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題材電影《薪火相傳》在淮安首映

2020-12-20 新時代新視角

11月17日,由淮安市水利控股集團全資子公司江蘇楚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資拍攝的電影《薪火相傳》在淮安市新亞商城盧米埃影城首映。淮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靜,淮安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益民,淮安市水利控股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莊亞洲,淮安市委組織部企業處處長袁康等領導出席首映儀式。

據了解,《薪火相傳》由王鼎執導,杜存鋼擔任總製片人,原八一製片廠製作人楊飛擔任製片,國家一級演員、周恩來總理特型演員劉勁,影視演員海波、金良等傾情出演,淮安新生代青年演員魏冠男、劉柏熙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新時代淮安人在周恩來精神引領和激勵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故事,影片融入了淮安當地風土人情、飲食文化,地域元素飽滿。影片通過講述周恩來總理的優秀品德事件,來影響片中主體人物——一代淮揚菜名廚「孫快手」的一生,以一個小人物的獨特視角去表現一代偉人周恩來的卓著功勳、崇高品德和光輝人格,表達了周恩來總理對後人積極且深遠的影響,以及全國各族人民對於周恩來總理的深深懷念之情。影片已於11月16日正式上映。

莊亞洲說,作為淮安市水利控股集團的文化板塊,江蘇楚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近幾年投資了電影《童年周恩來》等多部電影,取得了積極反響,《薪火相傳》這部影片蘊含著推動總理精神薪火相傳的深刻寓意,是總理家鄉人民學習恩來精神、深切緬懷總理的一次深情表達。在全國上下奮力傳承弘揚並學習恩來精神之際,《薪火相傳》舉辦首映儀式並陸續上映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電影總製片人杜存鋼介紹,結合現代社會,不管是總理精神還是傳統文化都需要當今的年輕人傳承下去,所以影片選擇了「傳承」這一主題。影片結合「開國第一宴」當時廚師的些許記載、歷史資料與藝術加工,作為創作影片主人公——國宴大廚「孫快手」的靈感來源,通過「孫快手」的回憶,直觀展現周總理的優秀品質和光輝人格。

