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惑之年正青春

2020-12-13 中國新聞周刊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昂(右)作為代表領取2020影響力年度城市獎項榮譽,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左)為其頒發榮譽。)

2020年度城市

獲獎理由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與「試驗田」,這座城市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實現了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精彩縮影。40年間,這座城市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奇蹟,更重要的是留下了豐厚的改革遺產和創新基因,始終引領中國改革的浪潮,並將在創新之路上繼續勇立潮頭。

深圳:不惑之年正青春

本刊記者/周群峰

發於2020.12.14總第976期《中國新聞周刊》

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區迎來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日。

深圳,原本只是一個隸屬於廣東省原寶安縣、靠近香港的邊陲小鎮,鮮為人知,甚至在地圖上難覓其蹤。設立經濟特區後,通過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改革,深圳實現了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如今,深圳已從一個3萬人的小鎮,蝶變為人口超千萬的國際化大都市。1980年,深圳GDP僅為2.7億元,2019年,達到2.69萬億元,規模增長了接近1萬倍。人均GDP突破20萬元,位列全國第一,成為繼上海、北京後,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三的城市。

「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如此評價深圳。當初的「改革闖將」「開放先鋒」,當下站在更高的山峰上。已邁入不惑之年的深圳,卻盡顯青春朝氣,依舊充滿活力。

(深圳市福田CBD中心區。圖/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

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並以靠近香港的深圳鎮為這座城市命名。同年4月的一天,鄧小平在聽取廣東省委匯報工作時說:「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市劃出327.5平方公裡試辦經濟特區。這一天,也成為深圳特區的「生日」。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深圳一直扮演著「試驗田」「先行者」的角色。1992年,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時講道,「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難免會犯錯誤,但我們不能怕,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停步不前。」「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解放思想、不懼失敗、開放包容等理念被廣泛認為是成就深圳的因素。深圳最早在全國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可以改革失敗,但不允許不改革」等發展理念。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認為,深圳經濟特區最初能夠獲得發展,與政策優勢密切相關。成立經濟特區後,深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授權,使得在深圳拓荒的人勇往直前,擁有了廣闊的冒險、探索空間。這種率先改革的政策優先權,迅速展示出了對人才、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疊加的「虹吸效應」,從而迅速推動了深圳經濟闊步發展與壯大。

陶一桃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深圳的成功與移民城市的特質也有直接關聯。很多人看好深圳未來,放棄了原本很好的工作環境和職位,他們組成了深圳一個特別的群體,使深圳產生了獨特文化。他們的到來,讓這個城市冒險指數更高,不同文化的碰撞,也更容易產生思想火花。

(深圳市寶安區中心城區。圖/深圳市寶安區委宣傳部)

今天,這座年輕的城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資料顯示,40年前,深圳市最高樓僅有3層。如今,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已大約有1000棟。深圳的道路裡程已超過6000公裡,地鐵通車裡程297公裡,也是一座擁有近千座公園的「公園之城」。在深圳,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幼兒園數量較特區成立之初增長了801%;高等教育從零起步,如今已有15所高校。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城市經濟受到衝擊,但深圳經濟快速實現了「V」形反彈。上半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12634.30億元,同比增長0.1%,在四大一線城市中率先轉正。

在陶一桃看來,土壤加翅膀,讓深圳經濟能夠持續高速增長。深圳在1992年就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的所有制結構。現在,在整個經濟結構中,民營企業佔比達到96%,在高新技術產業中,民營企業佔比95%。可以說,「民營企業早已成為深圳經濟增長堅實的土壤,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深圳民營企業發展起飛的翅膀。這是深圳可持續增長的內在驅動力,也是深圳能夠創造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

深圳市委原副秘書長、政研室(改革辦)原主任樂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相比內地城市,深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對成熟,而且是先行一步。因此,在要素市場主體的培育方面,比多數地方要領先一步。比如在人才市場、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等方面,都要比內地活躍,這也給深圳的創新發展方面帶來了必要的支撐起到了激勵作用。

樂正稱,在培育市場主體方面,深圳還率先進行了一系列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建立了現代產權制度,所以深圳民營企業發展的步伐很快,成長了一批在國內外嶄露頭角的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深圳企業有個特點就是瞄準國際市場,進行國際資源整合,來開拓國際的創新要素,所以在創新方面也走在了全國前列。深圳較早地打開國門,發展開放型經濟,並利用了國際產業的梯度轉移,加入了國際產業鏈條。特別是在IT領域,率先加入了國際的創新鏈條,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

