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高壓有什麼症狀? 應該怎樣診斷顱內高壓?

2020-12-20 尋醫問藥

顱內高壓有什麼

症狀

? 應該怎樣診斷顱內高壓?

  1.頭痛,是顱內高壓最常見的症狀,顱內壓愈高,頭痛愈明顯,多為瀰漫性鈍痛。疼痛好發於晨起時,常呈待續性或陣發性加重。任何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排便等均可使疼痛加劇。嘔吐或過度換氣可使頭痛減輕。急性顱內壓增高頭痛劇烈,坐立不安,往往伴有噴射性嘔吐。

  2.嘔吐,一般與飲食無關,嘔吐前有或無噁心,常呈噴射性,且多伴有劇烈頭痛、頭昏,頭痛劇烈時嘔吐症狀也較重。

  3.視力障礙,表現為一過性黑朦,逐漸發展為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眼底檢查可見視乳頭水腫,靜脈擴張、出血。壓迫時可表現復視,急性顱內高壓可無視乳頭水腫表現.

  4.意識障礙,煩躁、淡漠、遲鈍、嗜睡,甚至昏迷。

  5.癲癇或肢體強直性發作。

  6.生命體徵變化,血壓升高,脈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即庫欣(Cushing)三主徵。嚴重顱內壓升高者脈搏可在每分鐘50次以下,呼吸每分鐘l0次左右,收縮壓可達24kPa(l80mmHg)以止,此為腦疝的先兆徵象。

  7.腦疝的表現,顱內壓升高到一定程度,部分腦組織發生移位,擠人硬腦膜的裂隙或枕骨大孔壓迫附近的神經、血管和腦幹,產生一系列症狀和體徵。常見腦疝有兩種.

  (1)小腦幕切跡疝(顳葉溝回疝),同側動眼神經麻痺,表現為眼險下垂,瞳孔擴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生命體徵變化,對側肢體癱瘓和出現病理反射。

  (2)枕骨大孔疝(小腦扁桃體疝),後頸部及枕部疼痛,頸肌強直,強迫頭位嗜睡,意識障礙,大、小使失禁甚至深昏迷,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呼吸深慢或突然停止。

  8.輔助檢查:

