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教育部:高校不得冠以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名

2020-09-05 江蘇教育報

2.關注成功後可查看往期內容

3.轉載請註明出處

據教育部官網,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依據規定,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暫行辦法》強調,高等學校命名要堅持名實相符、準確規範,體現辦學理念,突出內涵特色,避免貪大求全。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辦學層次、規模、類型、學科類別、教學科研水平、隸屬關係、所在地等確定名稱,實行一校一名制

《暫行辦法》對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學科或行業欄位、英文譯名等提出明確規範。不得冠以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和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學校可以使用省域命名,其他學校確需使用省域命名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把關,但須在名稱中明確學校所在地。

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組織或個人擁有的商標、字號、名稱等,不得使用國外高校的中文譯名和簡稱。農林、師範院校在合併、調整時,原則上繼續保留農林、師範名稱;避免出現多個學科或行業類別並存的現象,原則上不超過2個;使用相同學科或行業欄位時,在省域範圍內應具有區分度。英文譯名與中文名稱保持一致,學校中文名稱中含有特殊含義的欄位,可以使用音譯。

《暫行辦法》強調,高等學校名稱原則上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高等學校曾使用過的名稱。由獨立學院轉設的獨立設置的學校,名稱中不得包含原舉辦學校名稱及簡稱。高等學校應保持名稱穩定,原則上同層次更名間隔期至少10年。

網友熱議:豈不是很多學校要改名?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

《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的通知

教發廳〔2020〕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教育部辦公廳

2020年8月20日

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

為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本辦法適用於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第二條高等學校命名要堅持名實相符、準確規範,體現辦學理念,突出內涵特色,避免貪大求全。

第三條高等學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辦學層次、規模、類型、學科類別、教學科研水平、隸屬關係、所在地等確定名稱,實行一校一名制。

第四條本科層次的高等學校稱為「XX大學」或「XX學院」,專科層次的高等學校稱為「XX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或「XX高等專科學校」,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稱為「XX職業技術大學/職業大學」。可以根據學校所在地域、行業、學科等特點,冠以適當的限定詞。

第五條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應遵循以下規範:

(一)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二)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學校可以使用省域命名,其他學校確需使用省域命名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把關,但須在名稱中明確學校所在地。

(三)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組織或個人擁有的商標、字號、名稱等,不得使用國外高校的中文譯名和簡稱。

第六條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學科或行業欄位,應遵循以下規範:

(一)農林、師範院校在合併、調整時,原則上繼續保留農林、師範名稱,確保農林、師範教育不受削弱。

(二)避免出現多個學科或行業類別並存的現象,原則上不超過2個。

(三)避免盲目追隨行業的發展變化而頻繁變更。

(四)使用相同學科或行業欄位時,在省域範圍內應具有區分度。

第七條高等學校使用英文譯名,應遵循以下規範:

(一)英文譯名與中文名稱保持一致。

(二)學校名稱為「大學」的,對應的英文翻譯為「university」。

(三)學校名稱為「學院」的,對應的英文翻譯為「college」,或根據學科類型,也可以翻譯為「institute」「academy」「conservatory」等。

(四)學校中文名稱中含有特殊含義的欄位,可以使用音譯。

第八條高等學校名稱,還應遵循以下規範:

(一)原則上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但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條件批准,可以在學校名稱中使用對學校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捐贈者姓名或名稱。

(二)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高等學校曾使用過的名稱。

(三)避免與其他學校名稱相近,引起混淆。

(四)字數原則上控制在12字以內。

第九條由獨立學院轉設的獨立設置的學校,名稱中不得包含原舉辦學校名稱及簡稱。

第十條營利性民辦高等學校名稱在執行本辦法的基礎上,須在名稱中明確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學校設立時可以向審批機關申請使用學校簡稱,簡稱僅可以省略學校名稱中的公司組織形式。

第十一條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命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高等學校應嚴格管理、合理使用、依法保護承載學校歷史與聲譽的校名無形資產,保持名稱穩定,原則上同層次更名間隔期至少10年。

第十三條高等學校命名事項作為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重要內容,按照高等學校設置程序進行審批。

第十四條對於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等特殊情況的高等學校命名事項,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可查看通知全文

來源:教育部官網、人民日報微博

微信編輯:湯文清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高校命名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名
    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教育部「最新」通知:高校命名不得冠以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文|教育智多星【教育部:高校不得冠以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冠名】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其中對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學科或行業欄位、英文譯名等提出明確規範。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 教育部制定高校命名新規:不得冠學校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名
    新京報快訊 據教育部網站8月31日消息,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教育部:高等學校不得冠以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名
    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發《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暫行辦法》對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學科或行業欄位、英文譯名等提出明確規範,包括不得冠以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和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等。
  • 教育部:高校不得以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冠名
    辦法規定,高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高校名稱還應避免與其他學校名稱相近,以免混淆。
  • 新建高校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教育部:高校命名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3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孫慶玲)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要求高校命名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且原則上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暫行辦法》指出,高等學校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辦學層次、規模、類型、學科類別、教學科研水平、隸屬關係、所在地等確定名稱,實行一校一名制。
  • 高校命名規範來了,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3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不得冠以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和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學校可以使用省域命名,其他學校確需使用省域命名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把關,但須在名稱中明確學校所在地。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組織或個人擁有的商標、字號、名稱等,不得使用國外高校的中文譯名和簡稱。
  • 教育部發文高校命名規範來了,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近年來,不少高校」名不副實「的現象已經給要報考志願的考生帶來了不少麻煩,所以,近期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頒發了《高等院校命名暫行辦法》,對高校的命名進行了不少規範。暫行辦法中強調了幾點值得注意,比如高校名稱不能冠上學校所在的城市之外的地域名、農林和師範類院校合併後還要繼續保留農林師範類的名稱,高校名字也要區分大小寫等等。
  • 教育部正式發文:除所在城市,高校不得冠以其他地域名
    今天(8月31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辦法》中提出,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 教育部規範高校命名: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孫競) 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高等學校不得冠以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名 大批學校面臨改名
    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對高等學校的命名、改名立了規矩。《暫行辦法》對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學科或行業欄位、英文譯名等提出明確規範: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 高等學校命名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根據8月31日教育部官方網站上的消息,為了進一步規範大學的命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大學命名暫行辦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簡稱《暫行辦法》,結合高校的實際建設工作。《暫行辦法》對高校地域,學科或行業領域的使用以及英文譯本提出了明確的規定。
  • 高等學校不得冠以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名 煙臺濱州醫學院或將面臨改名
    魯網9月1日訊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暫行辦法》對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學科或行業欄位、英文譯名等提出明確規範: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 教育部發布新規!高校命名不得冠以中華、中國、華北、華東等
    據教育部官網,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  《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教育部公布高校命名新辦法,不得冠以「中華」「國際」等字樣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8月31日,教育部公布《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明確高校名稱中不得冠以「中華」「國際」及「華北」「華東」等字樣,字數原則上控制在12字以內,該文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突出內涵特色,避免貪大求全。」教育部稱。據悉,本辦法適用於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教育部:高校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字樣、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
    來源 | 教育部網站要點速覽● 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教育部:高校新命名不得冠以「中國」等字樣、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
    日前,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高校設置工作實際,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農林、師範院校在合併、調整時,原則上繼續保留農林、師範名稱
  • 教育部:高校今後不得這樣命名
    據教育部官網,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暫行辦法》適用於發布之後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 教育部:原則上不得以人名命名高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31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天公布,為規範高等學校命名,結合高校設置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