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T是誰?對上海智能製造的意義為何如此不同?

2020-12-13 騰訊網

在智能製造領域,這是一次備受業界矚目的跨國收購!今年5月30日,位於上海的復星集團歷時一年,終於完成了對德國老牌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FFT的收購。不到三個月,復星決定將FFT的中國總部放在上海嘉定,同時把它升級為FFT(愛夫迪)的全球總部。於上海而言,FFT為「智能製造高地」的打造增添了一顆重要砝碼。

FFT是誰

就在8月23日,嘉定區區長陸方舟與復星集團FFT公司CEO哈爾共同籤署了《FFT項目合作協議》,宣告FFT全球總部正式落戶嘉定區。上海市副市長吳清、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等分管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相關領導見證這一重要項目的籤約。

復星集團全資收購FFT並將全球總部與研發中心落戶上海嘉定,實現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來」,有助於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環節自主創新,提升上海製造的整體競爭優勢。吳清在籤約儀式上表示,上海在智能製造領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希望復星集團圍繞FFT項目,繼續擴大和深耕智能製造系統集成業務,力爭三年內全球總收入突破百億元,為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推動智能製造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對於這一項目上海為何如此重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FFT。FFT擁有50多年歷史,是德國工業4.0的標杆企業,一直為寶馬、奔馳、大眾等汽車品牌提供整車柔性生產線的「交鑰匙」工程、柔性自動化技術和產品以及客戶服務等。同時,FFT還為空客、波音、商飛等航空航天製造企業提供機身和後段總裝的解決方案。近年來,FFT的技術也已經拓展到新能源電池、金屬加工業及工業數位化等更多更全面的智能製造行業應用,掌握工業4.0全系統集成能力,可提供完整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用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的話說,復星對FFT的收購源於一個基本的判斷: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進入「下半場」,最重要的標誌,就是以製造業為主導的信息技術的應用,方興未艾,在產業上更深入。在這個判斷下,復星一直在研究和努力實踐一種產業網際網路的可能,簡稱為「C2M模式」。通過C2M模型,將C端客戶在生產、製造與M端完全打通,最終實現「千人千面、千人千品」,客戶個性化需求跟製造能完美地匹配起來,同時成本又是工業化的成本。「而作為一家植根上海的企業,一直都希望復星的業務發展能與上海戰略同頻共振。完成對FFT的收購之後,儘管復星收到很多城市的邀請,但最終,還是決定將FFT的中國總部放在上海,並進一步升格。」

意義非凡

復星的這次收購,讓市場聯想到美的對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的那次併購。然而,這兩次跨國併購有一個明顯的不同,當時美的收購KUKA無法進行技術轉移且短期內無法進入董事會。而FTT目前控股方為家族基金,管理層為職業經理人,雙方均持有開放合作態度,均表示非常支持和鼓勵將核心技術和研發資源在中國落地,進而不斷降低成本。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機器人企業普遍存在產品線單一、系統設計和集成方面能力較差等問題,從而直接導致了國內機器人企業在高端和系統集成化產品領域的自主率較低,無法構成有效競爭,FTT落戶上海,對中國機器人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大幅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加快實現製造業全面轉型升級的意義不容小覷。

的確,這次收購併落戶嘉定,之於復星,之於上海,甚至是之於整個中國智能製造都有著非同的意義。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表示,當前,世界各國都將製造業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經歷了信息化、數位化、網絡化轉型之後,搶先步入智能化時代,智能製造已經成為高端製造業競爭的主戰場。

兩周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5G+工業網際網路全國現場工作會議」,彰顯出國家對智能製造的高度重視,主會場放在上海,從側面說明上海的智能製造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工信部部長苗圩在現場會上強調,「要緊緊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大歷史機遇,加快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海按國家要求,提前布局,加快推動5G、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將發展智能製造作為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的重要抓手。今年6月24日,又發布了《上海市智能製造行動計劃》,全力推進「智能製造十百千工程」,計劃到2021年,全市智能製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1300億元,其中機器人及系統集成產業規模突破600億元。

「上海不僅有深厚的工業底蘊,還有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及一大批技術領先的企業。」吳金城說,上海在智能製造方面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在網際網路經濟的「下半場」-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上海有很大決心去突破。不過,「下半場」的打法跟「上半場」不同,「上半場」TO C的網際網路可以「一網吃天下」,但工業網際網路因為各個行業的know-how都不同,需要深耕。在上海,可以欣喜地看到,各個類型的企業都在積極參與智能製造。比如,三大運營商在力推行業應用,上海在全國最先布局5G產業,5G基站建設已超過5800個,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正插上5G的翅膀。

