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呼喚大學勞動教育新作為

2020-12-11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北京聯合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副主任 張赫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大學要站在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認識勞動教育的新內涵、新要求,踐行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採取適當的方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賦予了大學開展勞動教育新內涵,體現了勞動教育時代價值、突出了大學生全面發展、賦予了新的教育任務,大學要切實開展好勞動教育,著重在勞動教育環境營造、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勞動教育工作,開創大學勞動教育的新局面。

  一、新時代賦予大學勞動教育新內涵

  1.新時代勞動教育更加凸顯時代價值

  勞動是人類特有的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人的唯一途徑和手段,勞動創造了人類和人類社會。人類經歷了原始部落、農耕時代、工業時代,當前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勞動在社會發展和變遷過程中的價值對人類的影響是複雜而深遠的。隨著人工智慧在人類的工作和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使用,相當比例的勞動逐漸被機器取代,人從體力勞動以及一些常規性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能力、生產效率和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與人工智慧的機器相比,更重要的是人對勞動的感悟、對世界的想像和創造,人通過動手動腦勞動,創造價值,創造幸福。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新時代人的體力和腦力等原始勞動被人工智慧取代,勞動顯得比以往更重要,更凸顯給人所帶來的激勵和促進作用,勞動教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時代價值,大學要突出人才培養的歷史使命,要更加重視勞動教育,認識勞動創造的價值,把勞動教育的時代要求、時代價值更好的體現到人才培養中,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改變生活,進而獲得物質收穫、精神滿足和社會價值。

  2.新時代勞動教育更加凸顯大學生全面發展

  馬克思曾指出,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是智力和體力勞動相結合且得到充分發展的人,既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多方面的志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才能實現人的目的和價值。勞動教育正是將教育與勞動結合起來,使教育和勞動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也同時不斷促進人的發展。生長在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勞動的概念、體驗和收穫上還有不足,對勞動的認識還不深刻,對勞動帶來的價值也沒有更深刻的理解,勞動教育在大學生全面發展上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群體,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必須與勞動相結合,建立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擇業觀,在勞動中獲取智慧、吸取營養、獲得前進動力,這充分體現勞動教育在大學生追求自我價值、自我全面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

  3.新時代勞動教育更加凸顯立德樹人的育人任務

  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教育的任務視角來看,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加凸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新時代強調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育人任務,教育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在於勞動本身的社會價值外,更重要的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大學勞動教育會促進大學生增強勞動意識、弘揚勞動精神、追求勞動價值,在校園學習生活、勞動建設方面,力求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鍛鍊,使大學生理論知識與勞動實踐結合更加緊密,知行合一,進而對大學生完善人格、培養正確勞動價值觀起到有意義而且深遠的影響。大學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勞動育智,提高學習創新能力,勞動育體,增強身心素質,勞動育美,提高審美水平。激勵大學生在學業和勞動中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立鴻鵠志、做奮鬥者,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才幹的實幹家,忠於祖國、終於人民,在新時代幹出一番事業。

  二、新時代切實開展好大學勞動教育

  1.營造好大學勞動教育校園文化氛圍

  新時代切實開展好大學勞動教育,要營造好勞動教育文化氛圍,對於整體提升勞作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在黨委領導下要給予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措施,二級單位要積極組織落實;職能部門要主動宣傳,自覺踐行,在校園內形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師生廣泛參與的校園文化;院系要組織師生積極勞動、參與勞動,引導大學生增強在校園學習生活的主動勞動意識,積極參與到文明校園的建設中去;鼓勵師生挖掘並創作歌頌勞動的歌曲、話劇等文藝作品,弘揚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主旋律;注重發揮新媒體平臺的作用,在利用好櫥窗、海報、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新媒體,推出更多簡易化、更有時代感、更具欣賞性的新媒體勞動題材宣傳作品,以多元化方式,提升勞動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要大力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利用新生教育、畢業生教育、創新創業講座等,充分運用典型事例,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入理解勞動的價值和內涵。

  2.完善好大學勞動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新時代切實開展好大學勞動教育,必須建設好人才培養體系,以立德樹人任務為根本目標,把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到大學的人才培養體系中。要做好人才培養方案,注重應用基於成果導向的OBE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把勞動教育納入通識課程,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學分認定上給予通盤考慮;要把課程思政作為開展勞動教育的抓手,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使得育人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富有成效;要做好課程建設,編制課程框架,制定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充分考慮課程特點、學生特點,形成課程標準,抓好教學方法、教材、管理等課程建設的基本環節;要切實把勞動教育的實踐環節組織好、落實好,應綜合考慮大學校園內實施勞動教育條件、環境,把清潔校園、美化校園、勞動創作等納入實踐環節,在經費和師資充分保障基礎上,可組織大學生到企業、工廠等地實地參觀實踐;以育人為考核導向,注重考核評價,在理論和實踐基礎上加入討論和分享環節,重點考核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體會和收穫,引導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3.建設好大學勞動教育師資隊伍