40年來,深圳首創了1000多項改革舉措,並始終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7%、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

以法治優化營商環境

深圳特區成立以來,建設法治化城市和踐行法治化思維,一直是這座城市的主要標籤。

1983年7月15日,深圳市蛇口律師事務所成立,成為新中國首家律師事務所。

後來,組建全國法院首個經濟糾紛調解中心、法官職業化改革正式破冰、敲響新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在法治建設方面,深圳多次開全國先河。

2019年12月,在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與民營企業家評價調查報告》中,深圳法治環境指數得分位居全國第一。

(深圳市南山區後海總部基地。圖/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

40年來,特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以來,深圳充分發揮立法「試驗田」作用,共制定240餘部地方性法規;2020年以來制定出臺了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個人破產條例等具有全國探索意義的法規。

2020年6月30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修正案》,新條例結合深圳實際,針對智慧財產權維權路上的「攔路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破解之道。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經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四次會議通過,該條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孫迎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部條例在深圳的醞釀已經有很長時間。深圳經濟比較活躍,個人信貸也有很大規模,但是經常遇到涉及個人長時間甚至終身難以償債的法律難題。」他認為,無論是深圳的需求,還是全國人大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對深圳先行先試的積極態度,都有利於深圳率先出臺該條例。

「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是健全市場退出機制、激發商事主體競爭力和創造力的需要,也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需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破產法庭庭長曹啟選說。

良好的法治環境也吸引著更多世界名企落戶深圳。2020年8月6日,世界500強企業戴爾科技集團在中國的首個全新項目落戶深圳。戴爾科技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王利軍說:「我們看好深圳公開透明、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深圳市政府對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度重視。接下來還會有一系列投資計劃,我們對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充滿期待。」儘管經濟全球化遭遇挫折,但深圳卻吸引了更多外商紛至沓來。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深圳全市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接近2000個,吸收合同外資近8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超4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

深圳市商務局投資推廣處副處長魯雲帆介紹,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深圳,新設立企業數量不降反升,新登記商事主體237209戶。其中,企業151144戶,同比增長14.9%,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0年,深圳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6%,增速居全國一線城市首位,淨增企業16.2萬家,商事主體數和創業密度繼續保持全國城市首位,社會投資增長14.7%,民間投資增長22.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7%,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增長37.6%。

除了法治化理念塑造的營商環境,「來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更體現出這座城市的包容性。2019年,深圳市政府面向外來務工人員等開展補貼性培訓26.5萬人次,共發放補貼1.26億元;2020年全市建設籌集公共住房不少於8萬套,供應3.2萬套;2035年深圳將建設籌集170萬套住房、公共住房不少於100萬套的發展目標。

脫口秀演員李誕曾調侃道:「中國其實有四個一線城市,但為什麼總有人說逃離北上廣?這會不會是深圳政府引進人才的一種策略?」玩笑話的背後,反映的也是深圳的多元文化和發展理念的吸引力。

以更大魄力探路改革「無人區」

改革是深圳不變的基因。不惑之年,深圳如何繼續在改革方面破局,是全社會對深圳提出的問題。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從此,標誌深圳又踏上了「二次創業」的新徵程,開始了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跨越和迭代。

陶一桃稱,這意味著歷史又一次選擇了深圳,深圳又一次站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制高點上。改革開放40年後,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基本確立,很多面上的改革已經基本成體系,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等更加深刻的領域改革,深圳應該繼續走在全國前面,為全國層面的改革貢獻出一些可以複製的經驗。

(深圳市龍崗區大運新城。圖/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

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該方案圍繞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科技創新、對外開放、民生服務、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等方面提出27項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

陶一桃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大方面來講,深圳下一步改革的重點和方向圍繞上述實施方案進行。在她看來,富裕起來的改革比貧窮時的改革更加艱難,而現在的改革更需要敢闖精神和冒險精神,更需要民族擔當和使命擔當。

深圳市委原副秘書長、政研室(改革辦)原主任樂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些年,深圳的一些要素成本上升過快,造成了企業發展的成本壓力,比如住房、物業、勞動力資源等要素。在今後的改革中,深圳應該更加重視控制要素成本上升過快問題。

深圳市市委書記王偉中表示,深圳依靠改革開放走到今天,依然要靠改革開放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更大魄力,就是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的魄力,就是「殺出一條血路」的魄力,就是要敢闖「深水區」「無人區」;更高起點,就是要面向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改革,就是要從過去的跟跑、並跑向領跑轉變。

