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9月28日,河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2場迎來生態環境專場,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仲田,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喜雲,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師偉,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焦飛圍繞「保護生態環境 共建美麗河南」這一主題,介紹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主要成就。
關鍵詞:生態環境質量
PM2.5月均濃度連續4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仲田在發布會上介紹,70年來,我省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不斷發展。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進美麗河南建設,持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決心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空前發展。
2019年以來,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汙染物濃度大幅下降。全省PM10、PM2.5、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平均濃度分別為94、56、31、11微克/立方米、1.7毫克/立方米,分別比2014年(監測方法開始執行新的標準)下降30.9%、31.7%、22.5%、76.5%、50%。特別是今年5月份以來,PM2.5月均濃度連續4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分別為31、30、28、27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7.9%、9.1%、6.7%、15.6%,成為我省大氣環境質量歷史最好時期。藍天白雲已經成為常態,學校因霧霾放假已成歷史。2018年,全省省轄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級別由良好改善為優。全省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
此外,生態示範建設取得可喜成績,全省已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建基地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2個、生態鄉鎮120個、生態村30個,還命名省級生態縣19個、生態鄉鎮855個、生態村3870個,形成了一張張遍布全省的靚麗的城市名片。
關鍵詞:汙染治理
2013年以來,累計淘汰鋼鐵產能462萬噸,淘汰黃標老舊車160萬輛
王仲田介紹,在汙染治理工作中,我省由過去的只重視工業減排到後來的控塵、控煤、控車、控油、控排、控燒「六控」措施多管齊下,再到目前的標本兼治、突出治本,著力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汙染治理的範圍在擴大、層次在深化、水平在提高。
據統計,2013年以來,累計淘汰鋼鐵產能462萬噸,關停落後煤電機組11臺107.7萬千瓦,129家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實施了環保搬遷改造,煤炭行業累計關閉落後礦井201對、壓減落後產能4300多萬噸,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60萬輛。
在「三散」治理方面,實行「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累計取締整治散亂汙企業10萬多家;通過劃定「禁煤區」,全面推進散煤替代,2017年和2018年累計完成「電代煤」、「氣代煤」234萬戶,相當一部分群眾生火做飯由煙燻火燎的煤爐,改成了燃氣灶、電磁爐等,群眾生活更加舒適了,環境更加整潔了。
關鍵詞:執法監管
今年以來,我省查處涉嫌刑事犯罪案件35起
「我省先後出臺了6項地方環保法規,發布了7個重點流域、11個重點行業汙染物排放地方標準,今年還要再制定7個行業地方標準,這些法規和標準將比國家要求為嚴格。」王仲田在會上介紹,逐步建立了生態補償、目標考核、排名獎懲、暗訪核查、綠色調度、責任追究、損害賠償、舉報獎勵等一系列制度,構建了權責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的環境保護機制。
今年以來,我省處罰環境汙染案件8578件,罰款3.74億元,查封扣押557起,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61件,查處涉嫌刑事犯罪案件35起。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