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3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楊岑)「感謝醫生及時準確的判斷和診治,如果繼續按癲癇治療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今天,幾個月前出現胡言亂語、精神異常、反覆抽搐症狀的少年再度來院複查,基本恢復正常時,父母再三感謝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姚寶珍教授帶領的神經專業團隊火眼金睛,及時拯救了患有罕見腦炎的兒子。
胡言亂語反覆抽搐,15歲少年突然發病
15歲的東東來自湖北黃石。今年3月,一向健康的他因反覆抽搐一周,在當地醫院診斷為癲癇並給予藥物治療。半月後,他開始變得目光呆滯、反應遲鈍、不願與人交流卻時常胡言亂語。隨著時間推移,他除了緊張時四肢縮緊、僵硬抖動之外,幻視、整夜不睡、頻繁坐起、脾氣暴躁、易自傷和攻擊人等精神異常行為症狀也愈發嚴重。家人不得不帶著他四處求醫,輾轉多家醫院均診斷為癲癇或精神類疾病。
東東發病時正值疫情,本就就醫不易,可抗癲癇和抗精神類藥物服用後,卻效果甚微。孩子到底得了什麼怪病?3月28日,心急如焚的東東一家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兒科就診。經詳細詢問病史、查看既往檢查結果後和體格檢查後,接診醫生夏利平教授判斷:這極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腦炎,治療刻不容緩。
抽絲剝繭揪出真兇,竟是自身免疫性腦炎
姚寶珍教授考慮到東東病情特殊,必須及早給予免疫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果斷調配醫護人員為其開設單獨病區,組織包括夏利平教授、張海菊教授、唐榮醫師、餘詩倩醫師、張潔醫師、王舜在內的兒科神經專業診療團隊反覆討論患兒病情,為他「量身定做」了一整套個性化治療護理方案。
經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和血液檢測後發現:東東的身體裡出現了一種可怕的抗體——NMDAR抗體,導致他患有一種極為罕見的腦炎——抗NMDAR受體腦炎。診斷明確後,醫護集中力量對他實施對症治療。東東的病情明顯好轉,未再抽搐,精神異常明顯好轉,胡言亂語和攻擊行為逐漸減少,與家人及醫護人員交流逐漸增加,刻板動作減少,夜間睡眠時間較前明顯增多。
4月9日第一階段治療結束出院後,東東每月來院一周治療和複查。現在他不僅可以正常上學,還能和從前一樣,和家人打羽毛球、說說笑笑、拉拉家常了。
容易被誤診,及早救治是關鍵
專家提醒,出現胡言亂語、精神異常、反覆抽搐,不一定是精神疾病或癲癇,還可能是罕見的自身免疫性腦炎。姚寶珍教授介紹,自身免疫性腦炎年發病率為1/10萬左右,其中抗NMDAR腦炎佔80%,與腫瘤和前驅病毒感染密切相關,具體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由於兒童自身免疫性腦炎首發症狀多為癲癇發作或精神行為異常,大部分兒科醫師對此病認識不足,極易誤診為精神科疾病、癲癇、多動症等等,診斷和治療往往延誤,這就需要兒科醫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對疾病的探索精神。而一旦延誤診治,可能會導致患兒病情加重遺留不可逆的神經精神功能障礙,有些還會合併腫瘤進一步惡化,給患兒自身及家庭帶來終身遺憾。
「兒童自身免疫性腦炎為罕見病,患兒的臨床表現較成人患者也更難識別。鑑於該病國內外尚無公認治療指南,一旦家長發現兒童有以上症狀,需及時尋求有專業經驗的兒科醫生就診。」姚寶珍教授強調,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於患兒症狀控制非常重要。臨床上遇到急性或亞急性起病,以癲癇發作、精神行為異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為主要表現的患者,應考慮是否為自身免疫性腦炎,儘早完善自身免疫性腦炎相關抗體檢測,同時進行全面的排查,對於臨床高度懷疑但抗體陰性的患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早期給予免疫治療,有利於症狀恢復。
據悉,抗NMDAR受體腦炎病例2010年被國內首次報導。近2年自身免疫性腦炎的患兒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兒科診斷為自身免疫性腦炎約20餘例,經及時專業診療,大多數患兒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