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立其誠 |3種梵文、6種漢譯版的《金剛經》何以最觸動心靈?

2020-12-09 重樓逾陀

撰文:畏甯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現存主要有三種梵文版及六種漢譯版。從中梵對勘可知達磨笈多法師和玄奘法師二譯最能對應梵本,而又以玄奘法師版最為融通。《金剛經》中最後一段是經文的精髓之處,各漢譯本摘錄如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秦·鳩摩羅什法師譯

「應觀有為法,如暗翳燈幻,露泡夢電雲。」魏·菩提流支法師譯

「應觀有為法,如暗翳燈幻,露泡夢電雲。」陳·真諦法師譯

「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見如是,此有為者。」隋·達磨笈多法師譯

「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唐·玄奘法師譯

「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唐·義淨法師譯

縱觀6種版本,想必讀者的印象和筆者一樣,是鳩摩羅什法師以外的五位法師的譯文相當接近,而什師的譯本文字簡潔、行文優美,讓心靈有一種莫名的觸動。事實上什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確是流傳最廣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亦是超越時空界限,廣為傳頌的一段經文。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出自《周易.文言傳》。〔唐〕孔穎達解說:「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故云居業也。」所謂「修辭」,並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修飾言辭。

如陳望道所說:「修辭原是達意傳情的手段。主要為著意和情,修辭不過是調整語辭使達意傳情能夠適切的一種努力。既不一定是修飾,更不一定是離了意和情的修飾。」扼要言之,修辭的目的是要讓讀者能理解,生感受,有共鳴。這也正是嚴復所說譯事三難「信、達、雅」中「雅」的任務所在,「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三難中重在一個「雅」字。

筆者並不是修辭學家,而作為一位修辭愛好者,冀從修辭角度來看什師的譯文: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何藉助修辭的力量引起更多人對《金剛經》的理解?

此段經文旨在用譬喻來闡明什麼是有為法。有一類學者認為唯一實體是真如,而一切有為法,例如行為概念、現象界等皆是此實體之用而已。那何謂真如呢?

按《成唯識論》說:

「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真如是常住不變的離言實體,相對於名相等一切概念的有為法,真如便是無為法。因此經文大意是:

「對於一切現象和行為概念等,我們應持有它們只是像夢幻、泡影一樣的不真實;像朝露、電雲一樣的瞬息萬變的信念。」

觀之諸師的譯文同樣是一句典型的明喻句,以「有為法」為本體「星翳夢電等」作喻體,唯有什師巧用修辭以顯文採。試析如下:

一、六種漢譯中「一切有為法」和「應觀有為法」各二譯;奘師譯「諸和合所為」。「諸和合所為」的「諸和合」是定中短語,「所為」是謂語,形成複合的主謂結構。「應觀有為法」的「應觀」是偏正複合動詞作述語,「有為法」為賓語,形成述賓短語。「一切有為法」的「有為法」是中心語,而「一切」作定語用,是定中短語。三譯中乃以「一切有為法」最為簡潔易明,開宗明義。

二、喻體「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是梵文直譯,各法師所譯,不論是用詞和詞序都是相若,然什師譯為:「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除了「夢、幻、泡」的詞序不同,還加上原文中沒有的一個「影」字,造出一朗朗上口的四字熟語;亦刪掉了「星、翳、燈、雲」,節縮原文,把共喻的詞省言簡列,其意義既無增減,又能避免拖沓繁冗之弊,故讀來流暢。再者其他的譯本均以列舉方式把喻體一一列出,什師卻採括舉方式,調整詞序,不單毫不含混更顯層次;「夢幻泡影」的虛幻和「露、電」的剎那生滅,把「一切有為法」這抽象概念活靈活現地呈現出它的不同面向。

陳寅恪曾譽:

「羅什譯經,或刪去原文繁重。或不拘原文體制,或變異原文。」;「鳩摩羅什翻譯之功,數千年間,僅玄奘可以與之抗席。」

從鳩摩羅什法師譯經可以感受到,法師下筆總以明白作為尺度,在直譯和意譯間,他的選擇是信己所學多於忠其所言,沒澀言晦語,不拘泥原文,敢於創造,例如從原文中擷取三字再加一詞湊成「夢幻泡影」,把抽象概念和日常所見建立關係、毫不累贅,今天已成借代虛妄分別的一個四字熟語。

