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一個人,黃山旅遊又成為了熱點。昨天,馬雲現身黃山,而早前一天,馬雲的身影而出現在了黃山屯溪老街。黃山市背後有什麼大動作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年輕人眼裡的「馬爸爸」絕對不是作為一個遊客去這兩個知名景點的。
說到屯溪老街,雖然和全國其它城市的著名街道一樣,是一條旅遊商業街,但又和北京南鑼鼓巷、西安回民街等不一樣,屯溪老街在25年前就被建設部列為全國唯一的,歷史文化區的保護規劃、管理綜合試點,11年前,又被文化部列為中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屯溪老街,因旅遊而聲名鵲起,因旅遊被網友吐槽不斷,但追根溯源,又有著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繼承,因此又被稱為活的「清明上河圖」。
去年到黃山,晚上打車時經常老街,因為太晚又沒有安排好酒店,在車上匆匆一瞥就直奔酒店去了。第二天一早,打車就去了屯溪老街。為什麼選早上,晚上固然燈火通明到到一派繁華,但和白天一樣,不免人多,擁擠且嘈雜,購物也就算了,想看靜下來走走看看,明顯是不合適的,所以就大早上去了老街。
老街並不長,一條直街不過900米,非常適合早上步行,就當散步了。車停在青春巷,步行上街,東頭就是一個大的照壁,上面有老街的簡要介紹。老街成為集市的歷史,要追溯到元朝末年,幾百年間,鬥轉星移,老街也見證了徽商的發展。
如今的老街,不僅仍然完好地保留了傳統的徽州古建築風格,許多老字號也仍然在這裡開鋪經營,街上的數百家商鋪,絕大多數仍是下店上房、前店後坊的建築特點。因為保留下來建築整體上是宋代徽派民居的風格與特徵,因而屯溪老街又被稱為宋街。
早上走進老街,許多商鋪還沒有開門,遊客好像也只有我一個,街裡比較安靜,走在青石板鋪成的街上,白牆青瓦、古色古香,此刻沒有遊客集中的喧囂,也沒有商家的叫賣聲,看著兩旁古樸的建築,感覺有點穿越的意思。
又往前走,陣陣香氣直透街道,原來是一家店裡再煎毛豆腐,之前在美食欄目上看到來,既然到了跟前,就嘗嘗吧!一份15塊錢,老闆夾了七八塊的樣子,放在一個一次性餐盒裡給我。拿起竹籤紮起一塊,趁熱吃了起來。可是,好像很鹹的樣子,難道是調料不勻?再來一塊,還是一樣,又鹹又油,算了,沒福享用。
如果你真的以為屯溪老街和西安回民街、北京南鑼等旅遊步行街一樣,只是售票一些小吃還有旅遊商用外,那就錯了。屯溪老街上,除了一些茶葉、紙硯、小吃等旅遊商用外,還有不少的博物館。其中就有我國首家古建築形私人博物館—萬粹樓。看介紹上當年領導人也曾來這裡參觀過。既然是私人博物館,裡面的藏品當然是主人自己收藏的了。一樓是以歙硯為主的四大名硯900餘方;二樓二樓展出的則是其它各種文物和藝術品。領導人能來看的博物館,藏品一定不一般,可惜來得太早,沒有開門,完美錯過。
老街唯一的國家博物館屯溪博物館,是國家首批5家生態(社區)博物館示範點之一。裡面展品有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金絲楠木徽州床,黃賓虹、金聲等大家的藝術作品。另外,老街上還有一個地方也值得推薦,那就是皖南特委舊址紀念館,紀念館本身是清朝建築,這裡也是黃山中心城區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革命紀念地。
總體而言,現在的屯溪老街,雖然是一條旅遊商業街,但從文化、歷史方面來說,又不僅是旅遊步行街那麼膚淺,本身所承載的歷史價值、徽商文化也值得遊客來一趟,不然,當地領導也不會帶著「馬爸爸」來這裡,你說呢?
手機記錄,圖文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商用。
更多原創旅遊圖文,歡迎關注我,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