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五十歲的賈伯斯站在加州庫比蒂諾一望無垠的荒郊野外,讓他心心念念的,是一艘「太空飛船」。
後來,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崛起了現代建築史上最雄偉的傑作——Apple Campus 2,蘋果的新總部。
▲Apple Campus 2
可惜造化弄人,罹患胰腺癌的喬幫主,最終還是沒能親眼見到他夢想中的飛船落地。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揭秘,在Apple Campus 2裡,到底埋藏了喬幫主怎樣的念想?
賈伯斯最後的傑作Apple Campus 2可以說是賈伯斯最後的傑作:
賈伯斯親自選址
他本人欽點的設計師
延續了蘋果的設計美學
Apple Campus 2位於美國加州庫比蒂諾280號公路與D' Anza十字路口的交界處,佔地26萬平方米。2011年,賈伯斯親自選了這塊地皮作為蘋果新總部的地址。
▲Apple Campus 2設計稿
你能想像佔地26萬平方米的Apple Campus 2究竟有多大嗎?它能裝下《星際迷航》中NCC-1701-A進取號聯邦星艦的圓盤,就連整個美國加州阿納海姆的迪斯尼樂園,都能被塞進Apple Campus 2的「太空艙」裡。
▲NCC-1701-A進取號聯邦星艦
這還不包括929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和實驗室、1020平方米的汽車停車場,以及185平方米的自行車停車場——作為一個公司總部,Apple Campus 2規模空前絕後。
▲加州阿納海姆迪斯尼樂園
Apple Campus 2的設計師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是Foster + Partner的創始人,曾被英女王冊封為爵士並授予終身貴族榮譽。
▲諾曼·福斯特
由諾曼·福斯特操刀的設計的每個作品,拿出來都是史詩般的存在。比如赫赫有名的「瑞士再保險塔」、「赫斯特大廈」都出自他之手。
▲瑞士再保險塔
福斯特建築設計的特點是強調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使用大量的電腦分析,全面介入設計過程。他偏愛基本的幾何造型或者變體,在結構、節能、照明等方面,做得非常好,作品一經問世基本就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
▲赫斯特大廈
由福斯特來設計賈伯斯心目中「最好的辦公樓」,簡直是天作之合。
當初設計Apple Campus 2時,賈伯斯的設想是:它是一個四層的圓形建築,中空外圓,外牆一定要是曲面玻璃,這樣能展現很好的弧度。它能容納12000-13000人,中間的庭院裡種滿綠樹,屋頂上鋪滿太陽能板,不僅節能環保,還可以省下一大筆電費。
▲蘋果發布會上展示Apple Campus 2
兼顧設計與環保的蘋果總部跟所有經典的蘋果產品一樣,Apple Campus 2具備獨一無二的設計美感。
Apple Campus 2的透明玻璃幕外牆,一共由3000多塊玻璃組成。它不是一般的玻璃,而是由全球最大的曲面玻璃拼湊而成。遠眺透明玻璃包裹下的Apple Campus 2,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美輪美奐的透明UFO。
▲Apple Campus 2透明的曲面玻璃
新產品研發部分,被布置到脫離主體建築右下角的一系列小房子裡,就算圓環肆無忌憚地開放,也不會影響蘋果森嚴的保密工作。
▲Apple Campus 2像一個美輪美奐的透明UFO
Apple Campus 2的另一大特色是環保。
蘋果新總部頂樓安裝了一個70萬平方英尺的太陽能板用於發電,每年可發電16兆瓦。總部還內置了天然配氣系統,利用天然環境通風排氣,即便大樓裡不裝空調,也是冬暖夏涼。
▲Apple Campus 2的太陽能電板
為了節省空間,Apple Campus 2將停車場搬到了地下,目前停車場初具雛形,建成後停車場分上下兩層,擁有超過2000個停車位。此外,Apple Campus 2還有一棟10980個車位的停車樓。