  (1)腰穿測壓,在L2~3間隙穿刺測壓,若壓力>I.8kPa(l3.5mmHg或l80cmH2O)即可確診。疑有腦疝形成者,不宜做腰穿。

  (2)顱內壓監測.較腰穿測壓準確,可動態了解顱內壓變化。

  a.輕度升高.壓力為2.0~2.7kP.(15~20mmHg)。

  b.中度升高,2.8~5.3kP(21~40mmHg)。

  c.重度升高,>5.3kP(40mmHg)。

  (3)腦血管造影、CT和磁共振等可間接診斷顱內高壓。

相關焦點

  • 顱內出血有什麼症狀 警惕這五大症狀
    顱內出血又稱腦出血,腦溢血。是屬於「腦中風」的一種。在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患者中比較常見。它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那麼腦出血之前有什麼症狀呢?腦出血病人吃什麼食物好?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相信本文能夠給你解答。顱內出血有什麼症狀1.運動和語言障礙在語言方面變的失語,講話含糊不清。
  • 什麼是腦疝?是一種腦顱內佔位性病變所引起的疾病,治療較為困難
    導語:腦疝是一種由腦顱內佔位性病變所引起的疾病。當大腦顱腔內某一分腔有佔位性病變的時候,該分腔的壓力就遠遠高於鄰近的分腔,這就會使部分的腦部組織、神經及血管受壓、腦脊循環發生障礙,就會產生一些相應的症狀,這就被稱之為腦疝。
  • 高壓鍋煮綠豆湯爆炸 武漢老太太被炸飛顱內出血
    煮綠豆湯時高壓鍋意外爆炸,六旬太婆被炸飛,摔成顱內出血。昨日,經過武漢市第三醫院專家的精心搶救,鄭太婆病情已經好轉。  60歲的鄭太婆家住鹹寧赤壁。上周五,她在廚房用高壓鍋煮綠豆湯時,突然只聽「嘭」地一聲,高壓鍋意外爆炸,離高壓鍋不遠的鄭太婆被炸飛,摔倒在地,七竅流血。
  • 「準媽媽」顱內長瘤 湘雅醫院多科協作保母子平安
    「準媽媽」顱內長瘤,命懸一線 湘雅醫院多科協作保母子平安華聲在線5月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石贊華羅女士是寧鄉人,孕期經常感覺頭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肢體麻木等症狀。開始她和家人都以為是孕期反應,沒有當回事。但症狀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檢查發現,竟是腦袋裡長了腫瘤,初步診斷考慮為延髓腫瘤。湘雅醫院神經外科霍雷教授介紹,這種腫瘤血供極其豐富,腫瘤出血風險高,一旦出血,患者死亡率也極高。
  • 創傷性顱高壓—2014最新臨床綜述
    當該系統中任何一種體積增大時,將會開啟代償機制(腦脊液被擠入蛛網膜下腔,顱內靜脈系統的壓縮)來保證顱內壓的恆定。 顱內容物體積與顱內壓力間類似呈指數相關。在顱內容物體積增加的早期僅伴壓力的輕度增長,但超過系統緩衝能力時,顱內壓直線上升。這種指數關係解釋了常見的創傷性顱內水腫的快速惡化症狀。 顱內及系統性疾病共同導致創傷性腦損傷後顱內壓增加(見表二)。
  • 關於系統紅斑狼瘡合併顱內感染治療新方法的若干討論
    有研究發現,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生顱內感染的患者外周血白細胞、淋巴細胞計數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外周血白細胞、淋巴細胞下降使發生顱內感染的風險顯著增高【1】。而且有部分發生狼瘡腦病的患者通常會行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造成顱腔與外界溝通,無菌操作不規範,易使細菌侵入顱內,最終造成顱內感染【2】。
  • 顱內血管狹窄——尹奶奶中風的原因
    有高達46.6%的腦梗死或短暫性腦供血不足合併有顱內動脈的狹窄; 有顱內動脈狹窄的情況,其1年缺血性卒中復發率為5.99%,而且隨著顱內動脈狹窄程度的增加,復發率也在增加。 今天我們講的病例就是一個典型的顱內血管狹窄導致穿支血管病變,主人公是我們的尹奶奶。
  • 新生兒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
    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低發病率的腦靜脈系統疾病,目前成人CVST有較多研究,新生兒CVST報導較少,由於新生兒CVST的症狀和體徵缺乏特異性,且患兒年齡較小缺乏表達能力,誤診率較高,可達50%,影響患兒的預後。
  • 醫療糾紛:行癲癇病灶切除致顱內感染併發症,醫院賠償220餘萬元
    2016年1月4日,原告再次至被告醫院,經被告診斷為左側顳葉癲癇,並住院治療。同月7日,被告為原告行病灶切除術,術後患者出現感染症狀,後於2月25日出院,診斷為左側頸葉癲癇、嚴重顱內感染、腦積水。此後,原告再次入住被告處治療,直至2017年1月6日原告再次從被告處出院時被診斷為嚴重顱內感染、腦積水、左顳癲癇術後、泌尿系統感染、返流性食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右髖骨化性肌炎。
  • 四旬女子頭痛嘔吐竟是顱內巨大膠質瘤
    顳葉腫瘤的常見症狀包括:  1.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這是顳葉腫瘤最早且最常見的症狀,是由於腫瘤壓迫大腦顳葉部位組織,引起顱內高壓所致。  2.視野改變:這也是顳葉腫瘤早期症狀之一,可據此判斷腫瘤位置。
  • 顱內腫瘤前兆有哪些?
