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立其誠》教學設計

2020-12-10 k12教學資料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感受本文質樸、準確、生動的語言特色,體會其表達效果。

思維發展與提升學習本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思路,掌握層進式的論證結構。

審美鑑賞與創造發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中書寫真情,養成「求真」「求實」的文風。

文化傳承與理解 理解「修辭立其誠」的觀點及其現實針對性,引導學生注重品德修養。

教學重點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論證思路,掌握層進式論證結構。

教學難點品讀鑑賞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

教學方法批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

1. 閱讀下面三個片段,談談你的感受。

●片斷一:(以「待人和善」為話題的開頭)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餘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華,我摘一束最燦的;對待朋友,我選擇最和善的方式。

●片斷二:一天,我患了重感冒,發燒至四十度,早飯後獨自騎著自行車去醫院看病。騎著騎著,正面開來一輛大卡車,眼看就要軋著一位拄著棍蹣跚著正要橫穿馬路的老大爺。就在這緊要關頭,我的頭腦裡思想鬥爭很激烈。去救吧,要耽誤自己看病,不救吧,眼看著悲劇就要發生。正在這時,雷鋒、賴寧等英雄形象掠過我的腦海。我想,自己是新時代的中學生,更應為人民做好事。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車,用盡全力一推,老大爺得救了。這時的老大爺激動萬分,熱淚滾滾,握住我的手說:「娃啊,現在精神文明建設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每個角落,社會上的好人好事像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你的行為是多麼偉大,多麼崇高啊,你就是一個光輝的典範。我為我們國家有你這樣高尚的學生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我代表人民感謝你。」」

●片斷三:麥收時節,天空顯得非常的明淨。在麥田上空,偶爾悠然地遊過幾朵白雲。大概四、五分鐘吧,他割光了。他從籃子裡拿出飯盆、饃頭,邊吃邊說:「孩子,你爸沒本事,明天到縣城後好好休息!後天好好考,別緊張……」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點多鐘就起了。他臨下地時告訴我說:「你再睡會吧!六點鐘起來做飯,然後洗洗衣服,八點鐘到地裡給我送飯。」……當我到地裡時,父親已割了七八壟了。他臉上很多汗珠,衣服溼透了。他說:「你來,吃過了嗎?我割光這一壟,再吃……」……我是一個農家子弟。我明白我們鄉下的家長們要靠田地來生活,供我們上學。他們為了子女辛勤地勞動,但沒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聽到他們說:「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們都願意……」麥收時節,中午常是烈日當空。我們勤勞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勞動。

明確:第一篇,辭藻華麗,但內容空洞,只追求形式。第二篇,憑空編造,情節違情悖理,唱高調。第三篇,雖語言平談,但感情真摯,文風質樸。寫真話,抒真情是作文的基礎。

2. 葉聖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藝論。」《易傳·文言》也說:「修辭立其誠。」什麼意思呢?「修辭」就是修飾詞句,是寫作,「立其誠」就是寫文章要實在,誠實,寫真話,抒真情。由此看來,文章能打動人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有真情實感,要採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動的事,用樸實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現。

3. 本文寫於1992年。當時,中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學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辭浮誇。有感於此,張岱年先生寫了《修辭立其誠》一文,呼籲作文、為人都要「立其誠」。

4. 「修辭立其誠」出自《易傳·文言》:「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意思是君子致力於培育品德,增進學業,以忠信來培養品德,以修飾言辭來建立誠信,這是操持自己事業的立足點。「修辭」本指注重文化修養,後指修飾詞句。「修辭立其誠」指文章修辭要服從於內容的真實。

在本文中,「修辭立其誠」指作文、為人都要講真話、說實話,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二、自讀

1. 運用批註方式自讀全文:標出重要字詞;畫出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概括文章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 字詞積累

經師:舊時講授經書的教師。

曲學阿世:學些邪門歪道的東西,以迎合時尚。

順風轉舵:隨著風向轉換舵位。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度(含貶義)。

譁眾取寵:以浮誇的言論迎合群眾,騙取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3. 文章的中心論點及其提出的方式:

