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腹瀉,這些問題父母要了解,培養孩子良好衛生習慣很重要

2020-09-03 慕小喬

每個孩子在排便方面都是不同的,他們多久去一次,什麼樣子,排了多少次。時間長了你會知道什麼對孩子來說是正常的,所以家長要用經驗來判斷什麼時候事情不太對勁。而腹瀉是指稀的、鬆散的大便。如果你的孩子出現這樣的便便,他可能會一天大便至少3次。許多兒童還會出現胃痛的情況,每次腹瀉後可能會感覺好一點。

腹瀉的其他症狀包括:

  • 嘔吐
  • 發熱
  • 腿痛
  • 頭疼

幼兒腹瀉很常見,大多數人在5歲之前至少會腹瀉一次。它通常在一周內就會好起來,大部分時間你都能自己在家處理和護理。最重要的是持續提供足夠的水分,以確保孩子不會脫水。以下內容是關於兒童短期腹瀉的問題。5歲以下兒童長期腹瀉稱為幼兒腹瀉。如果小孩子每天經常腹瀉幾次是什麼原因?

孩子拉肚子

孩子腹瀉的原因是什麼?

兒童短期腹瀉通常由胃病或食物中毒引起的,但有時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

1.胃病

胃細菌可能是由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輪狀病毒是兒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因為它很容易通過與已感染該病毒的人接觸而傳播。

輪狀病毒的症狀包括:

  • 高溫
  • 嘔吐
  • 腹瀉
  • 胃疼或痙攣

輪狀病毒通常在幾天內自行痊癒。然而,如果你擔心孩子的任何症狀,怕孩子的情況變得更糟,或者你認為他可能開始脫水,請馬上去看醫生。

胃痛的小女孩

2.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通常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或彎曲桿菌,但也可能是由寄生蟲引起的。症狀包括:

  • 感覺或生病
  • 腹瀉
  • 胃痙攣
  • 發熱
  • 疲勞、疼痛和發冷

食物中毒通常會在一周內自行好轉。但是如果孩子看起來越來越糟,而不是越來越好,或者你擔心他出現症狀,可以及時去看醫生。

食物中毒引起腹瀉

其他可能導致腹瀉的原因

1.食物過敏或不耐受

如果你的孩子在吃了某種特定的食物後腹瀉,這可能是過敏或不耐受的跡象。反應可以在進食後幾分鐘內發生,也可以在進食後12小時內發生。

其他過敏症狀包括:

  • 嘴巴、喉嚨或耳朵周圍發癢
  • 隆起的紅疹(蕁麻疹)
  • 面部腫脹,尤指眼睛和嘴周圍
  • 嘔吐
  • 兒童常見的過敏原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魚和貝類

如果孩子患有溼疹,他的腹瀉很可能是過敏引起的。如果你懷疑孩子可能有過敏反應,可以到醫院進行檢查。當孩子的胃因病毒感染而不適時,他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出現消化問題,導致更多的腹痛、腹瀉。這並不意味著他會過敏,孩子只是產生了暫時的不耐受,一旦感染消除,這種不耐受就會自行消失。

過敏發癢

 2.被汙染的水

如果你最近帶著孩子出國旅行,去了一個水可能不那麼乾淨的地方,那麼他可能感染了一種寄生蟲、細菌或其他能引起腹瀉的細菌。有時腹瀉可持續數周,但通常可用抗生素有效治療。

小孩的腹瀉是由長牙引起的嗎?

一些家長擔心腹瀉可能是由長牙引起的。雖然許多家庭反應在孩子出牙期間他們的便便有些變化,但沒有證據表明出牙會導致真正的腹瀉。雖然長牙可能會不舒服,而且經常會讓寶寶煩躁或痛苦,但它通常不會導致孩子變得不舒服。如果你的孩子有腹瀉或其他疾病的症狀,重要的是不要把它歸結為出牙。

孩子腹瀉不一定是長牙引起的

該如何護理孩子的腹瀉?

不管孩子腹瀉的原因是什麼,家長都可以在家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孩子感覺更好。

  • 讓孩子多喝水

最重要的是補充孩子流失的水分。幼兒脫水的速度比成人快得多,尤其是在腹瀉或嘔吐的情況下。經常給你的孩子少量的液體,比如水和牛奶。遠離果汁或碳酸飲料,因為這些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如果你正在母乳餵養,繼續定期餵食。如果你認為孩子可能開始脫水,可以向醫生尋求幫助。不要給你的孩子服用抗腹瀉藥物,因為12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服用這些藥物。

  • 幫助孩子感覺更好

如果寶寶感覺不舒服,你可以在孩子需要安慰和擁抱的時候陪在他身邊,讓他睡覺,或者在他需要的時候打個盹,這樣就能讓孩子感覺好一些。他可能喜歡安靜的活動,比如看書和聽故事。

寶寶屁股上的皮膚可能會因為腹瀉而非常疼痛,所以每次腹瀉後用無香味、無酒精的嬰兒溼巾輕輕的擦拭。使用一層薄薄的尿疹膏來保護孩子的皮膚,即使他受過如廁訓練。

腹瀉的孩子要多補充水分

讓孩子吃什麼?

