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民法典 | 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2021-01-11 澎湃新聞
漫說民法典 | 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2021-01-07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忻州司法

.

原標題:《漫說民法典 | 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漫說民法典】「買」的彩票中獎了,卻拿不到錢,怎麼回事?
    【漫說民法典】「買」的彩票中獎了,卻拿不到錢,怎麼回事?調解員告知他們:由於傑哥把購買彩票的錢給了小宇,所以兩人之間並無借款的意思,那麼小宇代傑哥購買彩票的行為屬於委託實施法律行為,是代理法律關係,應該參照民法典總則編第七章關於代理的規定。
  • 民法典為何被稱為中國「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民法典實施後,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被替代。為何它被稱作中國「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社科文獻與新華媒體創意工場聯合策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姚佳做客「有話」欄目為大家解讀民法典。
  • 從民法總則到民法典草案,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呼之欲出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編纂中國人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法學家的夢想。我國民法典編纂採取「兩步走」:第一步出臺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並將修改完善的各分編草案同民法總則合併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2016年6月,民法總則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標誌著民法典編纂工作正式進入立法程序。
  • 漫說《民法典》:孩子的撫養權誰說了算?
    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許多夫妻離婚時往往因為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子女撫養權該如何處理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漫說《民法典》
  • 學好民法典,讀懂「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法典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分為七編(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條。民法典增加了諸多新規定,處理新問題、新情況有法可依。民法典對許多社會熱議的問題做出了立法回答。
  • 「民法典與我」微視頻展播④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因此希望同學們能夠了解我國的《民法典》,微課中通過疫情期間大家比較關注的房租問題作為載體,讓同學們了解到《民法典》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百科全書」的角色。「民法典與我」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邀您來參與如何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民法典與我」拍了拍你。
  • 關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來了!民法典「上新」有哪些科技亮點?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它不僅僅是『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而且也是國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它的編纂是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憲忠全程參與了民法典草案的編纂,他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民法典對幾乎所有民事活動都會發揮保障作用。
  • 歷經60餘載波折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民法典將亮相
    兩會重頭戲,歷經60餘載波折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民法典將亮相  民法典出臺之路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周群峰  發於2020.5.18總第947期《中國新聞周刊》  編纂一部中國人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民法學家的夙願。
  • 漫說民法典|牛爺爺的洋房最後給了誰?
    漫說民法典|牛爺爺的洋房最後給了誰?
  • 「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如何影響你我生活
    今年「兩會」期間,各界期盼已久的民法典草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個條文,幾乎涵蓋了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為。這部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典,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 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你了解嗎?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個條文,覆蓋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這樣一部法典,編纂難度可想而知。
  • 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與日常生活》亮相書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8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彭誠信教授攜新書《民法典與日常生活》亮相書展。講座包括四個部分:民法典的編纂體例、民法典的重要意義、民法典的新增要點,以及民法典的未來完善。彭誠信指出:民法典是我國民法理論與法治實踐積累已足夠豐富與成熟的體現,這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且真正屬於中國人民自己的法典。他認為,民法典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高度。
  • 「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民法典正式施行 這些變化你該知道
    央視網消息:首部民法典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是我國第一部法典,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離世,都離不開民法典的保護。民法典實施後,我們的生活將帶來怎樣的變化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 【憲法宣傳周】三個特點了解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憲法宣傳周】三個特點了解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2020-12-02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律版「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怎麼讀?首席大法官帶你看!
    法律版「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怎麼讀?首席大法官帶你看! 6月29日,「人民法院大講堂」活動正式啟動,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帶來了 民法典首場宣講輔導課
  • 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以法律之劍規範科技應用
    ◎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編纂中國人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法學家的夢想。5月22日,由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民法總則「合體」而成的完整版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實現這個夢想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話說民法典|學好用好這部百科全書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所有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都屬於民法典調整的範圍。我國的民法典,確立了人們參與社會生活、經濟活動時的基本行為規則,為形成穩定、和諧的經濟社會秩序奠定了法律基礎,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
  • 民法典—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民法典草案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民法典姓「民」,反映的是人民的利益訴求,保障的是人民的民生權利。民法典草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了保護的概念。保護個人隱私權、建立反性騷擾制度防線、明確住宅70年產權自動續期……民法典草案就像一部百科全書,為護佑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完善的法律遵循,謀求人民利益最大化。民法典草案,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經常收到垃圾簡訊怎麼辦?遭遇性騷擾,公司、學校該不該管?有人吃「霸王餐」,老闆能不能扣下他的財物?這些問題總是困擾著我們的生活。
  • 三個特點了解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規定了在推進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廣大人民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權利和如何履行相關義務。其核心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貫徹法治精神,讓廣大人民真正擁有自己的權益,切實保障自己的權益。堅持人民立場,體現人文關懷,是民法典的突出特點之一。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
  • 讓民法典走進百姓生活
    (《珠江晚報》8月19日04版)民法典頒布後,之所以備受社會各界矚目,並引發了大眾的廣發熱議,就在於它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待,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底色。如何讓這部享有「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之譽的法典走進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裡,真正為百姓生活保駕護航?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顯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