相關焦點

  • 《修辭立其誠》教案
    張岱年著述豐富,碩果纍纍,是中國當代哲學研究最有威望且成就突出的大師,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大綱》《真與善的探索》《中國倫理思想研究》《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等,有《張岱年全集》(八卷本)行世。2.題目解說「修辭立其誠」是《易傳》的美學觀點。「修辭」就是修我言辭,「立誠」就是立我誠心。
  • 《修辭立其誠》教學設計
    《易傳·文言》也說:「修辭立其誠。」什麼意思呢?「修辭」就是修飾詞句,是寫作,「立其誠」就是寫文章要實在,誠實,寫真話,抒真情。由此看來,文章能打動人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有真情實感,要採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動的事,用樸實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現。3. 本文寫於1992年。當時,中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學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辭浮誇。
  • 「修辭立其誠」與「詩言志」滬上詩人、學者張定浩來樂清談詩
    日前,滬上青年詩人、學者張定浩來樂,在「樂清文苑」可樓做了題為「修辭立其誠與詩言志」的專題講座。這也是「文學與樂清」系列活動的第二期活動。講座上,張定浩從「修辭」「其」「城」和「志」等詞語入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對於詩歌而言,最低和最高的要求都應該是誠實。讀詩,懂詩,可以使人開闊眼界、健全心智。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表達當守正,修辭立其誠
    原標題:表達當守正,修辭立其誠(人民論壇)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一些個性十足的表達方式在網絡上層出不窮,折射出年輕網民活躍多樣的思想觀念,與他們求新求變的特點互為表裡。
  • 修辭立其誠 何必「標題黨」?
    如果這樣,那就可能徒存其「黨」 而亡「標題」了。網絡謠言可謂最惡劣的「標題黨」幫兇。網絡酷評之類,儼然「標題黨」的內容變形,它即便不是「標題黨」的幫兇,也是它的幫閒,看上去像個 「高俅」。即便不說「它們助長了社會戾氣」,至少也可以說,它們是社會戾氣斑斕光譜中的炫目一束。
  • 惠州老人自學梵文 書寫百米梵文佛經創世界紀錄
    日前,鄭啟心在其微信上「曬圖」,歡迎大家下「戰書」。今年74歲的鄭啟心自學梵文,書寫梵文書法,今年9月他創作的長118.39米、寬0.5米的梵文《金剛經》書法長卷,創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長的梵文《金剛經》書法長卷世界紀錄。12月5日,他收到頒發的相關證書。 「現在學習梵文的人全國屈指可數,書寫梵文的就更少了。」
  • 佛說《金剛經》體現了人生要守住的八種心,是哪八種呢?
    佛說《金剛經》體現了人生要守住的八種心,是哪八種呢中國的佛教文化的大乘經典中,有佛學大師曾說:「《金剛經》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可見佛在開示的《金剛經》蘊含著甚多的智慧。那麼如何超越一切宗教呢?
  • 68米英文潮繡《金剛經》問世
    4年每天平均繡20小時      今年43歲的劉楚鈿是潮州人,由6歲開始隨父母學習傳統的潮繡工藝,後跟隨當代潮繡大師林智成先生學藝,「出師」後便浸淫其中,不治他技,屬潮繡工藝的重要傳人之一,目前定居珠海。
  • 魔出自梵文 鬼分三十六種
    [摘要],「魔」字最早出自梵文「魔羅」,又在眾多佛經中被譯為「磨」。釋迦牟尼把一切眾生分為六道輪迴,其中前世今生關係最為緊密的就是靈魂記憶,因此按照不一樣的靈魂記憶,將鬼分為三十六種。相較「妖」的第一種意象,第二種則更為人熟知。「妖」還指自然界中各物所變成的精怪,一般均有實物原形。說起妖,狐妖可能是所有妖類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了。漢以前,狐妖之說鮮有,但晉代之後便屢見不鮮。從葛洪《抱樸子》中狐狸滿三百歲,化為人形,到《西京雜記》中,古冢白狐化為老人入人夢,再到幹寶《搜神記》中對狐妖的細緻描寫,晉代談狐的各類作品不計其數,甚至日趨成為社會風尚。
  • 《金剛經》第6品《正信希有分》