如果孩子餓了,鼓勵他像平常一樣吃。孩子們生病的時候胃口不好是很正常的,所以如果他這幾天吃得比平時少一點也不用擔心。更重要的是確保他喝夠了。如果認為孩子可能因為過敏或不耐受而腹瀉,那請諮詢醫生。乳製品和牛奶對成長中的孩子很重要,因為它們含有鈣,所以在把它們從孩子的飲食中排除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應該讓孩子遠離託兒所或幼兒園嗎?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感染而腹瀉,在最後一輪後的48小時內,他不應該去託兒所或幼兒園了。如果孩子得了腹瀉,託兒機構通常會有指導和規則。如果你不知道該做什麼,問問託兒所或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在最後一次腹瀉後,你也不應該帶孩子遊泳。

孩子腹瀉就不要去幼兒園了

應該什麼時候看醫生?

大多數患腹瀉的幼兒會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自行痊癒,不需要去看醫生。然而,腹瀉有時可能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病症的跡象。如果你的孩子因為腹瀉而脫水,這是很危險的。

如果你的孩子患有腹瀉脫水症狀,請儘快向醫生尋求幫助,並注意:

  • 有脫水的跡象,如眼睛凹陷、口乾、哭泣時沒有眼淚,很少溼尿布和暗黃色的尿
  • 似乎越來越糟,而不是越來越好
  • 嘔吐,嘔吐物呈綠色(有膽汁的嘔吐物)
  • 大便裡有血或粘液
  • 肚子很疼
  • 腹瀉一個多星期了

無論孩子有什麼症狀,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健康有任何擔憂,你都可以向醫生諮詢,或者尋求建議。

醫生給孩子檢查

怎樣才能防止腹瀉的蔓延?

如果家裡有人腹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可以防止感染擴散:

  • 確保家裡的每個人都用溫水和肥皂洗手。在吃東西或準備食物之前,在上廁所或給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換尿布之後,這一點尤為重要。
  • 當你的孩子腹瀉時,要用單獨的毛巾。
  • 如果孩子正在用便盆排便,用熱肥皂水清洗,然後讓它變幹。你也可以考慮戴手套,或者至少事後徹底洗手。
  • 每天用消毒劑或熱肥皂水和一次性抹布清潔馬桶座圈、衝水手柄和水龍頭。
  • 如果腹瀉弄髒了孩子的床單或衣服,儘可能多的洗乾淨,然後在最高溫度下清洗。

