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網評:遠離語言暴力,讓家庭氛圍和諧溫馨

2020-12-20 原創頻道

  李兆清

  有研究機構對多個平臺上搜集到的5000多條有關家庭語言暴力的內容做了初步整理和分析。分析發現,家庭語言暴力的施暴者中,父母是絕對的主力軍,學習成績是惡語相向的主要焦點之一。(《光明日報》)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種藝術,人們說話的時候應當考慮聆聽者的感受。如果自顧自地發洩戾氣,就會產生語言暴力。家庭語言暴力危害不小,危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危及家庭和諧溫馨,我們應當全力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家庭語言暴力,中傷幼小心靈。「你心裡沒點數嗎」「這點活都幹不好,你還能幹什麼」「早知道就不生你了」「你是豬腦子嗎」,這些話不少人會有似曾相識之感。因為學習成績,少數家長對孩子遍地侮辱、嘲諷挖苦、習慣性打擊否定,這影響了孩子的信心,中傷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正處於成長的過程中,即便一時半會兒成績不好,並不代表永遠成績不好。家長們應當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只要孩子付出努力了,孩子在學業上全力以赴了,家長不必求全責備。孩子的發展是全方位的,學習成績僅僅是其中的一項。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也應當是全方位的。

  家庭語言暴力,影響家庭關係。語言暴力,猶如無形的刀劍,直戳聆聽者的心窩。因為語言暴力,家庭內部可能會形成冷戰。一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家長如果依然以語言暴力對待孩子,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會滋長,這會帶來非常可怕的後果。少數青春期的孩子離家出走,就是因為受不了家長的語言暴力。不光是對孩子,夫妻之間的語言暴力可能會給夫妻關係蒙上陰影。長期的語言暴力會讓夫妻關係迅速降溫,這有可能成為誘發夫妻離婚的導火索。一旦離婚了,夫妻分道揚鑣,孩子處於一個不完整的家庭,這對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不利的。

  遠離家庭語言暴力,讓家庭氛圍和諧溫馨。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諧溫馨。讓家庭和諧溫馨,我們就應當遠離家庭暴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的共同價值遵循。家庭成員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鏡,看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的基本要求。每位家庭成員都應當從遠離語言暴力開始,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友善。家庭成員要理解遠離語言暴力的重要性,在行動上將之落到實處。家庭成員應當做到時時、事事遠離語言暴力。這就要求家庭成員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久久為功的韌勁。家庭成員自身要努力做到,同時要督促其他家庭成員努力做到,形成相互督促、共同提高的氛圍。

  家庭應當是充滿愛的港灣。讓我們好好說話,文明說話,遠離語言暴力,使家庭氛圍和諧溫馨,為自身的發展、家庭成員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編輯:錢江

