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海鮮到賣時尚,盒馬在「不務正業」的路上越走越遠

2020-12-09 新零售商業評論電子版

作者:田巧雲,新零售商業評論高級編輯

「誰能成為同路人?」

20000+!

6000+!

60+!

這是盒馬12月2日在「新零供關係大會」上宣布的數字。

20000+是今年全年盒馬新開發的商品總數,6000+是盒馬開發的自有品牌商品數,60+是盒馬每天推出的新商品數。

自2018年開始,盒馬每年舉辦一次新零供關係大會,至今已是第三年。對盒馬來講,這不是一次零售商與供應商的博弈,更像是一份向所有合作夥伴公布成績的答卷。

從答卷主題來看,盒馬今年這份答卷可以用三個字形容——快時尚

這個常用於服飾領域的名詞,為什麼會用在盒馬身上?盒馬自稱快時尚,底氣何來?從快時尚到商品力,盒馬究竟要向外界傳達什麼?

快與慢的和解

經常逛盒馬的人,一定會發現,在盒馬常常能看到一些「奇葩商品」。

譬如大米,傳統超市要麼是袋裝,5kg或10kg一袋,要麼是散稱,買多少隨心意。但是在盒馬,你還能看到瓶裝的大米。

瘦身到300g一瓶的米,起初看著怪怪的。但是如果你了解到瓶裝米的開發初衷,就會忍不住拍案叫絕:一瓶米,兩瓶水,三人食。這對那種永遠記不清水米比例的手殘星人而言,簡直就是福音。

「大米只是其中一個單品,盒馬正在用快時尚的思維打造商品,既要快速迭代,又要不斷創新、引領潮流。」盒馬商品採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表示。

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新品開發周期在6個月左右,迭代速度比行業快3~4倍。

主打鮮食的盒馬工坊,每25~30天就要更新超過30款的熟食、麵點、半成品菜,春天賣青團、夏天賣糟滷、秋天上板慄、冬天賣豬肚雞火鍋……從今年1月至今,盒馬工坊已在全國範圍內推出了1400多款商品。

「快」的背後是什麼?

在趙家鈺看來,表面上看,這些「快」是盒馬商品力的支撐,但深層次的原因是基於盒馬在行業內率先倡導並打造了新零供關係

盒馬所實行的新零供關係,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我覺得這個基礎在於要讓整個供給方無後顧之憂,保證他們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裡透明化地開展合作,而不是相互猜忌『我是不是比別人多交了幾個點』『我的帳期是不是比別人更高一些』……」趙家鈺這樣解釋。

新零供關係的建立非朝夕之力。

已成為盒馬爆款產品的「張爺爺空心掛麵」創始人任建就分享了他和盒馬合作的故事。

張爺爺空心掛麵是一種非遺手工食品,產量低,利潤少,這導致當地願意做空心掛麵的匠人越來越少。

後來,「舌尖上的中國」讓空心掛麵家喻戶曉,一時間需求激增,但進入傳統超市銷售後任建發現,渠道成本太高、帳期又長,企業的存活並不容易,更別談技藝的傳承了。

盒馬找到任建時,首先聲明不收進場費、渠道費等,這讓他看到了希望。

但在合作初期,其他困難不斷,由於盒馬研發團隊對食品要求太高,而手工製品又很難滿足標準化的要求,任建一度痛苦到想要放棄:「這要改,那要改,結果就是全改。」

任建說,從原料到製作工藝,慢慢地再到每個工藝環節的品控全部改掉,最終出來的產品簡直就像「蛻了一層皮」。

在盒馬看來,和合作夥伴在產品開發上「磨」,並不是誰強誰弱的問題,而是希望通過磨,找到與自己三觀一致的「同路人」。

中國幅員遼闊,要把開發出的好商品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除了找到「同路人」,還需要強大的物流體系支撐,於是,盒馬又幹了件「又重又慢」的事——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

