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看到有類似於《別讓電視劇騙了你,碰到地雷踩住不放也保不了命》的文章。碰到次數多了我也疑惑了,關電視劇啥事啊?一看宇宙國人是比較會玩,靠踩地雷來泡馬子,腦殘得光吃藥都好不了了。
寫這個東西總感覺有點彆扭,說是個知識吧,這種知識也太過冷門,並且就算真知道了也未必有用。要知道踩地雷幾乎是當今世界最不幸的事情之一,現代反步兵雷裝藥都小,幾克十幾克炸藥,保證炸不死你,只炸掉半個腳掌,然後一輩子都天昏地暗了,所以惟願大家都不遇到這種情況。至於宇宙國人那種,激素分泌水平與常人不同,估計就算炸得只剩某個零件還能保持充血狀態蠕蠕而動吧。
首先絕大多數情況下踩到地雷也就沒什麼可怎麼辦了,在受害者沒反應過來的瞬間就爆炸了。但萬一沒炸,比如踩在一顆松發雷上,那又該怎麼辦呢?
有的文章直截了當下定義,這只是影視導演的情節設置,其實並沒有松發雷這種類型。這個結論肯定是錯的,與常識相悖,反駁起來也很容易,不需要資料和戰例,只需要搜搜新聞即可。就搜索一下老山防禦作戰期間的地雷對抗或者後來的西南大排雷,都會告訴你有松發雷這種東西,保證出處正規。
還有的文章進一步質疑,地雷一觸即發很好理解,松腳再炸有何意義?白增加被發現機率,人往前一撲不就炸不著了嗎?其實任何武器出現都有其當時的戰術背景,在過去步兵隊形密集的時候,松發雷可以放過尖兵,在跟進人群中爆炸,明顯殺傷效果更好;而對反坦克雷來說,松發可以讓過掃雷滾或者坦克的第一負重輪,取得更好的效果。松發雷還可以設置成餌雷,壓在屍體、貴重物品、武器下方,搬動上方物品即引爆地雷。也可與其他類型地雷構成抗排系統,比如先埋設一顆松發地雷,再在其上放置一顆壓發或拉發地雷,上方地雷的重量在擺放時即解除了壓發雷的保險狀態,此時如試圖取走上方地雷則引爆下方松發雷。
現代快速布灑的小型反步兵雷,都採用壓發或壓發加延時引信,這種小型炸腳雷就不用考慮有松發的可能了。能採用松發方式的地雷,都是人工布設的較大型地雷。如果比較嚴謹地描述,松發雷是以其起爆方式來歸類的,而起爆方式取決於地雷裝了什麼引信,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也可以說確實沒有直接命名為松發雷的地雷。最簡單的松發雷其實就是一顆拔掉保險針的手榴彈,移走壓住保險片的障礙物後,保險片飛走,手榴彈起爆。
一般所稱的松發雷,其實就是在地雷上安裝了松發引信。有的地雷可以安裝多種引信,平時地雷殼體與引信分別保管,工兵布置雷場時先將未裝引信的雷體布下,然後邊安裝引信邊退出雷場。
如二戰中常見的德國圓盤地雷,就可以安裝多種不同型號和作用方式的引信。為了平時的安全,也為了以後自己排雷方便,德國人往往在圓盤雷上寫上引信型號。但這種寫法一目了然,對方工兵排雷也很方便,於是德國人開始故意在地雷殼上亂寫。戰爭後期,德國人總體在後退,他們自己知道打不回來了,瞎寫無所顧忌,戰後造成了很大麻煩。歐洲各國就逼著德國戰俘自己去排,這下就傻眼了。據說丹麥派去排雷的2000德國戰俘,排完的時候死傷了整整一半。
美軍在越南戰場上使用的松發引信就包括M1、M5松發引信、M3松拉發兩用引信,當時美軍的多種反坦克地雷都可以加裝松發引信以設置抗排功能。一些使用專用引信的地雷如M49照明雷,也有松發功能。
松發引信除了用在正規地雷上,也可以插在炸藥塊或其他爆炸物上構成應用地雷。還有一些地雷,雖不是松發即炸,但引信也利用了松發原理,如我國的69式反坦克地雷所用機械複次引信,需要碾壓——松發——再碾壓才會起爆。
