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銷量「羞於啟齒」?柔宇「第一」摺疊屏手機品牌夢碎?

2020-12-10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作者網際網路江湖。

要說2020年最驚豔的手機產品,不是延期發布的iPhone12 也不是受到無數小屏愛好者追捧的12 mini,而是三星發布的第二代摺疊屏產品Galaxy Z Flip。

即便在爆炸事件之後,三星在國內市場影響力逐漸淡出的當下,Galaxy Z Flip的火爆也再次說明,智慧型手機存量市場,多麼需要有差異化競爭力來打開新的增量。

2018年柔宇科技發布了全球第一款可摺疊屏幕手機——柔派,今年3月份,又發布了柔派第二款產品FlexPai2。作為一家面板供應企業,柔宇科技似乎不想錯過這樣的市場增量,想要通過產品切入C端市場,但面對華為、三星、小米、OPPO等對手,柔宇在C端市場還有機會嗎?

「反木桶效應」下,「自嗨式」產品究竟價值幾何?

在國內市場,華為、小米等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摺疊手機,而OPPO也推出了捲軸屏的概念產品。相較之下,發布「第一款」柔性屏手機的柔宇科技在雙十一期間卻沒有多大聲量。

今年雙十一期間,柔宇方面也似乎並未正式公布其摺疊屏手機的雙十一「戰績」,不過從各大電商渠道的銷量來看,「第一款摺疊屏手機」之名似乎難負產品銷量之實。

在天貓柔宇數碼旗艦店,FlexPai2僅有93人付款,在蘇寧易購上,FlexPai2的用戶評價只有1單,拼多多方面,在僅有的幾家非官方渠道中,銷量最高的FlexPai一代,拼單成功的也只有92件。

在數據上比較好看的,只有手機發售前京東旗艦店的預約量達到了5萬多人,但從柔宇京東旗艦店的銷量上來看,其新一代產品FlexPai2的銷量不過在千臺左右,最終的銷量可謂「慘澹」。

一度被媒體稱為「2020年最值得購買的5G摺疊屏手機」、「雙十一新寵」、「未來形態」的FlexPai2,卻最終落得如此「驚人」的銷量,不免令人唏噓不已。

這種從預約量到銷量之間的落差似乎表明,在品牌的「營銷炮彈」下,用戶可能會為概念心動,但卻很少有人會為概念買單。

這其實是一種「需求易得性偏差」。即,對於大多數摺疊屏的潛在用戶來說,智慧型手機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他們想要的實際上是一款與眾不同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而並非一塊可以摺疊,但事實上可能仍然不太成熟的摺疊屏幕。

另外,這似乎也表明,雖然「第一款摺疊屏手機」足夠吸引眼球,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柔宇手機的品牌認可度、對FlexPai系列產品力的認可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

從總體銷量上來看,有業內人士估算,柔宇FlexPai一代產品與二代產品的銷量總和也不過數萬臺左右,客觀的來看,這樣的估算可能與柔宇摺疊屏手機的實際銷量有出入,但從柔宇單條6代屏幕的產線來看,這樣的估算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而另一方面,根據Canalys給出的數據,在摺疊屏手機出貨量上,目前三星出貨量已經達到100萬臺,華為摺疊屏手機出貨量50萬臺。

柔宇與三星、華為之間如此大的數量級差異背後,實際上是供應鏈布局、品牌影響力以及產能上多種因素的結果。做手機,不僅僅是做好一塊屏幕,產業鏈上下遊的資源整合才更為關鍵。

在這樣的供應鏈整合中,供應鏈實力的均衡,可能是影響最終產品實力的重要因素。

在網際網路江湖(ID:VIPIT1)看來,包括面板行業在內,很多行業其實都遵循一個「反木桶效應」:木桶效應是指,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而反木桶效應則是說,最短的短板決定容量大小這件事不重要,而短板的長度直接關乎「木桶」本身的「可用性」。