截至目前,盒馬在全國建立了多溫層的物流供應網絡,包括3個產地冷鏈倉、6個銷地鮮活暫養倉,41個銷地常溫和冷鏈倉,16個銷地加工中心。

趙家鈺認為,這樣規模的供應鏈網絡,可以為新商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提供一個管道,最終讓新品快速落地和規模化。她稱,盒馬今年的核心策略就是「向商品要流量,向供應鏈要效率」。

多和少的平衡

這兩年,盒馬一直提到一個名詞——商品力

何為商品力?百度漢語是這樣定義的:商品力是企業通過產品表現出的實力。也可以說,是一個企業通過商品的打造能力,所構建的核心競爭力。

從外部表現形式來看,商品力的表現形式之一是SKU數量。確實,在零售業,合理的SKU可以反應出商品品類的豐富度甚至競爭力。目前,Costco與山姆等全球知名的外資超市,SKU均在3500~4000之間。

但在盒馬看來,相比數量,商品的開發和上新速度才是新零供關係下商品力的立體展現。

今年3月,盒馬新成立了3R事業部(Ready to cook, Ready to heat, Ready to eat),專門組建團隊,把「人無我有」的差異化商品持續做大做強,對外推出「盒馬有機鮮」。截至3月,共建立了30多家有機菜基地,擁有120個SKU。

今年7月,盒馬對外宣布,盒馬工坊已經擁有1300多款商品,其中大約有60%由盒馬自主研發,當月銷售已經破億。

一直和盒馬合作日日鮮豆漿的泉潤食品公司,去年專門成立了研發部門,與盒馬一起進行新品開發,並陸續推出不同口味的新式甜品,比如盒馬豆酪等。今年,泉潤的日日鮮豆漿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三倍。

前不久,結合廣東地區的消費習慣,盒馬又和泉潤共同開發了一款豆漿火鍋鍋底,打破了豆漿傳統的應用場景,上市不到一個月,銷售就翻了一番。

不過,盒馬並不會在所有的事情上做加法。圍繞安心買菜、減脂瘦身兩個核心場景,盒馬今年就做了「減法」,推出了「零」系列商品,首批包含0催熟、0抗生素、0人工激素、0化學農藥四個分類。

除了這「四零」,盒馬在一些商品的開發上嘗試「0浪費」。譬如大米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會產生碎米,以往這些碎米一般作為「下水」進行流通,不僅增加了大米本身的銷售成本,也比較浪費,於是,盒馬將碎料進行二次開發,做成粥米、米餅、米漿,甚至成為年輕人最愛的代餐粉配料。

這種跨產業的研發和合作能力,對於傳統的大米種植或加工企業而言是無法想像的。可以說,除了營銷層面的跨界,這種底層技術的跨界才能為產業鏈帶來更大的消費價值。

走上快時尚路線

今年,盒馬自定義為「快時尚」企業。

為此,趙家鈺進行了拆解。「快」一方面是指盒馬可以通過數據快速找到市場熱點,以及消費者對貨品和趨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指盒馬通過龐大的研發團隊與合作夥伴的共創,在快速找到需求的同時還能快速研發落地;最後一方面是,商品落地後快速傳播發酵的能力

時尚離不開創新和跨界,無論是營銷還是技術層面,盒馬以開放的心態與不少新老品牌打造出很多爆款。

譬如和光明聯名的八寶飯,和喜茶聯名的青團,和奈雪的茶聯名的粽子,等等。如今,盒馬甚至逐漸成為國內外不少新品的首發地。

從消費者端可以感知的是,盒馬像個變形金剛,從盒馬mini到盒小馬,再到前不久落戶浦東的首家X會員店,一會兒小,一會兒大。

其實,在看不見的內部,盒馬也一直在變。

2018年,盒馬正式全面推出「買手制」,並建立了買手中臺,盒馬的採銷從傳統的「坐商」變成了「行商」。

坐商就是零售商坐在家裡收取供應商進場費,商品銷售與我無關,行商則是指主動通過數據發現消費者需求,再走進企業、基地和合作夥伴們一起拆解產業鏈裡的工藝,以開發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