相關焦點

  • 第十二屆 「薪火相傳」宣講活動在銀川舉辦
    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宣講活動於11月17日在銀川舉辦。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吳秀章出席活動並致辭。
  •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020-11-05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透過鄉音鄉情認知歷史 讓傳統文化能薪火相傳
    這兩本書編撰耗時三年,前者還原了各非遺項目的前世今生,後者則收錄了當地民謠的鄉音鄉情。大朗鎮宣傳文體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向羊城晚報記者直言:「傳統文化不傳承不記載,就會慢慢被淡化,甚至消失。而要記錄這些文化元素,最難的是尋找傳統文化背後的『知情人』。」
  • 福鼎佳陽:讓畲族文化薪火相傳
    日前,福鼎市佳陽畲族鄉舉辦第一批福鼎市非遺畲族文化(佳陽畲族民歌)傳習所傳承培訓活動,分享畲族文化傳承保護經驗,教唱、展示畲歌民俗,推動畲族文化傳承發展。近年來,該鄉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重點做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雙華「二月二」會親節的保護傳承,打造民族特色旅遊產品,實施多種文化特色項目。畲族彩帶李花開來桃花開,雙華二月起歌臺,一來會親二會友,會親會友比歌才。」
  • 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
    中新網福州10月31日電 題: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作者 鄭江洛 彭莉芳「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民族風格、百家姓、十二生肖……在一雙小小的筷子裡就能得到體現。」有著福州「筷子大王」之稱的福州市倉山天天筷廠董事長張國天如是說。
  • 四川松潘:非遺進校園 多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近日,記者來到松潘縣城關小學,實地探訪非遺文化走進學校的情況,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歌詞內容廣泛,既有婉約,又有詼諧,包括愛情故事、歷史傳說、勞動生產等題材。2008年,松潘縣土琵琶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時,4歲就開始彈唱土琵琶的蘭鳳英成為唯一一位非遺傳承人。  為了讓這一民俗樂器源遠流長,蘭鳳英把經營了半輩子的小店交給女兒打理,一門心思撲在了土琵琶彈唱事業上。
  • 《流浪地球》背後的故事:中國電影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郭帆的《流浪地球》與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同期上映,本來是競爭關係,但是寧浩在《流浪地球》中有客串,在郭帆電影資金有問題時,寧浩把拍攝場地和劇組的太空衣借給郭帆使用。同一天上映的3部賀歲檔導演, 雖然存在競爭關係, 但他們之間,卻是彼此鼓勵,守望相助。
  • 從「博物館」走出的「新」經濟——非遺傳承開闢產業發展新天地
    精美服裝的背後既有傳承千年的技藝與情懷,又有產業發展視角與空間。伴隨著非遺傳承方式的創新,產業外延也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傳統技藝走出「博物館」,開闢出產業發展的新天地。千年技藝的重「新」相遇要將千年技藝薪火相傳,核心是融入現代生活,在於一個「新」字。隨著技術、模式和方法的創新,非遺正在「舊貌換新顏」,與人們重「新」相遇。
  • 指尖上的百年傳承——內江資中木偶戲薪火相傳
    資中木偶劇團是四川僅存的3個木偶劇團之一,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資中木偶在新中國成立的70年裡,一代又一代木偶傳承人在堅守、創新、發展的歷史變革中,將資中木偶劇團的「扁擔精神」不斷傳承!薪火相傳 資中木偶源遠流長然而在解放前,資中木偶不管從表演形式,還是木偶種類都與今天大相逕庭。經過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資中木偶已走向世界舞臺。資中木偶源於清代光緒年間,屬中型杖頭木偶。民國年間,資中大大小小的木偶戲班子共有10餘個,分布於各個鄉鎮。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在福州首映
    原標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在福州首映   日前,由福建省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福建省援藏建藏工作促進會、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組織策劃,福建數字前沿傳媒有限公司攝製的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式在福州舉行。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
    2020年12月5日上午,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主辦、盛世融源集團有限公司、盛世融源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承辦。
  • 電影《姜子牙》神仙年夜飯 「哪吒」導演餃子助力國漫薪火相傳!
    電影《姜子牙》由國內頂尖動畫人才「四年磨一劍」打造而成,接棒《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光線彩條屋影業「中國神話系列」第二部,是一部兼具大片爽度與內涵深度的國漫巨製。日前,影片貓眼想看人數超40萬,在「史上最強春節檔」高居第2,成為春節觀影的上佳選擇。電影《姜子牙》將於大年初一(1月25日)正式上映。
  • 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丨祥符調戲曲電影《三上轎》推介發布會舉行
    12月10日上午,河南廣播大廈一樓大廳星光璀璨、高朋滿座,由河南廣播電視臺生活事業部主辦,開封東京豫劇祥符調傳承發展中心、河南永冠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月陽工作室策劃執行的「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祥符調戲曲電影《三上轎》推介發布會,在這裡隆重舉行。
  • 踵事增華薪火相傳 孫季康的花鳥畫藝術與傳承
    孫季康出身美術世家,自幼研習書畫深得父親孫其峰先生真傳,在傳統書畫技法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他不斷探索自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父親的「神」之外,追求在「形而之上」意與境的章法自然,呈現出自己的藝術風格,傳承豐富和發展了孫其峰先生藝術教育思想和寫意花鳥流派體系。
  •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譚富英先生為譚元壽先生說戲留影譚元壽註定也要將這份家族榮光傳承下去。他自幼跟隨他的舅舅、譚派鬚生宋繼亭學戲,五歲登臺,先後和祖父、父親同臺演出《汾河灣》中的娃娃生薛丁山。
  • 「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
    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體質健康,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實現以遊戲化為基礎的紅拳特色主題活動, 5月27日,紅石橋鄉中心幼兒園舉行了「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並召開了「以紅拳文化為特色的幼兒園創建」座談會。
  • 薪火相傳揚帆起 不忘初心續遠航
    當站上鎂光燈照亮的舞臺,從領導手中接過金燦燦的勳章,廈門銀行的忠誠員工代表眼角泛起了閃閃的淚光; 當回顧完銀行20年的風雨歷程,深入了解前輩們的堅守與奉獻之後,新員工們讀懂並憧憬成為如前輩一般優秀的「廈行人」; 當第一任董事長柯賢琪先生將墨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交予吳世群董事長那一刻,現場雷鳴的般掌聲見證了「薪火傳承
  •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但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西方文化不斷湧進,傳統文化受到不小的衝擊,優秀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缺失。大量舊城、遺址被改造,甚至很多國家級別的古建築也被頻頻被拆,取之建起具有西洋現代派風格的建築與高樓。這讓我感覺到,傳統文化正在失守。仲夏,再次站在北京老巷口的我,內心沉重不已。那硃砂紅略帶鏽跡的老宅門去哪兒了?那些泛著歲月風韻的青磚綠瓦去哪兒了?
  • 廣府非遺列車 走進泥塑生色——大師王增豐與你暢談漫塑
    大洋網訊 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文化藝術百花齊放。為傳承和弘揚廣府非遺文化,廣州日報大洋網傾力打造廣府「非遺列車」活動,讓年輕一代切實感受廣府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非遺列車第一站,粵劇名伶吳非凡老師的帶領大家品析粵劇獨韻,體會「粵音繞梁」的樂趣。
  • 重溫經典 薪火相傳——2020年長豐縣「戲曲進校園」活動
    有的節目獨具特色、吸睛無數,戲曲聯唱《廬韻芬芳》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廬劇這一「非遺」戲曲的別樣風味;有的曲目重溫經典、再現佳話,廬劇《梁祝》、黃梅戲《鬧花燈》、廬劇《白蘭花含笑假山旁》等經典曲目選段輪番上演,近距離、更直觀地展現出戲曲藝術的魅力。特別是根據下塘實驗中學優秀教師張繼東同志的感人故事改編的現代廬劇《守望》更是受到學生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