相關焦點

  • 讓孩子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在其選登出來的43條留言中,80%以上提及家庭成員之間的語言傷害。數據顯示,在家庭語言暴力中,「貶低」性質的語言出現次數最多。在施暴者面前,受害者所說的話是「廢話」,做不好事情是因為「笨」「活該」,受害者進行申辯,就會被認為是「胡說」「頂嘴」。 諸如「不要臉」「去死吧」這樣的語言,也會從關係最親密的家庭成員口中說出,並化為刺向親人的利刃。
  • 事實證明: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積極進取,健康成長的原動力
    有一次說起來,他們一家出去吃飯的時候,被一個溫馨的場面感動了。家裡的最小的一個男孩剛剛3歲,在飯桌上的時候,她和姐姐一起點了一份最喜愛的美食,這個孩子沒有自私的表現,而是和姐姐一起分享,在分享的過程,還不忘爸爸、媽媽。我這位同事看了這樣一個場景,愣怔住了,感動了,非常享受這溫馨而美好的時光。這就是溫馨和諧家庭的一個氛圍,一個縮影。
  • 反對家庭暴力 促進家庭和諧
    家庭平安、和諧是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的基石,家庭暴力行為嚴重危害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為了引導和幫助群眾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創造和諧美滿的家庭環境,營造全社會共同反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9月28日,由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主辦,縣司法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承辦的「百姓夜話法法開講」第十四場主題法治宣講活動在青衣街道青衣江村開講。
  • 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許多家長錯誤地以為嚇唬的語言是比體罰更為溫和、科學的教育方式,其實不然。習以為常,隨口而出的「語言暴力」往往比肉體懲罰的危害更大。家長諷刺、侮辱、恐嚇的語言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造成他們焦慮不安,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
  • 反對家庭暴力 共建和諧仁裡——石臺縣仁裡鎮婦聯開展反家庭暴力...
    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婦女兒童反家暴意識,倡導全社會共同樹立反對家庭暴力理念,石臺縣仁裡鎮婦聯通過多種宣傳方式,組織開展「反對家庭暴力,共建和諧仁裡」系列宣傳活動。活動當天,向前來辦事的婦女群眾發放《反家庭暴力倡議書》,並向其講解法律法規對家庭暴力的認定範圍以及應對家庭暴力的舉措,讓其深入了解家庭暴力帶來的危害,維護女性合法權益的重要意義。
  • 向家庭暴力說「No!」
    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也是我們情感的歸宿,但在生活中屢屢存在家庭暴力,讓本該溫馨的家庭變成冷冰冰的一棟建築,也給家人,尤其是孩子帶來難以抹平的傷害,那麼如果遭遇家庭暴力,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呢?活動中,特別邀請了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家庭暴力當事人輔導師李月
  • 讓學生遠離語言暴力
    7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顯示,在對北京近30所學校的315名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進行調查後發現,有三成學生受到過老師的語言暴力傷害,其中有將近三成學生面對老師的語言暴力沒有任何反應。
  • 家長們,請你們停止語言暴力
    有一種可能就是複製了她們父母的行為,也就是說,對於他們來說,在他們小的時候也是經歷了他們父母的語言暴力,父母是什麼樣的他們就是什麼樣的。即便他們不想成為父母那樣的人,可是冥冥之中也已經成了他們父母那樣的人。可是他們也明明經歷過語言暴力給人心裡造成的傷害,為什麼還要將自己曾經承受過得痛苦強加到孩子身上呢?我就不知道了。
  • 讓你的孩子遠離語言暴力
    好朋友,一起走暴力有兩種,一種是行為暴力,一種是語言暴力。行為暴力傷人肉體,而語言暴力傷人心理,我認為,語言暴力的傷害程度更深。我自己從小就在語言暴力中長大,施暴者就是我的媽媽。其實我不想記得這麼多事,但是偏偏那些語言暴力我記憶的很清晰,我想就是因為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太深遠了吧。 什麼是語言暴力呢?「你怎麼這麼愚蠢?」
  • 反對家庭暴力 促進社會和諧_中國網
    專家系列訪談文章之一 [婦女研究論叢 2014年第5期]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 促進社會和諧目錄1、反對家庭暴力,建設和諧社會,王世洲(1953-),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一、 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必要性(一)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是保護人權,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家庭的需要中國家庭暴力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中普遍存在,受害者多為婦女、兒童和老人,已經成為破壞家庭和社會穩定,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嚴重問題。2011年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24.7%的中國女性遭受過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近年來,社會對於家庭暴力有很大的關注度,但是關注的焦點多集中於行為上的暴力,絕大部分人不清楚或者忽視了語言暴力的存在。
  • 語言暴力是家庭暴力最恐怖的經歷!
    家暴分很多種的,不管是肢體上的暴力,還是語言上的謾罵辱罵,或者冷漠式的對待。都是歸屬於家庭暴力的!只不過這三種暴力,最容易出現的往往是冷漠的暴力,帶動出來語言上的衝突,進化成肢體上的暴力!所以如果家庭暴力,出現動手動腳傷害身體的,都是語言暴力引起的!
  • 有數| 原生家庭之殤:從5243條數據看家庭語言暴力
    說出口的話扎在心裡卻可能是傷人的「刀」,比起顯性的身體傷害,家庭中的語言傷害隱秘而持久,它是一種隱性的暴力形式。家庭語言暴力是指家庭成員訴諸於口頭或書面語言的暴力行為,即使用辱罵、詆毀、 蔑視、諷刺、挖苦、嘲弄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使受害者在心理方面遭到侵犯,屬於精神傷害的範疇。
  • 讓孩子遠離暴力,從孕期開始規避「先天因素」
    近年來,兒童暴力傾向逐漸低齡化[1],很多人都很困惑,這種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其實,導致孩子暴力的原因除了家庭教育、外界環境和不良遭遇等,還有可能是「天生」的。只有遠離這些先天的暴力因素,才能真正讓孩子停止暴力。至於如何讓孩子遠離天生暴力,就要從孕期開始規避。
  • 家庭氛圍與影響孩子心理成長,如何打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不是由一個人創造的,而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才能實現,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長時間的陪伴對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長期讓孩子處於緊張壓抑的家庭環境中,不僅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壓力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能力和智力發展。可以說家庭氛圍與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密切相關的,不要只重視智力培養,忽略了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
  • 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各方面的養成都有很大的影響
    其實要培養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是與父母的言行還有家庭的氛圍分不開的。父母的行為會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各方面的養成都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哪些呢?如果家長面對沮喪、失望、憤怒等情緒選擇咒罵或者暴力宣洩,那麼孩子對於情緒的處理方式也會是這樣。⑵如何與人交往父母如果和孩子能夠形成一個和睦快樂的家庭環境,那麼孩子就會對這個家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這樣孩子就會親近家庭,喜歡和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開朗。如果說敢於表達自己是交往能力的基礎,那麼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交流則是能鍛鍊孩子的溝通技巧。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語言暴力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愛孩子,就請收起語言暴力,給孩子尊嚴,別再做一言不合就開罵的粗暴人。(詳見7月24日《石獅日報》四版) 「你閉嘴?」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沒長腦子啊?」「養條狗都比你聽話!」人人都知道家庭語言暴力對家庭會產生嚴重影響,卻往往「管不住嘴」。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你知道家庭暴力對孩子影響有多大麼
    你們知道麼,今天是一個特殊日子——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第一次看到這個數據時,我完全被震驚了,完全沒想到,我們生活的和平時代,竟然背後還有這麼多人再遭受著這樣的暴力。而,你們知道麼,讓孩子長期處於家庭暴力環境中會有什麼影響麼?
  • 語言暴力是最可怕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中,語言暴力的殺傷力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而對孩子的影響卻最深遠,父母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可以直入孩子心底,永遠刻在腦海裡,揮散不去。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和影響?這六個少年共同的經歷是都在童年遭受過來自周圍親人,尤其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語言徹底摧毀了孩子的自尊,最終毀掉了孩子的一生。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關於父母和孩子語言交流的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
  • 《失控的校園》: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這種情況的孩子,在家庭或學校裡,老師或者媽媽都會讓孩子的腦部會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其實孩子勉強坐在書桌前學習,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如果連爸爸變得可怕,情況會變得更糟。這種情況時間久了,大腦中持續使用的,爬蟲類腦變得發達,不使用的靈長類腦逐漸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