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的模式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教學設計的模式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多選的形式出題,所以考生在把握的過程中要重點掌握教學設計的模式分類,能夠區分出這三種模式。

1.系統分析模式

系統分析模式是在借鑑工程管理科學的某些原理基礎上形成的。這種模式將教學過程看做一個輸入 產出的系統過程「,輸入」是學生「,產出」是受過教育的人。這一模式強調以系統分析的方法對教學系統的輸入 產出過程及系統的組成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組合,藉此獲得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案。

2.目標模式

這一模式又稱系統方法模式,是由美國教學設計專家迪克和科瑞提出的。其基本程序有九點,呈直線型:

(1)確定教學目標。(2)進行教學分析。(3)分析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4)列出操作目標。(5)確定測驗項目的參照標準。(6)確定教學策略。(7)選擇教學材料。(8)進行形成性評價。(9)修正教學。

3.過程模式

過程模式是由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肯普提出的。

這一模式與目標模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設計步驟是非直線型的,設計者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可從整個設計過程的任何一個步驟起步,向前或向後。

過程模式的設計步驟主要有:

(1)確定教學目的和課題,主要是解決在教學中想要完成什麼的問題;

(2)列出學生的重要特點,如學生的一般特徵、能力、興趣和需求

(3)確定學習目標;

(4)確定學習目標的主題內容,主要是將學習目標具體化和操作化,如列出所學的事實、概念、原理等;

(5)預測學生已有的學習準備狀況,如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和學習能力等。

(6)構思教學活動,選用教學資源;

(7)評定學生學習,評價和修正教學方案。這一模式的基本特點是靈活、實用,教學設計人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有側重地設計教學方案。

以上就是三種教學設計模式,需要考生進行區分。

例題:將教學過程看做一個輸入產出的系統過程「,輸入」是學生,「產出」是受過教育的人。這一模式是教學設計的哪一個模式?( )。

A.目標模式 B.系統分析模式 C.過程模式 D.結果模式

【答案】B。解析:將教學過程看做一個輸入產出的系統過程「,輸入」是學生,「產出」是受過教育的人。這一模式強調以系統分析的方法對教學系統的輸入產出過程及系統的組成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組合,藉此獲得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案。