拿柔性屏幕來說,柔性屏幕並不是智慧型手機性能中的「最長的長板」,反而有可能成為最「短的短板」,從而決定產品本身的可用性。

三星第一代Galaxy Fold的「翻車」就是一個例證,去年4月份左右,多方媒體報導三星Galaxy Fold卻出現了多項故障,包括:屏幕破裂、黑屏、閃爍等問題,三星方面雖然也在投入市場之前做過很多次翻折實驗,但最後在市場上的應用仍然暴露出在產品可用性上的巨大漏洞。

實際上,對於柔宇而言,類似的風險似乎也存在。也就是說,在柔性屏幕技術沒有真正大規模應用之前,任何對於摺疊屏的「押注」可能都會存在風險。

從這個角度來看,柔派手機似乎更像是一個「取悅」資本市場的「自嗨」式產品。不過,雖然C端市場足夠大,給夠給資本市場足夠的想像空間,但在前有華為三星,後有OPPO的市場競爭格局下,無論是在供應鏈上還是品牌上,柔宇似乎都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與柔宇相對應,三星則是一個反例。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Note7爆炸事件之後,三星的Galaxy Z Flip為什麼還能火?一方面與其從1到0.5的摺疊方式的出彩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與其Note8、Note9幾款產品重新積累起的品牌形象不無聯繫。

對於柔宇來說,在其推出第一代摺疊屏手機之前,並沒有推出任何一款智慧型手機產品,也就是說,柔宇在做的,是在沒有足夠的供應鏈積累的情況下,通過一個業內公認的還未完全成熟的產品,去從0到1的開拓一個全新的C端市場,其中的風險自然不言而喻。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對於摺疊屏手機這樣的「新事物」,大多數消費者的決策周期會變得更長,這樣更加考驗品牌力以及在新技術應用端的產品力表現。

產品的背後是技術應用,技術應用的背後則是完善的產業鏈體系。智慧型手機屏幕不斷「變軟」的背後,是面板產業從技術到生產再到應用的深層次變化。

在半導體生產領域,一個新工藝下的產品能不能投入市場,關鍵要看良品率,良品率低,生產成本就越高,如果良品達不到一個市場應用的理想閾值,會造成兩種結果,一個是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項目失敗,另一個就是勉強可以投放市場,但價格極其高昂。

換句話來說,柔宇的柔性面板能不能在市場有一席之地,關鍵在於良品率,從目前來看,柔宇尚不能達到資本市場的期望。

《中國企業家》曾經報導,據華為知情人士透露,華為之所沒有採用柔宇的產品,是因為「在產能、良品率上都有一些問題,無法滿足需要。」

從產線的數量上來看,在國內的OLED顯示面板企業中,除了柔宇科技位於深圳的一條生產線,目前已經建成的6代OLED生產線中,京東方有位於成都、綿陽的2條6代生產線;深天有位於武漢6代生產線(1條);星光電(1條)、維信諾(1條),以及和輝光電的1條試生產線。

從月產能上來看,根據DSCC整理的數據顯示,6代線產能中,最柔宇的產能僅為15K/月,而京東方每條6代生產線產能均為45K/月,和輝光電6代線產能為30K/月,柔宇科技6代OLED顯示面板產能墊底。

因此,對於柔宇科技來說,如何提高「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下的面板良率和產能問題,可能是其今後衝擊IPO的關鍵因素。

估值的不確定因子下,面板企業IOP之路道阻且艱

今年早些時候,市面上不時傳出柔宇科技謀求IPO的報導。彭博社在一篇報導中沿述知情人士消息,柔宇科技原先的美國上市計劃暫時擱置,轉而謀求國內市場上市。年初,彭博社曾報導柔宇可能秘密申請在美國IPO,計劃籌集10億美元以擴大銷售、營銷和研究設施。

8月份,據選股寶報導,中信證券受聘擔任柔宇科技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的輔導機構。

據天眼查App 融資信息顯示,今年5月份,柔宇完成了F輪3億美元融資,6月底又進行了一輪未知金額的股權融資。由此可以推斷的是,在一級市場輪融資之後,無論是從企業發展的角度還是從投資人訴求來看,上市似乎成了柔宇科技「求索」面板行業的「必經之路」。