原文:「修辭立其誠」,是《易傳·文言》 的一句話。這句話雖然是二千年以前講的,現在仍應加以肯定,仍應承認這是發言著論寫文章的一個原則。

概括:「修辭立其誠」是發言著論寫文章的一個原則。

中心論點提出的方式: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具體解釋「立其誠」的含義,再引用莊子的話,論證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的觀點。

4. 清理文章思路

(1)理清文章思路結構的方法:概括文章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第1段:提出中心論點並闡釋。

第2段:總說「立其誠」的三個方面的含義。

第3段:「立其誠」的第一個方面的含義——名實一致。

第4段:「立其誠」的第二個方面的含義——言行一致。

第5段:「立其誠」的第三個方面的含義——表裡一致。

第6段:總說「立其誠」的重要性。

第7-8段:從認識世界的角度論述「立其誠」的重要性。

第9段:從端正學風的角度論述「立其誠」的重要性。

第10段:從社會現實的角度論述「立其誠」的重要性。

第11段:總結全文,強調「修辭立其誠」是一個辯證唯物主義的原則。

(2)概括全文的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論,提出問題,提出全文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第二至十段):本論,分析問題,從「立其誠」的含義和「立其誠」的重要性兩大方面論證中心論點。

第一層(第二至五段):從「立其誠」的含義方面論證中心論點。

第二層(第六至十段):從「立其誠」的重要性方面論證中心論點。

第三部分(第十一段):結論,解決問題,總結全文,再次強調中心論點。

5. 文章的結構方式:

全文總體來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層進式的結構方式。

第二部分兩大層次:總——分;分述的三個方面並列式。

全文結構圖:

三、借鑑

1. 知識連結

議論文本論部分的結構方式一般有並列式(把論點分為幾個分論點),對比式(正反對照),層進式(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等。

●並列式結構

一縷清香一份灑脫,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潔與傲岸,那是陶潛的五鬥詩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滿載大江與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絕唱!

一頁歷史一面鏡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與忠貞,那是屈平的水中離騷!

結構清晰。先總說,主體部分以小標題的形式分述,藉助陶淵明等三位歷史名人的行為(分別頌揚他們「自由不羈」「寧死不降」以及「忠貞與高潔」),來詮釋文章主旨——「做真正的自我」,顯得生動形象。收篇處呼應開頭,思路清晰而嚴謹。

●正反對照式結構

論點:我們應善於利用雙贏的智慧,用自己的長處來彌補別人的短處,從而使自己的長處得到彰顯。

論證:當我們能夠積極幫助別人時,自身的價值便會得到體現,會使自己獲得極高的信譽。

相反,當我們不善於採取雙贏的智慧,不樂於施助於人時,那麼自己本身的發展便會極為緩慢,因為我們沒有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不會獲得別人的信任。

●層進式(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結構

中心論點:為人沉穩,穩中求勝,吉。

分論點:沉穩從志而來;沉穩從難而來;沉穩從無欲而來。

中心論點:雙贏,使你我共輝煌。

中心句一:漫步於歷史的沙灘,撿拾一枚枚成功的貝殼,上面寫滿了「雙贏」。

中心句二:雙贏的光芒在今天依然閃耀。

2. 這篇文章在在寫法上給了我們那些有益的啟示?

●安排好論證結構。比如本文把層進式、總分式、並列式三種方式結合起來。

●用好引證法。比如本文多處運用引用論證的方法來進行論證:

文章開頭引用《易傳·文言》中的「修辭立其誠」這句話,引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文章第七段引用《管子》書中《心術上》的話「因也者,無益無損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論證認識客觀世界要捨棄自己的主觀偏見,力求認識外物的本來面目。

文章第九段引用《漢書·儒林傳》中經師轅固曾對公孫弘說「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告誡人們不要說假話以討好時尚。

總之,引用古言,既充分論證了文章的中心論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又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

四、運用

1. 古人曾說:「為人要直,為文要曲。」而《修辭立其誠》強調作文、為人都要說真話、講實話。二者在為文的要求方面是否矛盾?為什麼?

