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卻某人就象忘卻關掉後院中燈因此它在翌日長明不熄。
by 阿米亥
賈伯斯:蘋果的戾氣與夢想
大概八年前的10月6日,也就是當地彼時的10月5日,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類似油燈耗盡了最後一滴油。或許對於那些死忠的果粉而言,是個特別的日子。一個人彌留塵世,總有人懷念,時間長短不一,便會淡忘。
我從來都不是果粉,而且未來也不會成為,敢於對別人指手畫腳的人,其實一直都在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之中,接受過他人的滴水之恩。從未用過那個咬掉一口標誌的東東,多少年前用魅族,現在一直用華為。
從2003年賈伯斯患病的消息傳出到2005年,賈伯斯的心理歷程誰也無從知曉,單憑功成名就的傳記,那只是紛紜世事的圓滑。只有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能窺見賈伯斯回溯人生的無可奈何,或許作為素食者和虔誠的佛教徒,大病初癒的生死輪迴,直抵人生的真相,亦是無可奈何?
已經略顯消瘦的老喬,用演講串起了生命中的點點滴滴,溫柔溫情極致,他首先講到親生母親是個未婚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和等待他出生就準備收養他的養父母,以及養父母一定讓他上大學的承諾。
「在十七歲那年,我真的上了大學。但是我很愚蠢的選擇了一個幾乎和你們史丹福大學一樣貴的學校,我父母還處於藍領階層,他們幾乎把所有積蓄都花在了我的學費上面……我不知道我想要在生命中做什麼……所以我決定要退學……那的確是我這一生中最棒的一個決定……我終於可以不必去讀那些令我提不起絲毫興趣的課程了。」
關於退學的勇氣,決定在未來成就了賈伯斯,那就是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興趣所在。第二個愛和失去的故事,而立之年的老喬被自己參與創建的Apple公司開除,在接下來的五年裡, 賈伯斯創立了一個名叫Next的公司, 還有一個叫Pixar的公司, 然後娶了一個優雅女人為妻,同時,Apple收購了Next,賈伯斯以另一種姿勢回到了Apple公司。當然艱辛和困難被一語帶過,成者王敗者寇。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從十七歲開始,這句話一直是老喬的座右銘。但當某一天死亡真的在不遠處偷窺的時候,不寒而慄的「記住你即將死去」,其實已經比鄰深淵,退無可退,到了可以肆無忌憚追隨內心的時候。
死亡的話題取之不竭,聖哲與普通人的感悟去掉修飾,皮囊和肉身佛大差不離,今生瞧過去,彼岸遠比想像中令人沮喪和恐懼。賈伯斯感慨這次離死亡最近,而後死神真的給了他六年的時間,說不清是內心的強大還是金錢的力量,換作貧賤百事哀的普通人,除了聽天由命又能如何?
有人說賈伯斯改變了整個世界,確實有點玄乎,至少他沒有改變我。在這些貌似「創新精神」的極客產品背後,隱藏著血腥的高額利潤,這不是危言聳聽,絕不要相信喬教主那些發布會擺出的高大上pose,僅僅只是給你夢想,那只是誘使金錢流轉的噱頭,或許包括你像蓋茨比一樣的虛榮。
無論如何包裝,都不妨礙蘋果產品成為世界最優秀中的一部分,諸如iPhone、iPad、iPod、Mac這些已經深深影響了技術世界,乃至許多人們生活習慣的硬體設備,在關注和懷念賈伯斯的創新精神,庫克已經帶領蘋果走過了八年。
不可否認,人們總會淡忘的,而且記住的速度遠遠小於淡忘的程度。現在未來,蘋果已經是庫克的蘋果。庫克依舊在紀念賈伯斯給予蘋果的一切,「最重要的是擁有跟隨內心和直覺的勇氣,懷念賈伯斯以及他為世界帶來的創新。」
蘋果其實幾乎沒有推出什麼走在技術前沿的先進東東,它有的只是顛覆大眾認知的創舉,這恐怕要源於賈伯斯的獨裁,絕對的天才,才會主宰這個世界,賈伯斯就是蘋果帝國的君主,除非你是天才,東施效顰,於家於社會,都是災難。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史蒂夫·賈伯斯傳》中的老喬暴躁易怒、自私自利、怠慢家人與朋友,與《成為賈伯斯》中被員工推崇備至的喬教主,原本就是一人。這個世界醜陋不堪,或許賈伯斯點燃了許多人發自肺腑不斷創新的希望,他和他們都是完美主義者。
正如賈伯斯1997年回歸蘋果後的廣告語所言,「向那些瘋狂的傢伙們致敬,他們特立獨行,他們桀驁不馴,他們惹是生非,他們格格不入,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你可以讚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對他們,質疑他們,頌揚或是詆毀他們,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裡的瘋子,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極具蠱惑的語態,未必真正能成為世界的救世主,而且與蘋果產品高額利潤的血腥並不糾結,畢竟當你心甘情願成為果粉之後,隨之產生的身心變化都與此沆瀣一氣了,成為你不顧一切掙錢的動力,抑或它們只是你眾多金幣玩偶中的一枚。
或許某一天,機緣際會,你發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亞馬遜最受歡迎的書籍,蘋果系列是最受歡迎的電子產品,至於剩餘價值被誰榨取了,好像並沒有太多人關心。
繪畫:Georges Rou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