構建生態

FTT對上海智能製造意義重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核心技術將一起落地上海。

目前,我國智能製造領域許多基礎原料、關鍵器件和核心技術,都高度依賴進口,嚴重製約了智能製造行業發展。尤其在當下中美經貿摩擦的背景下,「卡脖子」技術問題比較突出。「我們當前必須集中各方資源,加快科技攻關突破,爭取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為國家解決『有沒有』、『好不好』的問題。」吳金城說, 上海要通過加大開放合作,著力打造2-3家國家級、3-5家有行業影響力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打造關鍵核心技術。

發展智能製造,還需要基礎設施、平臺,需要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政府政策、金融等各方面的綜合產業生態。這兩年,上海不斷提升政策供給的「聚焦度」,推出重大裝備首臺套、新材料的首批次等政策,其實就是精準支持智能製造發展,圍繞關鍵零部件和整機裝備研發攻關等進行精準傾斜。在金融政策支撐上,目前正在推動更多的優質企業登陸科創板。

其次要提升行業發展的「開放度」。吳金城說,要發揮社會各優勢資源,促進行業的開放交流。德國在智能製造方面走在全球前列,我們要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加強在智能工廠、標準規範、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入交流。最後,要提升區域生態的「集聚度」。「我們將藉助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東風,推動上海智能製造企業走向長三角,鼓勵長三角製造商、裝備商、軟體商、集成商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加強合作,促進智能製造產業的協同發展、集群發展。」

當前,正處於智能製造發展的黃金時代。劍指2012,上海將全力打造成為全國智能製造應用新高地、核心技術策源地和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希望屆時智能製造能像網際網路的「上半場」一樣,出現更多BAT級的企業。

