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蕢綱:當傷口失去自我癒合的能力

2020-12-22 澎湃新聞

蔣美琴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生命有神奇而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當我們不小心受傷,身上出現小傷口的時候,機體會自己慢慢將傷口修復,逐漸癒合。大而嚴重的創傷,經過手術縫合之後,也能自己慢慢癒合。

但是,某些疾病或其他一些特殊原因會導致傷口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難以癒合,從而成為慢性傷口。

傷口癒合的三個階段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蕢綱介紹說,傷口癒合從病理生理角度來說,分為三個階段:炎症清創期、肉芽增殖期和上皮形成期。每個階段存在的問題不一樣,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

第一階段:炎症清創期

此時抗感染是重點,需要給傷口消炎、清創。蕢主任說,這一階段可以使用抗感染的西藥、功能性傷口敷料,也可以使用抗感染的中藥,如何選擇藥物很關鍵。抗生素使用不當可能造成耐藥,影響癒合,甚至愈演愈烈。

「比如有的傷口是綠膿桿菌感染,以前局部使用慶大黴素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菌作用,但是研究發現,長時間使用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傷、耳毒性反應等,而且還會產生耐藥性,現在西醫往往用含銀敷料治療。」蕢主任指出,「而使用提膿去腐的中藥膏也能殺滅細菌,從而促進傷口癒合,且不會形成耐藥。」

另外,這一階段傷口滲出較多,需頻繁換藥,至少每天一次,甚至一天兩次。

第二階段:肉芽增殖期

這一階段要讓傷口保持紅色,肉芽才能正常生長。這個時期滲出減少,換藥間隔時間也可以減少到兩天一次,甚至三四天一次。在相對無菌的密閉狀態下,肉芽組織就生長得很快。

第三階段:上皮形成期

此階段傷口滲出明顯減少,水腫不太明顯的情況下,可以五到七天換藥一次,減少對傷口的刺激,也能加快傷口的癒合。

導致傷口難愈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傷口都有自愈傾向,但是有些患者的傷口卻久治不愈,反反覆覆。蕢主任介紹說,傷口經正規治療後,一個月內沒有癒合的傾向,即診斷為慢性傷口。造成慢性傷口的原因有:血管病變、創傷性手術、異物、壓迫性損傷、結核桿菌感染、腫瘤、藥物等。

血管病變

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曲張等,都可能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形成慢性潰瘍等。

血管病變患者由於病變部位的血液供應差,周圍組織缺乏足夠的營養,逐漸壞死、發生炎症反應,出現傷口後難以癒合。

手術後

因病需行常規外科手術或微創手術,有的患者術後會出現傷口延遲癒合。手術傷口延遲癒合與切口脂肪液化、皮瓣壞死、皮下積液、切口縫合線頭殘留,微創手術殘留竇道等有關。最多見的手術傷口延遲是乳腺癌術後傷口不愈,包括乳腺癌切除術本身遺留的切口、引流管傷口,以及乳房重建時引起的不愈傷口。

異 物

傷口中如果存在異物,如金屬碎屑、魚刺、玻璃碎渣、木屑、手術線頭沒有吸收等,清創時沒有發現或無法清除乾淨,就會形成持續的刺激而造成反覆的炎症反應,傷口就難以癒合。

壓 力

壓瘡又稱褥瘡,多見於長期臥床的患者,在夜以繼日的壓力之下,局部皮膚組織缺血、缺氧而壞死,產生傷口,且難以癒合。

藥 物

激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皮肌炎、硬皮病等,需要長期服用激素治療。這類患者容易出現血管炎,在肢體的遠端、關節部位出現傷口,雖然面積一般都不大,但是伴有疼痛,且不容易癒合。這是因為激素具有抑制炎症反應的作用,而傷口癒合的第一階段炎症清創期需要產生一定的炎症反應,才能啟動傷口的癒合過程。所以,長期服用激素者一旦出現傷口之後就很難癒合。

羥基脲:一些血液病患者,如骨髓異常增生症候群患者,需要服用羥基脲類藥物來抑制骨髓異常增生,阻止血小板、紅細胞的異常增加。長期服用羥基脲者快則兩三年、慢則四五年,就會逐漸出現慢性傷口,這類傷口的特點也是面積小、伴疼痛。