當你的孩子不舒服的時候,遵循這些建議將有助於保持家裡其他成員的健康。運氣好的話,寶寶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的。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注意以下幾點
    良好習慣怎樣培養,一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好,就有益於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就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總之,習慣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就都至關重要,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長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習慣的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幼兒的教育要滲透於日常生活中,做到堅持不懈。
  •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很重要,父母到底該怎麼樣培養呢?
    熱愛閱讀,使孩子受益終身。如果條件允許,只要是對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在孩子學習閱讀的初期,父母一定要無條件的提供給孩子。給孩子的書刊要進行精心的挑選,儘量給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觀漂亮、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像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
  • 章劍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可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家庭教育,對於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和健康成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出生在農村的貧困家庭。雖然家庭貧困,我卻同樣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這種教育,不是學音樂、學美術,不是上幼兒園、進興趣班,那時農村根本沒有這些條件。父母也沒有教我什麼知識、什麼特長,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這種能力,然而,他們用他們的行動無形中影響著我、教育著我,使我從小受到薰陶,養成了許多好的習慣。
  •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今天就從你的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大小便、飲食、盥洗、勞動與互助,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它是發 展小兒智力、培養良好行為及獨立生活能力的有力措施,也是培養孩子從小熱愛勞動、團結 友愛良好品德的需要。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應從小開始,一起來看一下如何培養小寶寶的這些好習慣:1.各種習慣的培養要根據小兒神經、精神發育的程度,適當有所提前。2.對小兒的嘗試成功與否均應正確對待。
  • 想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幾招教會你
    孩子在小的時候,抵抗力都比較差,況且現在疫情當下,我們更加要注意衛生問題。由於寶寶對於世界的好奇,什麼東西都會用手去碰,從而導致手上有很多細菌。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那麼這些細菌都是潛在的危害。有哪些是好的衛生習慣呢?我們家長該怎麼做?
  • 不愛乾淨「髒小孩」,父母怎麼做,幫助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因為家長沒有給小孩建立衛生意識,使孩子的健康習慣特別差。3、父母的過度責任如果一個孩子有一個從小就對自己負責的父母,他不僅不會有很好的健康意識,而且會為孩子做好每一件事。孩子們從來不必考慮衛生問題,也不知道不講衛生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家長過重的責任感使孩子養成不良的健康習慣,這也是孩子健康習慣差的原因。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經過幾年和孩子的早夕相處和陪伴,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總結了幾條經驗,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定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根據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我們適當定一些規矩,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經過幾年和娃的早夕相處和陪伴,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總結了幾條經驗,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定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根據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我們適當定一些規矩,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
  •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孩子的良好習慣,至關重要,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習慣一旦培養成,不用借著記憶很容易發揮作用,使寶寶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今天我就來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習慣、睡眠起居習慣、與個人生活有關的行為習慣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從小處開始,從細節入手。
  • 專家科普 | 如何培養兒童良好的排便習慣
    俗話說「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這話說得樸實且真實。自己做了父母以後,才知其中甘苦。排便是小孩最基本的生活問題,也是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如何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那麼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 掌握正面回應六步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很多的父母鬆了一口氣,感嘆在家放羊的孩子總算能夠收心了的同時,也有些父母會欣慰於自家孩子在這段漫長假期裡不僅收穫了知識,還培養了做家務的能力。面對別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會恨鐵不成鋼。然而他們卻不明白,別人家的孩子能夠有這些好的習慣並非天生,而是源自於父母的培養。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父母要對孩子有恰當的回應。
  • 寫給幼升小的父母:重要的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培養這些習慣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上一年級的會遇到的常見問題:1、寫作業、做事拖拉:這是很多上一年級孩子都有的問題,一般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地調整過來,但也有很多孩子因為沒有及時糾正,慢慢的影響到了今後的學習。
  • 關於免疫力你必須要了解這些事
    我們常提的抵抗力,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免疫力,父母了解多少呢?家長似乎都想要孩子免疫力得到提高,可是求而無門。提高免疫力不是給孩子多吃米飯、補品就可以的,免疫力也不是越強越好。所以,關於免疫力,你必須要了解這些事兒。
  • 孩子寫作業拖沓又磨蹭?2招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碰到天生愛學習的孩子肯定能省心不少,碰到個性一點的孩子,速效救心丸得隨身帶。我身邊很多媽媽都說:「我們小時候寫作業都是老師改,現在好了,都是我們家長改。這個就算了,還時不時要做手抄報、做PPT,太難了。」關於作業問題,在這次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
  • 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 專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接種疫苗可...
    &nbsp&nbsp&nbsp&nbsp專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接種疫苗可提高孩子抵抗力&nbsp&nbsp&nbsp&nbsp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媛 實習生 劉元元&nbsp&nbsp&nbsp&nbsp「孩子上幼兒園沒幾天
  •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才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更有效地發揮可以說,一個好的習慣將使孩子受益一生。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其實就是培養習慣。」培根也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
  • 孩子的良好習慣,該如何培養?
    家庭是教育孩子走向成功的起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說家庭是培養習慣的學校,家長是培養習慣的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家庭裡,父母及其他家人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家裡要有規則。起床時間的約定、餐桌文明用餐的規矩,哪些時間段內應該完成課業,放鬆娛樂的時長、內容,都要制定好,培養孩子的規則感。一旦制定就要照此要求,良好習慣早抓早見效,一定要堅持要求,不能隨意改變。隨意性會不僅導致許多不良習慣的養成,久而久之,也會讓自己的話在孩子那裡沒有效用,沒有信用。
  • 好習慣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家長要注重培養,讓他們受益終生
    其實這種妥協的行為會錯失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最終會害了孩子。良好的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也將促進孩子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的提高,更會影響孩子的素質。家長抓住孩子的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會使孩子終生受益。
  • 培養嬰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因此,父母千萬不要忽略孩子嬰兒時期飲食習慣的養成,認為孩子飲食習慣好壞並不重要,在其長大後一定可以慢慢改正,這種觀點是錯誤的。1. 如何引導孩子培養良好飲食習慣?(1)千萬別把你的飲食習慣帶給孩子 父母切記不要以為你不喜歡的食物,孩子一定也不喜歡吃。
  • 分階段培養兒童良好閱讀習慣
    其次14歲前還有一次彌補機會,被稱為兒童閱讀的白金階段,錯過了之後孩子的自我閱讀意識就會弱很多了幼兒閱敏感期怎麼培養1、家長要愛閱讀:父母是幼兒閱讀的第一個模仿對象。首先爸爸媽媽就要喜歡閱讀、愛閱讀,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讓孩子有興趣閱讀,而引導和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重要前提。2、陪孩子閱讀:陪讀是指陪在孩子的身邊,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閱讀,而不是隨便扔一本書讓他自己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