    顱內腫瘤的前兆,這個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有的是沒有任何的前兆的,只能依靠患者的相關症狀來明確診斷,有的則需要定期的查體,才能更早的發現。但是一般情況下來講,它有可能會出現某些不一樣的反應,比如說出現間斷的頭痛,有的雖然並不是非常的劇烈,但是也會嚴重的影響日常的生活。
  • 腦脊液與顱內感染 醫務人員需要思考的幾個方面
    要注意:病原學是陰性者,仍有顱內感染者確實是事實。腦脊液內感染相關細胞,與感染控制的程度呈負相關關係,正常的腦脊液的臨床檢驗結果應該沒有細胞的。另外如果沒有顱內感染或腦積水,你不必關心腦脊液內的細胞,如果合併腦積水,你就應該將腦脊液內細胞治療到沒有的正常水平,但是臨床實際上腦脊液內細胞是存在的,只要不是感染性細胞,就應該是正常的了。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什麼症狀? 應該怎樣診斷特發性血小板減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什麼症狀? 應該怎樣診斷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球結膜下出血也是常見症狀。偶見肉眼血尿。約1%患者發生顱內出血,成為ITP致死的主要原因。青春期女孩可見月經過多。其它部位出血如胸腔、腹腔、關節等處,極為少見。  除了皮膚、黏膜出血外,僅10%~20%患者有輕度脾腫大。急性暴光發病常伴有發熱。出血嚴重者可有失血性貧血,側可發生失血性休克。常伴有局部血腫的相應症狀,顱內出血時表現為頭痛、嗜睡、昏迷、抽搐、麻痺等症狀。
  • 什麼是顱內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是屬於血管類疾病中的一種雖然動脈瘤其中有一個瘤字,但是這個與腫瘤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性質的疾病,他主要就是腦血管壁出現了一道裂痕,然後逐漸出現了鼓一個小泡,那麼這種小泡就叫做腦動脈瘤,那麼通俗一點來講,就是血管上鼓一個小泡,那麼最形象的比喻就是我們給輪胎打氣,打得很足,但是還沒有到爆
  • 兒童顱內動脈瘤是怎樣形成的?|細菌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血管|損傷...
    兒童顱內動脈瘤是指發生於15歲以內的兒童病人的顱內動脈瘤,它的發病率佔所有顱內動脈瘤的0.5%~4.6%。兒童顱內動脈瘤的病因、發生部位、大小、臨床表現、自然史及腦血管痙攣發生率與成人顱內動脈瘤有顯著不同。
  • 出現這4個症狀,別硬抗,或是顱內出血,勸你儘快找醫生
    因此,出現了顱內出血這種現象不能夠掉以輕心,應該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進行改善,防止顱內出血情況嚴重。那麼,身體有哪些特徵說明顱內出血呢?1、昏迷顱內出血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如果有出血速度快、較大面積的出血,可能會讓患者出現不良症狀,像常見的昏迷就是顱內出血的表現。此時,腦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的刺激會導致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主要的體現就是昏迷。如果有突然間昏迷的表現,不排除是顱內出血引起。
  • 「吉林醫德標兵話健康」(第43期) 顱內動脈瘤科普
    顱內動脈瘤多為發生在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樸哲範 :「發生顱內動脈瘤的直接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較多的研究者趨向於認為先天性因素和後天性因素的合併作用是引起顱內動脈瘤的真正原因。
  • 顱內出血為什麼會引起嘔吐和大小便失禁的症狀?
    顱內出血是顱內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到了腦實質、蛛網膜下腔、硬膜下或硬膜外,根據出血的部位,又分為這四種不同的情況,包括腦實質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出血和硬膜下出血。為什麼會引起嘔吐和大小便失禁?先明確一下,根據出血的部位和量的不同,很多顱內出血的病人是沒有嘔吐和大小便失禁的。那什麼樣的病人會出現嘔吐呢?顱內出血是血液進入顱內了。如果出血量比較大,就會造成顱內壓升高,出現頭痛、噁心和嘔吐,蛛網膜下腔出血還會出現血液成分對腦膜的刺激症狀,出現頭痛、噁心、嘔吐。
  • 顱內動脈瘤血流動力學
    顱內動脈瘤的主要臨床症狀為: (1)出血,動脈瘤一旦破裂出血,臨床表現為嚴重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約30%的患者動脈瘤破裂後因未及時診治而死亡
  • 顱內壓高是怎麼回事?
    由於上述疾病是顱腔內容物體積增大,導致顱內壓持續>200mmH20以上,從而引起相應的症候群,稱為顱內壓增高。顱內壓增高會引起腦疝,從而引起呼吸循環衰竭而導致死亡。所以說顱內壓增高要及時診斷與處理。目前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原因可分成三大類:第一是顱內內容物的體積增大,如腦組織體積增大,比如腦水腫、腦出血上引起腦水腫、腦脊液過多、腦積水,還有就是顱內靜脈回流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