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PM2.5平均濃度下降率連續4個月排全省首位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喬賓娟)從邯鄲市環保局了解到,根據河北省環保廳最新公布數據,今年7月份,邯鄲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26.2%,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9.4%,改善幅度均為全省首位。這也是4月份以來,該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率連續第4個月在全省排名第一。

今年,邯鄲市舉全市之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建立完善「1+29」治氣政策體系,連續出臺二三季度差別化管控、柴油車尾氣治理、露天焚燒紅外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鋼鐵焦化行業深度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揚塵綜合管控等措施,空氣品質持續改善。1至7月份,邯鄲空氣品質綜合指數7.28,同比下降21.5%;優良天數81天,同比增加7天;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18天,同比減少11天;PM2.5平均濃度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3%。4至7月份,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下降率除5月份全省第二外,其餘3個月均在全省排名第一。二季度,邯鄲市空氣環境質量考核連續三個月在全省8個通道城市中排名第2,共獲省獎勵資金240萬元。

相關焦點

  • 邯鄲市連續兩個月PM2.5濃度下降率全省第一
    今年以來,邯鄲市精細化管控措施,強化大氣綜合治理措施力度,空氣品質持續好轉,連續兩個月PM濃度下降率全省第一。從市環保局獲悉,邯鄲市4月份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34,同比下降率為19.6%,河北省11個地市正排第一位,PM2.5濃度為5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率為24.7%,河北省11個地市正排第一位。
  • 邯鄲市PM2.5濃度五年下降50%
    8月13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時代復興路上蝶變轉型的邯鄲」新聞發布會。圖為發布會現場。 記者趙耀光攝河北新聞網8月13日訊(記者趙耀光)今天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時代復興路上蝶變轉型的邯鄲」新聞發布會。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我省PM2.5月均濃度連續4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關鍵詞:生態環境質量PM2.5月均濃度連續4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仲田在發布會上介紹,70年來,我省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不斷發展。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進美麗河南建設,持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決心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空前發展。2019年以來,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汙染物濃度大幅下降。
  • 邯鄲超額完成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下降目標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段麗茜)從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獲悉,邯鄲市在2018年-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中,PM2.5平均濃度和重汙染天數兩項目標值均完成。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邯鄲市PM2.5平均濃度值為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削減率在「2+26」城市中排第1名,超額完成下降4.5%的秋冬季考核目標;秋冬季重汙染天氣共29天,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2天,完成同比減少2天的秋冬季重汙染天數考核目標。
  • 8月份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達二級標準
    1-8月,河北省六項主要大氣汙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月份,河北PM2.5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為今年以來連續第五個月達標。河北省各項大氣環境質量指標全面改善。
  • PM2.5平均濃度及改善率排名
    日期:[2018年02月07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7] 2018年1月份菏澤城區8個國、省控監測站點 PM2.5平均濃度及改善率排名 制表:菏澤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 時間:2018年2月1日  站點名稱PM2.5
  • 「2+26」城市PM2.5冬季排名:邯鄲邢臺安陽濃度最高
    「2+26」城市PM2.5冬季排名:邯鄲邢臺安陽濃度最高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河北省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
  • 邯鄲對縣域實施大氣排名考核 PM2.5平均濃度權重佔一半
    原標題:PM2.5平均濃度權重佔一半 為深入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河北省邯鄲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對各縣(市、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分類排名考核的通知》,對各縣(市、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分類排名和考核。
  • 蕪湖PM2.5濃度又降啦!
    在省生態環境廳出版的報告裡就可以看見蕪湖有3個市轄區的PM2.5濃度低於我國標準值75μg/m並且同比改善幅度位於全省前三!垃圾分類建設環保蕪湖自去年11月11日蕪湖市全面啟動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讓各類垃圾找到自己最合適的歸屬,讓可再生資源發揮價值,讓城市更加美麗環保!
  • 合肥PM2.5和PM10濃度持續下降
    4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合肥市對外公布的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該市生態環境質量和汙染防治水平穩步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3%、0.6%,2014年以來,合肥市大氣顆粒物PM2.5和PM10濃度已持續6年下降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4 月 8 日,合肥市對外公布了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報告。自 2017 年中央及省開展環保督察以來,全市就生態環保問題已問責 379 人次。自去年 9 月以來,南淝河國考斷面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巢湖全湖水質同比提升一個類別達Ⅳ類。
  • 河北:今年10至12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內
    《河北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今年10至12月  全省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內>  從省政府新聞辦11月25日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我省制定實施了《河北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將2020-2021年秋冬季目標設置為兩個階段。
  • 全省56個城市PM2.5高於標準限值 水質唯杭州有所下降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錢禕)今年前10個月,浙江人吸進去的空氣乾淨嗎?喝下去的水清爽嗎?  昨天,省環保廳發布了2014年1-10月浙江省大氣環境質量(PM2.5)情況和浙江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環境質量情況。
  • 單月最佳!焦作7月份PM2.5與PM10平均濃度同達二級標準
    8月20日,記者從焦作市生態環境局新聞通氣會獲悉,今年7月,焦作全市環境空氣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兩項顆粒物的平均濃度首次單月同時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是焦作市近年來單月最佳成績。此外,PM2.5月均濃度已連續3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藍天白雲多了、霧霾天少了,這是焦作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
  • 河南PM2.5月均濃度值連續5個月均優於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10月23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我省9月份以及1-9月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前三季度,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51.0%;9月份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優、良天數比例為49.1%,信陽、駐馬店、三門峽3市較好,安陽、濮陽、新鄉較差;焦作、鶴壁、商丘3市被預警提醒。
  • 菏澤PM2.5平均濃度三年年均改善6.1%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三年來,我市全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年均改善6.1%,主要河流均達到了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農村汙水橫流、黑臭水體遍地現象得到初步遏制。三年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改善大氣質量,是汙染防治攻堅的重中之重。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9月,聊城市主要汙染物中PM2.5月均值濃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41.4%;PM10月均值濃度86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14.7%;二氧化硫月均值12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9.1%;二氧化氮月均值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8.8%;重度汙染天數為0天,同比持平;優良天數12天,同比減少15天;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5.21,同比惡化24.3%。
  • 上海上月PM2.5月均濃度 青浦最差楊浦最好
    東方網3月26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上個月(2月),全市空氣品質AQI優良率為67.9%,各區縣PM2.5月均濃度中,青浦以76微克/立方米排第一,楊浦以60微克/立方米居末。  上海2月區域降塵量每平方公裡5噸  PM2.5月均濃度總體「東北低西南高」
  • 生態環境部:74城PM2.5平均濃度6年下降41.7%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9日電 29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介紹,2013年是向汙染宣戰「大氣十條」實施的第一年,僅僅六年時間,第一批開展PM2.5監測的74個重點城市,2018年相對2013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41.7%。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 來源:中國網有記者問,如何評價這幾年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