腫 瘤

腫瘤也會造成傷口不癒合,如乳腺癌、肺癌、肝癌的患者發生遠處轉移時,可能出現難愈的傷口。蕢主任指出,腫瘤產生的傷口,在腫瘤沒有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是很難癒合的。

案 例

蕢主任曾遇到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在家裡宰殺魚時,不小心被魚刺刺破了手指,後來傷口發炎化膿,醫生清創處理後給予包紮、定期換藥,但是持續兩個多月傷口都沒有癒合。

蕢主任給予中藥膏外敷治療,持續換藥近一月傷口也沒有癒合,且發現傷口容易出血,患者疼痛難忍。隨即懷疑有其他疾病可能,比如結核桿菌感染、腫瘤等。遂給予傷口組織結核桿菌培養、病理檢查,最後病理結果確診為皮膚鱗癌。

腫瘤傷口的特點是:疼痛,容易出血,滲出多,異味。「因為腫瘤的血管較為豐富。」蕢主任解釋說,「所以對於容易出血的慢性傷口要高度懷疑腫瘤的可能。」皮膚腫瘤如果早發現、早治療,預後較好。如果延誤了診治,就會影響患者的生存率。

結核桿菌感染

極少數患者的傷口會感染結核桿菌,出現乾酪樣壞死,形成膿腫,傷口就很難癒合。

蕢主任強調,經正規治療後沒有癒合傾向的傷口,要考慮其他疾病的可能。慢性傷口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要逐一進行排除,找到病因,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

中藥膏如何促進傷口癒合

如今,看中醫的外傷病人逐漸減少,而糖尿病足、下肢潰瘍、褥瘡等傷口病人越來越多,以及各種各樣的手術後傷口不癒合的病人也在不斷增加。

據蕢主任介紹,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乳腺癌術後傷口不愈的比例超過70%,因為乳腺癌切除後很容易形成皮下積液、皮下空腔,導致滲液增多而使得傷口不愈。那時候通過引流管、胸帶壓迫等方式促進傷口癒合,將傷口不愈率控制到1.5%~2%。即使如此,但仍有不少患者遭受著術後傷口不癒合的痛苦,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案 例

曾有一位來自杭州的患者,乳腺癌術後數月傷口都沒癒合,皮下空腔面積較大,放化療後傷口滲出嚴重,不斷有膿水流出,嚴重影響生活,患者痛苦不堪。

蕢主任用醫用石蠟油將中藥膏調成乳狀,然後用針筒注射入患者的皮下空腔內,在用胸帶加壓包紮好,經治療兩周後傷口完全癒合。

中藥膏是如何起到促進傷口癒合作用?

中藥膏功效主要有三大類:

提膿祛腐

使用一些具有腐蝕性的藥物,比如含有汞(水銀)、鉛等重金屬物質的藥物,常見的有九一丹、八二丹等丹劑。這類藥物有一定的毒性,對組織細胞具有破壞作用,卻有「拔毒」的作用,使用含丹劑的藥膏能將傷口處的有毒有害物質「拔」出去,將膿液「吊」出來。

比如外傷導致鐵屑進入體內,依靠現在的外科清創技術,很難將鐵屑清除乾淨。但是外敷拔毒的中藥膏後,就可以將鐵屑等異物從傷口「拔」出來。

再比如,有些患者手術後縫線沒有吸收,形成竇道難以癒合,患者感覺瘙癢不適,但這些竇道往往非常小,縫線埋藏比較深,醫生很難找到。這種情況下外敷拔毒的中藥膏,就可以將縫線「吊」出來,然後剪除縫線,再敷藥幾天,竇道就能癒合了。

拔毒的藥膏確實具有比較獨特的療效,但蕢主任也提醒說,這類藥膏含有毒的重金屬成分,需要謹慎使用。

活血生肌

使用活血化瘀、養血生肌的中藥,讓新的組織生長起來,促進傷口癒合。比如長皮膏2號,含紫草、當歸、地骨皮、白芷等,以養血生肌的藥物為主,可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

