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木蘭詩》教學設計

2021-03-02 濟南知曉仁教師

一、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熟讀並背誦全詩,能結合注釋、工具書了解故事的大意。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感悟,學習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互文、排比、頂真、復沓、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把握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她的優秀品質,培養愛家愛國的情感,增強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誦讀感悟,學習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互文、排比、頂真、復沓、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三、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法,欣賞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播放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視頻片段,看後,讓學生說一下視頻中的主人公是誰,你對她有那些了解。學生談完後,教師總結引導:對,視頻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巾幗英雄花木蘭。而現在,花木蘭可以說是天下聞名,連美國人都非常喜歡、佩服她 ,並製作了動畫片。但是,動畫片中的花木蘭又不是真實的花木蘭,是經過再創造的藝術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龍、蟋蟀)。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國花木蘭是什麼樣的?好,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木蘭詩》,認識一下真實的花木蘭。

第二環節:朗讀,讀準字音

1、讓學生將課本注釋中帶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後讀課文三遍。

2、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讀完之後糾正字音。

3、投影顯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課生僻字,齊讀。

4、教師範讀,要求注意體會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

5、以小組為單位分段齊讀詩歌。

第三環節:默讀,整體內容

1、結合注釋,藉助工具書,翻譯文句,理解詩意。

2、學生有疑難在小組內提出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3、教師投影顯示重點詞和重點句子,讓學生解釋、翻譯,加深理解。

4、讓學生複述各節內容,整體把握故事情節。

第四環節:朗讀,讀出韻律

1、獨立思考:各節內容不同,朗讀時應該運用什麼樣的語速、語氣、語調?

2、小組討論並試讀。

3、抽取二個小組進行朗讀展示,其他小組進行評價。

4、師生一起討論並明確朗讀要領:

第一段:代父從軍——沉鬱舒緩。

第二段:準備、出徵——緊張急促。

第三段:十年徵戰——慷慨悲壯。

第四段:還朝辭官——輕鬆恬淡。

第五段:還鄉團聚——活潑歡快。

第六段:雙兔為喻——詼諧風趣。 (多媒體顯示)

5、各組按照上面歸結的要領再行閱讀。

第五環節:朗讀,讀懂人物

1、聽名家朗讀錄音,同時學生思考:木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2、讓學生用一句話「我覺得木蘭是一個 的人」來概括木蘭的形象。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展示。

3、師生共同概括木蘭形象: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不貪圖名利而熱愛和平生活,有責任、敢擔當等。

第六環節:精讀,讀透技法

1、繁簡相宜、詳略得當的構思。

①再讀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作品詳略安排的用意。

②學生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③學生全班展示,師生共同明確: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詳略的處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徵、充分表達主題為目的的。同樣,《木蘭詩》在刻畫木蘭的英雄形象的同時,緊緊圍繞「木蘭是女郎」這一核心構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兒情懷。詩歌潑墨如雨般的詳寫木蘭戰爭前的憂思、孝順、思親,和凱旋後歸鄉的迫切、團聚的歡樂、對閨房、女妝的的喜愛以及再見戰友時的俏皮、嬌媚。而對十年徵戰生活則寥寥數語、一筆帶過,惜墨如金。這種繁簡相宜、詳略得當的構思,把一位既是巾幗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剛健又有女兒嬌美的木蘭刻畫的極富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而這也正是一千多年來木蘭深受人們喜愛的根本原因。

2、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①仍以第三、六段為例,明確:詳寫就是行文中大量運用鋪陳、渲染、烘託等手法來刻畫人物。思考:文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加以詳寫的?

②學生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③學生向全班展示,師生共同示例歸納:

復沓:如「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八句。

排比:如「爺娘聞女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六句。

互文:如「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以上手法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的效果。

④請學生齊讀以上句子,再感受一下他們的表達作用。

⑤除了上述修辭以外,詩歌還運用了其他的修辭手法。請學生們舉例並賞析。

頂真: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等。

對偶: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等。

⑥師生共同明確:以上手法的運用,使詩歌語言極富韻律感和節奏感,充分體現了民歌通俗上口,易於傳誦的特點。

第七環節:齊讀,暢談感悟

1、齊讀一遍。

2、思考:學完本文,我們應該從木蘭身上學習什麼?

3、學生思考後小組交流。

4、學生展示,暢談感想。

5、教師綜合學生所談,概括引導:自然,木蘭的勤勞勇敢、淳樸智慧、淡泊名利、愛家報國的優秀品質都是值得學習的,尤其是她勇於擔當的責任感更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並發揚廣大。作為你們這一代的孩子,享受著祖國發展帶來的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享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呵護與關愛,因而更應多一份責任感、多一份擔當的精神:勤奮學習,健康成長——對自己負責;體諒父母,分擔家務——對家庭負責;關心集體,同學互助——對學校負責;遵規守紀,熱心公益——對社會負責……只要有了這樣的責任感,那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將來也必定是一名有益於國家的好公民。——讓我們努力!