示例1:不矛盾。「為文要曲」中的「曲」側重指文章的外在形式,如在構思、選材、立意、語言方面,講究情節曲折、謀篇不單調、立意含蓄、善用曲筆等。而《修辭立其誠》強調作文、為人都要說真話、講實話,側重指文章的內容要真實,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曲」的形式有時反而會更有助於表達「真」的內容。

示例2:矛盾。人們常說「文如其人」「言為心聲」,文章有時候能如實的反映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品德修養。一個正直的人,他的文章會充滿浩然之氣;一個虛偽的人,特德文章會假話連篇。因此,「為文要曲」和強調作文、為人都要說真話、講實話在某種程度上是矛盾的。

2. 閱讀《醜娘》,說說這篇文章取得成功的原因。

村裡沒有人不說我娘長得醜,或許是這個緣故,在她嫁給我爸之後,人們先是叫她「醜媳婦」,在生下我們姐弟四個之後,大家都稱她為「醜娘」。

八歲那年,我開始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上學。當時我不明白「醜」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娘待我特別好。臨走的時候,她給我做了一雙毛邊鞋、一個小書包,書包上面繡著一隻小白兔。我依稀記得,把我送到村口時,她流下了眼淚。

不久後的一件事使我認識了我的母親。

一天,學校上體育課,因為捨不得穿娘做的新鞋,我把它脫下來掛在凳子上。老師看見了。他提過鞋子,左看右看,隨即又把鞋子舉得高高的,興奮地說:「好漂亮的鞋啊!」說著,又把鞋底端詳了半天,數著一層一層粘起的鞋底,足有八層之多,且針腳細密結實,靠腳掌和腳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他問我:「你娘一定很漂亮吧?」沒等我回答,同村的一個女同學搶了話頭:「老師,他娘不漂亮,村裡人都叫她『醜娘』。」

我仿佛明白了「醜」的意思。

或許那位女同學的話是對的。我娘長得確實不漂亮,蒼白的膚色,瘦得可怕的身材,五官也極不協調。從此,我心裡像含著什麼委屈,在公開場合很少提及她,更不願把同學領到家。

轉眼間,我走上了工作崗位,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了,娘更加蒼老了,頭髮變得稀疏而花白。想想娘養我這麼大,一輩子在農村吃苦,且面對別人的嘲笑從不與人紅臉,對種種傷心話語表現出來的難得的平靜,我的心在發酸。

前年年底,按照她的囑咐,年關之前要和女友趕到家裡。我事先和女友講好,娘一輩子在農村勞作,顯老顯醜,見了面多說寬心話。女友說:「誰沒有老的一天,但娘一定不醜。」

到家了,不知怎的,我們發現屋裡空蕩蕩的,弟弟的眼睛紅腫,精神不振。我一問才知道娘在三天前生了重病,住院了。弟說娘不想讓我知道,要不會衝我和女友的喜。望著突然空寂和失去生氣的屋子,我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感情。弟又捧過一紅布包給我,說是娘特意交代的,我打開一看,原來是兩雙精緻的毛邊布鞋,一大一小,顯然一雙是給我的,一雙是給她未來媳婦的。看著看著,我和女友的眼淚如泉水般湧了出來。

現在,我時時想起兒時老師說過的話:「你娘一定很漂亮吧?」

提示:寫真事,不避諱。沒有迴避母親的醜,開頭的側面寫,中間的正面寫。中間的我的心情很真實。

3.總結:寫作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寫出「真實真切,感人」的文章,首先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高明的作家或者聰明的初學寫作的人都是平實地寫生活中的瑣事,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會寫作,因為獨特的感情來源於獨特的經歷和感受,來自於對獨特經歷和真心感受的提煉。「修辭立其誠」,「誠」是內在的,「辭」是外在的,「誠」是主導,「辭」以「誠」存,「立誠」之「辭」才更有價值和魅力。希望大家面對生活微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讓它流淌在我們的心間,繪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相關焦點

