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因複雜,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比如年齡越大越容易得癌症,遺傳突變基因或是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等,但是,你想過嗎?原來癌症的發生與我們人類的身高也有關係!
身高越高,越容易得癌症?
一項由韓國的學者主導,發表在2019年《英國癌症雜誌》學術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身高和癌症發病風險的關係。
研究人員從韓國國家醫療保險公司中,選取了2280,9722名年齡超過20歲的群體信息,對這部分群體進行了持續5年的隨訪,在這期間,有超過76萬的人患上了癌症。
在其後的研究分析中,通過對年齡、性別、吸菸、飲酒、身高、體重、運動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建模,研究人員發現,個子高的群體,其整體患癌風險增加了28%。
而該項結果似乎呼應了厄瓜多的一個矮人村現象。此矮人村村民因為近親結婚的緣故導致基因突變,所以個子都很矮,幾乎都是在1.3米以下。追蹤發現,村裡的人不但沒有患癌的,甚至於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也很少見。
而韓國的研究也發現,身高每增加5釐米,整體患癌風險就增加9%。這其中,甲狀腺癌、乳腺癌、淋巴瘤、睪丸癌和腎癌的發病風險最高。
其實在2015年的時候,瑞典的研究人員也分析了身高和癌症之間的關係。他們調查了500萬人,發現身材高的人更容易患乳腺癌和皮膚癌。
為什麼個高的人更容易患癌?猜測有以下原因:
目前,身高和患癌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確切的結論,都還是處於研究以及假說的階段。
有一種說法是,個子高的人因為身體的細胞數量多,所以患癌的機率相比之下就增大了。因為癌症的發生就是體內健康細胞的一種突變,個子高,細胞多,突變的機率就多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個子高的人,體內生長激素較多,尤其是在青春期的階段,生長激素多,使得細胞分裂更快,所以個子也就長得更高,但隨著生長激素的增多,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此外,個子高的人身體代謝的活躍度高,隨之而來的是細胞發生突變的概率就增加了。
個子高矮不能控制,防癌措施要做好
不管相關的研究是否準確,個子的高矮與癌症的關係屬於遺傳因素,這一點並非人們所能左右。而外部因素才是人們所能控制的。做好防癌措施,還得從生活和日常入手。
《柳葉刀》在2019年的時候,就提到了避免癌症致死的五大因素。
1.行為因素,包括吸菸、二手菸、飲酒
菸草和酒精是被世衛組織明確的一類致癌物,菸草燃燒的煙霧中含有六七十種致癌物,而酒精在體內代謝所產生的乙醛,對身體的致癌風險也很高。日常生活中,戒菸、戒酒、避開二手菸的風險,就能降低癌症的發病。
2.飲食因素,包括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過多,水果蔬菜攝入量低
紅肉和加工肉類屬於2A類致癌物,因此日常生活中,合理均衡的膳食很關鍵,減少紅肉類的攝入比例,增加蔬果的攝入量,同時保證主食粗細糧的搭配,多吃豆製品以及魚類,對身體的健康才有好處。
3.代謝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
糖尿病和肥胖,基本上也都是吃出來的,高脂飲食,肉類以及糖分攝入過度,再加上很多人不喜歡運動,從而增加了糖尿病以及肥胖的風險。而這兩個方面,是多種疾病包括癌症在內的發病基礎。所以,吃得健康一點,要多運動,每天保證40分鐘左右的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量,才能有助於自身的代謝正常。
4.環境因素,包括PM2.5和紫外線
空氣汙染的問題已經是肺癌發病的一大誘因。無論是室外的大氣汙染,還是室內的廚房油煙以及甲醛等新裝修環境導致的汙染,其致癌性都是明確的。
而紫外線的過度照射,也會增加皮膚癌的發病風險。面對空氣汙染儘量做好防護,避免紫外線的過度照射,是降低風險的必要措施。
5.感染因素,包括B肝病毒以及愛滋病病毒
B肝是傳染疾病,一旦感染髮病,有很大的概率會演化成為肝癌。同樣愛滋病毒的感染,破壞人體免疫力,也會導致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提升。
生活中,要做好相關防護,比如潔身自好,杜絕高危的性生活等,避免了B肝病毒和愛滋病病毒的交叉傳播,自然也就降低了感染以及發病的風險。
總之,不管癌症是否與身高有關,預防癌症,更需要的是建立起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和意識,隨時保持警惕,才能降低風險。
參考資料:
[1]《遠離它們 癌症其實可以預防》.科技日報.2019-5-23
[2]《研究顯示高個子更容易罹患某些癌症》.BBC.2015-10-2.
[3]《兩千萬人大數據告訴你身高與患癌的微妙關係》.醫學界 2019-3-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