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鵬媽媽又收到老師的微信了,說鵬鵬在學校裡欺負女生了,將一個毛茸茸的玩具放在女孩的書裡,嚇得人家哭了一節課。鵬鵬媽媽回家後就打了鵬鵬屁股幾板子。楠楠作業又忘交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楠楠已經不是第一次不交作業了,老師生氣了,讓楠楠媽媽監督一下楠楠寫作業的情況。楠楠媽媽覺得沒有面子,罰楠楠將沒有交的作業重新抄了50遍。
不論是罰抄寫,還是打屁股,都屬於孩子懲罰的範疇了,這也是家長為了教訓犯錯的孩子所採取的較為直接的方式。但在許多心理學家眼中,懲罰孩子讓人唾棄,已經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了,他們認為,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後,能夠汲取教訓,自我改正,家長要慎用懲罰,要學會正確懲罰。
但家長也有自己的道理,孩子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怎麼辦?不採取一些嚴厲的措施,孩子是不長記性的,還有一些「熊孩子」,簡直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必須要有能夠加深孩子印象的措施來實施。可是,家長們沒有弄明白,要知道,嚴厲懲罰孩子會給孩子帶來許多不良後果的。
1、孩子自尊心受損。
當家長以不合時宜的方式懲罰孩子時,可能並不會考慮到這樣做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小看了孩子,孩子也是有強烈的自尊心的。當家長採用了非常極端的方式嚴懲孩子時,必然會體現出不尊重孩子的行為,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其內心的正常發育。
2、加重孩子的叛逆行為。
孩子被家長懲罰之後,肯定會非常生氣的,這樣就會產生一種越管教、越不服的對抗局面,或許孩子當時因為比較弱小而沒有表現出來,但內心會將這種不滿情緒慢慢地積攢起來,到某一時刻會爆發,那時,就會更加危險了。
3、孩子對家長、社會產生仇視心理。
孩子還小時,心智還沒有完全發展齊備,容易因家長的消極行為產生內心不可磨滅的創傷,嚴重的會對家長產生仇視心理,若在短時間內不能撫平孩子的傷痕,時間長了,孩子無法發洩內心的苦悶,不但對家長心生仇視,還可能殃及魚池,對社會產生仇視心理。
既然嚴懲對於孩子來說有這麼多的副作用,那麼,為啥還有許多家長去嘗試這種行為呢?或許是家長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壞處,或許家長已有所意識,但還沒有完全能夠做到位。不論是心理學家,還是教育學家,都在千方百計地呼籲,對待孩子不能走極端,既不能嚴懲,又不能不懲罰。
1、適度懲罰可以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之後,內心產生接受懲罰的準備,這也是一種本能的內疚心理。當孩子接受了家長的適度懲罰後,會平衡其內心,減少愧疚感,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做錯事自己要承擔責任的,逐漸建立起來勇於承擔的強大內心,對於長大後參加工作,也是非常有利的。
2、適度懲罰可以讓孩子體驗到犯錯的後果。
有的孩子有挑食的習慣,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飯就不想吃了。此時,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適度懲罰一下孩子,既然正餐不願意吃,那零食也不能吃,孩子若是願意餓著,那就餓一頓兒,讓孩子自己體驗一下餓肚子的感受。只要孩子已經意識到挑食帶來的後果後,家長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適度懲罰可以讓孩子懂得守規矩的重要性。
當孩子違反了學校的規定時,還是需要適度懲罰的,讓孩子建立起來一種規則意識,要知道,上校有校規,上班有公司的規定,上班不能遲到、做事情要有時間限制、不能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等等,這些都是限制「自由」的規定,但也是一個公司能夠正常運營的基本原則。在孩子小時候犯錯後,就應該通過適度的懲罰讓孩子建立起對規矩的尊重。
由此可見,懲罰也是區分,正向懲罰,和負向懲罰,家長們就是要學會區分一個度,在此期間,家長對孩子實施懲罰,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一旦越過了這個度,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關鍵是,家長怎樣做,才能避免陷入不當懲罰的「陷阱」呢?
三、如何做才能避免陷入懲罰的「陷阱」?
1、懲罰的及時性。
孩子犯錯後,家長要及時進行懲罰,若是有時間上的延誤,就會降低懲罰的有效性,會削弱對孩子的懲戒作用。
2、懲罰的一貫性。
家長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情緒來決定是否對犯錯的孩子進行懲罰,只要孩子犯錯,就要實施懲罰,每一次不恰當的行為都不能放過。當孩子的不當行為沒有被懲罰時,孩子還會產生這是被鼓勵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3、懲罰的力度。
當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家長就要適可而止了,懲罰也不能不注意時間和力度,不能矯枉過正,也不能讓孩子看出來是應付一下。
4、懲罰後進行安撫。
孩子被懲罰後,或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以為家長不喜歡自己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安慰孩子,給孩子以安全感,告訴孩子,不是不喜歡他了,而是為了糾正孩子的錯誤習慣,是針對孩子所做的事,不是針對孩子這個人。
家長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有學問的事情,該何時表揚,表揚的方式是什麼樣子的,該何時批評,批評的力度又如何?家長們不妨多從相關的書籍中汲取別人的經驗和做法,來補充自己的不足。就孩子犯錯是否要懲罰這件事來說,還是要有適度的懲罰措施的,畢竟,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今日話題互動:不知各位家長遇到孩子犯錯後,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改錯呢?會懲罰孩子嗎?都有哪些高招呢?歡迎留下您的寶貴經驗,一起參與話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