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貝爾公司:如何在2025年造出飛行計程車?

2020-12-12 億歐網

提到貝爾直升機,也許很多人都會一頭霧水。但若說起在已經成為越南戰爭符號的「休伊」UH-1多用途直升機和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那麼很多歷史愛好者便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飛機都是貝爾公司的產品。」

事實上,從1941年開始研發直升機起,貝爾直升機就在民用和軍用領域分別推出了多款熱銷產品。除了剛才提到的UH-1和AH-1外,該公司的知名作品還有第一架在平飛狀態下突破音障的試驗機貝爾X-1,被全球多家新聞機構採購作為媒體報導直升機的貝爾430,以及大名鼎鼎的傾轉旋翼機V-22「魚鷹」等等諸多機型。

(貝爾公司推出的軍用旋翼機產品)

不過,貝爾公司一直在尋求向由飛行器製造商向科技公司的轉型。2017年,該公司便與Uber達成合作,合作推出飛行計程車。在今年的CES展上,貝爾公司就展示了其設計的城市空中計程車座艙。在隨後的2月22日,貝爾公司將自己的公司名稱由「貝爾直升機」正式更名為「貝爾Bell」,並發布了新的品牌標識。根據規劃,該公司希望在2020年推出空中計程車的首款原型機,2025年實現大批量生產和運營。

對於轉型這件事,貝爾公司顯然非常重視。7月30日,億歐汽車等媒體該公司戰略行銷和業務開發總監查德·斯巴克斯(Chad Sparks)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他為我們介紹了貝爾公司對於空中計程車的思考,以及對下一步發展的規劃與判斷。

當前,絕大部分中國人都只有乘坐過民航飛機的體驗。相比之下,直升機、通用航空和私人飛機對於大家來說還過於遙遠。在很多人看來,空中計程車這項概念更像是天方夜譚。

對此貝爾公司認為,若要實現成功的空中按需出行,該公司需要從四個角度入手努力,它們分別是運營、製造、監管和科技。

(查德正在闡述貝爾公司所理解的空中按需出行理念成功的關鍵)

首先,運營方面。如何實現在社區、辦公區內的安全起降,城市通勤航線的設計,以及空中計程車的調配,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貝爾公司的想法是與當地政府合作,共同設計航線和飛機起降場地,保障飛行和運營安全。而在飛行計程車的運營方面,貝爾將與Uber這樣的共享出行平臺合作,共同打造面向C端消費者的出行產品。

第二,製造方面。儘管商用直升機的價格一再下探,但當前一架貝爾輕型直升機的價格依舊在200萬美元上下。如果要讓價格足夠親民到滿足按需出行的要求,那麼飛機的採購與維護成本就需要下降到量產車的水平。這其中就要求新飛機採用新材料,以及新的動力系統。今年7月,貝爾公司宣布將與法國賽峰集團合作開發混合動力電推進系統,用於其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應召空中出行概念方案。

第三,監管層面。在全球範圍內,各國政府對於商用飛機的監管都十分嚴格。從飛機質量,到飛行員資質以及空域申請,我國主管部門都提出了嚴格的標準和監管流程。只有按照我國民航局要求,完成了取證流程的飛行器,才能夠上天飛行。對於該問題,查德並沒有進行詳細的展開說明。但他表示,貝爾公司在飛機取證方面擁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他們有信心讓中國政府為空中計程車開「綠燈」。

最後,科技方面。除了新的推進模式和新材料外,自動駕駛也將是空中計程車的必備技術。查德對億歐汽車透露,出於安全的考慮,在運營初期他們將會為空中計程車配備飛行員。但貝爾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空中計程車的無人駕駛運營。而在電動化方面,查德表示鑑於當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依舊存在瓶頸,因此他們的初期目標還是使用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等到相關技術成熟後再打造純電動飛機。

近年來,「飛行汽車」概念日趨火熱。日前,由吉利汽車收購的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中文譯名「太力飛行汽車」)公布了兩款量產產品的細節,稱將在2019年問世。相比之下,貝爾公司期望在2025年實現飛行計程車的商業計劃,顯然更加大膽。

億歐汽車認為,在現有的商用直升機平臺上實現按需提供的飛行計程車服務,無論是平臺還是成本都不合適。就像滴滴出行、曹操專車正在與車廠攜手打造的專用網約車一樣,「飛行計程車」業務也需要專用的機型。

值得關注的是,貝爾公司計劃推出飛行計程車的時間將在2025年,這與主機廠和科技公司推出L4無人駕駛汽車的時間節點重合。在億歐汽車看來這兩者之間很可能形成部分競爭關係。簡單來說,無人駕駛汽車對於用戶的價值,在於將用戶過去花在路上的時間解放出來,提升效率。而飛行計程車則是將用戶的通勤時間大幅減少,以此提升效率。同樣都是以效率提升為賣點的交通工具,兩種服務的產品設計和用戶定位,肯定需要仔細打磨才能形成差異化,避免正面對抗。