今年,盒馬還將原先國際和國內產業鏈部門合併成了品牌中心,品牌中心在承擔產品開發職能之外,還要為品牌商或生產商等合作夥伴提供產品推廣,甚至是多平臺的分銷服務。

留意到阿里巴巴價值觀變化的人會發現,盒馬的這些「變」其實是有跡可尋的。在阿里老的「六脈神劍」裡,排在第一位的是「客戶第一」,而在「新六脈神劍」中,這一條變成了「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對此,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商業評論》總策劃忻榕總結,盒馬的「變」其實是一個阿里「六脈神劍」由思維導向向行為文化轉變的過程。

「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盒馬的組織更靈活、更積極。傳統零售組織中,採購人員的KPI一般是根據採購商品的價格來制定的,而盒馬的買手制則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進行考核的創新,它要求買手必須發揮自己的積極主動性,對自己的採購商品負責,在採購的基礎上和合作夥伴研發創新、提升效率,從而實現與合作夥伴的共贏利他。」

今日話題:快來說說,你在盒馬回購次數最多的商品是什麼?為什麼?

相關焦點

  • 盒馬成了快時尚公司?
    「今天,消費者在盒馬買的不是菜,而是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12月2日,盒馬鮮生在上海召開第三屆新零供大會,盒馬商品採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表示,後疫情時代,「快」和「時尚」成為盒馬打造商品力的關鍵因素。盒馬有多快?盒馬自有品牌產品,包括屬於盒馬自有品牌的產品,以及合作夥伴專為盒馬開發並在其上銷售的產品。
  • 像賣可樂一樣賣大米 盒馬推「裝在瓶子裡的大米」
    健康、品味、新鮮,成為當下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對於大米的消費偏好,盒馬通過數據洞察到,讓年輕人買會一瓶一次可以吃完的瓶裝大米,比賣出一袋5公斤的大米要簡單的多。盒馬總裁侯毅曾在央視《對話》欄目中分享過一組數據,「盒馬大米,1斤小包裝賣9.9元/斤,十斤大包裝賣7.8元/斤,小包裝的銷量卻是大包裝的三倍。」消費者對於小包裝商品的需求上升背後,是對於新鮮和品質的追求在提高。
  • 盒馬鮮生,自己造,自己賣
    如果你常去盒馬鮮生(以下簡稱盒馬),可能會發現它的貨架上標有「盒馬」品牌的產品越來越多——從只賣一天的日日鮮蔬菜、瓶裝大米、紙巾、調料、罐裝堅果,再到套著藍色盒馬塑膠外殼的免洗洗手液……這些被稱為「盒馬自有品牌產品」,已經佔到了盒馬整體 SKU(最小庫存單位) 的10%。這一年裡,盒馬陷入了巨大的旋渦之中。
  • 一年20000個新品,盒馬的「快時尚」生意
    盒馬樂於稱自己是一家「快時尚」公司,「快」在新品開發速度是傳統行業的3-4倍,「時尚」則體現在盒馬過去不斷創造出引領業內模仿的爆款產品。在趙家鈺看來,盒馬的「秘密」是「向商品要流量,向供應鏈要效率」。為什麼中國零售商們很難做大自己的品牌,盒馬「快時尚」生意或許能回答這些問題。
  • 全民不務正業的時代 連肯德基都開始賣潮牌了
    不務正業,正成為所有品牌最新的營銷目標,宜家勾搭潮牌賣香水,樂高拍的電影秒殺一眾爛片,可樂居然走上了減肥路,專心賣不健康炸雞的肯德基也在作妖周邊的路上,越走越遠。KFC的紀念周邊從今年大熱的LOGOT恤、衛衣開始,將炸雞就是要好吃(才不管你健康不健康)的油炸食品理念,貫徹到服裝的標語之上。連購物袋都能夠拿來做鞋子口罩的今天,肯德基上校的領結和廚師服,相信也能夠為史上界的潮流風向添磚加瓦。當然,每個潮人的書包上,都可以別上幾個的卡通徽章,自然是不可或缺。