    《金剛經》(第6品《正信希有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 《金剛經》裡最震撼人心的12句話!
    《金剛經》裡最震撼人心的12句話!一說起《金剛經》,出家、在家的人,怕都是非常的熟悉。出家的人,每日早晚課,都念的會背了。其實《金剛經》也並非一般人想像的那般遙遠,若覺全經太過深奧難懂,記幾句能夠觸動自己的話,細細體悟,也是極好的。下面是《金剛經》裡,最能觸動看客的十句話,摘錄出來,與大家共享。本想每句下面再多寫一些感悟,又怕眾生根器不同,所見非一,徒惹因果。還是各自體悟吧!
  • 資深語文老師:小學1-6年級的21種修辭手法匯總,你知道多少種?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資深語文老師整理的學習資料:小學1-6年級修辭手法匯總,對小學生的作文寫作很有幫助,修辭用得好,作文得分高,各位家長不妨幫孩子存下來,看看孩子都知道多少種修辭手法?說到修辭手法,很多人會想到常見的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其實修辭手法還有很多,只是有一些不太常見,所以打架並不熟悉。
  • 小學生必會的6種修辭手法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6種修辭手法是小學語文的基本
  • GRE作文最常用的11種修辭手法
    應用修辭是讓我們的語言更富於形象性,當我們運用不同的詞彙,不管高級還是低級,修辭的運用將會比普通的詞彙更有文學層面上的意義,從修辭中我們可以增加想要說明的效果,創造更有暗示性的景象,並且不動聲色的為自己的水平加分。   針對GRE的寫作,我們在常用的26種修辭中應用的並不多,來來去去的不過十幾種常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11種修辭。
  • 《金剛經》及其不同譯本研究——史原朋
    而其中第九會《金剛經》,全文三百頌,文約義深,實為《大般若經》之核心內涵。在中國佛教史,《金剛經》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佛教在中國歷經兩千多年,只有這部《金剛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在中國歷史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持誦這部《金剛經》。
  • 文案常用19種修辭手法
    無論是在寫作中還是在廣告文案裡為了更好的傳播情緒和表達內容都會用到一些修辭手法來輔助看了多麼多的文案門主總結了19種修辭手法來分享給你們☟1比喻>比喻是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3,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能讓讀者更好的聯想和理解。
  • 英語寫作的幾種修辭手法
    其實英文寫作和漢語寫作在修辭方面還是存在許多共同之處的。要使自己的英語作文顯得有文採,考生就要在英語寫作中嘗試採用有效的修辭手法,下面就介紹幾種修辭方法:  一、比喻(the figures of speech)  比喻是語言藝術的升華。英語中常見的比喻方法有三種:明喻、隱喻和借喻。
  • 李利安:《金剛經》玄奘譯本對羅什譯本的補正作用
    ⑥  有的則不具體說其為哪種波羅蜜,而是將「波羅蜜」作為法的一類,認為「第一」是修飾此類佛法的。如唐玄宗在其御注中說:「諸法莫二,故云第一。」⑦  那麼,到底那種解釋正確呢?如果我們看看玄奘的譯本,這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便不成其為問題了。玄奘譯本這裡是這樣翻譯的:「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謂般若波羅蜜多。善現,如來所說最勝波羅蜜多,無量諸佛世尊所共宣說,故名最勝波羅蜜多。
  • 鮮為人知的金剛經心咒及金剛經修持心要
    六祖惠能便是因此經之經文而開悟,於是本經成就為禪宗傳承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金剛經》的修持心要六祖惠能大師在其《金剛經口訣》序裡說:「《金剛經》者,以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正說明了《金剛經》所宣說的,就是一個無相的法門。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第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