收斂長皮

使用一些具有收斂止痛作用的藥物,促進表皮生成。比如長皮膏1號,含冰片、煅石膏等,以礦物質藥物為主,具有收斂作用,可促進皮膚組織的生長。

蕢主任表示,臨床應用中,有時根據傷口的具體情況,可以將上述三類藥物組合使用。「比如將提膿祛腐的藥物與活血化瘀的藥物組合在一個處方中,製作成一種藥膏,就具備了雙向調節作用,既有破壞作用,又有生成作用。一方面破壞膿腐之物或異物,另一方面促進健康組織的生長。最後癒合的創面質量就比較好,不會有凹凸不平、疙疙瘩瘩,疤痕也比較小。」

給難愈傷口「造勢」

有些患者發現,自己的傷口外敷中藥膏後,反而產生較多的滲液,有很多膿水滲出,認為是感染加重而擔憂不已。

蕢主任解釋說,中醫對於創面的治療除了提膿祛腐之外,還能煨膿長肉,這種看似膿水的組織液其實並非感染,而是有利於傷口癒合的黏液。

傳統的西方醫學觀念認為,乾燥的傷口易於癒合。但是,近些年來的研究發現,溼潤療法更有利於傷口的癒合。比如,臨床不少病例顯示,燒傷患者的傷口乾燥但很難癒合,而採用溼敷的方法卻能促進傷口癒合。

蕢主任認為,太過於溼潤的傷口也不利於癒合,不幹不溼最有利於傷口的癒合。比如,想要讓傷口變得溼潤一些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就可以增加養血生肌的藥物;想要讓傷口變得乾燥一些促進表皮生長,就可以增加收斂作用的藥物。

中醫稱此為「造勢」。「勢」是中醫中病機轉化的關鍵。

中藥膏外敷引起過多滲液時,可以再撒上中藥粉吸收滲液,改善傷口的乾濕度,以更好的環境促進傷口癒合。蕢主任介紹說,1號長皮膏偏幹,2號長皮膏偏溼,控制好傷口乾溼比重,靈活應用兩種藥膏,為傷口「造勢」,能促進傷口更快癒合。

蕢主任還強調:「掌握治病的原理很重要,了解了疾病的病機變化和趨勢,就可以「造勢」調乾濕、長傷口,遣方用藥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如果原理沒有掌握,不了解疾病的病機轉歸,就看不清疾病處於哪一階段,治療也就無從下手了。」

外科病不能單純治「外」

治病必求其本。蕢主任說:「治外不治內,不能治病之本。」

中醫外科除了治療瘡瘍等發於皮膚肌表的外科病之外,還治療乳腺病、甲狀腺疾病、男科前列腺疾病、肛腸科疾病等都囊括在內,且內外兼治,各擅其長。但不管是哪一科、哪一類疾病,治療的原則是可以通用的,外科疾病的治療也需要辨證論治。

蕢主任表示,傷口治療也需辨「陰陽」,治療傷口除了外用藥物外,還可配合口服中藥。比如,傷口顏色灰暗者,多偏陰,需要口服一些溫陽的中藥,外敷偏熱性的中藥;傷口紅腫者,多偏陽,需要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外敷金黃膏等中藥膏去膿消腫。

長期服用激素、羥基脲類藥物者,大多會出現陰虛內熱的表現。口服中藥除了改善陰虛內熱的狀態之外,還可以拮抗激素抑制炎症的作用。使用類激素樣作用的藥物,可以減少激素的服用劑量,比如白花蛇舌草、仙茅、仙靈脾、蠶繭等。

中醫理論強調,人是一個整體。傷口難以癒合往往存在內部因素的影響,只有找到病因,將整個身體的陰陽調整到平衡的狀態之後,再局部使用長皮膏等外用藥促進傷口癒合,效果會更好。

刊於《健康財富》

記者:蔣美琴

攝影:奚榮佩

專家介紹

蕢 綱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醫學專長:擅長中醫瘡瘍、皮膚病、周圍血管病、乳腺甲狀腺疾病、口腔黏膜病、腫瘤術後調理。