在網際網路江湖看來(ID:VIPIT1),對於面板這類比較重的行業,資本市場大多也是看企業而非看行業,對於如今尚未實現自我「造血」能力的柔宇來說,在赴美IPO受阻之後,轉向在國內市場上市,可能沒那麼容易。

此外,在企業估值方面,面板企業在估值上有很多不確定性因子,這些不確定因子可能意味即使柔宇未來可能上市,也很難被資本市場看好。

不確定因子一:未來收益難以預測,公司成長價值受限

在未經大規模的市場驗證情況下,新技術下的業務成長價值難以界定,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面板公司未來增長價值空間受限。

半導體晶片也好,面板也好,實際上,新技術技術本身的價值難以確定。比如說,柔宇方面聲稱「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優於三星、京東方等企業採用的「低溫多晶矽(LTPS)技術」,而在外界不能獲取到技術細節的情況下,柔宇是否真得有技術優勢其實有些「羅生門」的味道。

另外,柔性面板的價格是動態變化的,不僅受技術、生產成本影響,同時也受市場競爭因素影響。就當下而言,柔性面板可能是一個大的方向,由於技術還未完全成熟,市場競爭感不強,但未來市場做大之後,價格戰也可能會隨之而來,屆時柔宇能不能保持價格上的競爭力還很難說。

不確定因子二:梅特卡夫效應下,業務的可持續性決定估值天花板

梅特卡夫定律是指,一個網絡的價值等於該網絡內的節點數的平方,而且該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如果把每個柔性屏產品的用戶看作整個柔性面板產業中的一個網絡節點,那麼用戶數量越多,網絡的價值就越大,這樣的價值傳導到生產端,則是規模效應下生產成本的大幅縮減。

用戶的數量越大,下代產品的潛在市場空間就越大,同時,回流的資金也可用於未來產品研發,形成業務價值的正循環。

柔宇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在於,在缺乏市場規模的基礎上,如何形成用戶價值→產品市場規模→業務可持續性的正循環,這將決定一家面板企業未來的發展是依賴自身「造血」,還是在虧損之下不斷尋找新的融資渠道,通過持續的巨額融資維持企業運營。

不確定因子三:行業周期性強的情況下,業務變現的下限較低

面板產業有典型的周期屬性和馬太效應,技術、產品的優勢是有時效性的,技術與產品、業務變現與公司價值本身屬於一種一榮俱榮的捆綁關係。另一方面,面板技術的成熟度決定面板企業業務變現的下限,而品牌與供應鏈話語權,則決定面板業務變現的上限。

比如,三星在面板行業的話語權是很重的,其高端OLED的面板產能直接關乎蘋果高端手機的出貨量,這也意味著在業務變現上能力上大廠的上限更高。

而面板小廠在行業內的話語權往往較弱,在量產能力受限的情況下,即便技術上稍微取得一點優勢,由於量產能力有限,變現業務的下限依然很低,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小廠很難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在柔性面板行業,我們有機會和韓國面板產業站到同一起跑線上,但在缺乏差異化競爭的市場中,大部分企業都是在虧錢賣產品。」有業內人士對網際網路江湖表示:「只有在技術和產業上形成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在商業上培育出能夠自我造血的企業,我們才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結語:

