單元的「自主性」與系統整體的「自組織能力」,其基本格局是分布式多自主體智能系統。
  • 智能製造=人工智慧+製造嗎?
    國內曾有著名專家學者提出:智能製造就是人工智慧加製造。這種觀點會對推進智能製造帶來思想混亂。為此,我們有必要澄清這兩個概念的關係。文/郭朝暉(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走向智能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 智能製造常見名詞術語
    CIMS強調的是消除企業的信息孤島,每個孤島代表從需求分析、設計、生產、實驗、銷售、維護、報廢等一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裡的某個環節,集成就是要把這些環節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製造系統,所以這裡面的「製造」包含所有環節。而傳統意義上的「製造」主要是指生產加工環節。因此CIMS裡面的「製造」比傳統意義上的「製造」範圍更大、含義更廣,也就是所謂的「大製造」。
  • 【智能製造】以三體智能解讀智能製造三個範式
    CPS的面世具有裡程碑意義。因為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到本世紀初,日本的第五代計算機項目和「IMS(智能製造系統)」項目失敗,人工智慧陷入第二次低谷。人們開始尋求一種新的科技手段來構建智能系統。於是在2006年,海倫·吉爾提出了CPS的構想,並且隨後得到了德國等工業國家的響應。CPS是工業4.0、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等落地的「最大公約數」和關鍵使能技術,甚至可以說,未來世界的形式是CPS。
  • 【智能製造】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評測三部曲 - 智能製造 - CIO時代...
    進入成熟度的世界   在新一輪轉型升級過程中,中國的製造業工廠首先就面臨一個問題需要回答:什麼樣的製造能力可謂智能製造,以此為參照,我們目前的製造能力處於什麼水平?   流派大放送   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在CMMI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儘管一些工業國家和組織都推出它們各自的智能製造/工業四能力成熟度/就緒度模型,其基本思想和途徑沒有什麼區別,都包含智能製造/工業四參考模型、能力成熟度模型以及度量定義。
  • 從智能科學到智能製造
    來源:中國工程院院刊 已授權 智能科學大致包括自然智能和人工智慧兩個領域。自然智能是發現生命系統智能行為的科學,而人工智慧是製造智能軟體和系統的科學和工程。智能製造對人工智慧保持著很高的依賴度。
  • 不了解製造,何以智能?
    ,好像智能製造就高級了,其實,智能製造並不高級,智能製造它只是因為個性化需求,使得必須尋求新的智能技術來幫助企業,它甚至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被迫行為,因為大規模生產才是最成熟的,質量品質可靠的,智能製造是對製造的延續,它是一個過程,從幾十年前人們就在尋找解決辦法了。
  • 「智能製造」最原始的驅動力是什麼?
    智能製造的起源是智慧工廠,而智慧工廠的概念最早由IBM於2009年提出,屬於IBM「智慧地球」理念在製造業的應用實踐。隨著智能化成為各國製造業的發展方向,企業管理方式、個人生活理念和國際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巨變,智能製造建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有望成為未來製造業的新模式,那麼,到底是什麼智慧工廠或者智能製造呢?
  • 什麼是智能製造?什麼是工業4.0?歐陽勁松教授為您做專業解讀!
    工業4.0是近年來全球工業領域持續關注的熱門話題,為在新形勢下搶佔製造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我國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並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記者採訪了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就德國工業4.0和我國智能製造的相關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討。
  • 面向智能製造的設計
    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汽車、家用智能電器以及許多其他產品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於產品功能及其交互性的期望。例如,智慧型手機產品的意義並不僅僅是一款設備;相反,它是設備、用戶交互語言、通信基礎設施以及計算基礎設施的複雜組合。此外,用戶不只使用該設備來單純實現其物理功能,而是基於基礎設施的支持使用多樣化的服務。 新一代智能製造系統(NGIMS)的開發與轉型產品的開發密切相關。
  • 智能製造,跟洋教頭學什麼
    在智能製造領域,這是歐洲最頂級的科研應用機構和中國最高層次的合作,以此為契機,南京江北新區將加快整合全球資源,建設國內智能製造中心,打造長三角先進位造重鎮。讓「德國師傅」帶著我們「玩」智能製造,從政府、學界到企業興奮之餘不乏清醒:不能大幹快上,唯「新」是從,而應踏實練身手長本領,否則,「師傅」就會拿走我們的市場,把我們繼續按在打工者的角色上。
  • 美國智能製造的路線圖 美國製造創新研究院解讀
    美國定義的智能製造  在路線圖中,CESMII在2017-2018的路線圖中給出了自己的定義:智能製造(SM)是一系列涉及業務、技術、基礎設施及勞動力的實踐活動,通過整合運營技術和信息技術(OT/IT)的工程系統實現製造的持續優化。
  • 智能製造和先進位造技術之大不同
    智能製造是製造業正迎來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將重塑全球產業競爭格局,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加緊布局、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5148.htm
  • 編寫「智能製造叢書」的初衷是什麼,來看看總主編之一的李培根院士...
    儘管智能製造的大潮在中國滾滾而來,儘管政府、工業界和學術界都認識到智能製造的重要性,但是不得不承認,關注智能製造的大多數人(本人自然也在其中)對智能製造的認識還是片面的、膚淺的。除《智能製造:技術前沿與探索應用》《智能製造標準化》和《智能製造實踐》3個分冊外,其餘包含了以下五大板塊:智能製造模式,智能設計,智能傳感與裝備,智能製造使能技術,以及智能製造管理技術。本叢書編寫者包括高校、工業界拔尖的帶頭人和奮戰在一線的科研人員,有著豐富的智能製造相關技術的科研和實踐經驗。
  • 服裝行業智能製造之路還有多遠
    最近這兩年服裝行業智能製造的聲音越來越響,行業內智能工廠的建設動作頻繁。而花巨資投入的所謂高科技軟硬體卻換來的只是智能,卻遠遠還未達到智造目的。未來服裝可能的形式有人說服裝行業是屬於「低端製造業」,說這話我也不去反駁;因為沒意義,因為任何一個行業產能過剩都將變成「低端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