  • 一年推20000個新品 盒馬用快時尚思維做生鮮
    從5公斤一包的大米「瘦身」到300g一瓶的大米,再到門店像鮮榨果汁一樣「流淌」出的現碾大米,甚至是需要冰箱儲藏的冷藏胚芽米,盒馬的大米不僅包裝越做越小、鮮度越來越高,也把一款普通的民生消費品做得越來越時尚。
  • 一斤重的活波士頓龍蝦賣99元一隻 網紅超市「盒馬鮮生」杭州首店...
    盒馬鮮生杭州首店明天開業 優惠活動多多  盒馬鮮生在杭州的首店,位於台州路上的運河上街購物中心負一樓。昨天,運河上街的大門口,以及電梯口都打出了盒馬鮮生的巨幅海報,上面顯示的標語是:百餘個國家和地區,6000多種鮮貨,最快30分鐘新鮮送到家等。
  • 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那麼我們玩到兩點半回家吧,時間到了,小姑娘極不情願地跟媽媽回家了。回家路上有一個地下通道,她走在前面,媽媽和弟弟走在後面,這時弟弟又開始無理取鬧,愣是說姐姐不能走在前面,站在通道入口吵鬧對孩子發脾氣肯定不是第一次了,媽媽跟弟弟說姐姐走前面她做錯什麼了?你爺爺奶奶平時都是這麼縱容你的嗎?這件事在兒子的哭鬧中結束了。
  • 盒馬一年推出20000款新品 生鮮快時尚來了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 文/圖)曾幾何時,快時尚模式是服裝行業的「神話」。低價、款多、量少等特點使得一眾快時尚服裝品牌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寵兒」。不過,隨著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升級,近兩年快時尚服裝品牌的日子並不好過,關店、撤出中國市場等現象屢見不鮮。快時尚模式已經走不通了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 肯德基賣螺螄粉、盒馬出火鍋,他們都瞄準了「到家」新零售
    肯德基賣螺螄粉了,盒馬註冊「盒馬火鍋」了,他們賣的都是預包裝食品,可以快遞到家。10月15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到家經濟」新零售意外紅火。目前,肯德基的螺螄粉產品已在上海上市,盒馬之外,海底撈、小龍坎、大渝火鍋等也紛紛試水新零售。肯德基:螺獅粉不止一種口味肯德基要賣螺螄粉了。
  • 盒馬新零售帶動年貨升級 進口水果鮮活海鮮成西安人首選
    西安市民今年終於可以跟北京上海人一樣,享受「手機點點,年貨最快30分鐘送上門」的「盒區年」,而且盒馬在過年期間不打烊,堅持為盒區西安市民服務到家。  盒馬APP上早已啟動年貨節的活動,隨著春節的臨近,盒馬西安近期線下客流環比漲幅在10%以上,位於「西安年最中國」活動主會場的曲江店尤為明顯。據盒馬工作人員介紹,曲江店是典型的周末店,日常線上購物佔比較大,周末到店人數才會大幅增加。
  • 李滄新開的生鮮超市,海鮮現賣現吃,38一份的海鮮炒飯量大兩人食
    想當初島島從香港回來可是扛了好幾盒美心的月餅,這次再也不用那麼辛苦了!今年美心月餅主打的是流心奶黃月餅,隨便打開了一盒八個包裝的,金黃的顏色特別誘人。美美正準備扛幾盒走時,突然發現旁邊的美心月餅竟然是漫威的!鋼鐵俠、復仇者聯盟流心蛋黃月餅,全部都是四個裝的,這也太適合小朋友了吧,忍不住拿起來就是各種拍拍拍!
  • 盒馬鮮生CEO說以後賣海蟹河蟹一律都不用繩子,但「毛重」計價何時休?