科技的發展過程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科技企業的發展同樣如此。

目前來看,柔宇科技接下來的上市路要面臨的不確定似乎還有不少,但講故事不如做實事,如何通過實打實的技術研發突破,解決良品率的問可能是柔宇現在最需要做的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知名媒體SlashGear:中國品牌柔宇科技佔領摺疊屏手機市場先機
    在一眾摺疊屏手機品牌中,國際頂級科技數碼類媒體SlashGear認為,柔宇引領摺疊屏手機品牌。  「三星不敵勁敵柔宇」,美國知名媒體福布斯(Forbes)在柔宇發布新一代摺疊屏手機FlexPai 2當天,就將2020年度摺疊屏手機「機皇」之爭推向白熱化。
  • 美國科技媒體SlashGear:中國品牌柔宇科技引領摺疊屏手機潮流
    摺疊屏手機作為近幾年手機圈的「黑科技」產品,受到眾多外國媒體的關注。「三星等巨頭都想成為第一個推出世界上首款摺疊屏手機的廠商,唯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品牌柔宇,成功將自己的名字載入摺疊屏手機的史冊」,英國著名科技媒體TechRadar指出。
  • 解密柔宇科技:「獨角獸」還是「大忽悠」?
    總裁林斌在微博上宣布了一個消息,難掩激動之情: 「我們做出了第一臺摺疊屏手機,應該也是全球第一臺雙摺疊屏手機!」 市場上一片歡呼之際,有人卻十分生氣。
  • 發布5G摺疊屏手機FlexPai 2的柔宇有何神奇力量?
    2020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召開,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自鴻博士作為深圳企業家代表出席活動,讓眾多人再次關注到柔宇科技。 在劉自鴻博士參加大會之前,柔宇新一代摺疊屏手機已在行業掀起了旋風。
  • 國貨之光,柔宇FlexPai 2被外媒評為2020年最佳5G摺疊屏手機
    2020年,摺疊屏手機市場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三星、華為、柔宇都在年中發布了第二代摺疊屏手機產品,引領了整個行業的迅猛發展。對用戶而言,哪一款才是最佳選擇呢?被譽為「發現世界新奇好物第一站」的北美知名網站Gadget Flow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柔宇FlexPai 2。
  • 探秘柔宇柔性屏量產線,終於知道摺疊屏手機的秘密
    2018年6月6日,柔宇全球首條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點亮投產儀式首款可摺疊手機領跑全球 銷量超預期繼2018年6月在全球率先量產全柔性顯示屏後,柔宇科技2018年10月在北京發售全球首款可摺疊柔性屏手機柔派,其後,三星、華為等企業也先後推出摺疊屏手機,不過目前消費者唯一能在市場上買得到、量產出貨的摺疊屏手機只有柔宇的柔派,且8999元起的價格也遠低於其他已公布價格的摺疊屏手機。
  • 柔宇摺疊屏手機FlexPai2亮相 屏幕摺痕改良+萬元以內
    柔宇的柔性顯示這個想法從2006年誕生,到2012年柔宇科技成立,再到2018年首條全柔性屏工廠量產首款柔性屏手機推出,柔宇正在不斷開拓更多柔性屏在各個行業領域的可能,比如這次的使用柔性屏的摺疊屏手機。劉自鴻表示,目前的摺疊屏手機出現的摺痕、斷裂等顯示問題,而柔宇的團隊研發了智能力學仿真模型,來解決各種摺疊屏遇到的問題,並推出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
  • 柔宇摺疊屏手機柔派FlexPai蜚聲歐州和東南亞
    近日,國際媒體PC Format和印度尼西亞媒體Akarut分別對當前全球範圍市售的柔性摺疊屏智慧型手機進行橫向測評,柔宇科技的柔派被列為兼具價格、技術、性能綜合評分第一名。
  • 柔宇科技摺疊屏手機FlexPai 2又獲大獎
    柔宇科技摺疊屏手機FlexPai 2又獲大獎   隨著柔性AMOLED面板逐漸批量生產,全新的摺疊屏手機正在步入市場主流。相比常規手機,摺疊屏的優勢在於體積增加較少的情況,實現了顯示尺寸翻倍,還可以進行靈活的分屏用來進行多任務處理。
  • 柔宇科技摺疊屏手機FlexPai 2超預期,人機互動飛速增加
    摺疊屏手機引領者指向一個中國品牌,那就是柔宇。國際頂級科技數碼類媒體SlashGear高度評價。柔宇為什麼能得到SlashGear如此高的評價呢?
