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舉辦
「天然產物科學高峰論壇
暨雄安生命科學論壇」
12月14-15日,河北大學「天然產物科學高峰論壇暨雄安生命科學論壇2020年第二期」在七一路校區成功舉辦。論壇以「天然產物的發展及其功能」為主題,圍繞天然產物的分離和結構鑑定、結構修飾和合成、生物合成和生物技術以及天然產物化學生物學的研究動態與最新成果進行廣泛的交流,並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多平臺全網直播(在線人數最高達7萬人),為國內相關領域科研人員呈現了一場思想智慧碰撞交融的雲端科學盛會。
微生物分子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子新教授,天然產物化學與資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員,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藥學會海洋生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海洋學會理事、國家藥品監督局新藥評審委員林文翰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山東大學藥學院婁紅祥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林厚文教授等30多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以及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的60餘名中青年學者出席會議。
河北大學校長康樂、副校長李金善、黨委常委、副校長陳紅軍、副校長鞏志忠出席會議。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科學技術處、技術轉移中心以及生命科學學院等相關學科建設單位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校長鞏志忠主持。
康樂校長在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向與會嘉賓系統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建設成就、面臨的機遇和遠景規劃。指出本次論壇是河北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推進一流學科建設而召開的一次學術盛會。
鄧子新院士和郝小江院士先後做了精彩的大會主題報告。鄧子新院士從學科發展角度論述了合成生物學的成功案例,以及合成生物學驅動的高端生物產品的工程設計與創新創造。郝小江院士分享了天然產物發展的歷程,以及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建立得現代植物化學研究體系,對當今植物天然產物學科的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
在新校區圖書館三個分會場,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天然產物結構與功能」、「天然產物生物合成」和「天然產物科學」主題開展了學術報告。天然產物作為化學和生物學之間一個天然的通道,是大自然經過漫長的篩選和進化選擇出來的,天然產物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將對新藥發現、生命科學認識、探索藥物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有機合成化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
12月15日下午,在羅都強教授陪下,郝小江院士等與會專家到雄安新區調研考察。先後參觀了規劃展覽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會議培訓中心等項目,詳細了解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規劃建設、功能設置和運營模式。與會專家被「雄安質量」所感染,針對河北大學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與本校天然產物科學的合作,支持河北大學的發展。
「天然產物科學高峰論壇」是我校首次主辦。河北大學發展規劃處、科學技術處、生命科學學院承辦,河北省生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協辦、羅都強教授團隊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此次論壇的召開擴大了我校在國內天然產物科學領域的學術影響,對進一步提升我校天然產物科學研究水平,推動我校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學科群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