原標題:《專家訪談 | 蕢綱:當傷口失去自我癒合的能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專家訪談 | 蕢綱:當傷口失去自我癒合的能力
    生命有神奇而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當我們不小心受傷,身上出現小傷口的時候,機體會自己慢慢將傷口修復,逐漸癒合。大而嚴重的創傷,經過手術縫合之後,也能自己慢慢癒合。 但是,某些疾病或其他一些特殊原因會導致傷口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難以癒合,從而成為慢性傷口。
  • 蘇格蘭一女子基因突變:失去痛感 傷口癒合能力變強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由倫敦大學學院聯合牽頭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蘇格蘭一名女性由於一個此前未經確認的基因發生突變,而幾乎失去了痛感。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3月27日報導,研究人員在《英國麻醉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這名女性也幾乎感覺不到焦慮和恐懼,而且可能因為這個基因突變,加強了傷口癒合的能力。研究人員說,這也許有助於指導針對一系列疾病的新療法。
  • 傷口為什麼不易癒合?
    如果傷口出現化膿是不容易癒合。但是傷口沒有出現化膿,也沒有其它的異常現象,但也長期不癒合。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1、人體的組織再生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衰退。而且現在老年人的血管出現硬化就會失去不供血減少。
  • 血小板促進MSC傷口癒合能力的機制
    血小板促進MSC傷口癒合能力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17:54 法國巴黎埃斯特·克雷泰伊大學Anne-Marie Rodriguez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淺談剖腹產傷口多久癒合 傷口兩年發癢疼痛難癒合
    剖腹產越來越普及的同時,剖腹產傷口多久癒合問題也越發突出,很多人會問,剖腹產傷口到底多久癒合啊,為何我的傷口兩年了還是發癢疼痛難癒合。 剖腹產傷口深且長,七層組織的損傷,再加產婦身體的虛弱,這時如果產後護理和營養跟不上,傷口癒合就會出問題。
  • 狗狗傷口不癒合怎麼辦
    一些狗狗身體素質比較差,有可能會出現外傷遲遲不癒合的情況,寵物主人如果想要幫助它處理這一問題,讓它儘快痊癒,就需要將傷處護理以及營養補充等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下面分享一些狗狗傷口不癒合的處理方法,希望能給寵物主人一些幫助。
  • 江南卷柏,可止血促進傷口癒合
    有效的皮膚傷口癒合需要很多種細胞參與,並且這一過程是在不同層面被精確的調控。傷口癒合的過程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包括止血期(在受損後數個小時之內),炎症期(受損後1-3天),增殖期(受損後4-21天),重塑期(受損後21天-1年)。  在正常傷口癒合過程中,成纖維細胞具有重要作用,很多胞外基質成分,如膠原蛋白,纖維蛋白,纖連蛋白,蛋白聚糖以及葡萄氨基葡聚糖,都具有促進成纖維細胞存活,增殖,遷移的能力。
  • 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 傷口癒合禁忌食物
    有人說吃豬蹄可促進傷口癒合,也有人說,多吃雞肉、魚肉對傷口癒合更有好處!其實對於手術傷口癒合吃什麼這個問題,大家都眾說紛紜,也不知道那個是真那個是假。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這個問題。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1、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增進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感受力。
  • 為什麼傷口癒合時會發癢?
    當細胞被割傷、被化學藥劑腐蝕或被細菌感染時,傷口會發炎,這屬於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生理反應,通常表現為發紅、疼痛、發熱和腫大4種症狀。發炎是機體準備殺口周圍的真菌、毒素或異質的一種反應,這樣傷口周圍就不會感染,同時也為傷口癒合做好準備
  • 意外割傷藥別隨便塗 結痂不代表傷口癒合