對於億歐汽車的這幾個問題,查德並沒有給出詳細解釋。尤其是在涉及空中計程車的技術路線方面,他表示這是需要嚴格保密的問題,只有當產品最終確認後才能公布。

不過查德表示,貝爾公司對於該計劃的前景非常樂觀。「在項目的一步一步實現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分析探討其商業模型,預測未來收入。對于貝爾公司的轉型而言,飛行計程車項目非常重要,我們將對其持續投入。畢竟,我們是一家非常酷的公司。」他站在貝爾公司今年才換的新logo前對億歐汽車說道。

相關焦點

  • 德公司「飛行德士」完成測試 擬2025年投入運行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近日,德國Lilium公司推出一款可垂直起降的飛行德士,時速比汽車快5倍,一次可飛300公裡,該公司計劃到2025年時在世界幾個城市將這款交通工具投入使用。
  • 優步切割飛行計程車業務 接盤者為喬比航空公司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8日,外媒「Engadget」爆料稱,美國網約車服務運營商優步(Uber)公司已將旗下飛行計程車業務Uber Elevate出售給加州喬比航空公司(Joby Aviation)。
  • 使用線控飛行裝置的貝爾525私人直升機,開它就像開玩具飛機
    比如美國貝爾公司生產的貝爾525直升機。這是一款中型直升機,內部可坐20個人,人民幣價值9700萬左右。它號稱是飛行的會議室,進入到裡面,機艙內的沙發和桌子布局,讓人感覺自己在一個寬大的會議室中。這些沙發和座椅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購買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調整。
  • 看看目前正在研發的八款不同電動飛行計程車
    外媒New Atlas最近向他提了有關飛行汽車的幾個問題。你為什麼會認為我們正處在飛行計程車革命的邊緣?「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驅動,全球各國政府和公司正在制定後石油時代的計劃,儘管通過使用替代燃料來降低航空業碳排放量,與汽車工業一樣,電力推進似乎成為航空旅行的前進方向。
  • 當波音的飛行背包遇上谷歌的飛行汽車-虎嗅網
    那麼他們對參賽作品的要求又是如何呢?通告中的具體要求如下:(飛行裝置)至少能載人飛行20英裡(約合32千米),不可中途補充燃料;成品要「極輕、安靜,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地點都能自由使用」。早在上世紀中期,貝爾飛行器公司就發明了飛行背包。當時他們還得到了美國軍方的支持。原因是後者希望能將背包應用於宇航。然而飆升的成本逐漸讓軍方失去了耐心。儘管後來Google X接手了貝爾飛行背包的「遺產」,但他們在獨立研發了一段時間後,也開始對這一產品的商業潛能產生了懷疑。
  • 新加坡「空中計程車」完成首航,飛行兩分鐘
    據半島電視臺網站10月22日報導,21日,新加坡市民首次看到了一輛會飛的計程車。這架空中計程車在新加坡濱海灣上空完成了處女航,時長大約兩分鐘。而這次比廣告宣傳中的三分鐘試飛行時間少了一分鐘。這種空中計程車的製造商是德國航空初創企業Volocopter,此前曾在德國、杜拜和芬蘭進行過公開飛行演示。Volocopter公司設計者們希望它能成為一種新的出行方式,以幫助人們遠離擁堵的道路。
  • 這些飛行汽車公司,誰能從夢想走進現實?
    這也是運行計程車服務的理想方式,因為汽車可以自動將自己送回維修中心或根據當前訂單採取其他路線。 在2018年初,Vahana原型機進行了首次成功的全面飛行測試。這架20英尺高的飛機僅向空中上升了16英尺,並在那裡停留了53秒鐘。但是,它完全使用自動駕駛技術來做到這一點。自那以後,空中巴士公司已經進行了約50場試飛,並表示有望在2020年首次亮相。
  • 剛賣自動駕駛部門,Uber又出售飛行計程車業務
    剛賣自動駕駛部門,Uber又出售飛行計程車業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9日 消息:最近美國網約車巨頭Uber似乎很缺錢!
  • Volocopter首個飛行計程車服務站點落戶新加坡
    目前該公司已經展示了名為VoloPort的完整全套原型,目標是為未來城市中心提供飛行計程車服務。 和其他追求飛行汽車概念的公司一樣,Volocopter的目標是通過電動飛機來減少交通擁堵,城市汙染和日常通勤時間,該電動飛機能夠在繁忙的城市中心來回穿梭,實現繼地面、地下之後的空中運輸方式。
  • 美國網約車巨頭Uber宣布 再出售飛行計程車業務
    美國網約車巨頭Uber宣布 再出售飛行計程車業務2020-12-09 15:58出處/作者:IT之家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美國網約車巨頭 Uber 周二宣布, 將把其飛行計程車部門出售給飛行計程車公司 Joby Aviation,並對後者投資 。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1988年照片
    飛行學院的學生步出校門 1988年4月20日 孫忠靖 位於四川廣漢的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是目前中國唯一培養民航飛行員的學校。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建於1956年,目前有4個分校,設有飛機駕駛、空中領航、航行管制和空中通信4個專業,擁有70餘架專業飛機、運輸飛機、直升機和4個機場。現有學員700餘名,全部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選拔,教師都是歷屆畢業生中留校的飛行尖子。建校以來,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為中國民航輸送了近4000名飛行員,培養各類民航地面專業人員和外國留學生3000多名。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1988年照片