  • 從萬元跌到三千元檔 搶了首發的摺疊屏手機柔派 慘遭賤賣
    目前已經亮相的摺疊屏手機有五款,分別是柔宇科技的FlexPai、華為Mate X、三星的Galaxy Fold&W20 5G、以及Moto Razr(新刀鋒),前三位已經率先進入市場。在這三款手機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信息,摺疊屏手機「虛火」。
  • 從實驗走向實用,柔宇FlexPai 2摺疊屏手機首發評測|鈦極客 - 新浪...
    來源:鈦媒體APP柔宇FlexPai2蘋果的初代iPhone 開創了大屏智慧型手機的先河,演變至今,除了屏幕變得越來越大,形態自始至終沒發生過太大變化,直到摺疊屏的出現打破了僵局。前不久,鈦媒體便提前拿到了柔宇FlexPai 2,看看它能將摺疊屏的特性發揮到怎樣的水平?能否實現「摺疊屏手機」>「手機」+「PAD」的目標。
  • 柔性摺疊屏「第一機」,FlexPai柔派入圍2018全球好手機
    基於多年在柔性顯示、柔性傳感領域的技術開拓和深耕,柔宇科技成功開啟了智慧型手機新紀元,領先全球發布可摺疊柔性屏手機FlexPai柔派。FlexPai柔派成功入圍2018年全球好手機「年度最具突破性創新手機」大獎。屆時,柔宇科技副總裁樊俊超將帶來主題為「摺疊手機生產製造工藝探討」的演講分享。
  • 柔宇科技FlexPai 2:2020年最值得入手的摺疊屏手機之一
    近兩年,摺疊屏手機在眾多非議和期待中一步步從實驗走向成熟。近日,柔性電子技術開拓者,柔宇科技推出了新一代摺疊屏手機FlexPai 2,其屏幕、鉸鏈以及量產,突破了摺疊屏手機三座大山,實用性大大增強,FlexPai 2也因此成為2020年最值得入手的摺疊屏手機之一。
  • 摺疊屏是什麼 柔宇科技FlexPai 2上市打破認知
    當下,一提到摺疊屏是什麼,大多數人們腦海中最先想起的就是摺疊屏手機上的那塊可以摺疊的顯示屏。不可否認,摺疊屏可應用範圍廣泛,目前其中一個主要應用領域就是智慧型手機。有人說,摺疊屏手機是手機行業下一個時代的熱點高地,這是正確的。當下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奮力研究摺疊屏手機。
  • 小米柔宇兩敗俱傷!手機圈2019年第一場口水戰誰更傷?
    同時,他在配文中提到小米雙摺疊手機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四驅摺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MIUI適配等一系列技術難題,並稱「小米做出了第一臺摺疊屏手機,應該也是全球第一臺雙摺疊手機」。一天後雷軍以個人公眾號名義對外發表了《雙摺疊屏手機公布,小米為什麼能夠不斷創新》一文,以小米發布雙摺疊屏手機為例,對小米創新能力、尊重用戶進行品牌宣傳。
  • 摺疊屏是什麼?全柔性技術領導者柔宇帶領探密
    來源:時刻頭條摺疊屏是什麼?「摺疊屏」這個概念比較細,更加宏觀的概念應該叫「柔性屏」,其可以實現360度的彎曲,甚至扭曲。這是對摺疊屏通俗的了解。事實上,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只要不是去特意去查詢的人,見過摺疊屏的人仍在少數。所以說,摺疊屏是什麼?摺疊屏有什麼用?
  • 直擊柔宇摺疊屏手機發布會丨FlexPai 2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手機行業發展至今,已經進入瓶頸期。其中最大的一個桎梏,當屬傳統直板手機無法調和大屏顯示與便攜之間的矛盾。在辦公、娛樂應用越來越豐富的時代,消費者無不希望手機在保證便攜性的前提下,屏幕更大、交互體驗更佳、應用足夠一專多能。柔宇科技通過柔性電子技術,為手機帶來了另一可能。
  • 9988元起 柔宇發布FlexPai 2摺疊屏手機:7.8寸柔性屏+驍龍865
    繼2018年發布首款摺疊屏手機柔派之後,柔宇科技今天上午又發布了FlexPai 2摺疊屏手機,升級了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7.8寸屏幕,硬體也同步升級到了最新的驍龍865 5G平臺,售價9988元起。
  • 柔派二代摺疊屏手機即將發布 有望成為最便宜摺疊手機
    柔派二代摺疊屏手機即將發布 有望成為最便宜摺疊手機 2020年03月18日 15:28作者:NJNR103編輯:陳浩天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