    消費者鍾女士在盒馬鮮生上海灣店的這一遭遇被媒體曝光後,立刻引發關注。 對此,盒馬鮮生CEO侯毅3月20日通過自己的微頭條表示,承認錯誤:「螃蟹用這麼重的繩捆,這個事情肯定是沒做好,接受批評」;同時表示盒馬鮮生在生鮮銷售上將立下兩個新規矩:「一是螃蟹一律無繩售賣,安全原因必須有繩的,按只或者按淨重賣;二是水產裝袋後,袋子剪角去水後再稱重」。
  • 「mini」爭霸:盒馬的下沉市場攻略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稱:「在未來的規劃中,盒馬mini業態的銷售額將佔到整個盒馬的一半。」當下生鮮零售市場,似乎每個全國性布局的商超零售企業都在做800-1000平米左右的「mini」業態。
  • 盒馬又一新業態落地!硬剛Costco、山姆,國慶第一天就賣爆
    原來,盒馬的新業態——第一家X會員店,從這一天起正式營業。盒馬X會員店,是盒馬在盒馬鮮生、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Pick`n go、盒馬裡之後的又一新零售業態。已有的盒馬MAX商品超過100種商品構建總體還是圍繞著「吃」,食品和生鮮區佔了很大的地盤,涵蓋烤雞、滷味、烘培、果蔬、鮮花、海鮮等。
  • 盒馬mini:500-1000m?店型,50%蔬菜散賣,熟食佔比10%,下沉市場...
    盒馬的「下沉市場」,細分為三塊:一二線城市的郊區;三四線城市的居民社區;及甚至下沉到五六線的縣城。針對下沉市場,今年年初,盒馬推出了多業態。盒馬方面稱,到現在為止,盒馬mini是相對得到驗證,針對盒馬的下沉市場最佳的「買菜」解決方案。
  • 盒馬賣火鍋了!170+家店、1000種涮品!又來搶火鍋生意了?
    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盒馬賣火鍋了!在全國20多個城市的170多家門店全面上線!10月17號,盒馬總裁侯毅公開透露這個消息!盒馬開賣椰子雞火鍋、泰式冬陰功鍋底等特色單品火鍋,涮品高達一千多種,價格卻是一般火鍋店的一半!天氣越來越冷,火鍋勢頭正盛,盒馬此時入局火鍋,想好了要在火鍋大賽道搶食?它又是怎麼做的,跟隨小編來一探究竟!盒馬開賣火鍋,全國170家店全上!
  • 盒馬鮮生與7fresh的前世今生!
    作者:王琳有其父必有其子,一如7fresh和京東,再如盒馬鮮生和淘寶。如果說7fresh是走陽春白雪式的優雅小資精品路線,那麼盒馬鮮生則主打親民接地氣。 這家店被稱作生鮮超市在我看來就像現在打著賣書的名義賣咖啡,文藝小清新的書店一樣,有點「不務正業」,它應該是一家咖啡館、麵包房、海淘店或者是科技館。
  • 坪效高出同行5倍,盒馬鮮生究竟做對了什麼?
    盒馬鮮生不但有商品陳列區,還有一個大大的就餐區(約佔1/3的營業面積),以及若干食品加工的檔口。用戶在盒馬鮮生買了海鮮,可以送到檔口去,支付很少的加工費,就可以請師傅加工成菜品,現場享用。用超市價就可以現場吃到新鮮海鮮,這種體驗無疑是非常棒的,而且性價比相比傳統的海鮮館,有著巨大的優勢。
  • 解密盒馬自有品牌策略
    盒馬自有品牌邏輯可能就如盒馬所說,自己是在用快時尚思維做生鮮。來自盒馬方面的數據,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了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而且,從小龍蝦月餅到草莓牛奶,很多都是社交媒體上叫的上名的網紅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