  新時代大學要開展好勞動教育,必須注重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進教師隊伍是做好大學工作的基礎。建設好這支隊伍,大學要從整體師資隊伍建設上通盤考慮,包括教師結構、專業特點、素質要求、師資培訓等,注重專兼職結合,推動勞動教育師資建設和發展;要著重培養教師隊伍的勞動教育意識,教師要在實驗、實訓、實踐等環節側重培養大學生的勞動意識、創新能力、創業精神、職業素養;要發揮輔導員的組織作用,在大學生的勞動教育實踐環節上,輔導員作為教師,積極組織大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手工創作,特別是要在美化校園、清潔勞動、手工製作等方面組織好、實施好;聘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企業行業專家等作為兼職教師,進校開展專題講座、授課,以勞動者的視角解讀他們在實踐中對勞動的認識和體悟,把在生產勞動中積累的勞動精神財富傳遞給學生,讓大學生全方位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就,在精神上得到升華。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大學勞動教育要結合時代特徵和所在區域實際,積極探索並實踐中國特色的大學勞動教育模式,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大學要探索把勞動教育納入「三全育人」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勞動教育制度,全面推動勞動教育開展好、落實好,營造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良好氛圍,在勞動和實踐中育人,為大學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入新活力。

[ 責編:李澍 ]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原標題: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中央黨校學員特別是中青班學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在中央黨校培訓部支持下,《學習時報》採訪了中青一班部分學員。
  • 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特徵與價值 |關注
    》(簡稱《意見》),為全面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為全面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改革的實現路徑
    原標題: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改革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勞動教育納入黨的教育方針,這是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豐富發展,更是新時代弘揚勞動精神、倡導勞動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高校肩負著培育時代新人的職責使命,是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要陣地。
  • 《勞動教育論》新書發布暨「新時代的勞動教育」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11月20日,由教育科學出版社主辦、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承辦的《勞動教育論》新書發布暨「新時代的勞動教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勞動最光榮,奮鬥最幸福!」踐行新時代勞動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培養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對不同學段也有不同要求,普通高校提出「使學生增強誠實勞動意識」、「懂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道理」,「具有面對重大疫情、災害等危機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
  • 譜寫新時代勞動教育新篇章
    一年多來,西安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兩融入」,針對當代青少年重智輕勞的問題,積極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實踐路徑,從去年起便在西安高新區採取「試點示範先行,家庭、學校、社區合力推進」的方法,推動勞動教育實踐日常化、規範化、多樣化。
  • 新時代的呼喚是新擔當與新作為
    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重要舉措。 新思想新理念新導向新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消化並化為實踐。
  • 新時代勞動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青少年與教師對勞動觀念的認知有差異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 「走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路子」——《浙江富陽的「新勞動教育...
    作為新勞動教育的首創之地,富陽經過10年的探索實踐,將勞動教育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走出了一條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全面發展要求的新勞動教育之路。路子對了,就要走得更遠。教育部門要進一步落實《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及時總結提煉富陽為代表的新勞動教育創新實踐並在全省推廣,讓更多學生在勞動中樹德、增智、強體、育美,以勞動教育樹時代新人。」
  • 新時代勞動教育:全面育人的助推器
    作為《意見》的配套文件,近日教育部印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更重點針對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等問題,對學校提出了細化要求和專業指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好勞動教育,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如何把握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基本思路、戰略任務和主要舉措?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教育部有關負責人。
  • 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行動構想
    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新中國歷經站起來、富起來,到逐步強起來,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15年國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的勞動教育的意見》,兩《意見》的出臺,讓勞動課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讓勞動教育成了學校、家庭、社會的必選項,把勞動教育擺上了重要日程,推向了新的高度。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發布 助力高校全面推進勞動教育課程...
    2020年12月6日,《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新書發布會暨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2020年3月,中共 中央、國務 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對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提出了細化要求。
  • 【觀點】張志勇 楊玉春:深刻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思想與新論斷
    結合產業新業態、勞動新形態,注重選擇新型服務性勞動的內容」;要求「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明確了實施勞動教育的保障體系。
  •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大力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對勞動和勞動教育作出重要論述。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之中,明確提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必須增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好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緊迫感、責任感。
  • 【強國教育叢談】深刻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勞動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指明了方向。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部署,這是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根本遵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實現路徑
    ■專家解讀《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是實現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勞動教育,構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標誌著我國勞動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理清勞動教育的內涵邊界,正確理解勞動教育、把握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要求的關鍵點是有效開展勞動教育的必要基礎。
  • 淺談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社會文化意義
    在中國進入網際網路、數字經濟時代後,習近平總書記向全社會發出號召,重視「德、智、體、美、勞」五育教育,不僅在中國所處的特殊歷史背景下,具有一般的人才培養教育意義,從長遠來看,具有更深遠的社會文化意義。通過勞動教育,讓人回歸本心,再造社會根基,助力社會和諧;再造國民創造精神,提升國民創造力,夯實社會基礎。
  • 科學闡釋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和特徵
    作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歲月  勞動教育是新時期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對勞動教育作出重要論述。
  • 公務員法修訂:新變化呼喚新作為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貫徹實施公務員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把學習貫徹新修訂的公務員法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把貫徹實施新修訂的公務員法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結合起來,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