    飛行學院的學生步出校門 1988年4月20日 孫忠靖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建於1956年,目前有4個分校,設有飛機駕駛、空中領航、航行管制和空中通信4個專業,擁有70餘架專業飛機、運輸飛機、直升機和4個機場。現有學員700餘名,全部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選拔,教師都是歷屆畢業生中留校的飛行尖子。建校以來,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為中國民航輸送了近4000名飛行員,培養各類民航地面專業人員和外國留學生3000多名。
  • 英國Faradair公司承諾2025年實現混合動力飛機取證
    混合動力飛機英國Faradair公司宣布,計劃在2022年之前試飛18座混合動力飛機,並在2025年之前獲得認證。該機採用非增壓客艙設計,最高飛行高度為4267米(14000英尺),正在由英國威爾斯的斯旺西大學進行最終的設計工作。該項目迄今為止歷時四年,目前完成縮比模型試飛,並計劃在今年開始製造工作,預計於2022年進行飛行測試。
  • 飛行計程車服務2023年在新加坡商用 已開始賣票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德國小型電動直升飛機製造商Volocopter GmbH今日表示,計劃於2023年底前在新加坡推出飛行計程車服務。這意味著新加坡有望成為全球首個推出電動飛行計程車服務的國家。Volocopter今日在一份聲明中稱,一旦與新加坡合作完成飛行試驗、評估和認證,Volocopter承諾在三年內開始運營這項服務。目前,該服務已經開始提前售票,15分鐘行程的費用為300歐元(約合364美元)。去年10月,Volocopter已經在新加坡濱海灣(Marina Bay)地區完成了一次示範飛行。
  • 傳統計程車貢獻運力超70%,上線率不足10%
    來源:高德地圖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2019年巡遊計程車(傳統計程車)運送的乘客在計程車業總客運量的佔比超過70%。據滴滴今年9月公布的數據,全國計程車的線上化佔比不足10%。該公司可以為那些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發自動駕駛計程車的公司,提供大量客戶群體、打車業務產生的盈利路線等數據,共同推動Robotaxi的規模化落地,提高城市出行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運力的投放,主打「車輛共享」的網約車平臺也存在加劇交通擁堵的風險。 紐約市政府此前發布的政策要求,限制網約車司機在曼哈頓交通擁堵地區的空駛時間,不得高於31%。
  • 中國Ehang的無人駕駛空中計程車首次在美國飛行
    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億航首次在美國展示其無人駕駛計程車。周二下午,這架全電動雙座飛機在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以南的測試跑道上空飛行了五分鐘,包括該州州長羅伊庫珀(Roy Cooper)在內的約100人觀看了試飛。
  • 飛行汽車:上天容易,想要「落地」有點難
    在10月5日落幕的北京汽車展上,小鵬匯天就發布了首款超低空飛行汽車「小鵬匯天旅航者T1」。  從個人小範圍實踐到資本關注熱點  「過去100多年的飛行汽車實踐探索,主要發生在美國,人們通過汽車與飛機的結合,設計出同時具備地面行駛和空中飛行功能的飛行汽車。」
  • 計程車2020年新政策有油補嗎?未來5年計程車的前景如何?
    計程車2020年油補政策暫未出爐,但是從此前發布的方案來看:以2014年實際執行數為基數逐步遞減,其中2015年減少15%、2016年減少30%、2017年減少40%、2018年減少50%、2019年減少60%,2020年以後另行確定,相關支出不再與用油量及油價掛鈎。
  • 未來交通工具大猜想,不僅僅是飛行汽車
    第一步直接上乾貨:飛行汽車截止目前,飛行汽車已經在進行各方面的落實實驗階段,目前谷歌、騰訊、吉利、優步在飛行汽車上投資超過30億美元。優步、波音、空客、貝爾和其他20多個團隊正在開發飛行汽車。儘管大多數飛行汽車仍處於概念測試階段,但實現商業化大規模生產還需要一些時間,飛行汽車正在成為未來旅行的一個小趨勢。吉利汽車的全資子公司美國李泰飛行汽車公司的飛行車使用摺疊翼,包括飛行模式和地面駕駛模式。模式切換需要1分鐘。在飛行模式下,速度高達每小時160公裡,最大續航為640公裡,最大飛行高度為3000米。
  • 40億美元甩賣自動駕駛業務後,Uber 再出售飛行計程車業務
    【新智元導讀】據外媒報導,美東時間12月7日,共享出行巨頭Uber宣布將自動駕駛技術部門Uber ATG出售給了同行業初創公司Aurora Innovation;緊接著第二天,Uber又把飛行計程車業務Uber Elevate賣給了加州一家開發全電動垂直起降客機的公司Joby Aviation. Uber方面稱,出售業務是為了專注於自動叫車和飛行計程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