【知識點】教育學——教學——課堂教學設計

【難度等級】★★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教學策略的分類
    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則是在教學設計的實踐當中逐漸形成的,運用系統方法進行教學開發、設計的理論的簡化形式。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是適合於多種設計類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找到教學設計的基本組成部分。教學設計者在教學設計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如圖1-1所示。通過對教學設計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的分析,以及教學設計的實踐,我們得出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如圖1-2所示。
  • 教學設計模式的核心要素及特徵
    摘 要:簡單、聚焦、有效的方法具有複製和傳播的價值,探索各種教學設計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價值主張,抽取提煉其共同特徵,尤其是相對於「經驗型」教學設計的差異,對於理解和掌握教學設計模式具有現實意義。經過對各種教學設計模式的分析,其共同特徵可以概括為釐定目標、設定路徑、策略匹配、學生參與和評價修改。
  • 【教】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教學策略的分類
    一、教學設計的模式教學設計的模式概述
  • 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導讀:在傳統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是高於一切的,它既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又是教學過程的歸宿
  • 基於STEAM教育的教學模式設計與研究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學模式;STEAM教育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登上舞臺,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全民皆網」時代,我們的生活、工作、溝通等方面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其理論和實踐界已經開始聚焦於教育信息化模式。教育的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追求高效的課堂。
  • 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設計與實施結果分析:教學模式設計
    作為創業教育的最新前沿,方法領域旗幟鮮明地提出:教學不應該再滿足於理論講解,而應該加強實踐操練;教學目標不應該再滿足於讓學生「知道
  •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1)涵義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2)特徵①這種教學從外在表現形式上是採用「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開展教學的。
  • 基於思維導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
    依據分析《芳香族化合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主要以學生學情為本,基於對課標、高考的分析而設計。1.依據課程標準分析設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必修課程主題4與選擇性必修課程模塊3有機化學基礎主題1都明確要求,知道同分異構體現象,會書寫同分異構體,而且選擇性必修課程要求更高,會寫出符合特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
  • 教師論苑(一)| TBL教學模式背景下信息化教學設計實例 ——《比重瓶法測定相對密度》教學設計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都發生著重大變革。本文以《比重瓶法測定相對密度》的教學設計為例,介紹如何在TBL教學模式下運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高效的學習。
  • 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問題教學模式
    大家會發現,前面幾種教學法都是圍繞問題所進行的:直導教學模式是老師提出問題和標準,引導大家共同完成這個問題,直到實現目標的教學方式。討論教學模式是大家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通過協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體驗教學模式是將問題設計成一個個項目或任務,學習者通過體驗、實踐完成任務的教學方式。可見,所有的建構主義教學都是基於問題的教學。
  • 系統包裝設計課程「四位一體式」教學模式探索
    ,結合行業與產業包裝設計專業人才需求的類型,探索集授課模式、分組形式、教學內容、評價機制「四位一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培養創新型、創業型、技能型、管理型、綜合型等多元人才的方法,從而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人才的目標。
  • 教學模式的相關拓展
    教學模式——社會性教學社會型教學模式是由馬賽拉斯和考克斯最先提出的,它是一種將調查模式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學術討論和邏輯推理來解決社會問題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的理論建立在兩個假設之上:第一,學校是社會價值的體現,必須參與文化的創造性復興;第二,民主社會主張多元文化和價值共存,必然會產生價值衝突、文化障礙等問題。
  • HPS教育模式下《氯氣》的教學設計
    ——《氯氣》的教學設計   02   《氯氣》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四章的內容。在日常生活、工農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 「OIO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聽說教學
    所謂「OIO教學模式」,是以「語言輸出為驅動」,即常說的「以說促學、以寫促學」,以先期語言輸出驅動語言輸入、經過生成轉化再進行語言輸出的教學模式。在OIO教學模式實踐中,語言輸出既是驅動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手段,又是學生課堂學習所要達成的目標;既作為「任務」有效驅使學生進行語言輸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作為「目標」注重提高學生英語使用和交際的能力。
  • 課程設計的模式
    課程設計需要考慮學科、學生、社會及科技發展等因素,以下為常見的課程設計模式:一、目標模式根據課程設計者對學習者行為變化的期望而確定的教育目標進行課程設計的思路。這樣,就把學校看作是工廠,壓抑學生的主體性,故被稱為「工學模式」。二、過程模式指不預先指定目標,而是詳細說明內容和過程中的各種原理。即在設計中詳細地說明所要學習的內容,所要採取的方法以及該活動中固有的標準。典型代表人物:斯滕豪斯過程模式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盧梭及以後興起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但第一次明確提出的是英國學者斯坦豪斯。
  • 教學設計自動化
    本研究通過對國內外教學設計自動化理論研究成果的系統梳 理, 揭示出已有理論存在教學處方粒度偏大或偏小的不足, 並從實際需求出發, 構建了基於教學設計模板、教學模式、優秀教學設計方案、課程標準、教學設計學科本體等多個知識庫的教學設計自動化語義模型。為實現這一 模型, 作者給出了基於文本挖掘的教學設計學科知識庫半自動建構的理論與方法, 以及相應工具開發的技術路線。
  • 學習理論的典型教學模式
    學習理論的典型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者理論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當前很多教學方法都有向教學模式方向發展的趨勢,本文就基於教育心理學四大流派理論所建立起來的教學模式做簡單梳理。1.行為主義——程序教學模式程序教學模式的鼻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
  • ADDIE,新型教學模式!
    ADDIE模式逐漸發展為以建構主義為基礎,以「學」為中心,主觀主義的教學系統設計體系,通過五個過程來研究教育、教學及培訓模型;主要包含要學什麼,如何去學,如何去判斷學習者已達到學習效果。它既強調序列性特徵,具有很強的步驟化程序和可操作性,又凸顯教學的內省循環特徵,五個階段相互協同,不斷調整、矯正和完善,閉環式螺旋提升了教學質量,能夠促進教學不斷優化。
  • 清華科技大講堂(12)——Android程序設計教學模式研討
    第五屆高等學校計算機軟體設計類課程教學論壇
  • 基於「慕課+」的螺旋漸進教學模式
    為了解決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傳授的問題,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案例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模式、問題驅動模式、基於項目學習模式、團隊學習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等。案例教學模式的難點在於案例設計的深度與教師水平有關。啟發式教學模式的難點在於教師能否巧設情境、抓住時機。問題驅動模式的教學效果取決於教師是否具備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和引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