相關焦點

  • 助力「上海製造」,全球智能製造領軍企業愛夫迪(FFT)全球總部在滬...
    來源:經濟日報8月3日,全球智能製造領軍企業愛夫迪(FFT)全球總部在上海嘉定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近人民幣50億元,計劃於2022年正式建成。作為愛夫迪的控股股東,復星表示將通過全球總部項目建設,將愛夫迪打造成為全球一流的智能製造集團,以其上遊柔性製造供應鏈優勢深度融入復星FC2M生態,有力推動上海智能製造及相關產業鏈的全面發展。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表示,上海支持愛夫迪對接100+智能工廠行動方案,服務不少於10家智能工廠和1-2家標杆性智能工廠,把戴姆勒、寶馬等世界一流車企智能製造的標準和經驗引入中國。
  • 智能製造的定義及實現智能製造的意義
    智能製造是什麼國內對「智能製造」的定義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中,智能製造定義為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位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
  • 智能製造的意義是什麼
    打開APP 智能製造的意義是什麼 發表於 2019-04-22 08:38:55 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智能製造的四條賦能路徑,全面解讀智能製造帶來的「工具+決策」兩個維度的革命性機遇。 報告首先分析了「數據+算力+算法」這一智能製造的核心技術體系的構成。首先,數據是智能經濟的基礎,是智能製造的核心生產資料。其次,以雲計算、邊緣計算為代表的算力的快速發展為處理海量數據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以人工智慧、機理模型為代表的算法技術幫助智能製造發現規律並提供智能決策支持。
  • 智能製造讓智能家居更有意義
    打開APP 智能製造讓智能家居更有意義 家電攻略 發表於 2019-11-14 16:25:19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製造術的深度融合促進了製造業的發展,並讓智能製造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 智能製造和先進位造技術之大不同
    不單是企業,國家也頻頻出臺政策標準進行扶持,可見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智能建築等新領域已經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資本追逐點。先進位造並不等同於智能製造各種不同的用於描述目前技術變革的術語造成了相當大的混亂。「先進位造」這個表述經常被用來代替「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
  • 什麼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對產業發展的有什麼顛覆性意義?
    智能製造技術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互動、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製造過程和製造裝備智能化,是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裝備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 服裝智能製造邁出新步伐,上海威士「襯衫智能縫製系列模塊單元...
    服裝智能製造邁出新步伐,上海威士「襯衫智能縫製系列模塊單元」項目獲專家、企業好評 2020-06-16 08:35:54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 5G對於智能製造有什麼樣的意義
    5G應用已經成了熱門話題,如「5G+AR/VR」、「5G+車聯網」、還有重量級熱點「5G+智能製造」。那麼「5G+智能製造」是什麼概念,5G對於智能製造有什麼樣的意義?具體來看智能製造體現在製造過程的各個環節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等技術。 簡而言之,智能製造具有以下特徵: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製造環節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通信網絡為基礎支撐。通過自組織的柔性製造系統,實現高效的個性化生產的目標。
  • 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製造項目中心落戶臨港
    他指出,智能製造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標誌,此次弗勞恩霍夫協會、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臨港地區強強聯合,對於中國和上海的智能製造發展具有裡程碑式意義。上海市科委將圍繞產學研合作的關鍵環節,打造一批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推動優質創新資源共享集聚,加快產業結構專業化,不斷探索新型產學研模式,促進國內外產學創新,形成各類優勢互補。
  • 通俗易懂的講解FFT的讓你快速了解FFT
    =1; //經過觀察,發現每級蝶形運算需要N/2次運算,共運算N/2*log2N  次   unsigned char fft_counter=0; //在此要進行補2   N必須是2^n   在此略 //蝶形級數  (L級) L=log2(N);         //計算每級蝶形計算的次數(這裡只是一個初始值)
  • 2020智能製造、工業4.0案例TOP30
    3、中國商飛:「商飛智能製造系統CIMS」中國商飛聯合中國聯通、華為公司、上海交大等機構共同研發的商飛智能製造系統CIMS,給飛機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試驗試飛、運營支持等諸多流程帶來全新變革。 故專家點評為:東方欲曉 8、上海電氣:智能製造全產業鏈布局 上海電氣成立自動化集團多元化布局智能製造,完成了「智能製造-軟體-集成-服務」的智能製造全產業鏈布局。進階工業4.0的上海電氣已具備行業領先的汽車、航空航天、3C 電子、食品加工、安防、新能源等領域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實施能力。同時,上海電氣在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方面也取得突破。
  • 上海臨港:智能製造基地吸引交大團隊「搬家」
    中青在線上海8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上海智能製造研究院有一個特殊的員工,他是原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副院長習俊通。如今,他辭去行政職務,帶領著一支168人的高精尖團隊紮根在距離上海市中心超過70公裡的臨港科技城,為科技城裡的新興產業企業提供各種技術支持。習俊通現在是上海智能製造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2016年6月1日,上海交大第一臺高精尖設備從學校被搬到了臨港,兩年來,研究院為長三角地區的300多家企業提供過服務,直接幫助企業解決他們在生產、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 【智能製造】以三體智能解讀智能製造三個範式
    如大數據智能源於物理實體設備的運行信息,人腦不可能計算處理這些高頻數據,更不可能識別其中所蘊含的特徵模式和內在規律,需要三中「體」的緊密協作;群體智能發生在不同的「體」之中,遠遠超越了數體智能的範疇,很難斷定誰是群體中的主控體、誰是受控體等。
  • 5G智能焊接大賽角逐LEAP Expo 2019現場,誰將佔據智能製造C位?
    那麼,還在等什麼,趕緊加入由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攜手德國埃莎全新亮相於10月10-1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LEAP Expo 2019 現場舉辦的5G智能焊接大賽。群雄逐鹿,誰與爭峰,誰將佔據智能製造C位?誰又將成為選擇焊焊接技術的佼佼者,緊握5G時代的紅利?讓我們拭目以待!
  • 愛立信南京工廠,為何會成為中國智能製造「燈塔案例」?
    其不僅是愛立信工業專網解決方案在中國的首個商用部署,同樣也是江蘇移動首個5G專網的正式商用項目,具備高成熟度、可複製、靈活部署與長期演進等特點,在中國5G賦能智能製造升級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標杆意義與「燈塔案例」示範作用。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對此表示:隨著5G商用深入推進,智能製造和工業4.0的時代已經到來。
  • 中國工程院智能製造技術與產業專題會在上海舉行
    9月16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承辦的「2020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EID2020)——智能製造技術與產業專題分會」在上海舉行。
  • Matlab中fft與fwelch有什麼區別?如何用fft求功率譜?
    講這個話題,就要先搞清楚頻譜、功率譜的概念,可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信號的頻譜 頻譜密度 功率譜密度 能量譜密度做信號處理的朋友應該都會fft
  • 上海交大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製造項目中心成立
    本報訊 3月26日,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正式合約,雙方將在臨港地區成立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製造項目中心
  • 智能製造常見名詞術語
    智能製造就是這樣的一個領域,有時一個術語有多個不同的解釋,有時多個不同的術語卻有著相同或類似的含義,甚至有的術語本身就含義模糊、語焉不詳。大製造的提法從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最早應該是來自CIMS,即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 「上海智能製造行動計劃」發布!時間表、路線圖都定了
    ,重點行業的智能製造水平顯著提升,5G、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和製造業融合程度進一步深化,努力將本市打造成為全國智能製造應用新高地、核心技術策源地和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推動長三角智能製造協同發展。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裝備和核心零部件,攻克一批智能製造共性技術與軟體,培育壯大一批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實現硬體更高端,軟體更智能,集成更協同。二是重點行業智能製造推廣行動。推進汽車、電子信息、民用航空、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綠色化工及新材料等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和新模式應用,推動優勢產業集群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特色產業高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