第八環節:默讀,嘗試背誦

第九環節:布置作業

1、背熟全詩。

2、以「學木蘭 能擔當」為題,結合老師的概括引導,將自己的學習感悟整理成不少於300字的一段話。

五、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木蘭詩》教學設計,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知曉仁教師教育面試課程隨到隨學,更有名師一對一個性輔導歡迎致電詳細諮詢~~

更多教資、教招詳詢15990900703侯老師、13964072015亓老師

相關焦點

  • 【第524期】〔教學設計〕《木蘭詩》複習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屬於長篇敘事詩。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師強調所填空及作者)2.原文默寫。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 童詩教學設計 《石頭會說話》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在童詩裡,一切皆有可能,風有情感,石頭也會說話,通過學習,讓孩子感知身邊的詩意
  • 《遊山西村》優秀教學設計
    設計一份完整的教學設計1.答:①本文是一首記遊抒情詩,採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結構層次分明,借景抒情,寓理於景的表達表達方式描寫了豐收之年農村的一片安靜、歡躍的氣象,反映了農家款待客人儘其所有的盛情,景物描寫寄託了詩人對前途所抱有希望,揭示了面對困難堅持不懈就能看到希望的人生哲理。
  • 教學設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望洞庭》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想像這首詩描繪的優美景象,感受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背誦古詩。【教學難點】理解詞語「兩相和」、「白銀盤」和「青螺」,感悟詩境,體會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讚美之情。【設計意圖: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先生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發展。」 詩中有詩,詩外有詩,以詩帶詩,以詩比詩,把相關的詩詞優化組合,既加深對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豐富拓展學習內容,讓學生悟出了學習古詩要運用對比的方法。美麗的傳說自然勾起學生的幻想,演繹精彩的朗讀。
  • 《飲酒》(其五)教學設計
    >語文是每個人的語文 ■蔡   明我喜歡汲安慶老師的這個教學設計。這個教學設計體現的是汲老師個人對語文閱讀教學境界的追求。堅持語文學科的體性、類性、篇性和言語性,是汲老師評價語文課堂的理論框架,也是他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境界追求。一個有個人主張或思想的語文老師,能將自己的主張或思想化為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這是讓人注目的。
  • 設計有效教學目標,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教學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歡迎各位老師就自己對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困惑在文末留言。什麼是教學目標?目標是能測量、有表現的一種預期結果。那麼教學目標是什麼呢?
  • 童詩教學|42個孩子寫了33首詩,這堂課是怎麼設計的?
    我很意外,42個孩子竟然寫出了33首詩!而要寫一首完整的詩的想法,是孩子們提出來的,我當時只要求看著圖試著寫出一個有創意的詞語,然後想根據個別同學的想像來追問、引導,長出個別的詩,沒想到孩子們紛紛說:「已經想好寫詩了!」「直接寫詩可不可以?」孩子們居然改變了我既定的教學流程!現在整理出其中的9首,看看孩子們現場長出來的詩是什麼樣兒的——
  • 2018福建中學教師資格面試教案模板:初中語文《木蘭詩》
    【詩歌背景】《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本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保家衛國的熱情、勇敢善良的品質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中公教師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教學設計|《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教學設計
    【目標設計】1、知識和技能:(1)了解作者李商隱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詩中「相見時難別亦難」這句詩中的兩個「難」的含義以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的本意和今天人們常用它來表達的感情。【新課導入】我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藝術源遠流長。從《詩經》到《楚辭》,從「漢賦」到「唐詩」,從「宋詞」到「元曲」,詩歌藝術無不以其高度概括的內容,凝練含蓄的語言,真摯醉美的情感,成為文學領域裡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李商隱的《無題》。
  •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歌頌了美好的純真愛情。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石壕吏》教學設計
    >1.了詩歌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學重難點1、了解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重點)2、了解詩人複雜矛盾的心理。(此種導入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快速的進入當時的特定時代背景中)(訴說完以上情景後請同學們慢慢的打開雙眼,然後舉手發言,用一個字來形容剛才所感受到的場景。大多說同學會用悲、痛、慘、苦等一些字來表達他們所聽到場景的感受。)
  • 課堂教學要高效,教學設計必須講究這「五度」
    一、角度所謂角度是指課堂教學設計在開始的引入環節的設計上要注意切入的角度,這個切入角度要講究巧妙、新穎、不落俗套,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提問的設計必須遵循「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的設計原則,切不可隨心所欲、雜亂無章。三、深度深度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分析不能停留在淺層、表層,而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定深度。
  • 高中語文《短歌行》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短歌行》教學設計在高中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詩歌的考查是一個難點,本詩的作者是曹操,這首詩流露出曹操對於生命短促的濃濃感傷,但曹操並沒有陷在消沉的情緒中不能自拔,而在對統一天下大業的追求中獲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無常,這是漢樂府詩歌裡常見的主題,可見當時這個問題縈繞在人們的心中,揮之不去。
  • 教學設計自動化
    從目前已實現的CAID來看 , 大多是在多媒體寫作工具或寫作系統的基礎上擴充部分教學設計的功能 (例如提供教學策略、教學設計實例或教學設計模塊的支持) ,因而這類系統只能部分取代教學設計人員的工作,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只起著輔助作用。
  •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手工書的多種表現形式。2.欣賞手工書的實物並簡要的分析,把握設計要點,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技法。3.激發美術學習興趣,養成讀書、愛書的好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初步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方法。
  • 《椅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不同功能及造型的椅子,初步學習椅子設計的基本知識。【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討論、實踐運用立體紙工的形式,設計出各種不同造型的椅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設計、敢於創造、勇於探索的學習精神。
  • 教學設計的模式
    教學設計的模式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多選的形式出題,所以考生在把握的過程中要重點掌握教學設計的模式分類,能夠區分出這三種模式。1.系統分析模式系統分析模式是在借鑑工程管理科學的某些原理基礎上形成的。這種模式將教學過程看做一個輸入 產出的系統過程「,輸入」是學生「,產出」是受過教育的人。
  • 《涉江採芙蓉》教學設計
    《涉江採芙蓉》優質課教學設計   銅川市一中      李亮教學目標:  一、感知層次: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在高中學段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常會考查到詩歌,比如我今天選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新詩,這首詩是用白話寫成的,少了古典詩詞的格律,多了一些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本詩在平實的敘述中抒發著對乳母的愛。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課與思】《甜蜜的復仇》教學設計
    《甜蜜的復仇》教學設計 富陽職教中心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