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教中文的日子

2020-12-13 人民網國際

  來源:央廣網

  2017年9月11日,作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志願者,我來到了馬來西亞吉蘭丹大學進行漢語教學實習。半年多的教學經歷,讓我既興奮、又緊張,但更多的是幸福與感動。

  在馬來西亞,幾乎每所大學都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外語選修課。吉蘭丹大學開設了漢語、日語、泰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等,其中選修漢語的學生人數較多。

  上學期我有3個教學班,一共71名學生,學生多是馬來西亞的,而且大多數是女生,課堂氛圍不太活躍。

  回想起去年9月14日晚開始的第一節課,緊張、害怕、擔心、好奇,種種感覺交織在一起,是學生的笑、學生的掌聲化解了我的緊張。那天我提前40分鐘趕去教室做準備,但還是出了問題,首先是找教室,在學生的幫助下才找到教室,學生還沒來,我抓緊連接電腦設備,這裡的多媒體系統和國內不同,看著圖文指示沒有搞懂,最後只好用白板講解。很多事情不能想當然,我應該提前去教室了解多媒體設備的情況。

  第一節課,首先我做了自我介紹,然後又逐一給學生起了中文名字,他們靦腆地笑著跟讀自己的中文名字,然後模仿我的筆跡去寫自己的名字,我又送給每個學生一個中國結,他們都很喜歡。第一節課知識點很少,只對拼音做了簡單的介紹,學習了單韻母,學生比較靦腆,不太張嘴發音。如何讓他們大膽發音也是接下來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意的一個方面……因為學生是選修漢語,再加之我所在的校區學生大多來自商學院,他們專業課很多,所以白天集中上課的時間很少,只能用晚上的時間來上語言課。第一天下課的時候已是晚上10時,兩個可愛的女學生把我送到住處才回家,她們還叮囑我注意安全。第一天很溫暖,值得紀念,因為那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到馬來西亞給學生上的第一節漢語課。

  我很享受上課的感覺。每次課前挖課本上的知識點,然後琢磨採用什麼好的方式讓他們理解一個語法點,設計什麼有效性高的遊戲讓他們記住一個重要語法結構……雖然這個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讓我興致盎然。聽著學生們用略帶母語腔調講出的漢語,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動。期末話劇測試,學生用只學了48個課時的中文表演出精彩的話劇,我感覺十分欣慰。我教他們唱中文歌曲,在演示環節,每個小組都唱了之前學過的歌曲,大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非常快樂。

  除了教學工作以外,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語言文化活動。每次文化活動展開前,我和學生都一起製作展板、籌備展品。這個學期的漢語文化活動當天,我們展示了書法、剪紙、臉譜、象棋、中國結、漢服、葫蘆絲等。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最後我們漢語文化組在8個語言文化組中拿到了第一名。那一刻,真的非常感謝認真為活動準備的學生,但更要感謝的,其實還是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學生給了我很多感動。有一個女孩幾乎每次下課前都會鄭重地跟我說「老師,謝謝你」,然後才會離開。最後一次課,她跟我說「老師,我愛你。你真的就是我學習漢語時候的天使」。可能是擔心我沒聽懂她的發音,她又特意用英語講了一遍。那一刻,我覺得,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真的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漢語教師志願者)

(責編:馮粒、袁勃)

