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庭暴力| 男子對妻子經常惡語相向 婚姻名存實亡

2020-12-17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 月25 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也是我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後的第三個反家暴日。對於家庭暴力,很多人可能了解不多,但它卻存在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中,他們深受家庭暴力傷害。但是,隨著法律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與家庭暴力進行勇敢抗爭,並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今天,我們一起關注家庭暴力,更呼籲社會「不要暴力,讓愛回家」。

家庭冷暴力摧毀理想婚姻

戀愛4 年,結婚2 年,從校園相識到相戀再到結婚,小麗(化名)怎麼也想不到,她眼中的美好婚姻會走向破裂。

她和小雷(化名)曾經有過一段美好時光,但結婚後溝通漸少,兩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卻形同陌路。他們從來沒打過架,兩人就是沉默,甚至「冷戰」3 個月不說話。在冷暴力的陰影下,小麗患上了雙向情感障礙,甚至還出現了幻聽。

校園認識,開啟美好生活

2008 年,在蕪湖一所高校不同院系讀大一的小麗和小雷,認識後以朋友相處。2012 年,兩人畢業後一起來到合肥工作,那時小麗眼中的小雷聰明陽光,而在小雷心中小麗善良懂事,兩個人確立了戀愛關係。

「我們雖然在同一個城市,但工作地點離得有點遠,所以要到周末才見面。」小麗說,儘管小雷工作很忙、兩個人難得見面,但是她很珍惜和小雷的感情,希望能建立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家庭。即便周末有時見面兩個人也不怎麼花錢,希望能一起攢錢買房。

房子買好後,結婚的事情便提上了日程。不過在2014 年,小雷想有更好的發展,便辭了工作去考研,之後又去讀博。

小麗說,2017 年兩個人結婚了。考慮到小雷這幾年都在讀書沒什麼收入,娘家也沒有提任何彩禮的事情,只是希望以後小兩口能過得幸福。

溝通漸少,感情出現裂痕

小麗原本以為迎來了憧憬中的婚姻生活,但現實卻給了她當頭一棒。

小麗說,也許是過了熱戀期,也許是小雷在學業上有了更高的追求,感覺婚後兩人間的感情變淡了,「他和我說話少了,寧願自己在那玩遊戲。」

小麗說,由於小雷還未完成學業,家庭支出基本都是她來承擔,因此她工作很忙、生活壓力也很大,但是丈夫不僅不關心她,還越來越沉迷於遊戲。

「他白天晚上都玩遊戲,有時玩到凌晨、有時玩一整夜,我都替他擔心學業問題。」小麗說,她向丈夫提出希望他能重視學業少玩遊戲,丈夫聽了反而不滿,兩個人就會吵起來。

「他覺得我咄咄逼人、控制欲很強,而我認為他不思進取、缺乏家庭擔當。」小麗說,其實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大的矛盾,但是一吵架便不可開交。她很難過,丈夫要麼吵過之後奪門而出,要麼就是不說話,兩個人開始冷戰。

冷暴力下,婚姻走向破裂

吵架、冷戰,在這個家庭持續發酵。漸漸地,吵架的頻次少了,感情的裂痕卻大了。家裡常常安靜得可怕,甚至有過三個月時間兩個人沒有任何交流。冷暴力籠罩著這個年輕的家庭,也摧殘著他們的感情。小麗說,她很難受,感覺很壓抑、孤獨,甚至多次想過自殺。

父母得知小麗的情況後很心疼,曾找小雷談心,但收效甚微。小雷父母也希望雙方關係融洽起來,能儘快生個孩子,但是基於婚姻的狀況,雙方都沒有同意。從校園相識到修成正果,小麗沒有想過,有一天她和小雷的關係會走到這種地步。這讓她在無數個夜晚難以入睡,還出現了幻聽,後來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雙向情感障礙。「這是一種精神類疾病,表現為躁狂和抑鬱症狀交替發作。」小麗說,如今她每天都要吃藥,醫生還建議住院治療。

2019 年夏天,小麗和小雷籤署了離婚協議。看著離婚證,小麗一會哭一會笑。過去的6 年,有過美好,也有黑暗至深的折磨。對於未來,她不知道會怎麼樣,但可以確定的是,她對婚姻產生了恐懼感。「現在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不想那麼多了。」小麗說,她只想按時吃藥,努力讓餘生過得好一點。