▲Apple Campus 2的停車場
蘋果公司貼心地配備了混合能源的環保巴士,用於接送員工上下班。園區內還有1000架單車可供員工在各區域間穿梭。
Apple Campus 2空餘出來的部分,都用來種樹。為了讓員工一搬到Apple Campus 2就能看到一片森林,蘋果也是拼了,他們要種7000棵樹,包括杏樹,櫻桃樹,李子樹等……
儘管賈伯斯沒能看到Apple Campus 2竣工,但從建築、到環境再到技術應用,卻處處體現了喬幫主的意志。
賈伯斯的設計理念眾所周知,賈伯斯熱愛參與設計,但鮮有人知的是,皮克斯大廈(它的辦公區主樓叫賈伯斯大廈)才是賈伯斯唯一全權負責並完成的建築。賈伯斯的搭檔克雷格·佩恩(Craig Payne)如此回憶:
賈伯斯喜歡設計,他參與了大樓的每一個細節,包括辦公室的拉手。
從皮克斯大廈的設計中,我們或許得以一窺賈伯斯的設計理念。
▲皮克斯大廈
皮克斯大廈整棟大樓只有一個進口,這是為了讓大家在進門時能互相打個照面。樓中的天庭共設有會議室、休息室、一間郵件收發室、三個放映廳、一個遊戲空間以及一個用餐區。大廈外設有一個足球場,一個排球場,一個遊泳池及一座可容納600人的半圓形廣場。
▲皮克斯大廈內景
不過,要說最能體現賈伯斯設計理念的地方,其實是:
讓每個人都可以站在中央
由於他的堅持,最終皮克斯大樓成為一個「中庭」。為了讓員工匯聚於此,賈伯斯將主餐廳放在那裡,這樣一來,你必須來這裡,別無選擇。時至今日,皮克斯大廈工作的人們在進餐、打桌球或是聽取高管介紹公司消息時,仍會在這裡聚集。
▲到處都是皮克斯的經典形象
談及賈伯斯的設計理念,克雷格·佩恩解釋:
賈伯斯希望員工來到共享空間,與同事進行偶然的對話,我一直就進行這類對話,它讓文化保持活力。
四通八達的皮克斯大廈並非是在設計上的精巧,更多的是表達一種對交流的追求。這就是賈伯斯所樂見的,他鼓勵大家多合作,從而提升工作能力。
▲皮克斯首席創意官約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
皮克斯非常重視傾聽個性的聲音。賈伯斯給動畫師極大的自由空間,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打造屬於自己的辦公空間。這使得皮克斯充滿了一种放蕩不羈、甚至異想天開的氣息。
這正是皮克斯成功的法寶:一種觸手可及的活力,一種合作無間的默契,一股毫無羈絆的創意,一種皆有可能的信念。
蘋果也是如此。
Geek君有話說賈伯斯為什麼選擇把Apple Campus 2建在庫比蒂諾呢?
因為,那是他夢開始的地方。
賈伯斯曾這麼回憶早年的庫比蒂諾生活:
從小我就是惠普創始人威廉·休利特(Hewlett)及大衛·帕卡德(Packard)和的粉絲。休利特住在Palo Alto,13歲那年我給他打了個電話。我問他是否能送我些零件做頻率計數器。他不僅答應了,還給了我一份工作。惠普的暑期實習,就在Santa Clara 280號公路旁邊,我被分在計頻器部門,簡直像去了天堂。就在這個時候,惠普在Prune ridge買了塊地,並在那裡設立了計算機系統部。
▲惠普創始人威廉·休利特和大衛·帕卡德
正是休利特的開明,為賈伯斯開啟了一扇科技之門,才成就了之後的賈伯斯。後來由於經濟不景氣,蘋果就從惠普手裡把這塊地買了下來。賈伯斯的想法很簡單:
我想在那兒建個新園區,繼續留在庫比蒂諾。
▲Apple Campus 2的地下禮堂
Apple Campus 2處處體現了蘋果的創新理念,而自從賈伯斯仙去之後,我們討論最多的無非是蘋果創新力是否也隨之終結?
在《賈伯斯》(2013)這部電影裡面,賈伯斯回歸蘋果前,有這樣一段對白:
蘋果的設計總監Jonathan Ive:我們這裡還有很多人堅信蘋果的理念——您的理念。賈伯斯:你認為,我堅信的理念是什麼?Jonathan Ive:電腦和隨身聽,或是其他的產品,都應該成為人的自然延伸,正是這種理念與對品質、創新和心靈觸動的追求,讓我們留了下來,也許我們還有機會東山再起……
每次回看至此,總有莫名的感動,但2017年的蘋果是否還有人堅持這種理念?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