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聚焦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媒體行採訪團走進東誠藥業
原料藥生產車間
車間生產
膠東在線4月25日訊(記者劉妙孫宗順)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有著取之不盡的藥源,是一個巨大的醫藥寶庫。做大做強海洋生物製藥產業,將助力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煙臺東誠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誠藥業)在激活海洋生物醫藥資源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成立20年來,東誠藥業始終致力於技術創新,在研項目50餘項,涉及生化藥、海洋藥物、核素藥物多個方向,在研產品覆蓋心腦血管、骨科、抗腫瘤等多個治療領域。多個產品生產及出口量居國內前列。2018年,東誠藥業實現銷售收入23.33億元,同比增長46.2%,淨利潤3.88億元,同比增長62.4%。
從魚骨中提取原料藥參與制定行業最高標準
在東誠藥業,採購來的大量魚鱗、魚骨等海洋產品,在嚴格質量控制下,經過降解、濃縮、結晶、過濾等工序,這些原本是廢料的產品,最終脫胎換骨,搖身變成硫酸軟骨素原料藥,用於心血管疾病、關節病的防治等方面,附加值增加一倍多。
依託臨海區域優勢,東誠藥業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硫酸軟骨素原料藥生產企業,也是國內唯一的注射級硫酸軟骨素供應商,硫酸軟骨素原料藥出口量佔國內總額20%左右。
憑藉領先工藝、可靠質量,東誠藥業贏得了國際權威機構認證,是參與中國藥典(2010、2015版)硫酸軟骨素原料藥標準修訂的唯一生產廠家,並為該標準提供標準品。公司還受邀參與了歐洲藥典(EP)硫酸軟骨素質量標準的更新。
向海掘金創新培育海洋生物醫藥新增長點
眼下,東誠藥業的科研人員仍在不斷探索,嘗試發現更多來源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質。近期發現在一種貝類中提取的活性物質具有抗腫瘤功效,如果藥物研發成功並獲得生產批件,將促進本土養殖業發展和人員就業。
此外,新型骨關節病多糖藥物(魚來源)、新型抗病毒多糖藥物(魚來源)、新型抗癌多糖藥物(貝類來源)等在研項目已顯示出良好的成藥性,產業化前景可期。2017年,東誠藥業投資9000萬元,建設「新型海洋來源生物多糖藥物產業化推廣」項目,項目產品-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片(3類新藥)達產後,預計實現新增年銷售收入2億元左右,利稅約5500萬元。
海洋生物物種繁多,開發潛力巨大。為更好挖掘海洋生物資源,東誠藥業建設了山東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化學合成寡糖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生物多糖類藥物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海洋生物新藥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創新平臺,持續聚焦海洋生物產業發展,創新培育海洋生物醫藥新的增長點。
攻克高技術壁壘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開發海洋藥物的同時,東誠藥業也在加碼構築核醫藥產業版圖。2014年開始,東誠藥業立足已有原料藥和製劑優勢,整合重組了6家核藥企業,相繼併購控股國內治療類排名第一的核藥企業——成都雲克藥業、放射性藥物研發平臺——上海益泰醫藥、國內診斷類核藥創始企業——上海欣科、BNCT研發領先企業——南京中硼聯康、國內最大PET藥物生產企業——南京江原安迪科,並參股成都欣科醫藥。
東誠藥業通過不斷研發和引進新產品,攻克核醫藥的高技術壁壘,為自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出新的「核」心競爭力,奠定了東誠藥業在中國核醫藥領域的領先地位。
目前,東誠藥業已上市的診斷用和治療用核素藥物共有6種,其中鎝[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注射液(商品名:「雲克」)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治療用核素藥物,可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骨科疾病。1.1類新藥錸[Re—188]依替膦酸鹽注射液已完成IIa期臨床試驗,未來上市後,有望為腫瘤骨轉移疼痛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