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靈魂,也是民族力量的源泉。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有著海納百川、地承萬物的氣魄與胸襟,對國家發展與命運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但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西方文化不斷湧進,傳統文化受到不小的衝擊,優秀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缺失。大量舊城、遺址被改造,甚至很多國家級別的古建築也被頻頻被拆,取之建起具有西洋現代派風格的建築與高樓。這讓我感覺到,傳統文化正在失守。
仲夏,再次站在北京老巷口的我,內心沉重不已。那硃砂紅略帶鏽跡的老宅門去哪兒了?那些泛著歲月風韻的青磚綠瓦去哪兒了?鐫刻在門柱上的火焰紋、卷草紋去哪兒了?還有經常在巷裡高喊京腔的老人們,他們又去哪兒了?都不能再見了。
昔日戴先生筆下的「幽長幽長寂寥的雨巷」消失了,這裡是一一條條洋氣時髦的商業街,往日繁鬧生意火爆的百年小店也沒了,一間間韻味十足的新型連鎖店簇擁著熱鬧起來了。你來我往、川流不息的顧客與商家,使得這裡充斥著浮躁的氣息。只有老巷口模樣未大改,但也只是第一眼望過去像從前而已了。北京城,你學了好多新東西,你國際化了。
正當我嘆息傳統文化正在失守的時候,猛地看到一間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商鋪」。驚喜萬分,原來「茶者」老茶館居然還在!看見它略顯倔強地守在這裡,心裡不禁有一絲感動,它那抹深厚的古色讓我感到親切。我走了進去,想喝杯茶。
老闆仍在,還是當年那位爺爺。店內人並不多,老人待開水壺內水開,便取一個青花瓷蓋碗,將沸水緩緩從蓋碗的斜上方注入,片刻,蓋和碗輕輕相,到輕輕脆響。「茶者」家的茶十分耐泡,茶香濃烈,湯感柔順,小眠一口,唇齒間久久留香,水路細膩並伴隨著長久的回甘,世間怡然心情,只在這杯清茶中。在這條充滿商業氣息的街上,老茶館依然保留著原本的古色古香,著實讓人欣慰。靜坐得幽趣,清茶快此生。原來傳統文化仍有人在銘記與傳遞,他們片刻都未停歇與忘記。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在這五千年的漫長歲月裡,積攢了足以讓全世界讚嘆羨慕的華夏文明,這是一個國家的根,一個民族的魂。身為炎黃子孫,理應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承擔起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歷史責任,將文明與傳統融入到血液和精神裡,文化即是生命,生命即是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