    39健康網編輯專訪了廣州軍區廣州總院門診部創面診療中心國際傷口治療師陳頌卿,陳頌卿表示,對於傷到真皮的切口,建議市民在家簡單止血後要馬上到正規醫院進行處理,她特別強調對傷口進行處理時儘量不用深顏色的紅汞或者龍膽紫等消毒藥物,這樣會加大醫生、護士判斷傷口感染的難度。
  • 4個原因是糖尿病人傷口難癒合的罪魁禍首;6個方法,促進傷口恢復
    大半個月沒有癒合,後來不得已而就醫。案例二:劉先生患糖尿病5年有餘,近日在給自家裝電路時,不小心被美工刀劃出了一道小傷口。當時自己就用創口貼處理了一下。結果過了大半個月傷口才癒合。案例三:張女士患糖尿病近8年,某日在做飯時,不小心被菜刀切到了手指。簡單包紮後,傷口過了一月有餘才癒合。
  • 傷口癒合了,留疤了怎麼辦
    到了真皮層,原本排列整齊的膠原纖維開始萎縮,錯亂、積壓、斷裂、痛苦狀簡直難以言表,這些膠原纖維的錯位排列和新生,於是乎,癒合後的皮膚凹凸不平,受傷皮膚的顏色也會改變。如你所見,這就成了疤。>>>>怎麼才能讓疤痕去無蹤?(對症下藥)從受傷的那一刻起,機體就開始調動起來,啟動修復機制了。
  • 西交大郭保林《材料化學》水凝膠敷料雙管齊下,加速傷口閉合癒合
    這些具有生物力學活性的傷口敷料具有出色的熱響應性自收縮和組織粘附特性。它們牢固地粘附在皮膚上,並通過自我收縮主動收縮傷口,從而幫助傷口閉合。而且,這些水凝膠顯示出有益於傷口癒合的生化多功能,包括良好的自愈性能,溫度依賴性藥物釋放能力,抗感染,抗氧化和導電性。
  • 漲知識:白天和晚上傷口癒合速度竟差這麼多
    根據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白天傷口癒合更快!據悉,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檢查了118名燒傷患者後發現,白天燒傷和晚上燒傷的癒合時間平均相差了11天!晚上燒傷平均需要28天,傷口才能癒合,而如果燒傷發生在白天,則只需要17天。沒想到,白天和晚上燒傷,居然還會有這樣的區別。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說,他們對這一結果感到意外。
  • 蘭州動物園受傷大熊貓傷口已癒合結痂(圖)
    蘭州動物園受傷大熊貓傷口已癒合結痂(圖) 2016-10-18 18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0月18日,蘭州動物園大熊貓「蜀蘭」悠閒地坐在竹子堆裡進食,時不時發出叫聲,背部右側約1釐米的傷口經過治療已經癒合結痂
  • 大部分父母都有未癒合的傷口,都需要找到真實的自我
    在依賴共生文化的家庭中長大的人們為了生存,被迫放棄真實的自我,採取虛假的自我。在大多數依賴共生的家庭中,成年人確實在「扮演成年人」,大部分時間裡,他們無法支持或養育自己的孩子。自戀的傷害在孩子生命的早期 12 個月裡,是不可能被寵壞的。孩子需要注意、反應,需要被認真對待、抱持、養育,需要有人給他們唱歌,視他們為珍寶。這是建立健康自戀或健康自愛的基礎。
  • 「傷口結痂」—是要癒合了嗎?
    生活中難免發生皮膚創傷,在這些創傷傷口癒合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生傷口結痂之類的症狀。
  • 吃什麼能促進術後傷口癒合
    促進傷口癒合的食物:1、鋅:鋅可與維生素C結合,參與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加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含鋅的食品有玉米、蘿蔔、黃豆、蘑菇、堅果、動物肝臟、木耳、蛋、肉類、全穀類、堅果、海帶、豬皮、豬蹄等食物中。
  • 傷口癒合時為什麼發癢?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難免磕磕碰碰,導致身體局部出現損傷,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有過傷口發癢的感覺,那麼傷口發癢是不是癒合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呢? 但並不是所有的傷口在癒合過程中都會出現瘙癢的感覺。如果是位於表皮的淺層傷口,其癒合過程就不會出現瘙癢。這是因為傷口局限在皮膚的最表層,表皮損傷修復時,神經並沒有受到刺激。
  • PVA-CQD/Si NP/SF納米纖維的製備及其加速傷口癒合的能力
    近年來,將具有抗菌活性的各種傷口敷料用於加速組織修復階段受到了廣泛關注。纏繞在一起的納米纖維三維結構為傷口癒合過程中藥物和修復劑的攜帶提供了獨特的空間。通過MTT法對NIH 3T3成纖維細胞進行細胞毒性、活性和增殖實驗,證實了CQD/Si NP/SF納米複合材料不僅沒有毒性,而且可以提高細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為了評估CQD/Si NP/SF納米複合材料對細胞遷移和體外傷口癒合劃痕的影響,進行了傷口癒合實驗,研究表明該納米複合材料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