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就是一本十萬個為什麼的答疑過程,你不知道下一秒,他又會有什麼樣的奇怪問題拋出來。「媽媽,為什麼鳥兒會飛,但是我不會呢?」,「媽媽,為什麼會下雨呢?」、「媽媽,人為什麼要穿衣服呢?」……寶寶的問題可以從天文到地理,從社會現象到道德倫理。為了應付寶寶的問題,小顏覺得自己將這些年落下的課本知識補了個遍。這還不夠,有時小顏還需要臨時百度惡補,才能勉強招架。如果只是這樣,小顏表示還能接受,可是,當寶寶問出一些羞羞話題時,她真的不知道如何接招。
有天小顏帶著寶寶在公園玩,旁邊一個老人推著一個小小的嬰兒經過。寶寶好奇地看著小嬰兒問:「媽媽,我以前也這麼小嗎?」小顏說:「當然了,你剛出生的時候,就是這麼小啊!」。可是寶寶還不滿足,接著問道:「那我是從哪裡出生的呢?」呃,這一下可把小顏問著了,看著單純明澈的寶寶,這可叫她如何解釋?小顏的困擾其實不少媽媽都曾經歷過,這個問題應該如何回答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智慧媽媽是怎麼做的吧!
1、儘量簡明扼要地回答
很多媽媽覺得這個問題難以回答,不過是出於羞澀的心理。但其實寶寶並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在他們眼中,這個問題與「雞蛋是從哪裡來的」是一樣的。因此媽媽只要簡單、直接地將問題的答案說出,他們便會心滿意足了,並不一定會追根究底,非要得出一個所以然來。
2、態度坦然
寶寶其實是很敏感的,如果媽媽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眼光閃爍或是有所避忌,他們反而容易糾纏這個問題不放,甚至會越問越多。因此媽媽再是羞澀,也應該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和語氣,儘量坦然地將問題的答案告知,然後再裝作不經意地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得到了答案,又被其它新鮮事物吸引的寶寶,很容易就會忘記這一茬。
3、有問必答,但不延伸回答
對於有些問題,媽媽會儘量在回答時多地給寶寶一些延伸性的知識,以啟發寶寶的思維。但是對於這種本就棘手、超出寶寶理解範圍內的問題,媽媽就千萬別再做發散思維了。在回答這類問題時,媽媽只要簡單地針對寶寶的提問給出科學、正確的回答即可,如果寶寶沒有繼續,媽媽就應該見好就收,及時打住話題。
家有好奇寶寶,如何正確應對?專家提示,千萬別因為孩子小,就忽悠他們,正確的知識灌輸才真正有利他們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