相關焦點

  • 《我的不惑青春》定檔 全景化詮釋不惑之年更青春
    日前官方曝光了「不惑」和「青春」版定檔海報,以及3分鐘長的定檔預告片。從20+到40+,年齡不再是定義青春的唯一因素,何沛瑾(梅婷飾)、陸天齊(陳龍)等一代人與許承恩(蔡振廷飾)和吳多多(盧佳飾)等年輕一代的鮮明特質躍然紙上,詮釋出不同色彩的青春狀態。
  • 不惑之年,何以解憂
    不惑之年,人生已走半程,對人生似懂非懂。40歲人至不惑,卻有很多的無奈無助藏於歲月中。沒有了兒時的天真好奇,沒有了青春歲月的激情彭拜,沒有了三十而立奮鬥拼搏的勇氣。看似看淡一切平靜如水,心中卻波瀾壯闊,難以取捨,在歲月的更迭與交替中,重新思索。不惑之年之憂,在於沒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不惑之年之憂,在於對未來充滿時光流轉的恐懼。
  • 《我的不惑青春》定檔12月11日 詮釋不惑之年更青春
    《我的不惑青春》講述了為家默默付出近二十年的家庭主婦何沛瑾在遭遇一系列挫折後,勇敢地把命運的時鐘撥回20歲那年的夏天,重啟人生再青春的勵志故事。據悉,不同於以往的校園愛情故事,電視劇《我的不惑青春》聚焦於不同年齡層的情感故事,緊貼大學校園的青春生活,在跌宕的情節中還加入了兩代人的情感糾葛,細膩地展現了在不同立場下不同的人物對於人生、夢想以及愛情的態度。除情感層面外,《我的不惑青春》深度刻畫了女性二次青春、婚姻危機、校園情侶、人性善惡等多重層面的問題,力求以有共鳴感的故事感染觀眾,傳遞出「自我覺醒」與「獨立自強」的時代價值觀。
  • 不惑之年的人生感悟
    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就到了不惑之年,這時的人就應該開始看明白了社會、看明白了人生、看明白了自已、看清楚了一切。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生犯錯是正常的,不犯錯是不可能的,關鍵是犯了錯不再埋怨不再找藉口,而是犯了錯就認錯、改錯,那裡跌倒了就在那裡爬起來。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生的責任。為社會盡到該盡的義務,要讓養育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要給自己伴侶一個溫暖安穩的承諾、要培養孩子成家立業。
  • 《任正非傳》② | 不惑之年慘遭失業,他將何去何從?
    將近不惑之年的任正非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已經將自己的青春都獻給了他所熱愛的軍營,現在讓他離開,他實在有些不舍。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他最終轉業去了深圳。此時的深圳已經成為「冒險者的樂園」。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大手一揮,將廣東寶安縣這個小漁村變成改革試驗田。短短幾年間,深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4年,中國南海石油聯合服務總公司重組成為「南油集團」。不甘平庸的任正非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主動向公司領導請纓去主持集團旗下的一個電子公司。
  • 不惑之年,深圳與獵荒者的羈絆
    小平畫像廣場 深圳的歷史是從一位老人開始的。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廣東省寶安縣撤縣改市,第二年,深圳成為經濟特區。 一個時代在這裡風起雲湧。
  • 不惑之年,不惑人生
    古代社會信息閉塞,不惑之年也就成為一個日影西斜的年齡,四十歲的陶淵明看破紅塵棄官歸隱,說出了「今是而昨非」的名句。現如今四十不惑,同樣的年齡,不同的時代,高度文明的社會裡褪去了暮年的老氣,也成就了男人四十一枝花的美景。
  • 深圳上市公司知多少?這份考卷等你答!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四十歲,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已是不惑之年。但四十歲的深圳特區,卻朝氣蓬勃、活力四射。2020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40年滄桑巨變,40載砥礪前行,深圳在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中引領中國經濟騰飛,書寫了一部充滿活力、改革創新的奮進史。
  • 正青春正擔當演講稿700字左右
    青春是山巔的雪蓮,神聖而可貴;青春是扇動的翅膀,自由而美好。讓我們用心去經營,用樂觀的心、向善的心、欣賞的心去點亮青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正青春正擔當演講稿,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正青春正擔當演講稿1青春這個該放肆、該奮鬥的年紀。