在近現代戰爭中,真正踩中專門的松發反步兵雷的機會較少,很多認為是松發雷的情況其實是壓發雷機構失效或延時雷。當延時雷特別是有延時功能的反步兵跳雷起爆後,往往會被誤認是松發引信作用。實際上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否發現踩雷,是否站在原地不動,都不會影響地雷起爆。
那麼如果踩到未爆地雷該怎麼辦呢?假如你有同伴並且同伴既可靠又有排雷能力的話,可以試著在絕對保持身體平衡和足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原地不動,由同伴來處理,當然如果是一顆延發雷那就萬事介休。
老山輪戰期間曾有這麼一個例子,我方兩位軍工沿一條小路向前線貓耳洞運送補給,前面一位突然停下來告訴後面的人自己已經踩雷了。因為路邊樹林草叢都布了雷,他們立刻處於進退不得狀態。後面跟進的軍工立刻要求前面一位保持只以前腳掌著地的姿勢,自己取出探針開始排雷。他先在後腳跟範圍內起出若干顆地雷,此時踩雷者才能將腳跟放下著地,接著又從前腳掌下起出數顆。這個例子從接觸到的有限信息來看,壓發雷因為在泥濘中時間較長影響了靈敏度,或在軟泥中位置不正確沒能正常起爆的可能性比較大。
如果條件許可,也可以用重量替換的方法脫離松發雷。松發引信的作用原理是地雷布設完畢後,當一定重量壓下時解脫保險,當重量減輕時撞針擊發(或其他非機械方式生效)。也就是說踩下的一瞬間地雷就已經處於隨時爆炸狀態了,具體爆炸時間取決於踩踏壓力降低到某臨界點的一刻。所以只要踩踏者身體失衡或替換過程中壓力減輕或替換重量不足,地雷都會爆炸。
2014年1月,馬裡維和期間,第16集團軍某旅參謀孫寶瑋執行任務途中踩中一顆老式松發雷。當時孫寶瑋保持原地不動,戰友用刀挖開地雷周圍沙土,確認地雷無防排裝置,其他人則脫下迷彩服製作沙包。戰友們先用兩把刺刀從孫寶瑋腳下插過,並解松其鞋帶,旁邊戰友用全身重量壓住刺刀,孫寶瑋即可抬腳離開,成功脫困。接下來,大家把五個迷彩服沙包依次壓在刺刀上,鬆手,遠離,引爆地雷。這次成功的救援行動可以看出,脫困的關鍵在於作用在地雷上的壓力始終在增加而沒有減少,因此引信也就始終沒有到達工作的臨界點。
那麼如果是不幸只有一個人的時候踩到地雷而又沒有立刻爆炸呢?首先要說這真是太不幸了,現在的生存機率已經很小了。如前面所說,踩到的可能是松發雷,也可能是靈敏度降低的壓發雷,還可能是延時雷或者跳雷。後兩種自不待言,即使是前兩種,想要長時間保持姿勢不失去平衡恐怕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當然如果是一顆徹底失效的啞雷,那就走大運了,啥也不必說了。
可能比較靠譜的死中求活的辦法就是——跑!用你最快的速度跑!跑向最近的隱蔽處撲倒,賭一下地雷的起爆速度。據說老山輪戰期間,十三軍某戰士出貓耳洞,在壕邊下意識好象絆了一根線,地雷爆炸前竟能連滾帶爬跑出十餘米,僥倖生還。
當然,最好還是能事先發現,不要踩到或者絆到那個地雷上去,發現和預防永遠比事後補救好。
地雷真是太可怕了,現代地雷的原理和工作方式遠不是這篇小文能夠概括的,希望大家永遠不要碰到這個東西,更永遠不要有驗證上面這些「辦法」的機會。
當然,踩著雷泡馬子的宇宙國人除外,我們正常人別跟他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