  • 《修辭立其誠》教案
    從中得出對自己的啟示【教學方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一、導 入現在很多學生寫出的文章總感覺不能打動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真情實感。寫文章時常常東拼西湊,生編硬造,千篇一律,給人似曾相識之感。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孔子說:「修辭立其誠。」 「修辭」就是修飾詞句,是寫作。
  • 「修辭立其誠」與「詩言志」滬上詩人、學者張定浩來樂清談詩
    日前,滬上青年詩人、學者張定浩來樂,在「樂清文苑」可樓做了題為「修辭立其誠與詩言志」的專題講座。這也是「文學與樂清」系列活動的第二期活動。講座上,張定浩從「修辭」「其」「城」和「志」等詞語入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對於詩歌而言,最低和最高的要求都應該是誠實。讀詩,懂詩,可以使人開闊眼界、健全心智。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表達當守正,修辭立其誠
    原標題:表達當守正,修辭立其誠(人民論壇)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一些個性十足的表達方式在網絡上層出不窮,折射出年輕網民活躍多樣的思想觀念,與他們求新求變的特點互為表裡。
  • 修辭立其誠 |3種梵文、6種漢譯版的《金剛經》何以最觸動心靈?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出自《周易.文言傳》。〔唐〕孔穎達解說:「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故云居業也。」所謂「修辭」,並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修飾言辭。如陳望道所說:「修辭原是達意傳情的手段。主要為著意和情,修辭不過是調整語辭使達意傳情能夠適切的一種努力。
  • 修辭立其誠 何必「標題黨」?
    如果這樣,那就可能徒存其「黨」 而亡「標題」了。網絡謠言可謂最惡劣的「標題黨」幫兇。網絡酷評之類,儼然「標題黨」的內容變形,它即便不是「標題黨」的幫兇,也是它的幫閒,看上去像個 「高俅」。即便不說「它們助長了社會戾氣」,至少也可以說,它們是社會戾氣斑斕光譜中的炫目一束。
  • 李燕:立誠,我永遠的家
    1996年8月31日,我從曹村中學調入立誠中學,從此,我一直呆在立誠,從未離開過,也未曾想離開過。自從來到立誠,我吃住在學校,活動在學校,假日在學校。立誠已駐入我的心中,立誠是我永遠的家。她包容了我的缺點,帶給了我溫暖,我在這裡成長,我在這裡慢慢變老。
  • 【寫作教學】葉聖陶講修辭
    不論是出於不自覺的或是出於特意的,凡是使一句句的話達到剛合恰好的地步,我們都稱為修辭的工夫。修辭的工夫所擔負的就是要一句話不只是寫下來就算,還要成為表達這意思的最適合的一句話。如是說明的話,要使它最顯豁;如是指像的話要使它最妙肖;意在刺激,則使它具有最強的刺激力;意在描摹,則使它含著最好的生動態;……因為要達到這些目的,往往把平常的說法改了,別用一種變格的說法。
  • 設計中的「修辭」手法!
    文/李勇 文學修辭是靠文字、詞句的組織來傳達信息、表達思想感情的。修辭手法在文學著作中的運用可以為文章增色增彩,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這些語句的修辭手法讓我們領略到文學語言中修辭手法的妙手偶得。
  • 于堅:只是玩弄修辭的寫作是無德的,漢語是仁的語言
    于堅,1954年8月8日,出生於昆明。孟子說,修辭立其誠。語言必須名副其實,必須誠實。「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我以為《論語》討論的就是語言的自由和度。
  • 【三秦校訓】西安財經大學:博學 明理 立誠 濟世
    【校訓】博學 明理 立誠 濟世【校訓解讀】「博學」出自於《論語·子張》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禮記·中庸》也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之說。
  • 不懂設計,請看下面的修辭手法