相關焦點

  • 教老外學中文 馬來西亞學生覺得還是中式教育好
    教老外學中文 馬來西亞學生覺得還是中式教育好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底蘊,他代表了太多東西。現在中國的馬來西亞學生數量每年都以一定的比例上升,還有很多來中國談生意的。但是如果想長時間在中國生活的話,那麼教老外學中文就非常重要了。那麼中文怎麼學呢?中文學習還是要用中式教育方法學。儘管現在有很多的實時翻譯軟體,但是每說一句話就翻譯一次確實很不方便,因此教老外學中文就非常重要了,他可以幫助外國人在中國生活更加方便。不過中文又被稱為全世界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我們已經聽到過太多老外表示中文學習難度是地獄級別。
  • 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下文簡稱「華小」),顧名思義,是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小學,也是大馬華裔子弟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近年來,由於華裔生育率降低和城市化進程加劇等因素,華小的華裔生源不斷縮減。根據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18年發布的報告,過去十年間,華小在校生人數減少了11.2萬。
  • 馬媒: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中國僑網3月28日電題: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馬來西亞華文小學(下文簡稱「華小」),顧名思義,是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小學,也是大馬華裔子弟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開學的日子本該是一番熱鬧景象,可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福隆港華小卻冷冷清清,2018年1月2日,全校唯一的學生小賢(化名)一大早來到學校,由於下雨,學校省略了升旗儀式,他直接在課室裡讀書。福隆港華小校長和小賢。(視頻截圖)因為居住在福隆港的華裔人家多已經搬遷,附近幾乎沒有適齡兒童。
  • 北外馬來西亞留學生辦中文學習班 助非華裔學中文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0月14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的Arina Safwah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留學,回到馬來西亞後與同學一起創辦了Jom Mandarin組織,幾人一起編寫中文教材,幫助身邊的人學習中文
  • 馬來西亞巫裔女子從小學中文: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中國僑網8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1950年代初期,在馬來西亞波德申直落甘望村落裡,有個巫裔女孩莎莉娜向父親和婆婆嚷著說:「我想念華校。」 當時,父親和婆婆臉上不禁露出「問號」的表情,他們不明白,為何連一個中文字都看不懂的莎莉娜,會向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
  • 馬來西亞人為啥把中文標牌拆掉?原因很深刻,網友面露難色
    馬來西亞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最近有很多的朋友都喜歡去馬來西亞遊玩,因為這裡的環境非常不錯,最重要的是中國人來到這裡可以用中文跟當地人溝通交流,馬來西亞有20%的人屬於華人,以前都是從中國這邊搬遷的,來到馬來西亞的街道,大家甚至可以看到很多的中文標牌。
  • 為什麼馬來西亞留學生都會說中文
    人們最常問馬來西亞留學生的問題之一,是馬來西亞人為什麼會說中文?根據馬來西亞官方數據,2014年華人人口為660.1萬,佔全國總人口的21.9%。許多出生在華人家庭的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就處於講中文的環境之中。
  • 馬來西亞「中文熱」持續升溫 外媒:會中文好處多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外媒稱,越來越多馬來人意識到掌握中文的優勢,開始學習中文。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6月4日報導,在馬來西亞,有一些家長為了確保孩子不會在學校或社會上落後於人,紛紛將孩子送往私人中文補習班。
  • 馬來西亞教師獻身華教28年 取中文名愛鄧麗君的歌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雖然身為馬來人,熱愛華文的詹馬利父女,不僅說一口流利的華語,在文字和書寫的運用方面,也不遜於華裔。令人敬重的是,詹馬利在獨中執教奉獻28年。  詹馬利(75歲)自大學畢業後投身獨中,曾一度從事其他工作,但最終還是回到獨中,直到退休。  詹馬利本名是Jamau Satong。
  • 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出境廳設立中文告示牌
    (馬來西亞雪邦17日訊)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出境廳今日設立中文告示牌,迎接中國旅客。  這批告示牌是為了配合四千多名中國安利(Amway)代理到吉隆坡出席獎勵大會而設。  儘管只是很簡單的告示牌,但卻標誌著中文在馬來西亞的一個突破。吉隆坡國際機場的永久告示牌是以馬來西亞國文、英文和日文書寫。