經常家暴讓家庭名存實亡

惡語相加算暴力嗎?在小梅(化名)心裡,這是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丈夫時常對她說的那些難聽的話,就像刀子一樣讓她心痛。

小梅和大力(化名)2012 年經人介紹相識,2013 年在合肥結婚。沒過幾年,大力迷上了賭博,性情變化很大。小梅曾提出離婚,但為了孩子又放棄了。雖然兩個人尚有一紙婚約,但小梅身心俱疲,已經感覺不到家的溫暖和幸福。

丈夫嗜賭,婚姻蒙上陰影

小梅和大力在合肥上班,認識初期,雙方感覺都不錯,2013年領證結婚。

2014 年,孩子出生後,小家庭過得也很平穩。但是不久之後大力迷上了賭博,從此家裡變得不安寧起來。「他賭了輸,輸了更要賭,欠了很多錢。」小梅說,大力一個月工資5000 多元,她每個月有3000 多元,雖然不寬裕,但是生活沒有問題。自從大力迷上賭博後,欠下了10萬元的賭債,這對小家庭來說無疑是筆巨款。

「我讓他不要賭了,他答應了。哪知沒過多長時間,他又偷偷去賭。」小梅說,因為賭博,兩人不知道吵過多少次。起初大力還表示要悔改,後來不僅聽不進她的勸說還動手打她,脾氣變得越來越差。

「有一次,他把我的大拇指關節都打裂了。」小梅說,大力的行為讓她感到痛心,婚姻也因此蒙上了陰影。

惡語相向,婚姻瀕臨破裂

小梅覺得身心俱疲,對大力也不想多說什麼了,免得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但是大力卻變了,即便小梅不說他,他也時常對她惡語相加。

「他動不動就罵我,找各種理由說難聽的話,還講一些恐嚇我的話。」小梅說,她感到很害怕,大力在家讓她感到恐懼。家裡的氛圍也很差,孩子不喜歡和大力在一起,很怕他。

今年2 月,小梅找律師尋求幫助。律師說,大力經常辱罵小梅,說恐嚇她的話,導致小梅長期遭受精神上的侵害,已經患上了抑鬱症。在律師幫助下,小梅勇敢地提出了離婚。但是在法庭上大力認為雙方感情並沒有破裂,希望能挽回家庭,共同撫養孩子,他也會改掉不良習性。

畢竟孩子還小,看到大力有了悔過態度,小梅心軟了,放棄了離婚的想法。從2 月至今,大力沒有再去賭博,也沒有再動手打她,但對她仍是冷嘲熱諷、惡語不斷,這讓她很難受。

「我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也不知道這段婚姻能走多遠。現在完全是為了孩子有個完整家庭才堅持過下去。」小梅說,如果大力真正改過自新了,那應該珍惜生活。但是即便改掉了賭博惡習,心性卻沒有轉變過來,他對這個家庭還是有著巨大的傷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鍾虹