    為了增強說服力我們必須使用到修辭手法,因為使用修辭能更加形象的表達出想要設計得東西,使人更加一目了然的知道設計想表達的意思。我們在設計還用使用的修辭手法稱為視覺修辭,視覺傳達的設計中的修辭是通過對畫面元素進行的有機的組合和處理,比如圖形處理,文字處理,色彩處理等,通過運用比喻、誇張、對比、擬人等手法表達出來的設計手法。運用設計修辭手法,使得設計傳播效果最大化。比喻修辭所謂比喻修辭和我所知道的一樣。就是把一種事物比作他物。
  • 修辭學:「交叉學科」抑或「跨學科」
  • 【教學設計】《木蘭詩》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知識與能力:熟讀並背誦全詩,能結合注釋、工具書了解故事的大意
  • 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重點之教學設計(附:教學設計萬能模板)
    教學設計題主要考察這二章內容,六選一(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和美術),要求任選一題,強烈建議選語文!!第二小題:考察教學目標擬定,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答題模板(識字課、閱讀課)1、知識與技能:學生會認XX字,會寫XX字;能夠用普通話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XX自然段:掌握XX修辭手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學習(閱讀或分小組討論)等方式,學會運用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在高中學段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常會考查到詩歌,比如我今天選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新詩,這首詩是用白話寫成的,少了古典詩詞的格律,多了一些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本詩在平實的敘述中抒發著對乳母的愛。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教學設計萬能模板與講解
    1.文本寫作特點(文本解讀)2.教學目標3.教學重難點4.教學過程5.設計教學過程中三道題+理由6.設計三組課堂提問+理由7.設計導入+理由8.設計板書+理由9.寫作評語一、第一種出題角度文本特點,主要出在第一題,有以下幾種問法:1.分析文本的寫作特點。2.試對上文進行文本解讀。
  • 眾家說語文 鄭桂華:以「比喻」為例談小學修辭教學內容的構建
    以比喻等修辭知識的學習來說,這些知識的學習有三重目的,一是把修辭知識作為教學——學習的工具,藉此可更好地幫助學生去理解眼前的文章材料或者表達自己的思考;二是以學習修辭知識為目的,將來成為修辭學專家;三是把修辭知識當作考點,去出考題、做考題,這種學習便成了應試的負擔。這三種學習側重價值是不一樣的,不能因為有後面的可能,我們就刻意去迴避那些必要的、可以作為學習工具的知識的介紹。
  • 教師資格證 教學設計
    馬上本周六即將迎來教師資格證考試,這裡有份教學設計的模板,與大家分享,預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績第1問:學科專業知識比如:文本特點問法:①分析文本的寫作特點②試對上文進行文本解讀③分析本文景物描寫特點審題:文體、結構、語言、表達、修辭、說明方法、表現手法答題模板
  • 【青春語文 何培培教學設計研究(六))】開掘文本寫作資源,促成練筆契機
    一般來說,寫作型文本訓練的點,可以是微觀聚焦,如修辭、細節描寫等;一種是宏觀上的聚焦,如篇章結構或文章的創作風格。一篇文章有時候可教的寫作的點很多,我們很難面面俱到,必須要有所側重,關注文本經典的顯性的寫作資源。解讀作者的寫法,教師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點撥、賞析,也可以適當地對文本進行「變形」,讓學生來比較前後寫法的不同。
  • 為何教修辭學,如何教修辭學
    基督徒教育者不應當被其愚弄,因其不過是在虛空邊緣老於世故又富於機智的喋喋不休而已。如此喋喋不休決不是要作為修辭來考慮,並且需要在基督教古典學校中加以教導的。       在一篇論修辭學的文章中首先討論邏輯,是因為在聖經的背景下,清晰有力地言說已無法與清晰有力地思想這一基礎相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