  • 馬媒:馬來西亞教師獻身華教28年 取中文名愛鄧麗君的歌
    【來源:中國僑網】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雖然身為馬來人,熱愛華文的詹馬利父女,不僅說一口流利的華語,在文字和書寫的運用方面,也不遜於華裔。令人敬重的是,詹馬利在獨中執教奉獻28年。詹馬利的女兒取名Jasmin,結合他(Jamau Satong)和妻子Minah binti Mahlie的名字,且是茉莉花的意思,所以中文名字便取其諧音,即「詹詩敏」。自小常用方言和華人溝通詹馬利小時候住在砂拉越邊陲小鎮倫樂(Lundu)。
  • 馬來西亞首位太空人讓孩子讀華小:學中文有前途
    馬來西亞首位太空人錫慕查化(右二)已經是個4孩子的父親,一家其樂融融,堅信把孩子送入華小是最佳的選擇。(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中國僑網1月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對華小的教學充滿信心、喜歡華小的紀律、堅信讓孩子掌握華語是走向光明的前程,馬來西亞首位「太空人」錫慕查化,選擇把孩子送入華小。在2007年10月10日登上太空,成為馬來西亞首位太空人的他,如今已經是育有4名分別7歲(女兒)、6歲(女兒)及5個月(男雙胞胎)小孩的父親。
  • 馬來西亞財長發中文新聞稿被批不尊重國語
    因一則中文通告,遭反對黨圍攻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21日,林冠英針對敦拉薩國際金融中心(TRX)計劃召開記者會並發出馬來西亞文、英文及中文的媒體通知,卻立即被反對黨拿來大做文章。反對黨聯盟「國民陣線」臉書專頁「國陣之友」(Friends of BN)當日上傳了中文版通知的照片,並戲稱財政部以中文發布新聞稿,意味著「國語」(馬來語)即將絕跡:「看來在希望聯盟的執政下,馬來西亞人都要開始學習中文了,國語將會慢慢絕跡了。」
  • 馬來西亞拆除「中文路牌」,當地華人表示不能理解
    在大家的印象中泰國,越南是國人首選的東南亞國家,但其實馬來西亞也是比較受國人青睞的。馬來西亞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在2016年3月1日起,馬來西亞就對中國大陸公民推出了電子籤證與免籤政策,最快24小時出證。這樣的政策一出,更多的中國遊客被這裡吸引,來到這裡旅遊。
  • 中華文化入侵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拆除中文路牌,令人無語
    而馬來西亞就是這樣一個國家,馬來西亞的經濟是非常發達的,因此有很多中國人都會定居在馬來西亞,所以馬來西亞的華人數量是最多的,在這裡也完全不用擔心語言交流的問題,隨處可見中國人的身影,讓人非常親切。不過馬來西亞曾經對華人充滿了惡意,區別對待華人,當地政府還下令除許多中國標誌、路標等,這一系列的行為似乎都在抵制有關中國的事物,這件事情也表現出了馬來西亞的不友好,那麼馬來西亞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 教老外學中文 應該出國還是在國內?
    教老外學中文應該出國還是在國內?隨著漢語學習人數的增多,很多人不知道應不應該出國教老外學中文,在這裡小編可以負責地告訴大家,隨著外國留學生的持續增長,國內的教學崗位也在快速增長,而在國外,目前馬來西亞、印尼,韓國、日本、菲律賓、泰國、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非洲各國、中東各國、西亞地區都有大量中文教師的需求。
  • 馬來西亞總理起中文網名 曾請楊紫瓊拉票
    這是5月6日拍攝的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右)在吉隆坡皇宮參加宣誓就職儀式的電視畫面。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6日公布的計票結果顯示,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在5日的議會選舉中獲得國會下議院過半數席位,贏得選舉。
  •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43屆年會在馬來西亞舉行
    新華網馬來西亞喬治市12月20日電(記者李雪青)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43屆年會20日在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州喬治市開幕,為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和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家中文媒體的百餘名代表提供了互相溝通和了解的平臺。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世界中文報業協會首席會長張曉卿、中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田聰明等出席當天開幕式並發表講話。
  • 馬來西亞青春喜劇 《大大噠》發中文海報確認引進
    馬來西亞青春喜劇 《大大噠》發中文海報確認引進 馬來西亞青春喜劇電影《大大噠》已確認引進1905電影網訊
  • 馬來西亞中文報紙《中國報》總編辭職
    新華網吉隆坡1月6日電去年11月因率先報導一名婦女在警察面前裸體蹲站事件的馬來西亞中文報紙《中國報》總編莊宗南和執行總編輯黃兆平6日宣布辭職。  《中國報》當天在頭版刊登的一則啟事中說,該報編輯部這兩名資深編輯對在報導這個事件方面所犯的「明顯錯誤負起全責」,從即日起不再在《中國報》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