相關焦點

  • 男子常年對妻兒惡語相向,離婚時想要孩子撫養權……法院這樣判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作為家長你有沒有對孩子使用過言語暴力?>也讓他喪失了對孩子的撫養權近日,該男子的妻子起訴離婚同時主張子女均歸自己撫養//事件經過/// 兒女雙全的家庭本該幸福美滿,可丈夫阿深經常對阿葵惡語相向,二人感情急劇惡化。夫妻二人的微信聊天記錄及三名子女的證言證實阿深存在家庭暴力,法院支持了阿葵主張離婚的訴求,但在14歲龍鳳胎子女的撫養權歸屬上,雙方分歧較大。
  • 新家庭暴力案例分析
    說起家庭暴力,如果想到動拳頭的那種,也別忘了用搓衣板罰跪的那種;如果想到「觸及皮肉」的那種,也別忘了「觸及靈魂」的那種。發生在夫妻間的各種各樣的家庭暴力多多少少都存在著心理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施暴者方面的原因,也有受暴者方面的原因。
  • 男子常年對妻兒語言暴力,兒子:父母再不分居我就跳樓!
    近日,該男子的妻子起訴離婚,同時主張子女均歸自己撫養。(網絡配圖)常年惡語相向,妻兒不堪語言暴力阿葵與阿深於 1997 年結婚,1998 年婚後育有大女兒欣欣,2005 年育有一對龍鳳胎濤濤和妍妍。原本幸福的家庭,卻因阿深經常對阿葵粗言相向而分崩離析,二人感情急劇惡化。根據二人的微信聊天記錄及三名子女欣欣、濤濤和妍妍的證人證言足以證實阿深存在家庭暴力,法院支持了阿葵主張離婚的訴求,但是 14 歲龍鳳胎子女的撫養權歸屬上,雙方分歧較大。
  • 關注家庭暴力|家暴成婚姻一大「殺手」 ​大致分為這幾種
    婚姻和家庭在人們生活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日前,安徽省律協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曹冬梅帶領團隊,對去年我省公開發布的2528 份離婚糾紛裁判文書進行分析,發現家暴已成為婚姻破裂的一大「殺手」。合肥包河區法院特聘婚姻調解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唐豔梅就其接觸的離婚糾紛案件,將家庭暴力大致分為五種。
  • 丈夫惡語相向的背後:多虧這個女人,讓我們看到了婚姻的真相
    一個成熟的男人在婚姻中是有強烈責任心的,他有自己謀生的本領,賺錢的本事,不依靠他人,工作積極上進,努力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環境。夫妻之間互相扶持,婚姻才會長久。02從前覺得只要足夠相愛,婚姻就一定會長長久久,直到那麼多相愛的人分道揚鑣,才發現,原來婚姻不只有愛就可以了。時間是一把可怕的殺豬刀,它將愛情一點一點消磨掉,最後歸於平淡,婚姻到最後只剩下經營。
  • 婚姻生活猶如戰場,妻子拔刀相向,調解工作耐心細緻夫妻和好如初
    小沈說與妻子離婚後,可以自己來撫養孩子,不讓她出撫養費。因為當時自己幹活幹累了,就沒有去給妻子辦手機卡。小沈說婚後只要一吵架妻子就要死要活,還經常動手,拿出一副要拼命的姿態讓他很生氣,實在沒轍才想要結束這段婚姻。他本來想與妻子私下談,但是妻子就是要在外面吵鬧。小沈也表明自己不賭錢,只是為了躲避妻子,才在外面打打小牌。
  • 男子因兒子買肉丸沒加辣對母子拳腳相向,民眾聽後往其住處送辣椒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並點讚「好幸福的你我他」,我會為大家創作出更好的優質作品男子因兒子買肉丸沒加辣對母子拳腳相向,民眾聽後往其住處送辣椒家庭暴力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詞彙,然而它確確實實發生在我們身邊,更令人心寒的是家庭暴力的承受者往往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後既沒有有效的反抗,
  • 名存實亡的婚姻,我學會了獨立!
    為這事,我還經常和他吵,說他已經結婚了,心應該放在事業和家庭上,不應該在外面混了,還有,你外面有很多朋友都是不靠譜的,最好跟他們保持距離。就我朋友不靠譜,你朋友都靠譜,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 男子酒後毆打懷孕的妻子,民警一招制服後怒吼:她還懷著孕呢!
    同樣,在婚姻生活之中,有的人對待自己的另一半是很和睦的,有的人對待另一半是暴力相向的,那麼為什麼他們不會分開,這就有著許多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所在。妻子和男子起了爭執,於是就開始爭吵。由於男子喝了酒,就對妻子進行暴力輸出。事後女子非常的害怕,因為大家都知道,家暴只會沒有發生或者發生無數次。一旦有了這種情況,一切的味道都變了!
  • 三十年婚姻名存實亡:以孩子的名義,離不了,過不好
