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每個孩子必經歷的,只不過有輕有重,有長有短,一旦過了這個時期,他們也就長大了。
我們的房子不太隔音,尤其是衛生間,每天在衛生間洗漱的時候,都能聽見隔壁母女倆的較量。
隔壁的女兒今年上高三,每個周末,母親都在喊她起床學習,房門敲的咚咚響,裡面就是沒人吱聲,媽媽就一聲一聲的喊,裡面喊急了就是一聲:煩人吧,禮拜天也不讓人睡覺。然後又是母親咚咚咚敲門的聲音,這成了每個休息日的必演節目。
我也一樣,女兒今年初二,學校因為今年的疫情,暑假放的晚,已經在突擊初三的課程了,因為是封閉教學,女兒一個禮拜回來一次,說實話,不希望她回來。
我覺得她回來跟我是一種負擔,一回來就是,學校這個老師不好,那個同學不好。
她一天過得有多壓抑、有多上火、心裡有多煩?然後評價每一個老師,覺得每一個老師都不是她心目中的,說她們要發動政變,把某個老師換了,我就問她,你覺得那個老師好嗎?她說還可以,我說那你起什麼哄,她竟然說:大家都這麼說了,都這麼幹了,我要不去,顯得我多不夠義氣。
然後就是一陣噼裡啪啦,有的沒的,跟你講一大堆,而你講的所有道理,她一句也聽不進去,我只有捏著拳頭咬著牙說一句:你就負能量爆棚。
說多了,房門砰的一關,表示她的不滿。每次回來,弄得我心情格外不好,我也快四十了,難道也到了所謂的更年期,看啥都不順眼,尤其誰給我對著幹。
渾身上下沒有一點舒服的,特別煩躁,是不是更年期提前了。我感覺我沒有耐心,但是我不願聽她說話,女兒和我說話,我幾乎沒有耐心聽完,有時聽她說話就有想打人的衝動,但最後我能忍住。
我想的是,你一個學生想著不是好好學習,淨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你以為每個人都混的容易嗎?你老娘我在外頭上班還要看人的臉色呢,你就不能看老師的臉色,有這些時間把學習搞好,看別人孩子,都是奔著重點去的,你準備上哪去。
老公看出來了苗頭說:你能不能對女兒態度好點?她現在這個年紀是青春期,你跟她計較什麼?等過了這個階段就好。
我煩躁的接一句:那我還是更年期呢:
老公說:胡說吧,你才多大就更年期,那你打算更多長時間,你就是心胸狹窄,看著別人的孩子好,總覺得孩子自己的孩子不如意,從你自身找原因,她現在這種狀態,就是青春期,我給你看看青春期的表現。
一、青春期表現為情緒煩躁、易激動、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語、大聲哭鬧等神經質樣症狀。
青春期還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時期,而遇到挫折一籌莫展,容易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容易導致或者是產生精神疾病。
二、內分泌因素,進入青春期,體內的性激素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內環境發生了一個動蕩,加上心理不成熟,就應變能力不健全,一遇到精神刺激,就容易得精神疾病。
三、矛盾眾多,難以應付,中學生的煩惱比較多。矛盾大多集中在升學方面以學習專業性,婚姻,將來的出路,生活方式問題比較多,他們遇到這些精神刺激的時候不願意和家長講,和同齡的夥伴兒講那有沒有辦法幫他們排憂解難,煩惱便淤積在心裡,再就是學習負擔,任務重的困惑。
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青春期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人所能控制的,她也需要有一個過渡的時間,我們需要有耐心陪她平和的度過。
我開始和女兒溝通,和她分析各種原因,聽她訴說,一起想辦法,互相摸索著前行,畢竟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
還好,我還沒有到更年期,我包容她的青春期,希望到時她能包容我的更年期,我們互相扶持著度過這一段難忘的時光。
希望我們能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