  • 鎮江體育館「不惑之年」煥發新生機
    在曾經娛樂活動比較匱乏的年代,老體育館留下了無數鎮江人的青春和芳華。現如今,「不惑之年」的「她」雖略顯陳舊,卻依然發光發熱,為廣大市民提供著多元、現代、便捷的公共體育服務。
  • 此文寫給步入不惑之年的70後
    告別了曾經的風華歲月,歷經滄桑,走進了不惑之年。不論我們如何感嘆,我們已不再年輕。一路走來,歲月拓寬了我們的心胸,生活,磨平了我們的稜角。單純的心不見了,眼角的淚風乾了,心裡的傷增多了。這大半生倔強過、任性過、得到了教訓,失去了很多。過去總是斤斤計較,現在能放下的事,不背著了。
  • 燭火長燃 我們在美國 我們正青春
    文章和圖片由Samantha為FS提供,如需轉載,請註明來自FindingSchool,並附上微信號:‍findingschool【我們在美國 我們正青春】是FS全新推出的欄目,邀請在美國讀書的小留學生們分享他們眼中的世界,在通過文字留下寶貴記憶的同時
  • 深圳電視臺深圳直通車報導——深圳禾正醫院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深圳注重發揚特有的改革精神,以創新促發展。其中醫療服務體系的創新將是深圳向國際醫療市場邁出跨越性的一步。
  • 90後男籃胡明軒,顏值俊朗,母親不惑之年,形象氣質卻不輸少女
    據說現在的她已經是40多歲了,但是和自己兒子站在一起,卻好似姐弟,不惑之年,卻也能保持少女的身材,氣質方面更是落落大方,有著貴族氣場。年輕的球迷對胡明軒的熱愛一直十分深切,那自然對於胡明軒的媽媽也是愛屋及烏。胡媽媽年輕時候的照片清新可人,近1米80的身高,不少網友稱讚她是CBA最美媽媽。胡明軒能有男星一般奶油小生的外在形象,可得感謝自己的母親。
  • 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深圳責無旁貸
    中國網評論員 蔣新宇四十年奔騰不息,四十年風雲激蕩,深圳迎來不惑之年。「興辦經濟特區,是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的偉大創舉。」從此,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開啟了邁向國際大都市的宏偉徵程。
  • 深圳禾正醫院 深圳人家門口的國際化高端醫院
    開診期間,禾正醫院將邀請廣州、深圳及全國各地三甲醫院的知名專家與該院專家一起,從10月19日到11月1日為深圳市民提供長達兩周的公益大型義診服務。禾正醫院總院長劉季春表示,開診後,禾正醫院將力爭早日成為全國高端、國際化醫院的標杆,並志在做成一家「百年老店」。
  • 北京中宇博學教育:「不惑之年」不妥協
    北京中宇博學教育:「不惑之年」不妥協 2019-11-15 13:13:40   來源:網絡
  • 我們,正青春!
    他們是一群身著「空軍藍」的青年,也許他們的故事並沒有那麼驚天動地,但他們都在追逐著一個共同的夢想,創造著屬於自己的青春。藍天上的展翅翱翔,歷次體能考核均達優秀的成績,記錄了他的付出與成長;教室裡的凝神苦讀,模擬機上的孜孜探求,見證了他的拼搏與奮鬥;運動場上的滴滴汗水,隊列訓練中的鏗鏘步伐,抒發了他的青春與豪邁。作為一名籃球特長生,籃球場上有他靈動瀟灑的身影;擅長播音主持的他,在舞臺寫滿了美妙的青春詩篇。
  • 《我的不惑青春》預告首播,梅婷角色不惑之年重走大學校園之路
    近年來,電視劇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新劇強勢來襲,梅婷、陳龍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我的不惑青春》,講述了一位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全職媽媽何沛瑾,為了能圓夢回到大學校園,並在校園裡展開一段精彩的人生。學校青春遭遇親情校園劇,這樣的碰撞增添了劇情特色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以校園為起點,濃厚的校園感和青春感讓本劇充滿活力,而且本劇的幕後主創團隊擁有家庭劇和校園劇的豐富經驗,也讓本劇在整體品質上有了一定的標準。而且該劇的新奇之處在於一位全職主婦帶著兒子走進了大學生活,格格不入的氣氛加上情感的衝擊,使該劇增添了許多戲劇衝突。
  • 今日答案:小雞寶寶考考你,人的不惑之年指的是多少歲?
    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不惑之年,指的是多少歲吧,這個問題呢,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惑的意思其實是說人到了這個年齡階段,因為沒有迷惑了,經歷了是是非非,好啦,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答案吧。希望能幫到你。小雞寶寶考考你,人的不惑之年指的是多少歲?