    田桂芬沒有太多感情經歷,原生家庭很傳統,她不介意李大強是在單親家庭背景中長大的,看到李大強的母親特別寵愛他,無論他有什麼要求都會無條件滿足,也沒有覺得他們家庭有什麼問題。因為著急申請房子,兩人很快就結婚了。 沒有感情基礎就進入婚姻生活的兩個人,免不了出現矛盾爭吵。
  • 有緣網:多少婚姻死於語言暴力
    《瘋癲與文明》中曾說: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繼續實現對他人的傷害。婚姻中,家暴無疑讓人為之憤恨,殊不知,語言暴力也是家暴的一種。有緣網情感導師呼籲廣大情侶和夫妻,正向、有愛地對待另一半,堅決抵制暴力以任何形式發生和存在。情侶在戀愛時,都能表現得柔聲細語,也會照顧彼此的感受。結婚後,卻容易惡語相對,彼此使用語言暴力,將對方越推越遠。有緣網用戶阿華人到中年,百般皆難,離婚前還遭受到了妻子的語言暴力,無奈有過一段開頭美好、結局潦草的婚姻。
  • 名存實亡的婚姻,不要一拖再拖!
    幸福的婚姻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婚姻名存實亡,你會怎麼做?有人是直接離婚,有的人是拖著不離。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拖著不離婚的夫妻!只不過,現實有些女人,哪怕婚姻名存實亡,也依然執著於拖。麗姐就拖了很多年,她婚姻不幸,在於她老公有錢變壞,從當初的窮小子,變成了現在的大老闆,家裡的舊衣服、舊書桌、舊彩電,只要是舊的,他都換成了新的。
  • 戀愛時連哄帶騙,結婚後就惡語相向的3個星座,想結婚的要注意了
    要是你敢頂嘴的話,事情就會更大條,只會火上澆油讓爭吵升級,而處女座的人更是什麼都會罵的出來,惡語相向都是常事。所以在戀愛時還是要理解對方,不要等結婚以後想後悔都來不及了。射手座射手座的人都是神經大條,能自娛自樂自嗨的人,對戀愛時候的人簡直就是一種福音。
  • 地鐵上,老年男子強逼他人讓座並惡語相向,人性很複雜,無關教育
    一名中老年男子上車後,看到無人讓座,就對身邊一名年輕人惡語相向,強制要求對方讓座給他。此事引網絡熱議。有觀點認為,該男子如此行徑,一定是人生某階段缺少良好的教育。此觀點,得到很多人點讚。但我並不贊同將任何社會現象都關聯到教育,這是對教育的功能的無限擴大化。
  • 《原生家庭》三種有毒的父母模式:讓你自卑、暴力
    當年幼的他展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時,父親就圖謀把他變成搖錢樹,經常夜半三更喝的爛醉回家,把熟睡中的貝多芬從床上拖下來,強迫他練琴。身為家中長子,父親整日喝的爛醉如泥,母親身體不好早早過世。貝多芬不得不承擔養家的重任,8歲時他就在萊茵河畔彈琴賣藝。11歲時已經正式在劇院工作養家,同時還兼任鋼琴家庭教師,補貼家用。
  • 江蘇男子勒死妻子後自首!沒想到做筆錄時,妻子突然醒了過來
    因為不能忍受妻子的長期家暴,江蘇淮安盱眙男子王某氣憤不已用電線勒死你妻子,然後騎電動車,帶著他妻子的屍體,來到當地警察局自首。他沒想到的是,妻子沒有死,經歷了一路的顛簸,他的妻子並沒有被勒死而是在派出所醒了過來。記者23日獲悉,因為故意殺人,王某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兩年。
  • 我過著名存實亡的婚姻,你呢?
    ·韓愈《處州孔子廟碑》:「郡邑皆有孔子廟,或不能修事,雖設博士弟子,或役於有司,名存實亡。」名存實亡的婚姻就是拿著一本合法的結婚證,卻過著形同陌路的婚姻生活,心裡住著其他的男人或者女人。一.我不是不想離婚,是不敢離婚。
  • 坦然面對別人對自己和鏟屎官的惡語相向,「袁大姐」表示不生氣
    有喜歡蘿蔔的,就有喜歡青菜的,對於鏟屎官和袁大姐的做法很多人是支持的,但也有一些人不贊同他倆的做法,但是不贊同也不應該採取極端的惡語相向的方式進行人身攻擊。不過幸好袁大姐有較強的心理素質,面對別人惡語相向,坦然的面對,並表示:這種謾罵,十萬條,我都不生氣。沒用!不贊同別人的做法可以說,但說不等同於謾罵和侮辱,否則不僅體現了素質低下,也是露出了被人戳中痛處而狗急跳牆的嘴臉,所以倡導用文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還大家一個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
  • 西安網評:遠離語言暴力,讓家庭氛圍和諧溫馨
    李兆清  有研究機構對多個平臺上搜集到的5000多條有關家庭語言暴力的內容做了初步整理和分析。分析發現,家庭語言暴力的施暴者中,父母是絕對的主力軍,學習成績是惡語相向的主要焦點之一。(《光明日報》)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種藝術,人們說話的時候應當考慮聆聽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